前面就是桃花沟!”
过了二郎山往南不远,便是桃花沟。
大自然的造化,远非人类可以想象。
就这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山沟里,生长着很多果树。
不仅仅是生长有山桃树,而且还有山杏树、山楂树、山柿子树、山核桃树、山石榴树等等,可谓是“一坡一果,十里一花”!
之所以叫“桃花沟”,大概是因为“桃花”好听吧。
这些果树,差不多集中开花,集中结果儿,但却是不同时间成熟。
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首先开放的杏花、桃花。这两种花还没落下,山楂、山柿子、山核桃等树花,也就接着开放了。
桃花红、杏花白,山核桃花淡绿、山柿子花黄绿,挂满树枝。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落英缤纷,将整个山沟渲染得宛如仙境一般,煞是好看!
不过很少有人来欣赏,来的基本上都是找食吃的野猪。
飘落的花瓣,就是这桃花沟一带,刚刚度过饥饿冬天,野猪们的第一批食物。
清代诗人龚自珍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花瓣飘落树下,集成厚厚的一层,最终化作泥土的景象。
那也只是在大户人家的园子里。
在这桃花沟,可没那样的情趣,飘落的花瓣还没等它们化作春泥,都会被野猪们“哼哧、哼哧”地唱着“葬花吟”、吃掉。
接下来,野猪的好日子就来了。
山果儿会依次结出,依次成熟,也就会依次成为它们的食物。
从春末一直到冬初。
甚至,到了隆冬,都会有野猪来这里寻找冻果子吃。
5月,成熟的是山杏;6月,成熟的是山桃;7月核桃8月梨,9月石榴来赶集。到了10月、11月,红果,山柿子也都相继成熟了。
冬天也就来了。
京西大山,不只有猪窝那样的野猪的聚集地。像这桃花沟,也是几支野猪群的觅食地,甚至有的将窝都建在了这里。
苏浩今天就带着梁仓、栓柱二人来到了这里。
目的就是带着他们打一两头野猪。
顺带的,给苏小琴他们,摘一些山杏回去。
“嘿!”
听了苏浩的话,梁仓高兴得嘴巴一咧。
他可是早就想让苏浩带着他进入大山深处,打几只野猪了。
苏浩回去,在院里给众邻居分肉的情景,那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的,也让他早就羡慕不已了。
他也很想来那么一出。
扛着一头野猪回家,大手一挥,给众邻居分肉;接受赞扬,享受尊敬,赢得崇拜,人生爽事儿莫过于此!
栓柱也高兴。
梁仓带过来5个铸铁大兽夹子,他每次进山也都布置。认认真真地下好,一丝不苟,可是每次都是空的。
现在的山里头,食物比山外丰富,野猪、山鹿、山羊等一般都不会往外跑。
它们不往山外跑,野狼等肉食性动物,也就不会往外跑。
这时节,在靠近深山的边缘地带,也只能套一些野鸡、抓几只野兔子啥的。
“夏天进山,主要是防蛇!”
带着徒弟,那就得为徒弟操心。
苏浩说着,拿出了三个布囊,“驱蛇丸,都带上。”嘴里说着,自己先将一个布囊戴在了脚脖子处。
京西大山里,也有不少的毒蛇。主要以短尾蝮蛇、华北蝮蛇、西伯利亚蝮蛇和虎斑颈槽蛇为主。
毒性都很大,并且极具攻击性。
一旦被咬伤,重则丧命,轻则致残。
驱蛇丸,就是防蛇的佳品。
当然,这也不是苏浩的发明,是民间很简单实用的一种驱蛇方法。
就是从药店里买一些雄黄,和捣碎的蒜蓉相混合,装在小布囊里,戴在脚脖子上。如此散发出的气味,便是可以在山里、草地上达到驱蛇的效果。
苏浩在山里过夜,则洒的是“雄黄酒”。
那玩意,驱蛇效果更好。
桃花沟里这几种毒蛇都有,尤其是以短尾蝮、华北蝮为主。早晨或者是傍晚,它们就会盘踞在树上。
平时则隐藏在蒿草中,石缝间。
当然也有不少的菜花蛇,也就是王锦蛇。
蛇们上树,不吃果子,主要是吃鸟。
不管是山杏成熟,还是山桃、山楂等成熟,都会引来大量的鸟儿啄食。这些蛇,就会爬到树上,等着吃它们。
“还有吗?我脖子上也挂上一个。”
栓柱对苏浩说着,脸上现出便秘般的表情。
苏浩知道原因。
七八岁的时候,原主总和栓柱一起进山。特别是夏天,他们每年都要来好几次桃花沟。
自然是来摘果子来的。
到了什么果子熟的时节来摘什么果子。
那时候,不识什么兽道,也没有什么“驱蛇丸”,二人就那么冒失失地往进闯。也遇到过蛇,还是大蛇。
身上花红柳绿的。
看着就瘆人。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没有怕过。
有一次,他们晃悠一颗山桃树,要将树上的山桃给晃悠下来。一条3指粗细的大蛇也跟着山桃从树上落下。
正好落在了栓柱的脖子上。
立刻把他缠住。
憋得栓柱满脸通红,都紫了。好在那是一条菜花蛇。还是原主一镰刀割掉蛇头,这才救了栓柱。
不过,回去一讲,却还是吃了不少的笤帚疙瘩!
搞得栓柱直到现在都怕蛇。
“脚上拴一个,就足够了。”
苏浩没再给。
这“驱蛇丸”的效果相当的不错。
脚脖子上带上这个小布囊,熏黄和蒜蓉的混合味道弥漫开来,所过之处,十几米内绝无各种蛇!
“前面,看到了吗?有一条兽道。”
看到二人也将那布囊拴好,苏浩用手遥指着,对栓柱二人说着,“要下夹子,就要下在兽道上。
现在,要看清楚那兽道的大致走向,记在脑子里。
这是在大山里下夹子的第一步!”
苏浩强调着,“一会儿咱们这里枪一响,肯定会有野猪从那条兽道上往沟外跑,夹子阵就起作用了。”
在大山里,只有“兽道”,没有“人道”!
人即使进山,也只能按照兽开辟出来的道路走。
说着,便是从背上的背包里一掏,11副铸铁兽夹,“当啷、当啷”地被扔到了栓柱和梁仓的脚下。
让他们拿着。
徒弟嘛,就得干徒弟的活儿!
他和老爷子进山,不也得背帆布大兜子、拎野鸡、野兔吗?
苏浩此举没毛病。
但没有拿出来他的那3副高科技捕兽夹。
那东西解释起来有点麻烦。
这11副兽夹,他原来就有3副,梁仓给了5副,从那“大哥”、“小弟”那里又得来3副。
“都让我们俩拿啊?你咋不拿两个?”
对于苏浩没有宰给他一个小布囊,栓柱有些不满,在这儿等着苏浩呢。
“哈?找上我的毛病了哈?”
苏浩看了栓柱一眼,“该给这货上嚼子了。不然,这徒弟没法带!”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又所谓“师道尊严”!
这世上,生活不易。师父,那是教你生存技能的。有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
师父肯教你生存技能,那是莫大的恩情。
你得懂得感恩!
这是种花家的传统,也是几千年来总结出的带徒经验。
白眼狼徒弟,那是哪个师父都不愿意带的。
昨天,他和二人在村头那片砾石沟里见面,询问二人枪法练得怎么样?梁仓还可以,但这栓柱,竟然说只打了30发子弹。
30发,连枪把子都捂不热。
苏浩对他就很有意见。
他前世可是武术教练,那是以教学员为主。知道如果是这样,栓柱那是成不了一个好猎手的。
“别看我不叫你‘小舅’,但你得叫我‘师父’。”
苏浩本不在乎这个,但一看栓柱的状态,知道不严加管教、不懂的“师道尊严”,那是不行了,要吃大亏的。
必须把他身上的毛刺,给他拔一拔……
过了二郎山往南不远,便是桃花沟。
大自然的造化,远非人类可以想象。
就这一条长达数十里的山沟里,生长着很多果树。
不仅仅是生长有山桃树,而且还有山杏树、山楂树、山柿子树、山核桃树、山石榴树等等,可谓是“一坡一果,十里一花”!
之所以叫“桃花沟”,大概是因为“桃花”好听吧。
这些果树,差不多集中开花,集中结果儿,但却是不同时间成熟。
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首先开放的杏花、桃花。这两种花还没落下,山楂、山柿子、山核桃等树花,也就接着开放了。
桃花红、杏花白,山核桃花淡绿、山柿子花黄绿,挂满树枝。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落英缤纷,将整个山沟渲染得宛如仙境一般,煞是好看!
不过很少有人来欣赏,来的基本上都是找食吃的野猪。
飘落的花瓣,就是这桃花沟一带,刚刚度过饥饿冬天,野猪们的第一批食物。
清代诗人龚自珍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描写的就是花瓣飘落树下,集成厚厚的一层,最终化作泥土的景象。
那也只是在大户人家的园子里。
在这桃花沟,可没那样的情趣,飘落的花瓣还没等它们化作春泥,都会被野猪们“哼哧、哼哧”地唱着“葬花吟”、吃掉。
接下来,野猪的好日子就来了。
山果儿会依次结出,依次成熟,也就会依次成为它们的食物。
从春末一直到冬初。
甚至,到了隆冬,都会有野猪来这里寻找冻果子吃。
5月,成熟的是山杏;6月,成熟的是山桃;7月核桃8月梨,9月石榴来赶集。到了10月、11月,红果,山柿子也都相继成熟了。
冬天也就来了。
京西大山,不只有猪窝那样的野猪的聚集地。像这桃花沟,也是几支野猪群的觅食地,甚至有的将窝都建在了这里。
苏浩今天就带着梁仓、栓柱二人来到了这里。
目的就是带着他们打一两头野猪。
顺带的,给苏小琴他们,摘一些山杏回去。
“嘿!”
听了苏浩的话,梁仓高兴得嘴巴一咧。
他可是早就想让苏浩带着他进入大山深处,打几只野猪了。
苏浩回去,在院里给众邻居分肉的情景,那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的,也让他早就羡慕不已了。
他也很想来那么一出。
扛着一头野猪回家,大手一挥,给众邻居分肉;接受赞扬,享受尊敬,赢得崇拜,人生爽事儿莫过于此!
栓柱也高兴。
梁仓带过来5个铸铁大兽夹子,他每次进山也都布置。认认真真地下好,一丝不苟,可是每次都是空的。
现在的山里头,食物比山外丰富,野猪、山鹿、山羊等一般都不会往外跑。
它们不往山外跑,野狼等肉食性动物,也就不会往外跑。
这时节,在靠近深山的边缘地带,也只能套一些野鸡、抓几只野兔子啥的。
“夏天进山,主要是防蛇!”
带着徒弟,那就得为徒弟操心。
苏浩说着,拿出了三个布囊,“驱蛇丸,都带上。”嘴里说着,自己先将一个布囊戴在了脚脖子处。
京西大山里,也有不少的毒蛇。主要以短尾蝮蛇、华北蝮蛇、西伯利亚蝮蛇和虎斑颈槽蛇为主。
毒性都很大,并且极具攻击性。
一旦被咬伤,重则丧命,轻则致残。
驱蛇丸,就是防蛇的佳品。
当然,这也不是苏浩的发明,是民间很简单实用的一种驱蛇方法。
就是从药店里买一些雄黄,和捣碎的蒜蓉相混合,装在小布囊里,戴在脚脖子上。如此散发出的气味,便是可以在山里、草地上达到驱蛇的效果。
苏浩在山里过夜,则洒的是“雄黄酒”。
那玩意,驱蛇效果更好。
桃花沟里这几种毒蛇都有,尤其是以短尾蝮、华北蝮为主。早晨或者是傍晚,它们就会盘踞在树上。
平时则隐藏在蒿草中,石缝间。
当然也有不少的菜花蛇,也就是王锦蛇。
蛇们上树,不吃果子,主要是吃鸟。
不管是山杏成熟,还是山桃、山楂等成熟,都会引来大量的鸟儿啄食。这些蛇,就会爬到树上,等着吃它们。
“还有吗?我脖子上也挂上一个。”
栓柱对苏浩说着,脸上现出便秘般的表情。
苏浩知道原因。
七八岁的时候,原主总和栓柱一起进山。特别是夏天,他们每年都要来好几次桃花沟。
自然是来摘果子来的。
到了什么果子熟的时节来摘什么果子。
那时候,不识什么兽道,也没有什么“驱蛇丸”,二人就那么冒失失地往进闯。也遇到过蛇,还是大蛇。
身上花红柳绿的。
看着就瘆人。
不过,就算是如此,也没有怕过。
有一次,他们晃悠一颗山桃树,要将树上的山桃给晃悠下来。一条3指粗细的大蛇也跟着山桃从树上落下。
正好落在了栓柱的脖子上。
立刻把他缠住。
憋得栓柱满脸通红,都紫了。好在那是一条菜花蛇。还是原主一镰刀割掉蛇头,这才救了栓柱。
不过,回去一讲,却还是吃了不少的笤帚疙瘩!
搞得栓柱直到现在都怕蛇。
“脚上拴一个,就足够了。”
苏浩没再给。
这“驱蛇丸”的效果相当的不错。
脚脖子上带上这个小布囊,熏黄和蒜蓉的混合味道弥漫开来,所过之处,十几米内绝无各种蛇!
“前面,看到了吗?有一条兽道。”
看到二人也将那布囊拴好,苏浩用手遥指着,对栓柱二人说着,“要下夹子,就要下在兽道上。
现在,要看清楚那兽道的大致走向,记在脑子里。
这是在大山里下夹子的第一步!”
苏浩强调着,“一会儿咱们这里枪一响,肯定会有野猪从那条兽道上往沟外跑,夹子阵就起作用了。”
在大山里,只有“兽道”,没有“人道”!
人即使进山,也只能按照兽开辟出来的道路走。
说着,便是从背上的背包里一掏,11副铸铁兽夹,“当啷、当啷”地被扔到了栓柱和梁仓的脚下。
让他们拿着。
徒弟嘛,就得干徒弟的活儿!
他和老爷子进山,不也得背帆布大兜子、拎野鸡、野兔吗?
苏浩此举没毛病。
但没有拿出来他的那3副高科技捕兽夹。
那东西解释起来有点麻烦。
这11副兽夹,他原来就有3副,梁仓给了5副,从那“大哥”、“小弟”那里又得来3副。
“都让我们俩拿啊?你咋不拿两个?”
对于苏浩没有宰给他一个小布囊,栓柱有些不满,在这儿等着苏浩呢。
“哈?找上我的毛病了哈?”
苏浩看了栓柱一眼,“该给这货上嚼子了。不然,这徒弟没法带!”
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又所谓“师道尊严”!
这世上,生活不易。师父,那是教你生存技能的。有所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之说。
师父肯教你生存技能,那是莫大的恩情。
你得懂得感恩!
这是种花家的传统,也是几千年来总结出的带徒经验。
白眼狼徒弟,那是哪个师父都不愿意带的。
昨天,他和二人在村头那片砾石沟里见面,询问二人枪法练得怎么样?梁仓还可以,但这栓柱,竟然说只打了30发子弹。
30发,连枪把子都捂不热。
苏浩对他就很有意见。
他前世可是武术教练,那是以教学员为主。知道如果是这样,栓柱那是成不了一个好猎手的。
“别看我不叫你‘小舅’,但你得叫我‘师父’。”
苏浩本不在乎这个,但一看栓柱的状态,知道不严加管教、不懂的“师道尊严”,那是不行了,要吃大亏的。
必须把他身上的毛刺,给他拔一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