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李江海就背着鼓鼓囊囊的斜挎包,出了门。
街心的菜市场已经热闹起来。
卖菜的吆喝声、剁肉馅的"咚咚"声混作一团。
空气中飘着油条的香味,混着鱼腥味和泥土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李江海吃完手里的麻糕,才找了个靠墙的位置,从包里掏出块旧蓝布铺在地上。
他刚把电子表一块块摆好,就有个挎菜篮子的老太太停下脚步。
"哟,这是啥新鲜玩意儿?"
"电子表,海城来的。"李江海赶紧拿起一块,"您看,按这儿还能亮呢。"
“表,这是什么表,奇奇怪怪的!”旁边一个老大爷,看了看李江海手里的夜光表,嫌弃地走开了。
他手里的上海牌腕表在晨光中,格外显眼!
"这表多少钱?"老太太蹲下身,粗糙的手指摸了摸表面。
"三十块。"李江海赶紧说,"百货大楼卖五十呢,还要票!"
老太太"啧"了一声:"三十块?你还不如去抢!三十块,够我买一个月菜钱了。"
说完,拍拍膝盖,头也不回地走了。
接下来,半小时,李江海的摊位前,经过的都是些行色匆匆的人。
倒是有个几个穿工装的同志停下来,看了看。
还没等李江海,好好介绍介绍,隔壁的同伴就拽了拽他,"还看,上班要迟到了。"说着几个人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那些挎着菜篮子的主妇们,更是连看都不看一眼,直奔蔬菜摊而去。
"喂!那个卖表的!"一个戴红袖章的市场管理员大步走来,"交摊位费了吗?"
李江海手忙脚乱地掏口袋:"多、多少钱?"
"两块钱。"管理员盯着他鼓鼓的帆布包,"再加五毛管理费。"
李江海刚摸出皱巴巴的钞票,突然"啪"的一声脆响,旁边卖鸡蛋的大婶猛地拍了下大腿:"打起来啦!快看那边!"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肉摊前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一个扎着头巾的妇女正拽着块五花肉不撒手,对面穿着工装的男人涨红了脸:"这肉明明是我先要的!"
"放屁!老娘排了半天队!"
"你才放屁!"
两人越吵越凶,突然"哗啦"一声,肉摊的木板被掀翻了。
市场管理员顾不得收钱,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都给我住手!"
趁着这阵骚动,李江海眼疾手快地把蓝布四角一揪,十块电子表"哗啦啦"地滚进包里。
他猫着腰,贴着墙根,一溜烟钻出了市场。
身后还能听见管理员扯着嗓子喊:"别打了!再打都给我去派出所!"
转过两个巷口,李江海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低头检查布包——还好,表一块都没少。
在外面晃悠了半天,一块表没卖出去的李江海,不知不觉又晃到了桂芳斋。
李桂芳正坐在柜台后头歇脚,茶碗刚端到嘴边,就见李江海耷拉着脑袋晃进店里。
看见李江海耷拉着脑袋进门,李桂芳挑了挑眉:"哟,这是怎么了?"
她故意拉长声调,"咱们李大掌柜的生意不好做啊?"话落,也放下茶缸,静候下文!
李江海把鼓鼓囊囊的布包往柜台上一搁,发出"哗啦"一声响:"别提了,一上午连个问价的都没有。"
李桂芳掀开布包一看,电子表一块不少,顿时"噗嗤"笑得露出几颗大牙!
她越笑越厉害,也不怕,门牙着了凉!
"你啊你!"她好不容易止住笑,"你也不看看时辰和地方!"
嘲笑完人,李桂芳才掰着手指头,一句一句地数落:
"第一,你也不想想,大清早五六点钟,天都没亮透呢,去菜市场的,那个不是急着买菜做饭,或者吃早点,赶着上班的呢!
谁有心思看你的电子表?"
"第二,"她竖起第二根手指,"你去的那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啊!那边大多数都是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跟赶着买完菜回家做饭的小媳妇。
这些人精打细算得很,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能舍得买你这玩意儿?"
李桂芳越说越来劲,拿起一块电子表在手里掂了掂:
"第三,你也不看看你这东西,卖多少钱。三十块钱!够买多少斤猪肉?多少斤白面?
人家买块肉都要讨价还价半天,谁舍得买你这个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她说着说着又忍不住笑起来:"最可笑的是,你还挑了个最忙、最乱、最嘈杂的时间地点。
要是这样,你的表卖得出去,才有鬼了!”
李江海被说得面红耳赤,还是虚心请教,“那...那你说去哪儿卖..."
李桂芳这才收起笑容,骄傲地挺直腰板,道:"明天你在我店门口卖!别看我桂芳斋虽说是小本买卖,但好歹做的是半高端买卖!
来咱们这买点心的,还有一部分人,要么走亲访友要么送礼的,反正家里条件不错的。这些人啊,才舍得花钱买这些新鲜玩意儿。"
她走到门口,指了指门前的空地:"就在这儿摆,我让伙计给你支张桌子。
再把我那匹红绸布拿来铺上,把表往上一摆..."李桂芳眼睛一亮,"保管比你在菜市场强十倍!"
——
第二天一早,李桂芳一开店,就风风火火地忙活开了。
她蹬蹬蹬爬上二楼,在那间堆满杂物的小仓库,里翻箱倒柜。
"哐当、哐当"的,一张积满灰尘的黑漆方桌被她拽了出来。
"李江海快点滚过来!!!"她朝楼下喊了一嗓子。
李江海忙不迭跑着上来,两人吭哧吭哧地把方桌挪到店门口。
李桂芳还从柜台底下抽出一匹,去年过年时,装饰店面的,一直没舍得扔的红绸布!
"看好了,"她一边铺布一边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门面。"
红绸布在她手里服服帖帖地铺开,还把边边角角都撸得平平整整!连一丝褶皱都不留!
李江海刚要往上摆表,李桂芳又拦住他:"急什么!"
她转身进店,不一会儿,就捧着桂芳斋柜台上摆着的小摆件,摆了上去!
还特意把一个印着"奖"字的搪瓷缸子,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并在里面插着几支塑料花。
"这下可以了。"她退后两步,满意地看着焕然一新的小摊。
晨光中,红绸布亮得晃眼,连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这个奇奇怪怪的摊子一眼。
李桂芳看着自己布置下的小摊,戳了戳李江海的腰眼,小声道:"记住了,有人问价就往三十八块说,最低三十五。
讨价还价的,他要走时,超过三十就卖掉。"
这时桂芳斋,来了客人,李桂芳就跑进去做自己的生意了!
李江海看着李桂芳的背影不禁咂舌,要说,奸商,还得是她李桂芳啊!
街心的菜市场已经热闹起来。
卖菜的吆喝声、剁肉馅的"咚咚"声混作一团。
空气中飘着油条的香味,混着鱼腥味和泥土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李江海吃完手里的麻糕,才找了个靠墙的位置,从包里掏出块旧蓝布铺在地上。
他刚把电子表一块块摆好,就有个挎菜篮子的老太太停下脚步。
"哟,这是啥新鲜玩意儿?"
"电子表,海城来的。"李江海赶紧拿起一块,"您看,按这儿还能亮呢。"
“表,这是什么表,奇奇怪怪的!”旁边一个老大爷,看了看李江海手里的夜光表,嫌弃地走开了。
他手里的上海牌腕表在晨光中,格外显眼!
"这表多少钱?"老太太蹲下身,粗糙的手指摸了摸表面。
"三十块。"李江海赶紧说,"百货大楼卖五十呢,还要票!"
老太太"啧"了一声:"三十块?你还不如去抢!三十块,够我买一个月菜钱了。"
说完,拍拍膝盖,头也不回地走了。
接下来,半小时,李江海的摊位前,经过的都是些行色匆匆的人。
倒是有个几个穿工装的同志停下来,看了看。
还没等李江海,好好介绍介绍,隔壁的同伴就拽了拽他,"还看,上班要迟到了。"说着几个人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那些挎着菜篮子的主妇们,更是连看都不看一眼,直奔蔬菜摊而去。
"喂!那个卖表的!"一个戴红袖章的市场管理员大步走来,"交摊位费了吗?"
李江海手忙脚乱地掏口袋:"多、多少钱?"
"两块钱。"管理员盯着他鼓鼓的帆布包,"再加五毛管理费。"
李江海刚摸出皱巴巴的钞票,突然"啪"的一声脆响,旁边卖鸡蛋的大婶猛地拍了下大腿:"打起来啦!快看那边!"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肉摊前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
一个扎着头巾的妇女正拽着块五花肉不撒手,对面穿着工装的男人涨红了脸:"这肉明明是我先要的!"
"放屁!老娘排了半天队!"
"你才放屁!"
两人越吵越凶,突然"哗啦"一声,肉摊的木板被掀翻了。
市场管理员顾不得收钱,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都给我住手!"
趁着这阵骚动,李江海眼疾手快地把蓝布四角一揪,十块电子表"哗啦啦"地滚进包里。
他猫着腰,贴着墙根,一溜烟钻出了市场。
身后还能听见管理员扯着嗓子喊:"别打了!再打都给我去派出所!"
转过两个巷口,李江海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低头检查布包——还好,表一块都没少。
在外面晃悠了半天,一块表没卖出去的李江海,不知不觉又晃到了桂芳斋。
李桂芳正坐在柜台后头歇脚,茶碗刚端到嘴边,就见李江海耷拉着脑袋晃进店里。
看见李江海耷拉着脑袋进门,李桂芳挑了挑眉:"哟,这是怎么了?"
她故意拉长声调,"咱们李大掌柜的生意不好做啊?"话落,也放下茶缸,静候下文!
李江海把鼓鼓囊囊的布包往柜台上一搁,发出"哗啦"一声响:"别提了,一上午连个问价的都没有。"
李桂芳掀开布包一看,电子表一块不少,顿时"噗嗤"笑得露出几颗大牙!
她越笑越厉害,也不怕,门牙着了凉!
"你啊你!"她好不容易止住笑,"你也不看看时辰和地方!"
嘲笑完人,李桂芳才掰着手指头,一句一句地数落:
"第一,你也不想想,大清早五六点钟,天都没亮透呢,去菜市场的,那个不是急着买菜做饭,或者吃早点,赶着上班的呢!
谁有心思看你的电子表?"
"第二,"她竖起第二根手指,"你去的那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啊!那边大多数都是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跟赶着买完菜回家做饭的小媳妇。
这些人精打细算得很,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能舍得买你这玩意儿?"
李桂芳越说越来劲,拿起一块电子表在手里掂了掂:
"第三,你也不看看你这东西,卖多少钱。三十块钱!够买多少斤猪肉?多少斤白面?
人家买块肉都要讨价还价半天,谁舍得买你这个花里胡哨的玩意儿?"
她说着说着又忍不住笑起来:"最可笑的是,你还挑了个最忙、最乱、最嘈杂的时间地点。
要是这样,你的表卖得出去,才有鬼了!”
李江海被说得面红耳赤,还是虚心请教,“那...那你说去哪儿卖..."
李桂芳这才收起笑容,骄傲地挺直腰板,道:"明天你在我店门口卖!别看我桂芳斋虽说是小本买卖,但好歹做的是半高端买卖!
来咱们这买点心的,还有一部分人,要么走亲访友要么送礼的,反正家里条件不错的。这些人啊,才舍得花钱买这些新鲜玩意儿。"
她走到门口,指了指门前的空地:"就在这儿摆,我让伙计给你支张桌子。
再把我那匹红绸布拿来铺上,把表往上一摆..."李桂芳眼睛一亮,"保管比你在菜市场强十倍!"
——
第二天一早,李桂芳一开店,就风风火火地忙活开了。
她蹬蹬蹬爬上二楼,在那间堆满杂物的小仓库,里翻箱倒柜。
"哐当、哐当"的,一张积满灰尘的黑漆方桌被她拽了出来。
"李江海快点滚过来!!!"她朝楼下喊了一嗓子。
李江海忙不迭跑着上来,两人吭哧吭哧地把方桌挪到店门口。
李桂芳还从柜台底下抽出一匹,去年过年时,装饰店面的,一直没舍得扔的红绸布!
"看好了,"她一边铺布一边说,"做生意讲究的就是个门面。"
红绸布在她手里服服帖帖地铺开,还把边边角角都撸得平平整整!连一丝褶皱都不留!
李江海刚要往上摆表,李桂芳又拦住他:"急什么!"
她转身进店,不一会儿,就捧着桂芳斋柜台上摆着的小摆件,摆了上去!
还特意把一个印着"奖"字的搪瓷缸子,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并在里面插着几支塑料花。
"这下可以了。"她退后两步,满意地看着焕然一新的小摊。
晨光中,红绸布亮得晃眼,连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多看,这个奇奇怪怪的摊子一眼。
李桂芳看着自己布置下的小摊,戳了戳李江海的腰眼,小声道:"记住了,有人问价就往三十八块说,最低三十五。
讨价还价的,他要走时,超过三十就卖掉。"
这时桂芳斋,来了客人,李桂芳就跑进去做自己的生意了!
李江海看着李桂芳的背影不禁咂舌,要说,奸商,还得是她李桂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