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一战,江东军和曹军两方,都展示出了极高的作战水平。
无论是宏观战术的谋篇布局,还是微观战场的临阵应变,无论是将领的决断魄力,还是士兵的死战韧性,都让这场江上厮杀跳出了“强弱碾压”的俗套,成了乱世中少有的“棋逢对手”的铁血绝唱。
就连周瑜这位素来以“羽扇纶巾”形象示人的儒将,此刻都杀成了血葫芦,他的银甲被血水浸透,凝结成暗红的痂,鬓角的发丝粘在满是血污的脸颊上,原本白皙的手死死攥着剑柄,指缝里全是干涸的血垢。
他原以为凭着最后一股狠劲,总能带着残兵突破浅滩,可如今两个时辰已经快过去了,曹军中军却是巍然不动。
无奈之下,周瑜只能选择下令突围,这些人都是江东的将种,不能白白牺牲在这里。
可没等他把突围的号令传下去,下游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过来,声音都在发颤:“都督!不好了!曹洪和马超…他们偷袭了咱们的后方大营!粮草全烧了,连备用战舰都被毁了。”
“什么?!”周瑜如遭雷击,猛地后退一步,剑“哐当”砸在结冰的血地上,溅起细碎的血末。
后方大营是他留的后路,如今被曹洪、马超端了,等于断了江东军所有的生路。
他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浅滩北侧又传来马蹄声,曹轩的中军终于动了。
玄色的龙旗在寒风里展开,曹轩勒着马立在高坡上,身后跟着的三千虎豹骑,甲胄泛着冷光,手里的长弩已经搭好了箭,箭头直指混乱的江东军。
“周瑜,降了吧。”曹轩的声音透过寒风传来,没有嘲讽,只有几分平静的悲悯。
周瑜抬头望去,只见甘宁靠在一块礁石上,胸口插着两支断箭,却还在用剑撑着身子,把几名想投降的士兵护在身后,嘶哑地喊着“别降!跟着都督冲”。
“曹轩,你休要蛊惑我军军心!”周瑜嘶吼道。
“周公瑾,你是英雄,朕不想杀你,若你归降,你的这些江东子弟兵可保姓名无忧,若你不降,那就休怪朕下手无情了,这些人一个都不会活着回到江东。”
曹轩的声音透过刺骨的江风传来,没有半分虚言,字字都像冰锥扎在周瑜心上。
周围的江东兵瞬间安静下来,有人悄悄抬眼看向周瑜,眼底藏着恐惧,也藏着一丝期待,他们不想死,不想尸骨无存,可他们更怕都督为了救他们,委屈自己。
周瑜缓缓转动脖颈,扫过身后的残兵:有的断了腿,正用剑撑着身子;有的脸上挂着血,却还紧紧攥着断刀;还有的年轻士兵,眼里含着泪,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从江东来的子弟,是他答应过要带回去的人。
“曹轩,你说我是英雄,那你该知道,英雄可死,不可降。”周瑜嘶哑着回道。
“若朕答应你,把这些人都放回江东,你可愿降?”
听了此话,曹彰第一个坐不住了,立刻站出来拱手拜道:“陛下,莫要冲动啊,此战我军也是损失惨重,切不可放这些罪魁祸首回去啊。”
曹轩冷哼一声道:“退下,朕早就说过,得周公瑾胜过十万军,如此大好机会,朕岂能放过?”
周瑜闻言,先是猛地一怔,随即喉间溢出一声苍凉的笑声:“曹轩,你这是在赌。”
“哈哈,知我者公瑾也,其实朕骨子里就是一个赌徒。”曹轩大笑道。
“既然如此,那周瑜愿降。”
“都督?您怎能…”甘宁猛地抬头,声音里满是错愕,连身上的伤口疼得抽搐都忘了。
不止甘宁,身后的江东残兵也炸开了锅。有人攥紧断矛欲言又止,有人红着眼眶看向周瑜,满是不解与不甘。
不远处的王双更是愣在原地,手里的长刀险些脱手,他原以为这场对峙要么是周瑜战死,要么是被强行拿下,却没料到会是“归降”这个结局,一时竟忘了上前。
曹轩的笑声也渐渐收了,他翻身下马,玄色战甲扫过地上的血冰,两军自动分出一条道路来。
曹轩一步步走到周瑜面前,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盯着周瑜鬓角的血痂、肩头的伤口,眼底没有胜利者的得意,只有对英雄折节的复杂情绪。
“你可知,我归降,不是为了自己苟活,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江东孙家。”
“公瑾此话何意啊?这和孙权有何关系?”
“就在刚刚,我突然想通,此战我江东不是只败了这一局,而是全线溃败,想必此时的张文远已经渡过长江攻破公安了吧,陛下布局深远,我周公瑾败的不冤。
如今我周公瑾既降,那江东主战派便没了首脑,以张昭、顾雍等人的性子,他们定会进言,劝主公放弃抵抗。
而且即使我能活着回到江东,损兵折将之下,也做不了什么了,若再继续北伐,恐怕会坏了孙家全家的性命。
如今有三娘子在,陛下可能还会绕过孙家一族,如此算来,今日投降倒是不亏。”周瑜苦笑道。
曹轩抬手扶起周瑜,语气里满是敬重,叹道:“公瑾放心,朕决不食言,朕即刻让人备船,送他们回江东与家人团聚,若有人愿意留下,朕也欢迎;若想走,朕给足盘缠,绝不阻拦。”
他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至于你,周瑜,朕不逼你行跪拜礼,也不催你立刻为大魏效力。
朕在洛阳给你留一座“观江院”,你可以养伤、读书,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跟朕谈治军、谈战事。
朕要的,是你心甘情愿的辅佐,不是勉强的归顺。
而且朕的后军大都督如今已经空缺,这也是朕专门为你准备的。”
周瑜望着曹轩眼底的诚意,他沉默片刻,缓缓抬手,对着曹轩行了一个半礼道:“周瑜…谢陛下成全。”
“该朕谢你才是。”
“陛下何出此言?”
“因为朕知道,能统管后军、镇住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能在朕亲征时守住后方、调度粮草的,天下只有你周公瑾一人。
你是名副其实的帅才,不该只局限于那小小的江东之地。
朕谢你,是因为朕相信,将来你定能与朕共同担起这天下苍生…”
此话一出,周瑜不禁有些痴了。
无论是宏观战术的谋篇布局,还是微观战场的临阵应变,无论是将领的决断魄力,还是士兵的死战韧性,都让这场江上厮杀跳出了“强弱碾压”的俗套,成了乱世中少有的“棋逢对手”的铁血绝唱。
就连周瑜这位素来以“羽扇纶巾”形象示人的儒将,此刻都杀成了血葫芦,他的银甲被血水浸透,凝结成暗红的痂,鬓角的发丝粘在满是血污的脸颊上,原本白皙的手死死攥着剑柄,指缝里全是干涸的血垢。
他原以为凭着最后一股狠劲,总能带着残兵突破浅滩,可如今两个时辰已经快过去了,曹军中军却是巍然不动。
无奈之下,周瑜只能选择下令突围,这些人都是江东的将种,不能白白牺牲在这里。
可没等他把突围的号令传下去,下游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喊杀声,斥候连滚带爬地冲过来,声音都在发颤:“都督!不好了!曹洪和马超…他们偷袭了咱们的后方大营!粮草全烧了,连备用战舰都被毁了。”
“什么?!”周瑜如遭雷击,猛地后退一步,剑“哐当”砸在结冰的血地上,溅起细碎的血末。
后方大营是他留的后路,如今被曹洪、马超端了,等于断了江东军所有的生路。
他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浅滩北侧又传来马蹄声,曹轩的中军终于动了。
玄色的龙旗在寒风里展开,曹轩勒着马立在高坡上,身后跟着的三千虎豹骑,甲胄泛着冷光,手里的长弩已经搭好了箭,箭头直指混乱的江东军。
“周瑜,降了吧。”曹轩的声音透过寒风传来,没有嘲讽,只有几分平静的悲悯。
周瑜抬头望去,只见甘宁靠在一块礁石上,胸口插着两支断箭,却还在用剑撑着身子,把几名想投降的士兵护在身后,嘶哑地喊着“别降!跟着都督冲”。
“曹轩,你休要蛊惑我军军心!”周瑜嘶吼道。
“周公瑾,你是英雄,朕不想杀你,若你归降,你的这些江东子弟兵可保姓名无忧,若你不降,那就休怪朕下手无情了,这些人一个都不会活着回到江东。”
曹轩的声音透过刺骨的江风传来,没有半分虚言,字字都像冰锥扎在周瑜心上。
周围的江东兵瞬间安静下来,有人悄悄抬眼看向周瑜,眼底藏着恐惧,也藏着一丝期待,他们不想死,不想尸骨无存,可他们更怕都督为了救他们,委屈自己。
周瑜缓缓转动脖颈,扫过身后的残兵:有的断了腿,正用剑撑着身子;有的脸上挂着血,却还紧紧攥着断刀;还有的年轻士兵,眼里含着泪,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这些人,都是跟着他从江东来的子弟,是他答应过要带回去的人。
“曹轩,你说我是英雄,那你该知道,英雄可死,不可降。”周瑜嘶哑着回道。
“若朕答应你,把这些人都放回江东,你可愿降?”
听了此话,曹彰第一个坐不住了,立刻站出来拱手拜道:“陛下,莫要冲动啊,此战我军也是损失惨重,切不可放这些罪魁祸首回去啊。”
曹轩冷哼一声道:“退下,朕早就说过,得周公瑾胜过十万军,如此大好机会,朕岂能放过?”
周瑜闻言,先是猛地一怔,随即喉间溢出一声苍凉的笑声:“曹轩,你这是在赌。”
“哈哈,知我者公瑾也,其实朕骨子里就是一个赌徒。”曹轩大笑道。
“既然如此,那周瑜愿降。”
“都督?您怎能…”甘宁猛地抬头,声音里满是错愕,连身上的伤口疼得抽搐都忘了。
不止甘宁,身后的江东残兵也炸开了锅。有人攥紧断矛欲言又止,有人红着眼眶看向周瑜,满是不解与不甘。
不远处的王双更是愣在原地,手里的长刀险些脱手,他原以为这场对峙要么是周瑜战死,要么是被强行拿下,却没料到会是“归降”这个结局,一时竟忘了上前。
曹轩的笑声也渐渐收了,他翻身下马,玄色战甲扫过地上的血冰,两军自动分出一条道路来。
曹轩一步步走到周瑜面前,他没有立刻开口,只是盯着周瑜鬓角的血痂、肩头的伤口,眼底没有胜利者的得意,只有对英雄折节的复杂情绪。
“你可知,我归降,不是为了自己苟活,也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江东孙家。”
“公瑾此话何意啊?这和孙权有何关系?”
“就在刚刚,我突然想通,此战我江东不是只败了这一局,而是全线溃败,想必此时的张文远已经渡过长江攻破公安了吧,陛下布局深远,我周公瑾败的不冤。
如今我周公瑾既降,那江东主战派便没了首脑,以张昭、顾雍等人的性子,他们定会进言,劝主公放弃抵抗。
而且即使我能活着回到江东,损兵折将之下,也做不了什么了,若再继续北伐,恐怕会坏了孙家全家的性命。
如今有三娘子在,陛下可能还会绕过孙家一族,如此算来,今日投降倒是不亏。”周瑜苦笑道。
曹轩抬手扶起周瑜,语气里满是敬重,叹道:“公瑾放心,朕决不食言,朕即刻让人备船,送他们回江东与家人团聚,若有人愿意留下,朕也欢迎;若想走,朕给足盘缠,绝不阻拦。”
他顿了顿,又继续补充道:“至于你,周瑜,朕不逼你行跪拜礼,也不催你立刻为大魏效力。
朕在洛阳给你留一座“观江院”,你可以养伤、读书,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再跟朕谈治军、谈战事。
朕要的,是你心甘情愿的辅佐,不是勉强的归顺。
而且朕的后军大都督如今已经空缺,这也是朕专门为你准备的。”
周瑜望着曹轩眼底的诚意,他沉默片刻,缓缓抬手,对着曹轩行了一个半礼道:“周瑜…谢陛下成全。”
“该朕谢你才是。”
“陛下何出此言?”
“因为朕知道,能统管后军、镇住那些身经百战的老将,能在朕亲征时守住后方、调度粮草的,天下只有你周公瑾一人。
你是名副其实的帅才,不该只局限于那小小的江东之地。
朕谢你,是因为朕相信,将来你定能与朕共同担起这天下苍生…”
此话一出,周瑜不禁有些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