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萧何获封九卿之一-《大秦:惟我独仙,秦始皇求问长生》

  嬴政虽然没听全杨也嘟囔的是什么,但却捕捉到了“大司农”三个字。

  当下不由得深思了起来,喃喃道:“大司农?司农司农,专司农事,似乎确实比治粟内史更好听些,回头改一下,就把治粟内史改成大司农。”

  没理会嬴政子在那喃喃自语,杨也又去吩咐萧何安排人继续挖掘另外田亩中的土豆。

  随着时间的继续流逝,又一亩田里的土豆被挖掘完成,出土的土豆,个头依旧很硕大,田里已经被堆积成山,周围的人都看得那叫一个心潮澎湃。

  不多时,原本被嬴政安排去称量土豆的内史腾,终于完成了工作,前来给嬴政汇报。

  “陛下,那一亩田里的土疙瘩已经称量出来,拢共八十三石。”内史腾满脸激动地说道,因为不知土豆的名字,所以他只好说是土疙瘩。

  没等嬴政开口,杨也就抢先笑着说道:“那叫土豆,不叫土疙瘩。”

  “善,土豆此名确实很合适。”内史腾依旧掩饰不住激动地道。

  而嬴政也终于开口:“亩产八十三石,若能将土豆推广至整个大秦,只需一年时间,大秦就能消除饥饿。”

  杨也摇头道:“陛下,两种不多,暂时无法推广至整个大秦,还得先培育新种,得来年再收获两季。

  陛下不妨选一郡做为试点,专门培育土豆种子,预计三年内就能有足够多的土豆种子推广至全国。”

  “先生此建议不错,先搞个试点确实要好些。”嬴政若有所思道,“朕回头便安排专门的官员负责此事。”

  杨也却又道:“另外,土豆的存放期比较短,常温情况下可保存半月至两旬,存放在地窖中,可放置一季,不能像其他粮食一般能够久放,这是土豆弊端之一。

  土豆的另一个弊端,就是一块土地,不能一直用来种土豆,否则会导致土壤疲劳和病虫害滋生,降低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因此最好三年进行一次轮作。”

  杨也把这些都跟嬴政说清楚,若不讲清楚弊端,他们为了获得大量粮食,只种土豆那可就麻烦了,人不可能只吃土豆啊!

  “多谢先生指点,朕知晓了。”嬴政应了一声,内心却仿佛被泼了一盆冷水一般。

  还好杨也提醒了,不然嬴政还真可能会那么做,因为刚刚嬴政心里就有要用土豆取代其他农作物的想法,但现在看来是不行的。

  嬴政又看向内史腾,说道:“继续称量下一亩田的土豆产量。”

  “唯!”内史腾再次领命而去。

  随着一亩一亩田里的土豆被挖掘出来,内史腾也安排人一亩亩称量完成。

  最终全部将数据汇总,然后内史腾再次来到嬴政跟前汇报:“陛下,拢共十亩肥田,所产出的土豆拢共一千石,每亩产量平均高达百石。”

  嘶......

  嬴政和百官听到这话,都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产量这么高,简直是仙种啊!

  那百官一个个的,都仿佛双目发光一般,眼神炽热无比地看着那一个个土疙瘩一般的土豆,若不是顾及面子,估计都有人上去抢了。

  嬴政也很高兴,当即对内史腾吩咐道:“将土豆的产量公布出去,让围观的黔首们都能了解到。”

  内史腾正要领命而去,但杨也却出声阻止:“等一下。”

  听到杨也的声音,百官和嬴政都投来了疑惑的目光。

  旋即嬴政询问道:“先生何意,莫非是不想把土豆的产量公布出去?”

  “非也!”杨也解释道,“产量自然要公布出去,但不能公布每亩均产百石。”

  “为何?”嬴政不解道。

  杨也告诉他:“陛下,我这农庄上所产的土豆,乃是经过我特殊培育的,故而产量这么高,但因为方法特殊,是不能普及整个大秦。

  若是陛下将土豆推广出去种植,估计亩产也就是产量也就是二十到三十石左右。”

  “原来如此!”嬴政恍然大悟,然后看向内史腾,吩咐道,“那就按先生所言,将土豆的产量按照亩产三十石的数公布出去。”

  “喏,臣这便是办。”内史腾应了一声,领命而去。

  杨也喊来了萧何,带着萧何一起,跟嬴政道:“陛下,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由萧何跟你对接了,农庄里的一应事务,我都交由他打理,他比我更清楚这些。”

  “善,那便让萧何跟朕的治粟内史交接。”嬴政心里开始嘀咕,觉得能让杨也这般把农庄一应事务想脱,看来这个萧何也绝对是个人才,要不要想办法挖过来。

  杨也不知道嬴政已经有要挖走萧何的打算,他见嬴政同意由萧何来做交接,当即又对萧何道:“这十亩土豆,留下一亩作为新种,剩下的全部给陛下,算是我迎娶样子公主的聘礼之一。

  至于推广土豆之事,今后便由你跟治粟内史交接......”

  杨也话还没说完,嬴政就插了句嘴:“或者直接由萧何来负责土豆推广之事,也未尝不可,朕便封萧何为左治粟内史,内史腾则改为为右治粟内史,今后萧何便负责大秦新两种推广一应事宜。”

  此话一出,让得百官当场震撼,很多人都觉得萧何这人何德何能,竟能让陛下把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一分为二,让萧何来担任其一。

  萧何自然也非常震撼,若换做以前,他自然想当官,但现在他更想修仙。

  不过好在推广土豆之事可以名扬天下,做好了必定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可名垂青史,所以萧何也还是愿意当这官的。

  但现在萧何是杨也的人,所以还得杨也同意才行。

  于是萧何看向杨也,向杨也投来了求助的。

  杨也见状,只好说道:“萧何你随意,我对你并无其他要求,尊崇自己的内心即可,因为那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闻言,萧何再没有什么顾虑,当即对嬴政施礼,道:“多谢陛下隆恩,我...臣定当全力为大秦推广新种,绝不负陛下所托。”

  萧何的表态让嬴政感到颇为满意,旋即嬴政又看向杨也,说道:“先生为大秦带来土豆新种,为大秦立下了不世之功,也应有封赏才对,否则天下人岂不笑话真善罚不明。”

  “陛下,封赏就不必了,我对那些没兴趣。”杨也知道嬴政的目的,不就想把他绑定在朝堂嘛。

  但杨也可不想入朝为官,所以便甩了甩手,带着众女便腾空飞走了。

  只留下一众在原地哗然的百官,她们可还不知道杨也的身份和手段,但此时见着了,也终于意识到为何嬴政会对杨也这般敬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