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拥抱之后,是一段更加漫长的沉默。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切割出规整的条纹。苏瑶儿醒来时,身边空无一人。昨夜的一切,那个笨拙的拥抱,那个稳固的支撑,都像牛奶杯里最后一点残余的甜味,在天亮后迅速蒸发。
房间里恢复了它原本的样貌,冷硬,简洁,属于叶云。
她需要做点什么,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来锚定自己浮动的思绪。她的视线落在一把椅子上,上面搭着一件叶云的白色衬衫。
她走过去,拿起衬衫。布料是上好的棉,入手平滑。她想起了什么,走到储物间,翻找出那个许久未用的挂烫机。
滋——
蒸气喷出的声音,带着潮湿的热度。
她将衬衫挂好,握着熨斗,从领口开始,一点点向下。这个动作需要专注,需要平稳,不允许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留下一道无法挽回的褶皱。
这很像他。
每一步都在计算之内,连温度和时间都精准拿捏。
她的动作很慢,近乎于一种仪式。仿佛熨平这件衬衫,就能抚平自己内心那些混乱的褶皱。在熨烫胸口的口袋时,她的手顿住了。
指尖隔着布料,触碰到一个微小的、有棱角的硬物。
不是徽章,也不是芯片。是一张被折叠起来的纸。
她的第一反应是警惕。在他们的世界里,任何计划之外的东西,都等同于变数。她放下熨斗,用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将那张纸条夹了出来。
纸条被折成了很小的方块,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她的呼吸屏住了。这又是什么?一个新的测试?一个需要她破解的谜题?她的大脑高速运转,分析着所有可能性。他故意留下的?还是无意中遗忘的?
如果是故意的,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察她的反应?测试她的好奇心?
如果是无意的……这个念头只出现了一瞬,就被她否决。叶云的世界里,没有“无意”。
她将纸条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字,是他的笔迹,利落,冷静,每一个字的转折都带着一种克制的力道。
等风波过,带你看云海。
云海。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被尘封的记忆。
三年前,一次野外任务的间隙,他们靠在篝火边。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叶云生火失败,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她一边嘲笑他,一边熟练地架起柴火。
火光跳跃在他的脸上,驱散了他平日里的一些冷硬。
“苏瑶儿,你好像什么都会。”他当时说。
“当然,”她得意地扬起下巴,“不像某些人,理论一百分,实践零分。”
“那,你有什么不会的,或者说,有什么想做却没做过的?”
她想了想,随口说道:“想去很高很高的山上,看一次云海。就是那种,云在你脚下翻滚,像海一样。书上说,那样的景色,能让人忘记所有烦恼。”
她以为那只是篝火边的一句闲聊,一句会在天亮后就随风而散的呓语。
他竟然还记得。
不,他不止记得,他还把它写了下来,藏在口袋里。
某种温热的情绪,比昨夜的牛奶更暖,从心脏的位置蔓延开来。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寒意。
她捏着那张纸条,指尖发冷。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让她看到?
昨晚,他用温柔和守护瓦解她的防备。今天,他又用一个尘封的承诺来撬动她的记忆。这一切都太巧合,太刻意,像一出被精准编排好的戏剧。而她,是唯一那个被蒙在鼓里的观众,兼演员。
她不该有情绪波动的。她应该将这张纸条原样折好,放回口袋,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可她做不到。
鼻尖涌上熟悉的酸涩,她痛恨这种无法自控的感觉。
“这是什么新的测试吗?”她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轻声问,“这次的课题,是‘信任’?”
咔哒。门开了。
叶云走了进来,他刚结束晨练,身上还带着户外的微凉气息。他看到苏瑶儿站在房间中央,手里捏着那张白色的纸条。
他的脚步停住了。
苏瑶儿抬起头,迎向他的视线。她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维持在一种绝对的平静状态,不泄露分毫。她要看他怎么解释,怎么完成他这场“表演”。
“这件衬衫,”她的声音很平,听不出起伏,“口袋里有东西。”
叶云走了过来,没有去看她手里的纸条,而是先看了一眼挂烫机。“水快用完了。”
他的关注点永远这样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苏瑶儿的心沉了一下,她感觉自己像一个用尽全力挥出一拳,却打在棉花上的挑战者。无力,且可笑。
“我在问你,”她加重了语气,将纸条举到他面前,“这是什么?”
叶云终于垂下视线,落在纸条上。然后,他抬眼看她,脸上出现了一个她从未见过的表情。不是那种算计的、浅淡的笑意,而是一种……近乎于无奈的,柔软的笑。
“一个被提前发现的惊喜。”他说。
“惊喜?”苏瑶儿重复着这个词,觉得荒谬至极,“还是又一个教案?叶云,告诉我,你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反应?感动?流泪?然后你就可以在报告里写下‘目标情绪波动剧烈,测试成功’?”
她的质问尖锐,刻薄,像一把刀子。她只想刺破他那层从容不迫的伪装。
叶云没有生气,他只是安静地听着。等她说完了,他才开口,声音很轻。
“在你眼里,我就只会做这些?”
“不然呢?用‘失控’给我上课,用噩梦来观察我,叶云,你什么时候做过没有目的的事?”她的声音开始发颤,那些被压抑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决堤的出口。
“我守着你,是有目的的。”他承认了。
苏瑶儿的心彻底冷了下去。
“我的目的,”他向前走了一步,他们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到只有一步之遥,“是想让你重新相信,篝火边的闲聊,不一定都会随风而散。”
他没有试图去拿那张纸条,也没有更多的辩解。
他只是看着她,用一种全然坦诚的姿态。
“我以为,等一切风波过去,再把它交给你,会是更好的时机。”他的语气里有一点遗憾,“现在看来,我的计划又被打乱了。”
苏瑶儿怔住了。
他第一次,在她面前,承认自己的计划被打乱。
“瑶儿,”他的声音放得更柔,像月光落在平静的湖面,“别再用我教你的方式来分析我了。那套理论,对我无效。”
“那什么有效?”她下意识地问。
“心。”他说,“用你的心。”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她。她所有的防备,所有的猜忌,所有的自我保护,都在这一个字面前,土崩瓦解。她低头看着手里的纸条,上面的字迹开始模糊。
“三年前……”她的声音哽咽了,“我以为你早就忘了。”
“我记性很好。”叶云说,“尤其是你说过的话。”
他伸出手,这一次,不是落在她的后脑,而是轻轻握住了她捏着纸条的手。他的掌心干燥而温暖,将她的冰冷一点点覆盖。
“所以,别再建那道堤坝了,好吗?”
他看着她,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瑶儿,我们重新开始。”
不是疑问,不是请求,是一个陈述。
一个全新的,不容置疑的指令。
苏瑶瑶看着他,看着他眼底映出的自己。过往那些交织着血与火的画面,那些充满算计和测试的瞬间,都开始褪色。
她紧紧捏着的那张纸条,终于在她的掌心,被另一只手的温度,缓缓熨平。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那第一种,最简单的可能。
一个笑容,在她的唇边,极慢、极浅地绽放开。
叶云也笑了。
他松开手,拿起那件已经被熨烫得平平整整的衬衫。
“早饭在桌上。”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切割出规整的条纹。苏瑶儿醒来时,身边空无一人。昨夜的一切,那个笨拙的拥抱,那个稳固的支撑,都像牛奶杯里最后一点残余的甜味,在天亮后迅速蒸发。
房间里恢复了它原本的样貌,冷硬,简洁,属于叶云。
她需要做点什么,任何一件具体的事,来锚定自己浮动的思绪。她的视线落在一把椅子上,上面搭着一件叶云的白色衬衫。
她走过去,拿起衬衫。布料是上好的棉,入手平滑。她想起了什么,走到储物间,翻找出那个许久未用的挂烫机。
滋——
蒸气喷出的声音,带着潮湿的热度。
她将衬衫挂好,握着熨斗,从领口开始,一点点向下。这个动作需要专注,需要平稳,不允许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留下一道无法挽回的褶皱。
这很像他。
每一步都在计算之内,连温度和时间都精准拿捏。
她的动作很慢,近乎于一种仪式。仿佛熨平这件衬衫,就能抚平自己内心那些混乱的褶皱。在熨烫胸口的口袋时,她的手顿住了。
指尖隔着布料,触碰到一个微小的、有棱角的硬物。
不是徽章,也不是芯片。是一张被折叠起来的纸。
她的第一反应是警惕。在他们的世界里,任何计划之外的东西,都等同于变数。她放下熨斗,用两根手指,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将那张纸条夹了出来。
纸条被折成了很小的方块,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她的呼吸屏住了。这又是什么?一个新的测试?一个需要她破解的谜题?她的大脑高速运转,分析着所有可能性。他故意留下的?还是无意中遗忘的?
如果是故意的,他的目的是什么?观察她的反应?测试她的好奇心?
如果是无意的……这个念头只出现了一瞬,就被她否决。叶云的世界里,没有“无意”。
她将纸条展开。上面只有一行字,是他的笔迹,利落,冷静,每一个字的转折都带着一种克制的力道。
等风波过,带你看云海。
云海。这两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被尘封的记忆。
三年前,一次野外任务的间隙,他们靠在篝火边。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叶云生火失败,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她一边嘲笑他,一边熟练地架起柴火。
火光跳跃在他的脸上,驱散了他平日里的一些冷硬。
“苏瑶儿,你好像什么都会。”他当时说。
“当然,”她得意地扬起下巴,“不像某些人,理论一百分,实践零分。”
“那,你有什么不会的,或者说,有什么想做却没做过的?”
她想了想,随口说道:“想去很高很高的山上,看一次云海。就是那种,云在你脚下翻滚,像海一样。书上说,那样的景色,能让人忘记所有烦恼。”
她以为那只是篝火边的一句闲聊,一句会在天亮后就随风而散的呓语。
他竟然还记得。
不,他不止记得,他还把它写了下来,藏在口袋里。
某种温热的情绪,比昨夜的牛奶更暖,从心脏的位置蔓延开来。可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寒意。
她捏着那张纸条,指尖发冷。
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让她看到?
昨晚,他用温柔和守护瓦解她的防备。今天,他又用一个尘封的承诺来撬动她的记忆。这一切都太巧合,太刻意,像一出被精准编排好的戏剧。而她,是唯一那个被蒙在鼓里的观众,兼演员。
她不该有情绪波动的。她应该将这张纸条原样折好,放回口袋,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可她做不到。
鼻尖涌上熟悉的酸涩,她痛恨这种无法自控的感觉。
“这是什么新的测试吗?”她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轻声问,“这次的课题,是‘信任’?”
咔哒。门开了。
叶云走了进来,他刚结束晨练,身上还带着户外的微凉气息。他看到苏瑶儿站在房间中央,手里捏着那张白色的纸条。
他的脚步停住了。
苏瑶儿抬起头,迎向他的视线。她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维持在一种绝对的平静状态,不泄露分毫。她要看他怎么解释,怎么完成他这场“表演”。
“这件衬衫,”她的声音很平,听不出起伏,“口袋里有东西。”
叶云走了过来,没有去看她手里的纸条,而是先看了一眼挂烫机。“水快用完了。”
他的关注点永远这样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苏瑶儿的心沉了一下,她感觉自己像一个用尽全力挥出一拳,却打在棉花上的挑战者。无力,且可笑。
“我在问你,”她加重了语气,将纸条举到他面前,“这是什么?”
叶云终于垂下视线,落在纸条上。然后,他抬眼看她,脸上出现了一个她从未见过的表情。不是那种算计的、浅淡的笑意,而是一种……近乎于无奈的,柔软的笑。
“一个被提前发现的惊喜。”他说。
“惊喜?”苏瑶儿重复着这个词,觉得荒谬至极,“还是又一个教案?叶云,告诉我,你想从我身上得到什么反应?感动?流泪?然后你就可以在报告里写下‘目标情绪波动剧烈,测试成功’?”
她的质问尖锐,刻薄,像一把刀子。她只想刺破他那层从容不迫的伪装。
叶云没有生气,他只是安静地听着。等她说完了,他才开口,声音很轻。
“在你眼里,我就只会做这些?”
“不然呢?用‘失控’给我上课,用噩梦来观察我,叶云,你什么时候做过没有目的的事?”她的声音开始发颤,那些被压抑的情绪终于找到了决堤的出口。
“我守着你,是有目的的。”他承认了。
苏瑶儿的心彻底冷了下去。
“我的目的,”他向前走了一步,他们之间的距离被缩短到只有一步之遥,“是想让你重新相信,篝火边的闲聊,不一定都会随风而散。”
他没有试图去拿那张纸条,也没有更多的辩解。
他只是看着她,用一种全然坦诚的姿态。
“我以为,等一切风波过去,再把它交给你,会是更好的时机。”他的语气里有一点遗憾,“现在看来,我的计划又被打乱了。”
苏瑶儿怔住了。
他第一次,在她面前,承认自己的计划被打乱。
“瑶儿,”他的声音放得更柔,像月光落在平静的湖面,“别再用我教你的方式来分析我了。那套理论,对我无效。”
“那什么有效?”她下意识地问。
“心。”他说,“用你的心。”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她。她所有的防备,所有的猜忌,所有的自我保护,都在这一个字面前,土崩瓦解。她低头看着手里的纸条,上面的字迹开始模糊。
“三年前……”她的声音哽咽了,“我以为你早就忘了。”
“我记性很好。”叶云说,“尤其是你说过的话。”
他伸出手,这一次,不是落在她的后脑,而是轻轻握住了她捏着纸条的手。他的掌心干燥而温暖,将她的冰冷一点点覆盖。
“所以,别再建那道堤坝了,好吗?”
他看着她,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说:“瑶儿,我们重新开始。”
不是疑问,不是请求,是一个陈述。
一个全新的,不容置疑的指令。
苏瑶瑶看着他,看着他眼底映出的自己。过往那些交织着血与火的画面,那些充满算计和测试的瞬间,都开始褪色。
她紧紧捏着的那张纸条,终于在她的掌心,被另一只手的温度,缓缓熨平。
她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那第一种,最简单的可能。
一个笑容,在她的唇边,极慢、极浅地绽放开。
叶云也笑了。
他松开手,拿起那件已经被熨烫得平平整整的衬衫。
“早饭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