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放榜,春闱结束。
今年的春闱,这一批新科进士里面,青年才俊多,前几名的都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才俊,景文帝龙颜大悦,赵国的年轻一辈如此优秀,国家会越发强盛。
状元郎是沈国公府的世子沈云洲,榜眼是来自江南的才子,今年二十有三,探花郎就更年轻,今年才十七,是永昌伯世子孟承章。
这三人都是容貌出众的青年才俊,身着红衣,骑着高头大马游街时虏获了不少闺阁少女的芳心。
状元郎沈云洲已成婚,有妻有女,她们不会肖想。
可榜眼还未娶妻,在会试放榜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打听过了,听说他年过二十尚未娶妻,是因为算命先生说过,他必须金榜题名之后才能娶妻,否则会屡试不第。
还有探花郎孟承章也没有娶妻,他是长兴侯的小舅子,虽然孟家已经没落,可孟承章争气,以后又有姐夫提携,仕途肯定不差。
除了他们,其他新科进士里面,也有不少优秀的青年,比如二甲第三名的顾修文,顾家大房的嫡次子,比他兄长还优秀,他兄长也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名次靠后一些,二甲第三十五名。又比如王御史家的儿子王煦之,二甲第九名,听闻才十六岁,是王家这一辈里最优秀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家中有女儿到适婚年龄的父母,不少人心思都活跃起来,想着从这批年轻且未婚的新科进士里面,找个优秀的又有潜力的女婿,将来也能给自家增添助力。
为此,孟家和顾家收到的帖子都比以往多,都摆明了有意联姻,张氏挑选儿媳妇都挑得眼花缭乱,有些还是因为她有两个有出息的儿子,但家中无女儿,想求娶她的女儿萱宜的。
招氏也收到不少帖子,拿不定主意,来长兴侯府询问孟瑾瑶的意见。
孟瑾瑶开门见山道:“母亲,这些姑娘都挺好的,不过我心中已有人选,不如先让二弟去见一见我心中的人选,看他们是否能看对眼,再做其他打算,母亲觉得如何?”
招氏微微怔然,随即问:“阿瑶看中的定然是好姑娘,就是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孟瑾瑶回道:“郭将军的独女郭妙云,芳龄十五。”
闻言,招氏又是一怔,迟疑着问:“阿瑶,郭将军和郭小将军战死沙场,郭家已无其他男丁,即使皇家对郭家甚是照拂,可郭家终究是没落了,郭姑娘如今只与其祖母郭老夫人相依为命,承章娶了郭姑娘也得不到什么助力,你为何如此看好郭姑娘?”
孟瑾瑶不疾不徐道:“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新一轮的夺嫡之争已拉开帷幕,承章的婚事也要慎之又慎,以免牵被扯进去。当然了,我看中郭姑娘也并非只是这个原因,与郭姑娘接触过几次,郭姑娘不仅容貌出挑、蕙质兰心、腹有诗书,还遇事沉稳、有勇有谋,有郭将军之遗风,能娶到这样的姑娘也是一大幸事。”
招氏听罢,思索一番,也觉得这郭姑娘甚是不错,虽然不能带来什么助力,可郭家满门忠烈,娶忠臣之后,名声也好听,且郭姑娘的婚事于皇家而言,也是一件棘手的事,若郭姑娘这两年没有婚配,皇家就得给她赐一门婚事以示对忠臣之后的关怀,以郭姑娘的身份必须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可家世显赫的人家也现实,基本上没什么人家愿意娶这样一个孤女,承章是新科探花郎,娶了郭姑娘,也能在皇上那里留个好印象。
这般想着,招氏便道:“那我明日就给郭老夫人递帖子,拜访一下郭老夫人,问问郭老夫人的意思,若郭老夫人同意,就安排两个孩子见上一面。”
孟瑾瑶颔了颔首:“辛苦母亲了。”
招氏笑道:“承章是我儿子,给他物色好姑娘也是我的分内事,这有什么辛苦的,而且我也想早点含饴弄孙了。”
“若是进展快,母亲明年就能如愿抱上孙子或孙女了。”孟瑾瑶说着顿了下,又问,“三妹妹的婚事定下来了吧?”
招氏回道:“定下来了,两家已交换更贴,等承章娶妻后,就操办她的婚事。至于承兴,看你父亲的态度,好像是不打算给他张罗婚事了,何时会解除禁足也没个期限。”
孟瑾瑶并不意外,只要父亲没死,三弟就不可能被放出来,更别说娶妻生子了,道:“既然如此,那就依了父亲的意思,我们也别管了。”
招氏应声:“哎,好。”
随后,招氏又与她闲谈了会儿才回家,一到家就问了孟承章的意思,在孟承章同意与郭家姑娘相看后,马上备帖子,让自己的贴身丫鬟送去郭家。
正为孙女婚事头疼的郭老夫人忽然收到孟家的帖子,也是有些懵,当招氏登门拜访说明来意时,更是惊诧不已,孟家虽然是落魄了,可自从孟家嫡长女成了长兴侯夫人,孟承章又高中探花,孟家已经在慢慢恢复过去的荣光了,孟承章的婚事,不少大户人家都盯着,怎么也轮不到他们郭家。
郭老夫人以为招氏是继母,对继子的婚事不上心才如此,便问:“孟家与郭家并无交集,孟夫人怎么会想到让我那小孙女做儿媳妇?”
招氏如实回道:“老夫人,我是不认识郭姑娘,可我们家阿瑶认识,还与郭姑娘接触过,对郭姑娘大为赞赏。”
郭老夫人听后恍然,原来是长兴侯夫人的意思,她思忖片刻,就明白了孟瑾瑶为何会选中自家孙女做弟媳妇了。不过,对于郭家而言,孟承章的确是个极好的选择,作为永昌伯世子,以后能继承爵位,自己也争气,年纪轻轻就是探花郎了,又有长兴侯这个姐夫帮衬着,若非孟家有意,他们家还真攀不上如今的孟承章。
郭老夫人也没马上同意,她这孙女主意大着呢,也不是只要对方条件好就会同意嫁的,若是贸然同意,估计要跟她闹,回道:“婚姻大事虽然由长辈做主,不过还得问一问小辈的意思,等明日我再给孟夫人答复,孟夫人觉得如何?”
招氏含笑回应:“那我就静候老夫人佳音了。”
今年的春闱,这一批新科进士里面,青年才俊多,前几名的都是二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才俊,景文帝龙颜大悦,赵国的年轻一辈如此优秀,国家会越发强盛。
状元郎是沈国公府的世子沈云洲,榜眼是来自江南的才子,今年二十有三,探花郎就更年轻,今年才十七,是永昌伯世子孟承章。
这三人都是容貌出众的青年才俊,身着红衣,骑着高头大马游街时虏获了不少闺阁少女的芳心。
状元郎沈云洲已成婚,有妻有女,她们不会肖想。
可榜眼还未娶妻,在会试放榜的时候,就已经有人打听过了,听说他年过二十尚未娶妻,是因为算命先生说过,他必须金榜题名之后才能娶妻,否则会屡试不第。
还有探花郎孟承章也没有娶妻,他是长兴侯的小舅子,虽然孟家已经没落,可孟承章争气,以后又有姐夫提携,仕途肯定不差。
除了他们,其他新科进士里面,也有不少优秀的青年,比如二甲第三名的顾修文,顾家大房的嫡次子,比他兄长还优秀,他兄长也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名次靠后一些,二甲第三十五名。又比如王御史家的儿子王煦之,二甲第九名,听闻才十六岁,是王家这一辈里最优秀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家中有女儿到适婚年龄的父母,不少人心思都活跃起来,想着从这批年轻且未婚的新科进士里面,找个优秀的又有潜力的女婿,将来也能给自家增添助力。
为此,孟家和顾家收到的帖子都比以往多,都摆明了有意联姻,张氏挑选儿媳妇都挑得眼花缭乱,有些还是因为她有两个有出息的儿子,但家中无女儿,想求娶她的女儿萱宜的。
招氏也收到不少帖子,拿不定主意,来长兴侯府询问孟瑾瑶的意见。
孟瑾瑶开门见山道:“母亲,这些姑娘都挺好的,不过我心中已有人选,不如先让二弟去见一见我心中的人选,看他们是否能看对眼,再做其他打算,母亲觉得如何?”
招氏微微怔然,随即问:“阿瑶看中的定然是好姑娘,就是不知是哪家的姑娘?”
孟瑾瑶回道:“郭将军的独女郭妙云,芳龄十五。”
闻言,招氏又是一怔,迟疑着问:“阿瑶,郭将军和郭小将军战死沙场,郭家已无其他男丁,即使皇家对郭家甚是照拂,可郭家终究是没落了,郭姑娘如今只与其祖母郭老夫人相依为命,承章娶了郭姑娘也得不到什么助力,你为何如此看好郭姑娘?”
孟瑾瑶不疾不徐道:“如今朝堂之上暗流涌动,新一轮的夺嫡之争已拉开帷幕,承章的婚事也要慎之又慎,以免牵被扯进去。当然了,我看中郭姑娘也并非只是这个原因,与郭姑娘接触过几次,郭姑娘不仅容貌出挑、蕙质兰心、腹有诗书,还遇事沉稳、有勇有谋,有郭将军之遗风,能娶到这样的姑娘也是一大幸事。”
招氏听罢,思索一番,也觉得这郭姑娘甚是不错,虽然不能带来什么助力,可郭家满门忠烈,娶忠臣之后,名声也好听,且郭姑娘的婚事于皇家而言,也是一件棘手的事,若郭姑娘这两年没有婚配,皇家就得给她赐一门婚事以示对忠臣之后的关怀,以郭姑娘的身份必须嫁给门当户对的人,可家世显赫的人家也现实,基本上没什么人家愿意娶这样一个孤女,承章是新科探花郎,娶了郭姑娘,也能在皇上那里留个好印象。
这般想着,招氏便道:“那我明日就给郭老夫人递帖子,拜访一下郭老夫人,问问郭老夫人的意思,若郭老夫人同意,就安排两个孩子见上一面。”
孟瑾瑶颔了颔首:“辛苦母亲了。”
招氏笑道:“承章是我儿子,给他物色好姑娘也是我的分内事,这有什么辛苦的,而且我也想早点含饴弄孙了。”
“若是进展快,母亲明年就能如愿抱上孙子或孙女了。”孟瑾瑶说着顿了下,又问,“三妹妹的婚事定下来了吧?”
招氏回道:“定下来了,两家已交换更贴,等承章娶妻后,就操办她的婚事。至于承兴,看你父亲的态度,好像是不打算给他张罗婚事了,何时会解除禁足也没个期限。”
孟瑾瑶并不意外,只要父亲没死,三弟就不可能被放出来,更别说娶妻生子了,道:“既然如此,那就依了父亲的意思,我们也别管了。”
招氏应声:“哎,好。”
随后,招氏又与她闲谈了会儿才回家,一到家就问了孟承章的意思,在孟承章同意与郭家姑娘相看后,马上备帖子,让自己的贴身丫鬟送去郭家。
正为孙女婚事头疼的郭老夫人忽然收到孟家的帖子,也是有些懵,当招氏登门拜访说明来意时,更是惊诧不已,孟家虽然是落魄了,可自从孟家嫡长女成了长兴侯夫人,孟承章又高中探花,孟家已经在慢慢恢复过去的荣光了,孟承章的婚事,不少大户人家都盯着,怎么也轮不到他们郭家。
郭老夫人以为招氏是继母,对继子的婚事不上心才如此,便问:“孟家与郭家并无交集,孟夫人怎么会想到让我那小孙女做儿媳妇?”
招氏如实回道:“老夫人,我是不认识郭姑娘,可我们家阿瑶认识,还与郭姑娘接触过,对郭姑娘大为赞赏。”
郭老夫人听后恍然,原来是长兴侯夫人的意思,她思忖片刻,就明白了孟瑾瑶为何会选中自家孙女做弟媳妇了。不过,对于郭家而言,孟承章的确是个极好的选择,作为永昌伯世子,以后能继承爵位,自己也争气,年纪轻轻就是探花郎了,又有长兴侯这个姐夫帮衬着,若非孟家有意,他们家还真攀不上如今的孟承章。
郭老夫人也没马上同意,她这孙女主意大着呢,也不是只要对方条件好就会同意嫁的,若是贸然同意,估计要跟她闹,回道:“婚姻大事虽然由长辈做主,不过还得问一问小辈的意思,等明日我再给孟夫人答复,孟夫人觉得如何?”
招氏含笑回应:“那我就静候老夫人佳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