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海和李明丽父女俩刚推开院门,就看见李桂芳正坐在小板凳上,端着个粗瓷大碗,“呼噜呼噜”地喝着棒子面粥。
一抬眼看见爷俩一块进来,李桂芳愣了一下,碗沿还沾着点粥沫子:“诶?你们爷俩咋凑一块回来了?”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刘江海身后拖着好几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她眼睛瞪得溜圆:“这大包小包的,是把半个海城给打包捎回来了?”
李明丽立马得意洋洋地把车票掏出来扬了扬:“妈!快看!我买到去京市的票了!”
“哎哟!那可是太好了!排了这几天队,真是遭老罪了!”李桂芳顿时眉开眼笑。
刘江海也连忙探头问:“买了几张啊?”
“买了三张啊!我的,大哥的,还有老妈的!”李明丽说得干脆利落。
刘江海也连忙探头问:“买了几张啊?”
“买了三张啊!我的,大哥的,还有老妈的!”李明丽说得干脆利落,毫不含糊。
刘江海听完,心里顿时就不平衡了,不可置信地,指着自己鼻子:“我的呢?怎么没有我的?”
李桂芳白了他一眼:你有空吗,你的生意不做了?啥都你的你的,一天天净想美事!”
刘江海被噎得直嘟囔:“你不也要去做生意……我都没去过京市呢!凭啥我就不能去!”
李桂芳立刻怼回来:“你那生意跟我那生意,能是同一个生意吗?
我可是正儿八经雇着人的!我出门一个月,生意照样转!
你呢?你出门三天,你那摊子就得歇业三天!”
刘江海被怼得哑口无言,脸上实在挂不住,只好悻悻地蹲下身,在那堆编织袋里翻找起来,企图用实物挽回点面子。
他先是扒拉开,一个缝得严严实实的帆布包。
声音顿时扬高了八度,带着说不出的得意,“瞧见没!这是你大嫂,自己晒的虾干、捋的海菜、捡的发菜!
还有这包干贝,颗颗都是她挑过的,非让我全捎上!
说是跟你补补钙!”
紧接着,他又从麻袋深处一掏,变戏法似的举高一双崭新透亮的塑料凉鞋,牛筋绊儿在晨光下亮得晃眼,“瞅瞅!这才是重头戏!”
鞋底在晨光下闪着廉价又耀眼的光泽。
“兴盛那小子非说现在特区都兴穿这个!穿上又凉快又跟脚,还时尚!
这不,我二话不说,直接给咱全家老小一人安排一双!咱也时髦一回!”
李桂芳围着那堆“战利品”转了一圈,嘴上埋怨着:“哎呀!又拿这么多东西!我大哥这得多破费啦?我大哥也真是的!”
话是这样说,可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她手指头早就痒痒了,利索地解开编织袋上紧巴巴的绳扣,“这虾干是真不错……晚上给你们蒸鸡蛋羹里搁点!”
清晨的阳光洒进小院,照着叽叽喳喳的一家人和满地的海货,空气里都是遥远海风带来的咸香。
李江海除了带了一大堆海特产回来,更重要的是,带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小玩意!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江海忙得脚不沾地,活像个连轴转的陀螺。
他头天把自己从头到脚收拾利索,首要大事,便是拎着那装满一百块电子表的尼龙包,去找赵老板交货!
当那个装满一百块电子表的尼龙包,沉甸甸地递到赵老板手中时,赵老板的眼睛,顿时亮了。
他验完货,就乐得合不拢嘴,当即爽快地结清了尾款。
厚厚几沓“大团结”用牛皮纸扎得结实,揣进怀里,都嫌硌人!
自打那以后,李江海倒是一心一意,全身心扑在了他的“事业”上。
他每日天不亮就扛着大包小包出门,夜深人静时,才拖着疲惫却又异常兴奋的身躯归来。
有好几回,李桂芳半夜被窸窸窣窣的动静吵醒,眯眼一瞧,只见黑暗中,李江海在贱兮兮的傻笑,那口牙齿,亮得惊人!怎么看,怎么瘆人!
她忍无可忍抄起枕头砸去:“死鬼!还让不让人睡?天天半夜笑,捡着屎盆了啊?”
这个状态,甚至让她疑心,这人是不是在外头,沾了不该沾的东西。
不过短短半个月,李桂芳就习惯了李江海这状态!
起初他看了,还说他两句,后来干脆懒得瞅他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了。
只是吃饭时,没好气地奚落几句,“瞅你那点出息!赶紧洗手吃饭,嘴咧得后槽牙都晒到太阳了,也不怕蚊子,飞进去安家!”
正当李江海的“沿海特产事业”风生水起。
家里另一桩大事也已临近——李明丽即将赴京市上大学。
只见当晚,为了给李明丽饯行,李桂芳特意张罗了一桌好菜,红烧肉油光发亮,清蒸鱼鲜香扑鼻。
一家人围坐桌旁,就差李明远一个,就要开饭。
只是月亮都出来了,李明远人还没到!
李江海等得不耐烦,筷子敲着碗,叮叮当当的嘟囔:“书航和朵朵走路过来都到了半天了,明远这小子就是车轱辘掉沟里了,这会儿爬也该爬到家了吧!”
李桂芳反手就给他手背来了一记狠的:“敲敲敲!敲敲敲,还嫌家里不过穷是不是?财气都被你敲没了!再敲,你就用烧火棍吃饭!"
说着叹口气,“算了,咱先吃。”
众人刚动筷不久,院门“哐当”一响,李明远风风火火冲进来!
一抬眼看见爷俩一块进来,李桂芳愣了一下,碗沿还沾着点粥沫子:“诶?你们爷俩咋凑一块回来了?”
话还没说完,就看到刘江海身后拖着好几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她眼睛瞪得溜圆:“这大包小包的,是把半个海城给打包捎回来了?”
李明丽立马得意洋洋地把车票掏出来扬了扬:“妈!快看!我买到去京市的票了!”
“哎哟!那可是太好了!排了这几天队,真是遭老罪了!”李桂芳顿时眉开眼笑。
刘江海也连忙探头问:“买了几张啊?”
“买了三张啊!我的,大哥的,还有老妈的!”李明丽说得干脆利落。
刘江海也连忙探头问:“买了几张啊?”
“买了三张啊!我的,大哥的,还有老妈的!”李明丽说得干脆利落,毫不含糊。
刘江海听完,心里顿时就不平衡了,不可置信地,指着自己鼻子:“我的呢?怎么没有我的?”
李桂芳白了他一眼:你有空吗,你的生意不做了?啥都你的你的,一天天净想美事!”
刘江海被噎得直嘟囔:“你不也要去做生意……我都没去过京市呢!凭啥我就不能去!”
李桂芳立刻怼回来:“你那生意跟我那生意,能是同一个生意吗?
我可是正儿八经雇着人的!我出门一个月,生意照样转!
你呢?你出门三天,你那摊子就得歇业三天!”
刘江海被怼得哑口无言,脸上实在挂不住,只好悻悻地蹲下身,在那堆编织袋里翻找起来,企图用实物挽回点面子。
他先是扒拉开,一个缝得严严实实的帆布包。
声音顿时扬高了八度,带着说不出的得意,“瞧见没!这是你大嫂,自己晒的虾干、捋的海菜、捡的发菜!
还有这包干贝,颗颗都是她挑过的,非让我全捎上!
说是跟你补补钙!”
紧接着,他又从麻袋深处一掏,变戏法似的举高一双崭新透亮的塑料凉鞋,牛筋绊儿在晨光下亮得晃眼,“瞅瞅!这才是重头戏!”
鞋底在晨光下闪着廉价又耀眼的光泽。
“兴盛那小子非说现在特区都兴穿这个!穿上又凉快又跟脚,还时尚!
这不,我二话不说,直接给咱全家老小一人安排一双!咱也时髦一回!”
李桂芳围着那堆“战利品”转了一圈,嘴上埋怨着:“哎呀!又拿这么多东西!我大哥这得多破费啦?我大哥也真是的!”
话是这样说,可眼里的笑意却藏不住。
她手指头早就痒痒了,利索地解开编织袋上紧巴巴的绳扣,“这虾干是真不错……晚上给你们蒸鸡蛋羹里搁点!”
清晨的阳光洒进小院,照着叽叽喳喳的一家人和满地的海货,空气里都是遥远海风带来的咸香。
李江海除了带了一大堆海特产回来,更重要的是,带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小玩意!
接下来的半个月,李江海忙得脚不沾地,活像个连轴转的陀螺。
他头天把自己从头到脚收拾利索,首要大事,便是拎着那装满一百块电子表的尼龙包,去找赵老板交货!
当那个装满一百块电子表的尼龙包,沉甸甸地递到赵老板手中时,赵老板的眼睛,顿时亮了。
他验完货,就乐得合不拢嘴,当即爽快地结清了尾款。
厚厚几沓“大团结”用牛皮纸扎得结实,揣进怀里,都嫌硌人!
自打那以后,李江海倒是一心一意,全身心扑在了他的“事业”上。
他每日天不亮就扛着大包小包出门,夜深人静时,才拖着疲惫却又异常兴奋的身躯归来。
有好几回,李桂芳半夜被窸窸窣窣的动静吵醒,眯眼一瞧,只见黑暗中,李江海在贱兮兮的傻笑,那口牙齿,亮得惊人!怎么看,怎么瘆人!
她忍无可忍抄起枕头砸去:“死鬼!还让不让人睡?天天半夜笑,捡着屎盆了啊?”
这个状态,甚至让她疑心,这人是不是在外头,沾了不该沾的东西。
不过短短半个月,李桂芳就习惯了李江海这状态!
起初他看了,还说他两句,后来干脆懒得瞅他那副得意忘形的样子了。
只是吃饭时,没好气地奚落几句,“瞅你那点出息!赶紧洗手吃饭,嘴咧得后槽牙都晒到太阳了,也不怕蚊子,飞进去安家!”
正当李江海的“沿海特产事业”风生水起。
家里另一桩大事也已临近——李明丽即将赴京市上大学。
只见当晚,为了给李明丽饯行,李桂芳特意张罗了一桌好菜,红烧肉油光发亮,清蒸鱼鲜香扑鼻。
一家人围坐桌旁,就差李明远一个,就要开饭。
只是月亮都出来了,李明远人还没到!
李江海等得不耐烦,筷子敲着碗,叮叮当当的嘟囔:“书航和朵朵走路过来都到了半天了,明远这小子就是车轱辘掉沟里了,这会儿爬也该爬到家了吧!”
李桂芳反手就给他手背来了一记狠的:“敲敲敲!敲敲敲,还嫌家里不过穷是不是?财气都被你敲没了!再敲,你就用烧火棍吃饭!"
说着叹口气,“算了,咱先吃。”
众人刚动筷不久,院门“哐当”一响,李明远风风火火冲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