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池畔,夜宴已开。
灯火沿湖而设,宫灯如星,映得水面金光粼粼。乐声悠扬,丝竹入耳,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命妇宫女环侍左右。
萧煜以旧伤未愈为由,并未出席。
皇帝高坐主位,身旁空着一个位置,正是为唐清羽所设。
唐清羽被宫人引至席间,身上烟霞色宫装是内务府临时赶制,裙摆绣云霞纹,肩披轻纱,衬得她脸色愈发苍白。
她本在守孝,却被迫换上彩衣,心中压抑难言。
唐清羽环顾四周,目光不自觉落在王瑄身后的小碌子身上。
这少年看着约莫十五六岁,身形瘦弱,眉细而长,眼尾微微上挑,举止恭敬,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她第一次见他时,就觉得这眉眼似曾相识,如今再看,尤其在他低头时露出的侧脸轮廓,愈发觉得莫名眼熟,却始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王瑄似乎格外倚重这小碌子,添酒、递帕、传话,皆由他亲自伺候。
王瑄每说一句话,他便躬身应是,动作利落,眼神却始终低垂,不与人对视。
唐清羽正凝神观察,皇帝忽然抬手:“清羽,过来坐。”
她只得上前,坐于皇帝身侧。席间寂静片刻,众人目光投来,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屑。
皇帝笑意温和,却在举杯时,忽然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唐清羽心头一紧,指尖僵住,不敢抽回,也不敢回应。
就在这尴尬之际,送菜的小碌子托盘一斜,汤碗“哐当”摔在地上,汤汁四溅。
“奴才该死!”小碌子吓得跪地,声音发颤,“求圣上恕罪!”
王瑄脸色一沉,厉声呵斥:“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养你何用!”他转头对侍卫道:“拖下去,掌嘴二十!”
唐清羽起身去扶小碌子,可就在她俯身蹲下时,小碌子指尖在她袖中飞快一触……
一个极小的纸团,悄无声息滑入她掌心。
她心头一震,不动声色将纸团藏入袖中。
侍卫上前,架起小碌子就往外走。
小碌子被拖走时,忽然回头,偷偷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极为复杂。
宴会继续,可唐清羽已无心听乐赏舞。她反复摩挲袖中纸团,指尖能感觉到墨迹未干,像是刚写不久。
宴至三更,皇帝留她独对。
偏殿内,炭火温暖,宫人退下,只剩二人。
皇帝看着她,语气柔和:“清羽,朕知你父亲新丧,守孝不易。但你为查案劳心劳力,朕看在眼里。上次说的册封之事,你可有考虑?”
唐清羽低头:“回陛下,民女只愿将贵妃案查清,其余不敢多想。”
皇帝轻叹:“你是怕自己身份不高,朕会薄待了你吗?依照宫规,入宫需从采女做起,但朕可破格册你为德妃。只要你点头,凤藻宫可以为你而开。”
她心头一凛。
张贵妃新丧,皇帝转头就想另立新人,还赐住凤藻宫,当真凉薄。
“圣上厚爱,民女感激。”她缓缓道,“但民女自幼受父亲影响,只想做一个仵作。如今父亲已逝,心如枯井,只愿尽忠职守,不负圣恩。案子未破,民女不敢言他。”
皇帝凝视她片刻,终于点头:“朕不逼你。你慢慢考虑就是。”
她谢恩退下。
回到验尸司暂居的偏房,她立刻锁门,取出纸团,轻轻展开。
纸上字迹潦草,墨色深浅不一,像是写得极快,甚至有些字被蹭花:
“王瑄购墨石千石,藏于城郊矿洞,与硫磺、硝石同存,恐有大图谋。速查!”
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模糊的指印,像是写完后匆忙按上,又怕暴露,用力蹭过,只留下半圈痕迹。
唐清羽盯着纸条,心跳加快。
墨石本是制墨发膏的原料,但千石之量,远超日常所需。而硫磺、硝石,是制火药的主料。三者同藏一处,绝非巧合。
翌日,她翻出内务府物资出入记录,查到近半年,王瑄以“修缮宫墙”为由,多次调拨硫磺、硝石,总量已达三千斤,远超工程所需。而墨石的采购记录虽被抹去,但她在吟霜的账册中发现一笔隐记:“墨石,三百斤,入西山旧矿。”
西山旧矿,是前朝废弃的矿洞,矿道复杂,易守难攻。
小碌子为何要冒险传信?他与王瑄朝夕相处,却暗中相助自己,是圈套?还是另有隐情?
她又想起小碌子那张脸——眉细,眼尾上挑,侧脸轮廓……似乎与一个人隐隐重合。
她猛地想起一个人。
吟霜。
小碌子的眉眼,竟与吟霜有七分相似!尤其是那上挑的眼尾,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他就是吟霜的弟弟——吟书!
如此一来,之前小碌子的行为就解释的通了。
她想不到的是,王瑄如此阴狠,将吟书改名换姓,净身入宫,牢牢掌控在身边。
吟书如今已身残,却没有屈服。
他在等机会,等一个能传递真相的人。
唐清羽握紧纸条,心口有些发堵。
她本以为吟书可能已经罹难,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苟活在王瑄身边,忍辱负重,只为留下一线生机。
唐清羽终于下定决心,亲赴西山旧矿,查证矿洞藏物。
这件事,究竟要不要让萧煜知道呢?
他们之间误会已深,但兹事体大,她擅自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
她想了许久,将此事写在信上,封入信封,命侍从交给萧煜,吩咐他定要亲手交到萧煜手上。
然而等了一天,唐清羽却没有等到萧煜的消息。
她怕王瑄耳目众多,且为人奸诈狡猾,一旦矿洞被清空,证据就再难寻回。
她必须赶在天亮前进去,查证,取样,再设法离开。
唐清羽思虑再三,还是从马房里牵了匹快马,连夜出城,直奔西山。
天边刚泛白,山林雾气未散。墨石矿场早已荒废多年,入口被藤蔓与枯枝层层遮掩,若不细看,只会当是野山断崖。
她下马拨开藤蔓,发现洞口边缘有新踩的脚印,岩壁上有火把熏黑的痕迹,地面平整,显然常有人出入。
她点燃了火把,侧身钻入。
灯火沿湖而设,宫灯如星,映得水面金光粼粼。乐声悠扬,丝竹入耳,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命妇宫女环侍左右。
萧煜以旧伤未愈为由,并未出席。
皇帝高坐主位,身旁空着一个位置,正是为唐清羽所设。
唐清羽被宫人引至席间,身上烟霞色宫装是内务府临时赶制,裙摆绣云霞纹,肩披轻纱,衬得她脸色愈发苍白。
她本在守孝,却被迫换上彩衣,心中压抑难言。
唐清羽环顾四周,目光不自觉落在王瑄身后的小碌子身上。
这少年看着约莫十五六岁,身形瘦弱,眉细而长,眼尾微微上挑,举止恭敬,却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她第一次见他时,就觉得这眉眼似曾相识,如今再看,尤其在他低头时露出的侧脸轮廓,愈发觉得莫名眼熟,却始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王瑄似乎格外倚重这小碌子,添酒、递帕、传话,皆由他亲自伺候。
王瑄每说一句话,他便躬身应是,动作利落,眼神却始终低垂,不与人对视。
唐清羽正凝神观察,皇帝忽然抬手:“清羽,过来坐。”
她只得上前,坐于皇帝身侧。席间寂静片刻,众人目光投来,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不屑。
皇帝笑意温和,却在举杯时,忽然伸手,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唐清羽心头一紧,指尖僵住,不敢抽回,也不敢回应。
就在这尴尬之际,送菜的小碌子托盘一斜,汤碗“哐当”摔在地上,汤汁四溅。
“奴才该死!”小碌子吓得跪地,声音发颤,“求圣上恕罪!”
王瑄脸色一沉,厉声呵斥:“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养你何用!”他转头对侍卫道:“拖下去,掌嘴二十!”
唐清羽起身去扶小碌子,可就在她俯身蹲下时,小碌子指尖在她袖中飞快一触……
一个极小的纸团,悄无声息滑入她掌心。
她心头一震,不动声色将纸团藏入袖中。
侍卫上前,架起小碌子就往外走。
小碌子被拖走时,忽然回头,偷偷看了她一眼。那眼神极为复杂。
宴会继续,可唐清羽已无心听乐赏舞。她反复摩挲袖中纸团,指尖能感觉到墨迹未干,像是刚写不久。
宴至三更,皇帝留她独对。
偏殿内,炭火温暖,宫人退下,只剩二人。
皇帝看着她,语气柔和:“清羽,朕知你父亲新丧,守孝不易。但你为查案劳心劳力,朕看在眼里。上次说的册封之事,你可有考虑?”
唐清羽低头:“回陛下,民女只愿将贵妃案查清,其余不敢多想。”
皇帝轻叹:“你是怕自己身份不高,朕会薄待了你吗?依照宫规,入宫需从采女做起,但朕可破格册你为德妃。只要你点头,凤藻宫可以为你而开。”
她心头一凛。
张贵妃新丧,皇帝转头就想另立新人,还赐住凤藻宫,当真凉薄。
“圣上厚爱,民女感激。”她缓缓道,“但民女自幼受父亲影响,只想做一个仵作。如今父亲已逝,心如枯井,只愿尽忠职守,不负圣恩。案子未破,民女不敢言他。”
皇帝凝视她片刻,终于点头:“朕不逼你。你慢慢考虑就是。”
她谢恩退下。
回到验尸司暂居的偏房,她立刻锁门,取出纸团,轻轻展开。
纸上字迹潦草,墨色深浅不一,像是写得极快,甚至有些字被蹭花:
“王瑄购墨石千石,藏于城郊矿洞,与硫磺、硝石同存,恐有大图谋。速查!”
末尾没有署名,只有一个模糊的指印,像是写完后匆忙按上,又怕暴露,用力蹭过,只留下半圈痕迹。
唐清羽盯着纸条,心跳加快。
墨石本是制墨发膏的原料,但千石之量,远超日常所需。而硫磺、硝石,是制火药的主料。三者同藏一处,绝非巧合。
翌日,她翻出内务府物资出入记录,查到近半年,王瑄以“修缮宫墙”为由,多次调拨硫磺、硝石,总量已达三千斤,远超工程所需。而墨石的采购记录虽被抹去,但她在吟霜的账册中发现一笔隐记:“墨石,三百斤,入西山旧矿。”
西山旧矿,是前朝废弃的矿洞,矿道复杂,易守难攻。
小碌子为何要冒险传信?他与王瑄朝夕相处,却暗中相助自己,是圈套?还是另有隐情?
她又想起小碌子那张脸——眉细,眼尾上挑,侧脸轮廓……似乎与一个人隐隐重合。
她猛地想起一个人。
吟霜。
小碌子的眉眼,竟与吟霜有七分相似!尤其是那上挑的眼尾,几乎一模一样。
难道,他就是吟霜的弟弟——吟书!
如此一来,之前小碌子的行为就解释的通了。
她想不到的是,王瑄如此阴狠,将吟书改名换姓,净身入宫,牢牢掌控在身边。
吟书如今已身残,却没有屈服。
他在等机会,等一个能传递真相的人。
唐清羽握紧纸条,心口有些发堵。
她本以为吟书可能已经罹难,却没想到以这种方式苟活在王瑄身边,忍辱负重,只为留下一线生机。
唐清羽终于下定决心,亲赴西山旧矿,查证矿洞藏物。
这件事,究竟要不要让萧煜知道呢?
他们之间误会已深,但兹事体大,她擅自行动,可能会打草惊蛇。
她想了许久,将此事写在信上,封入信封,命侍从交给萧煜,吩咐他定要亲手交到萧煜手上。
然而等了一天,唐清羽却没有等到萧煜的消息。
她怕王瑄耳目众多,且为人奸诈狡猾,一旦矿洞被清空,证据就再难寻回。
她必须赶在天亮前进去,查证,取样,再设法离开。
唐清羽思虑再三,还是从马房里牵了匹快马,连夜出城,直奔西山。
天边刚泛白,山林雾气未散。墨石矿场早已荒废多年,入口被藤蔓与枯枝层层遮掩,若不细看,只会当是野山断崖。
她下马拨开藤蔓,发现洞口边缘有新踩的脚印,岩壁上有火把熏黑的痕迹,地面平整,显然常有人出入。
她点燃了火把,侧身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