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笠博士的实验室里弥漫着焊接金属的焦糊味,工作台上散落着齿轮、电路板和半成品机械臂。沈渊弯腰避开悬挂在天花板上的机械装置,目光落在工作台中央那双看似普通的黑色运动鞋上。
“这就是成品?和柯南的那个很不一样呀。”沈渊拎起鞋子掂了掂,重量与普通鞋无异,但鞋底嵌着一层极薄的金属网,在灯光下泛着奇特的虹彩色彩,鞋跟处有个隐蔽的旋钮。
“当然!这可是大人穿的,所以外观做了改动。”博士得意地拧开旋钮,鞋底立刻传来细微的“咔嗒”声,像是某种精密的机械装置被激活了。随着旋钮转动,鞋底的金属网纹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像是有电流在其中流动。
“通过调节这个旋钮,可以控制反重力装置的输出功率——顺时针增加力量,逆时针减弱……”
沈渊轻轻转动旋钮,听到“咔嗒”一声轻响,满意地点点头:“做工很精细。博士帮我装起来吧。”
“那当然,这可是我花了两个星期改良的版本。”博士得意地说,顺手拿起一个鞋盒。
“那我就拿去找人看看,放心博士,不出一周你的专利经费肯定到账。”沈渊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博士,你准备卖我专利这件事不要往外宣传,毕竟你也知道两国政府之间总有些不能明说的龃龉,再加上有可能引起美方的针对捣乱,咱们这件事还是私下进行吧。”
博士把鞋子放进盒子里,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确实,这种事情太过张扬反而容易惹来麻烦,毕竟国际关系复杂,这个生意要是黄了损害的可是自已的钱包。
“沈君,这个你放心。”博士把鞋盒递给沈渊,语气诚恳,“我谁也不说,这就是咱们之间的事情。”
沈渊接过鞋盒,嘴角微微上扬:“那就这么说定了。”他拎着鞋盒走出博士的实验室。
沈渊从博士家出来后就给周明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了周明的声音,“小沈呀?今天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是又有什么好事吗?”电话那头,周明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调侃。毕竟按照以往的“惯例”,沈渊真要送他什么“好东西”,都是天黑后才悄悄来的。
沈渊笑了笑:“周秘,这次还真有个好东西想跟你分享一下,现在方便吗?”
周明明显愣了一下,给他分享说明这次送的东西东西和以前不一样,周明来了兴趣:“这会儿没什么事,你直接过来吧。”
挂断电话,沈渊径直走向停在路边的沃尔沃,将鞋盒放在副驾驶座上,发动车子驶向大使馆。
这是他第一次在白天拜访使馆。
沃尔沃缓缓停在大使馆门前,门口的哨兵看了他一眼,似乎已经提前收到了通知,抬手示意通行:“沈同志,进去后直接右转,侧门有人给你带路。”
“多谢长官。”沈渊点头致意,随后车子在两座石狮的欢迎下驶入铁艺大门。
绕过那幅标志性的青绿山水釉彩瓷板画,他按照指示右转,将车停在了侧门附近的停车位上。下车后,他抱着鞋盒走向侧门,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的王志和——身高一米八八的壮汉,站姿笔挺,正冲他咧嘴一笑。
“周秘这是让王长官亲自来接我啊,受宠若惊。”沈渊走上前,半开玩笑地说道。
王志和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态度很是随和:“毕竟我和沈同学比较熟。最近怎么样?没再遇到什么倒霉事吧?”
沈渊无奈地叹了口气:“倒霉事倒是经常有,区别只在于我能不能避开。上次住院纯属意外,谁能想到走在路上都能被跳楼的砸到。”
王志和哈哈一笑:“你这生活还真是‘别样精彩’啊。走吧,周秘在办公室等你呢。”
沈渊点点头,跟着王志和走进使馆大楼。
沈渊抱着鞋盒,跟在王志和身后穿过使馆内部的长廊。走廊两侧挂着历代外交使节的肖像油画,每幅画下方都配有黄铜铭牌,记录着任职年份。淡金色的壁灯在实木护墙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晕,脚下深红色羊毛地毯将脚步声完全吸收,整个空间透着庄重而静谧的气息。
转过楼梯拐角时,沈渊注意到楼梯间摆放着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瓶,瓶身绘有《富春山居图》的局部图案。王志和带着他来到三楼,走廊尽头那扇挂着“秘书处-周明”铜牌的黑胡桃木门前停下,屈指在门板上叩出两重一轻的节奏。
“进。”里面传来周明的声音。
推门而入的瞬间,沈渊闻到淡淡的檀香。约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成套的明式家具与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谐共存。
周明正伏在黄花梨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听到动静便摘下金丝眼镜,笑着起身走向会客区:“小沈你坐。”他指着左侧的官帽椅示意就坐,自已则坐在了与之配套的禅椅上。
沈渊将鞋盒放在另一边的空椅上,刚坐下就听见周明对王志和笑道:“小王,你不去忙吗?”
王志和笑呵呵地搓了搓手:“周秘招待沈同学肯定要喝茶的吧?我留下来给你们沏茶。”
周明指着他对沈渊摇头:“看见没?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是在惦记我的茶呢。”
沈渊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好茶能让王长官这么惦记?”见沈渊好奇,王志和立刻接话:“是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去年外长来考察时带的特供品,带了一斤。大使分了周秘三两,平时周秘就当个眼珠子似的,你来了他一定大方……”
“行了行了,”周明无奈地摆手,“你再说下去我就成了葛朗台了,我书柜第三格的那个瓷罐拿去沏一壶吧。”
王志和得了许可,立刻起身往办公桌后的书柜走去,然后乐呵呵地抱着茶罐走了出去。
“这就是成品?和柯南的那个很不一样呀。”沈渊拎起鞋子掂了掂,重量与普通鞋无异,但鞋底嵌着一层极薄的金属网,在灯光下泛着奇特的虹彩色彩,鞋跟处有个隐蔽的旋钮。
“当然!这可是大人穿的,所以外观做了改动。”博士得意地拧开旋钮,鞋底立刻传来细微的“咔嗒”声,像是某种精密的机械装置被激活了。随着旋钮转动,鞋底的金属网纹路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像是有电流在其中流动。
“通过调节这个旋钮,可以控制反重力装置的输出功率——顺时针增加力量,逆时针减弱……”
沈渊轻轻转动旋钮,听到“咔嗒”一声轻响,满意地点点头:“做工很精细。博士帮我装起来吧。”
“那当然,这可是我花了两个星期改良的版本。”博士得意地说,顺手拿起一个鞋盒。
“那我就拿去找人看看,放心博士,不出一周你的专利经费肯定到账。”沈渊说着,突然想起了什么补充道:“对了博士,你准备卖我专利这件事不要往外宣传,毕竟你也知道两国政府之间总有些不能明说的龃龉,再加上有可能引起美方的针对捣乱,咱们这件事还是私下进行吧。”
博士把鞋子放进盒子里,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确实,这种事情太过张扬反而容易惹来麻烦,毕竟国际关系复杂,这个生意要是黄了损害的可是自已的钱包。
“沈君,这个你放心。”博士把鞋盒递给沈渊,语气诚恳,“我谁也不说,这就是咱们之间的事情。”
沈渊接过鞋盒,嘴角微微上扬:“那就这么说定了。”他拎着鞋盒走出博士的实验室。
沈渊从博士家出来后就给周明打了个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了周明的声音,“小沈呀?今天怎么给我打电话了?是又有什么好事吗?”电话那头,周明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调侃。毕竟按照以往的“惯例”,沈渊真要送他什么“好东西”,都是天黑后才悄悄来的。
沈渊笑了笑:“周秘,这次还真有个好东西想跟你分享一下,现在方便吗?”
周明明显愣了一下,给他分享说明这次送的东西东西和以前不一样,周明来了兴趣:“这会儿没什么事,你直接过来吧。”
挂断电话,沈渊径直走向停在路边的沃尔沃,将鞋盒放在副驾驶座上,发动车子驶向大使馆。
这是他第一次在白天拜访使馆。
沃尔沃缓缓停在大使馆门前,门口的哨兵看了他一眼,似乎已经提前收到了通知,抬手示意通行:“沈同志,进去后直接右转,侧门有人给你带路。”
“多谢长官。”沈渊点头致意,随后车子在两座石狮的欢迎下驶入铁艺大门。
绕过那幅标志性的青绿山水釉彩瓷板画,他按照指示右转,将车停在了侧门附近的停车位上。下车后,他抱着鞋盒走向侧门,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那里的王志和——身高一米八八的壮汉,站姿笔挺,正冲他咧嘴一笑。
“周秘这是让王长官亲自来接我啊,受宠若惊。”沈渊走上前,半开玩笑地说道。
王志和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态度很是随和:“毕竟我和沈同学比较熟。最近怎么样?没再遇到什么倒霉事吧?”
沈渊无奈地叹了口气:“倒霉事倒是经常有,区别只在于我能不能避开。上次住院纯属意外,谁能想到走在路上都能被跳楼的砸到。”
王志和哈哈一笑:“你这生活还真是‘别样精彩’啊。走吧,周秘在办公室等你呢。”
沈渊点点头,跟着王志和走进使馆大楼。
沈渊抱着鞋盒,跟在王志和身后穿过使馆内部的长廊。走廊两侧挂着历代外交使节的肖像油画,每幅画下方都配有黄铜铭牌,记录着任职年份。淡金色的壁灯在实木护墙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晕,脚下深红色羊毛地毯将脚步声完全吸收,整个空间透着庄重而静谧的气息。
转过楼梯拐角时,沈渊注意到楼梯间摆放着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瓶,瓶身绘有《富春山居图》的局部图案。王志和带着他来到三楼,走廊尽头那扇挂着“秘书处-周明”铜牌的黑胡桃木门前停下,屈指在门板上叩出两重一轻的节奏。
“进。”里面传来周明的声音。
推门而入的瞬间,沈渊闻到淡淡的檀香。约二十平米的办公室里,成套的明式家具与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谐共存。
周明正伏在黄花梨木办公桌前批阅文件,听到动静便摘下金丝眼镜,笑着起身走向会客区:“小沈你坐。”他指着左侧的官帽椅示意就坐,自已则坐在了与之配套的禅椅上。
沈渊将鞋盒放在另一边的空椅上,刚坐下就听见周明对王志和笑道:“小王,你不去忙吗?”
王志和笑呵呵地搓了搓手:“周秘招待沈同学肯定要喝茶的吧?我留下来给你们沏茶。”
周明指着他对沈渊摇头:“看见没?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这是在惦记我的茶呢。”
沈渊好奇地问道:“这是什么好茶能让王长官这么惦记?”见沈渊好奇,王志和立刻接话:“是武夷山母树大红袍,去年外长来考察时带的特供品,带了一斤。大使分了周秘三两,平时周秘就当个眼珠子似的,你来了他一定大方……”
“行了行了,”周明无奈地摆手,“你再说下去我就成了葛朗台了,我书柜第三格的那个瓷罐拿去沏一壶吧。”
王志和得了许可,立刻起身往办公桌后的书柜走去,然后乐呵呵地抱着茶罐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