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章 主编,没人欺负我-《穿越的乾坤袋》

  唐鹏把书包递给江锦舟,“老五,中午赶紧把书稿寄出去吧,然后加紧快点写,我还等着看呢。”

  上完上午的课,江锦舟骑自行车来到了邮局,把书稿寄了出去,他在书名的下方写下了自已给自已起的笔名——逆水行舟。

  他在书稿后面特意加了一张纸,郑重的写到:如果贵杂志不能刊登,务必请把书稿完好的寄回来。

  他其实心里也有些忐忑,虽然他知道《亮剑》是本好书,唐鹏也说好,可是每个人的眼光不同,谁知道杂志社的编辑愿不愿意采用。

  江锦舟又恢复了自已的两点一线生活,每天努力的学习自已系里的文化课,有时间就去外语系蹭蹭课,晚上骑车回四合院开始写作。

  每天时间安排的特别紧凑,他就像陀螺一样一刻也没停止过,就连答应赵美华周末去家里吃饭也是一推再推。

  也不知道陆晴有没有生气。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半个多月,已经进入了四月下旬。

  天气越来暖和,棉衣棉裤彻底穿不住了,江锦舟换上了秋衣秋裤。

  身体上轻松了,可江锦舟的心里却一点也没有轻松。

  稿件已经寄出去这么长时间,一点消息也没有,江锦舟不知道哪里出了岔子,如果真的不采用,也该把稿件给退回来呀,江锦舟担心自已辛苦的劳动成果进了垃圾桶。

  早知这样就不该听唐鹏的把稿件寄给《十月》了。

  再没有结果,江锦舟都打算亲自去一趟杂志社问问什么情况,好歹把稿件拿回来。

  胡小曼是一个刚来《十月》杂志社上班的新人,她的工作就是从全国各地寄来的稿件里分拣出有价值的稿件,交给编辑们审核。

  这个工作特别的繁琐,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可胡小曼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她也是下乡知识青年,去年才返城,没有考上大学,家里费了很大力气才把她安排到《十月》杂志社。

  这天,她像往常一样开始分拣堆积如山的稿件。

  这段时间从总编到主编心情都不好,因为《十月》销量一直不乐观。

  销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就是刊登的文章质量不行,今年好几个杂志社都重新复刊,几年来的文化封锁突然打开,让文化市场一下繁荣起来,但是几家杂志社的竞争也激烈起来。

  而知名的作家投稿肯定以国字头报社为第一选择,就算那些其他的作者也都想沾沾国字号的光。

  所以《十月》杂志收到的稿件大多都是国字头杂志淘汰下来的文章。

  总编和几个主编也想了好多办法,比如各自找人脉、增加稿费,可惜效果并不理想,没有好的文章,好的小说,《十月》的销量可想而知。

  总编不高兴,那从上到下的其他人日子也可想而知了,这段时间每个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触到霉头。

  对于胡小曼来说就更加煎熬了,她还是临时工身份,想要转正就得做出相应的成绩。

  总编前两天通知把即将退回的稿件再重新梳理一遍,看看能不能从中再发掘出可以发表的文章。

  杂志社其他老人当然不想干这份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于是这项工作一股脑全推到胡小曼身上。

  虽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胡小曼还是默默的承受着,她每天认真看着每一封读者来信,每一个来稿,把自已认为有价值的放在一边,到时候一起交给主编,再由他们选出能够上杂志的文章。

  不得不说投到十月杂志社的文章真是参差不齐,不说佳作,就算比较好的都很少,这让胡小曼很失望。

  忙忙碌碌一上午很快过去,胡小曼准备再看一个信件就去吃饭。

  她发现有一个信封特别的大,特别的厚,这让她很好奇,她自从上班以来就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信件,这得该写多少字?

  她有些急切的把大大的信封拆开,果然里面有厚厚的一沓稿纸,最少有几十张。

  最上面的一页写着书名为《亮剑》,封面上“逆水行舟”的笔名显得格外醒目。

  胡小曼开始抱着好奇的心理,随意的翻看起来,没想到一下子就被里面精彩的内容吸引住了。

  《亮剑》是一个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为背景的小说,塑造了李云龙这一极具个性的军人形象,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军人的铁血豪情。

  读者只要开始看,就会被里面那人物和战争场面吸引。

  胡小曼也不例外,随着稿纸一页一页的翻看,胡小曼深深的被里面的故事情节而吸引。

  感情也随着故事的发展跌宕起伏,看到鬼子在祖国大地上烧杀抢掳,胡小曼恨得咬紧牙关,手指都掐的泛白。

  看到李云龙带着八路军战士一次次痛打小鬼子,胡小曼那叫一个解气,还能偷偷的笑出声。

  不知不觉办公室就剩下她一个人,她看的投入,以至于连中午饭都忘了去吃。

  终于读到了最后一页,?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在掩护战友撤退时被日军包围,骑兵连全员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最终仅剩他一人仍高喊“骑兵连,进攻”,独臂持刀冲向敌阵,壮烈牺牲。

  胡小曼已经泣不成声,她完全没有觉察到主编焦阳已经站在她的身后。

  焦阳吃完午饭,闲来无事就来这边看看,发现这个办公室只有胡小曼一个人,远远的就看到胡小曼肩膀抽动,仿佛在哭。

  焦阳也听说了那些老人变相欺负胡小曼的事,不过他也没办法,管一次也管不了两次,在单位上班老人欺负新人的事不算什么新闻。

  打铁还得自身强,这种事只有胡小曼自已有了成绩,才能在杂志社站稳脚跟。

  而胡小曼的成绩就来自于这些稿件,如果她从中发现一两个好的小说或者文章,那她就能在杂志社站稳脚跟。

  焦阳叹了口气,既然自已来了,就得安慰小姑娘几句,要不然也太没有人情味了。

  他走到胡小曼身后,咳嗽了一声,胡小曼听到咳嗽声转头一看是焦主编。

  她赶忙站起来,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有些拘谨的喊道:“焦主编。”

  焦阳看着比自已女儿还小的胡小曼,心里不忍,开口说道:“小胡,是不是又有人欺负你了?有什么你和我说,今天我去给你要个说法,这些人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焦阳的话把胡小曼说的有点懵,想了想才反应过来,应该是自已看小说感动的流泪,被焦主编误以为别人欺负了她。

  胡小曼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谢谢主编,没人欺负我,我就是看一个作者寄来的小说情绪有点不受控制,才不由自主的哭了,让你见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