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质疑?前据而后恭-《被妻女抛弃后,我继承了整片海洋!》

  l“孙局长!李所长!哎呦,你们可算是来了!”在看到来人后,陈守拙连忙侧身将众人迎进小院,转头语速飞快地向萧山介绍道,“这位是省文物局孙局长!这位是海洋研究所李所长!后面三位是省考古所的专家,王研究员、赵研究员、刘研究员!

  “这位年轻有为的,是所里最年轻的海洋地质学博士,刘文涛同志。”说完顿了顿,陈老将目光转到了萧山身上,转头冲几人介绍道“这位小兄弟,就是发现沉船和国宝的第一功臣,舟城的萧山同志!”

  唰!

  话音刚落,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在瞬间聚焦在了萧山身上。

  看着他洗的发白的粗布外套,再看看袖口和肘部十分明显的磨损,脚上穿着的解放鞋,更是粘着点泥,整个人身上都若有若无的透露着点海腥味。

  哪怕头发极短、身材黝黑健硕,但在这个院子里,却瞬间有些格格不入了起来。

  刺目异常,似乎就连空气都安静了一瞬。

  无人说话。

  只有所里最年轻的地质学博士挑了挑眉,伸出中指推了推自己的金框眼镜后,眉头皱起,下意识撇了撇嘴。

  整张脸上,更是露出一种‘就这’地质疑和不屑。

  “咳咳……”他轻轻咳嗽了两句,走到人群前放慢声音,用着极为清晰的腔调质疑道,“萧山同志是吧?陈教授电话里所说的,可是十分惊人。”

  他将‘同志’二字,咬的极重,任谁都能感觉到不善和讥讽。

  这,让萧山蹙起了眉头,自己似乎没有得罪这位所谓的最年轻的博士吧?他隔这跳什么呢?

  只是这位刘研究员似乎并未察觉到萧山脸上的不虞,继续问道:“那沉船是明代的福船,里面的文武可是国宝级的!这些消息,你知道对于国家来说,关系到什么吗?”

  “关系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和巨额经费的投入!更关系到学术界的声誉!这可都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你确定……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吗?”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又走近萧山身边两步,声音压得极低:“谎报、误报、瞒报的后果,可是极为严重的。”

  这段话说完,他微微扬了扬下巴,似乎十分不屑的打了个冷哼。

  字字句句之中,也都透露着的居高临下的打量和怀疑!

  其他几位专家虽然不像他这么直接,但神色之中同样充满了一丝迟疑和审视,这种国宝级的沉船,真的是一个渔民就能打捞上来的?

  考古所的王研究员点点头,表示赞同。随后目光则不停地在萧山身上打量着。

  海洋研究所的李所长虽然不像他们二人那么直接,但也轻轻皱起了眉头,刚刚的喜悦顿时降下去了大半。

  目光,则停留在萧山和石桌上,试图寻找些蛛丝马迹。

  只有孙局长,甚至陈老为人的他毫不在意这些,只是满怀期待的、急切的看着萧山,想早点看到那所谓的瑰宝级文物!

  压力无形,尤其是种种质疑、轻视的目光,打在人身上,重的让人几乎快要窒息。

  萧山的眉头蹙得更狠了,这些人是怎么回事,一个两个的哪来那么大的脸?真就是坐办公室坐久了,脑子坐坏了吧。

  他刚想开口反驳,就被陈老抢先一步,伸出胳膊拦了拦。

  “刘博士!”接着,陈守拙的脸色,猛地沉了下去。

  常年身居高位的气息,哪怕是退休了也未减分毫!仅仅只是一眼就瞪的刘博士几人缩了缩脑袋。

  “请注意你的措辞和态度!这位萧山同志,是我陈守拙亲自请来的客人!而你们——只不过是跟随来的!如果不愿意看,现在就给我出去!”

  说完,又指着萧山道:“这位是那艘沉船、那瑰宝青花碗的发现者!”

  “老孙啊,什么时候,你们国内搞研究的也开始和外面那些人一样,凭借身份和穿着,就以貌取人了?嗯?”

  最后一个‘嗯’字,直接夹枪带棒的抨击了所有人!

  而他本人更是直接站在萧山跟前,瞪着眼睛对视刘文涛等人,似乎下一秒就要把人撵出去。

  “呃……呵呵陈老您看您……”被这严厉呵斥噎了一下,刘文涛脸上露出尴尬和不忿,只不过碍于陈教授的威望,他只能撇这嘴,不服气的嘟囔着,“我只是想要确定信息有用,省的浪费国家资源……”

  “浪费国家资源?确定信息有用?”陈老又哼了一声,懒得理会他,直接转身看向孙局长几人,脸耷拉了下去,“老孙啊,口说无凭眼见为实,待会就请主卫看看,究竟是不是浪费!”

  说完一马当先的朝着书房走去,吹胡子瞪眼的,明显生气极了。

  见状,萧山心头微暖,想不到这个看起来温和儒雅的小老头也会有这么暴躁的一面。

  倒是孙局长,无奈的瞪了眼刘文涛几人,想骂又不知道从何骂起,只能跟上去说着豪华。

  很快,书房内,陈老将包着的那块油布掀开。

  这一刻,随着青花大碗的露出,屋子内忽然停滞住了,就只剩下急速呼吸的声音。

  午后,阳光打在老槐树浓密的枝叶上,十分斑驳。

  明明该是燥热的环境,但屋内,却没有半点燥热,有的只是安静。

  窗户口,几缕阳光落下,打在那放在中间的青花大碗上。

  幽蓝深邃、浓淡相宜的青花发色!在阳光下流淌出异样内敛的光泽!

  碗壁厚重,线条饱满流畅,哪怕仅仅只是一眼就能看到这碗里流露出来的雍容大气!

  “嘶!这这这晕散!”

  “老天爷!”

  “这……这发色还有这个笔意……”

  “叠烧砂足!釉泪!这是典型的窑口特征!”

  安静了片刻后,小屋内瞬间爆发出了激烈的惊呼声。

  刚刚还带着审视和怀疑、自视甚高的专家们,二话不说‘呼啦’一下,就围了过去。

  考古所的王研究员,是第一个扑过去的。

  他伸出手指,几乎是以半跪的姿势,停在桌子边缘,满脸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