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傍晚。
李桂芳正在桂芳斋门口,手脚麻利地把外头摆的材料箱子往店里挪。
眼角余光就扫到对面街角有个身影匆匆走过,那走路的架势、侧脸的轮廓,瞧着有几分说不出的眼熟。
她眯眼瞅了瞅,可那人走得风风火火,低着头,一眨眼的功夫就闪进了旁边那条死胡同里,没影了。
“看花眼了?”李桂芳嘀咕了一句,但她手上活儿正忙,也没那闲工夫深究,摇摇头,便又弯腰继续搬她的箱子了,只当是自个儿一时眼花。
另一边,机关小学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涌出校门。
李书航紧紧牵着妹妹李书朵的小手,两人站在人流边上小声商量!
“哥,咱真先去奶奶家?”书朵仰着小脸,有些不放心地问。
“嗯,”李书航像个大人似的点点头,认真转述着爸爸早上的交代,“爸下班晚,让咱们先去奶奶那儿写作业。等爸来了,在奶奶家吃了饭,再一起回家。”
“好!”书朵乖乖应着。这段时间他们经常去奶奶家吃饭,这条路她已经走得很熟了。
兄妹俩商量好了,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一前一后沿着熟悉的街道往奶奶家走去。
兄妹俩刚拐进通往奶奶家的那条僻静小巷,一个他们拼命想忘记的声音如同鬼魅般骤然响起,带着令人不适的急切和讨好:
“书航!书朵!等等!等等妈妈!”
李书朵浑身一颤,猛地回头,当看清来人时,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她死死抓住李书航的胳膊,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哥……是…是……”
李书航的脊背猛地僵直,他没有回头,但从妹妹的反应已经告诉他来者是谁。
他更加用力地握住妹妹的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妹妹,别看,快走,啊呸!走什么走,跑起来!”
说着,脚步瞬间加快,几乎是拖着妹妹开始小跑。
身后的林雅琴见他们非但没停下,反而跑了起来,声音陡然拔高几分,带上了哭腔:“跑什么呀!书航!书朵!我是妈妈啊!
你们连妈妈都不要了吗?!妈妈错了!妈妈真的好想你们!”
她跌跌撞撞地追上来,布鞋拍打在石板路上发出凌乱的声响。
“等等妈妈!就让妈妈看看你们!妈妈给你们买新衣裳了,买肉包子了!别跑啊!”
她的喊声在狭窄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凄厉刺耳。
听到林雅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李书朵吓得眼泪唰地流了下来,腿都软了。
李书航咬紧牙关,脸颊绷得紧紧的,任凭身后如何呼喊,硬是梗着脖子一次都不回头,只是更加用力地拽着妹妹往前跑。
“书航!你是哥哥!你劝劝妹妹!妈妈求你了!”
林雅琴的声音已经嘶哑,带着绝望的喘息,“妈妈知道对不起你们!妈妈后悔了!给妈妈一个机会!就一次!”
兄妹俩充耳不闻,只是拼命奔跑,小小的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身后追着洪水猛兽。
书包在背上一颠一颠地砸着,李书朵终究是撑不住了,“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极度的恐惧竟让她像踩了风火轮一样,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几乎和李书航并排狂奔。
林雅琴仍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苦苦追赶,肺里的空气像是要烧干了,声音已经破碎不堪。
断断续续地哀泣着:“妈妈……妈妈真的…知道错了……就让妈妈……就看一眼……就看你们一眼……”
但是她一个天天躺着的人,身子早就被虚耗空了。
哪里是两个机灵又常年跑跳的孩子的对手。
不过转眼间的功夫,前面那两个小身影就在巷口一闪,彻底没了踪影!
林雅琴徒劳地又追了几步,终于力竭地弯下腰,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喉咙里全是铁锈味。
她望着空荡荡的巷口,破碎不堪的哀求声,还在无意识地溢出嘴唇:“妈妈……妈妈真的知道错了……就让妈妈……看看你们……”
等她喘匀了气,直起身,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跟着跑到了红旗街这边。
根本不用想,用脚指头都能猜到,那两个小鬼肯定是慌不择路,一头扎进李桂芳家寻求庇护了!
可一想到要去李桂芳家堵人,林雅琴心里就一阵发怵,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李桂芳那个老虔婆,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当初她没做那事时、还是正经过门媳妇的时候,那老东西就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没给过一天好脸色。
如今她声名狼藉地跑回来,要是敢上门,别说进门,怕是刚露个脸,就得被那老货举着笤帚疙瘩劈头盖脸地打出来!
她本来计划好了,两个小崽子没经过事,心肠软乎好拿捏。
她只花几个小钱,买点零嘴玩意儿,再挤几滴眼泪,说几句“妈妈想你们想得心肝疼”的软和话,不愁哄不住那小丫头片子。
只要孩子肯认她,肯叫她一声妈,她就攥住了最要紧的筹码。
到时候再提着点心盒子,去找那个对她旧情难忘、曾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的李明远。
她太了解他了,只要自己放下身段,哭得梨花带雨,多说些悔不当初的软话,诉诉离开他后吃的苦、受的罪,不信他那心肠不软下来!
只要李明远一心软点了头,答应复婚,这事情就成了定局。
到那时,木已成舟,李桂芳就算心里恨毒了她,一个当婆婆的,难道还能拧得过亲生儿子?最后还不是得捏着鼻子,认下她这个儿媳妇!
她自认为步步都算计得精妙,却万万没料到,这头一步刚抬脚,就结结实实踢在了铁板上!
出师不利,别说笼络孩子了,连衣角都没摸到,就直接把人吓得屁滚尿流,躲到了她最发怵的老冤家背后。
她僵在原地,进也不是,退又不甘,只能望着李桂芳家方向的那条胡同口,眼神复杂地闪烁着,心里头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彻底没了主意。
李桂芳正在桂芳斋门口,手脚麻利地把外头摆的材料箱子往店里挪。
眼角余光就扫到对面街角有个身影匆匆走过,那走路的架势、侧脸的轮廓,瞧着有几分说不出的眼熟。
她眯眼瞅了瞅,可那人走得风风火火,低着头,一眨眼的功夫就闪进了旁边那条死胡同里,没影了。
“看花眼了?”李桂芳嘀咕了一句,但她手上活儿正忙,也没那闲工夫深究,摇摇头,便又弯腰继续搬她的箱子了,只当是自个儿一时眼花。
另一边,机关小学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涌出校门。
李书航紧紧牵着妹妹李书朵的小手,两人站在人流边上小声商量!
“哥,咱真先去奶奶家?”书朵仰着小脸,有些不放心地问。
“嗯,”李书航像个大人似的点点头,认真转述着爸爸早上的交代,“爸下班晚,让咱们先去奶奶那儿写作业。等爸来了,在奶奶家吃了饭,再一起回家。”
“好!”书朵乖乖应着。这段时间他们经常去奶奶家吃饭,这条路她已经走得很熟了。
兄妹俩商量好了,就背着沉甸甸的书包,一前一后沿着熟悉的街道往奶奶家走去。
兄妹俩刚拐进通往奶奶家的那条僻静小巷,一个他们拼命想忘记的声音如同鬼魅般骤然响起,带着令人不适的急切和讨好:
“书航!书朵!等等!等等妈妈!”
李书朵浑身一颤,猛地回头,当看清来人时,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她死死抓住李书航的胳膊,声音抖得不成样子:“哥……是…是……”
李书航的脊背猛地僵直,他没有回头,但从妹妹的反应已经告诉他来者是谁。
他更加用力地握住妹妹的手,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妹妹,别看,快走,啊呸!走什么走,跑起来!”
说着,脚步瞬间加快,几乎是拖着妹妹开始小跑。
身后的林雅琴见他们非但没停下,反而跑了起来,声音陡然拔高几分,带上了哭腔:“跑什么呀!书航!书朵!我是妈妈啊!
你们连妈妈都不要了吗?!妈妈错了!妈妈真的好想你们!”
她跌跌撞撞地追上来,布鞋拍打在石板路上发出凌乱的声响。
“等等妈妈!就让妈妈看看你们!妈妈给你们买新衣裳了,买肉包子了!别跑啊!”
她的喊声在狭窄的巷子里,显得格外凄厉刺耳。
听到林雅琴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李书朵吓得眼泪唰地流了下来,腿都软了。
李书航咬紧牙关,脸颊绷得紧紧的,任凭身后如何呼喊,硬是梗着脖子一次都不回头,只是更加用力地拽着妹妹往前跑。
“书航!你是哥哥!你劝劝妹妹!妈妈求你了!”
林雅琴的声音已经嘶哑,带着绝望的喘息,“妈妈知道对不起你们!妈妈后悔了!给妈妈一个机会!就一次!”
兄妹俩充耳不闻,只是拼命奔跑,小小的胸膛剧烈起伏,仿佛身后追着洪水猛兽。
书包在背上一颠一颠地砸着,李书朵终究是撑不住了,“哇——”地一声放声大哭起来。
极度的恐惧竟让她像踩了风火轮一样,爆发出惊人的速度,几乎和李书航并排狂奔。
林雅琴仍在后面跌跌撞撞地苦苦追赶,肺里的空气像是要烧干了,声音已经破碎不堪。
断断续续地哀泣着:“妈妈……妈妈真的…知道错了……就让妈妈……就看一眼……就看你们一眼……”
但是她一个天天躺着的人,身子早就被虚耗空了。
哪里是两个机灵又常年跑跳的孩子的对手。
不过转眼间的功夫,前面那两个小身影就在巷口一闪,彻底没了踪影!
林雅琴徒劳地又追了几步,终于力竭地弯下腰,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喉咙里全是铁锈味。
她望着空荡荡的巷口,破碎不堪的哀求声,还在无意识地溢出嘴唇:“妈妈……妈妈真的知道错了……就让妈妈……看看你们……”
等她喘匀了气,直起身,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竟跟着跑到了红旗街这边。
根本不用想,用脚指头都能猜到,那两个小鬼肯定是慌不择路,一头扎进李桂芳家寻求庇护了!
可一想到要去李桂芳家堵人,林雅琴心里就一阵发怵,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李桂芳那个老虔婆,从来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当初她没做那事时、还是正经过门媳妇的时候,那老东西就对她横挑鼻子竖挑眼,没给过一天好脸色。
如今她声名狼藉地跑回来,要是敢上门,别说进门,怕是刚露个脸,就得被那老货举着笤帚疙瘩劈头盖脸地打出来!
她本来计划好了,两个小崽子没经过事,心肠软乎好拿捏。
她只花几个小钱,买点零嘴玩意儿,再挤几滴眼泪,说几句“妈妈想你们想得心肝疼”的软和话,不愁哄不住那小丫头片子。
只要孩子肯认她,肯叫她一声妈,她就攥住了最要紧的筹码。
到时候再提着点心盒子,去找那个对她旧情难忘、曾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的李明远。
她太了解他了,只要自己放下身段,哭得梨花带雨,多说些悔不当初的软话,诉诉离开他后吃的苦、受的罪,不信他那心肠不软下来!
只要李明远一心软点了头,答应复婚,这事情就成了定局。
到那时,木已成舟,李桂芳就算心里恨毒了她,一个当婆婆的,难道还能拧得过亲生儿子?最后还不是得捏着鼻子,认下她这个儿媳妇!
她自认为步步都算计得精妙,却万万没料到,这头一步刚抬脚,就结结实实踢在了铁板上!
出师不利,别说笼络孩子了,连衣角都没摸到,就直接把人吓得屁滚尿流,躲到了她最发怵的老冤家背后。
她僵在原地,进也不是,退又不甘,只能望着李桂芳家方向的那条胡同口,眼神复杂地闪烁着,心里头像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彻底没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