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2章 火车上-《穿越的乾坤袋》

  江锦舟笑着说道:“王叔,你和我这些就见外了,我这么多年受了你和村民们那么多的照顾,这点忙算什么,我现在手里也有些钱,这次就算我给村子里做贡献了,下次再要咱们再说钱行不行?”

  王大山着急的说道:“那怎么行?我知道玉米种子可是很贵的,这么多钱怎么可以让你一个人出。”

  “王叔,你就别和我客气了,这样吧,东西你们先用着,等丰收卖了钱,你们再给我钱。”江锦舟退而其次的说道。

  王大山这才同意,就这他也得和村子里人好好宣传宣传江锦舟的好,谁要敢当白眼狼,他一定让他们好看。

  江锦舟又叮嘱王大山不管是种玉米,还是种药材一定要按他寄过去的方法来,千万不能偷工减料。

  王大山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不会,让江锦舟暑假的时候一定回红旗大队看看。

  最后又笑着说道:“叔还等着你和我一起去山上打猎呢。”

  江锦舟也是一脸的兴奋,“那可就说定了,到时候咱们爷俩一起再打一只野猪。”

  王大山哈哈大笑,“当然没问题,叔给你把猎枪准备好,到时候咱们一起去。”

  两人又聊了几句,江锦舟才挂了电话,主要电话费实在是太贵了,就这么一会儿时间就花了十多块钱,要是以前的江锦舟根本舍不得。

  顺利搞定红旗大队的事,江锦舟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他希望红旗大队从此走上富裕的道路。

  准备了半个多月的慰问团终于要出发了,在出发的前一天,江锦舟来到了人大。

  听到江锦舟来了,陆晴请了假急匆匆的跑出来,看到江锦舟,陆晴脸上满是惊喜,仰着头问道:“锦舟,你怎么突然来了?”

  江锦舟笑着拿出一个小盒子,“一直没告诉你,我们学校组织去云南慰问前线战士,明天我就要随慰问团出发了,大概得去十天左右,这段时间你照顾好自已。”

  陆晴吃惊的问道:“你们学校这么大的动作怎么事先没有一点风声?”

  江锦舟笑笑说道:“当然是怕其他大学跟风,既然要做,就要做到独一无二。”

  陆晴有些失望的说道:“可惜我不是北大学生,如果是我就能和你一起去了。”

  江锦舟想摸摸陆晴的头发,想起这是人大,又把抬起的手放下来,然后把手里的盒子递给陆晴。

  “一直没送过你什么礼物,这个给你,看看喜不喜欢?”

  陆晴接过盒子,打开一看,是一个碧绿色的手镯,眼中满是感动,“谢谢你,锦舟,我很喜欢。”

  江锦舟挠挠头,“你喜欢就好,那我走了,你快回去上课吧。”

  陆晴轻轻点头,“你也是,到了那边要注意安全,我等你回来。”

  两人正说着,突然一个男生匆匆跑来,看到江锦舟后明显愣了一下,然后对陆晴说道:“陆晴,教授找你有点事。”

  陆晴有些为难地看了看江锦舟,江锦舟笑道:“你先去忙,等我回来咱们再聊。”

  陆晴歉意地看了他一眼,便跟着那个男生走了。

  也不知是自已的错觉,还是第六感觉,江锦舟总觉得那个男生看自已的目光里充满了敌意。

  第二天早上,北大校园开进来两辆军用卡车。

  前往云南的学生依次登上了卡车,每个人脸上都充满了兴奋。

  唐鹏骄傲的对江锦舟说道:“五哥,怎么样?我想的周到吧?”

  江锦舟这次给他竖了个大拇指,“表现不错,快上车吧,别误了火车。”

  随后又调侃道:“你那大一的学妹呢?”

  唐鹏得意的指了指第一辆车的驾驶室,“我早就安排好了,你还是操心好自已吧!”

  江锦舟一阵无语,靠,这算不算以权谋私?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出发,一路上大家都十分兴奋,谈论着到前线要做的事。

  到了火车站,他们转乘火车,漫长的旅程开始了。

  火车上,大家有说有笑,分享着自已的期待。

  江锦舟坐在窗边,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中也充满了憧憬。

  他们一行五十多人都坐在一个车厢里,也不知谁带的头,竟然唱起了国歌,一时间引得车厢里的其他人纷纷侧目。

  最后所有车厢里的人都跟着歌声唱起来,歌声激昂,让整个火车都沸腾起来。

  唱完国歌,大家又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气氛热烈的如同燃烧的火焰。

  火车开了一天一夜,路程才走了三分之一,刚开始还激情澎湃的学生们也累了,没有了开始的活泼好动,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似的,几乎都靠在桌位上睡觉。

  只有唐国华安排来的的六个战士还精神百倍的端坐在不同的位置上,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安全,这让江锦舟心中特别的敬佩。

  他找到辅导员张江北,把情况告诉了他,最后说道:“辅导员,人家战士义务为咱们服务,咱们的人都在睡觉休息,总不能让人家一直守着吧,我提议我们选派几个身体强壮的男生和战士们轮流执勤,让战士们也休息一下。”

  张江北对这个提议非常赞赏,让江锦舟去挑选学生,他亲自来到带队班长面前商量这个决定。

  江锦舟开始在车厢里挑选身体强壮的男生,大家得知是为了让战士们能休息一下,都积极响应。

  不一会儿,就选出了十个合适的人选。

  江锦舟把他们组织起来,向他们说明了轮流执勤的任务,大家纷纷表示会认真负责。

  开始战士们是不同意的,一再表示他们不累,为学生站岗是上级下达的命令,也是他们责任。

  但是在所有师生的强烈要求下,最后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六名战士分成两队,每队的战士带领五名学生执勤,到规定的时间换岗。

  这个方案双方都很满意,换岗的时候,战士们还把执勤的要点仔细地教给学生们。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学生和战士们轮流执勤,车厢里秩序井然。

  时间又过去了一天,越往南气温越热,在北京穿着的线衣线裤已经穿不住了,同学们纷纷去厕所进行换装。

  火车走走停停,大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事情,越往南改革的影响越大,从上下火车的旅客穿着就能看出来。

  他们穿的衣服样式更多,颜色也是五花八门,说话也要比北方人大胆,在座位上大声的讨论着各种生意。

  时不时还能看到几个身穿西服,带着墨镜,腋下夹着一个公文包的人。

  这让学生们又是好奇又是惊讶,火车在一个大的车站停下以后,这次上来的旅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