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钟繇在函谷关,马超入不了洛阳;刘表守户之犬,色厉内荏,顶多强抢宛城;陈登与孙权有仇,定不敢冒然西进;汝南袁绍旧部,疥藓之患不足为虑;公孙康入了东莱,必与刘备争抢青州,昨日同盟,今日仇敌,亦属常事。”
寥寥几句,曹操就将眼下的局势分析清楚,看似十路合围,实则真正对曹操构成威胁的,只有上党方向的赵云、常山方向的关羽、中山方向的张飞、河间方向的刘备、渤海方向的诸葛亮。
身为方今天下最强势的霸主,曹操的情绪管控远胜于常人,即便泰山崩于前亦有面不改色的沉稳。
此话一出,众文武皆是心头一松。
“孤欲作以下部署,诸君可替孤参详。”
“诏拜马腾为卫尉,马腾之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马超为伏波将军、都亭侯,督军长安。”
“诏拜刘表之子刘琦为南阳太守、奋威将军;诏拜刘表次子刘琮为青州刺史、偏将军。”
“诏拜孙权假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
“诏拜公孙康之弟公孙恭为营州刺史,许其划东莱诸县为营州。”
“诏拜满宠为汝南太守,速入汝南征讨袁绍旧部。”
“......”
曹操的语速虽快,但吐词清晰,所作部署更令众文武惊叹。
不论是对马腾父子和刘表二子的封赏,还是对孙权、公孙恭的任命,看似天恩浩荡,实则暗藏离间,借力打力。
唯有对汝南的袁氏旧部,曹操是直接令满宠派兵征讨。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在此刻再次显现,曹操不需要一兵一卒,只需要假天子之手下达诏命,就足以令马超、刘表、陈登、公孙康、陈瑀五方势力焦头烂额。
尤其是对孙权的任命,更是直接为孙权北上徐州增添了大义名分。
在解决了旁枝末节后,曹操的重心又放在了刘备的五路主力上。
“张郃虽降,但赵云的粮草压力亦会加剧,难以支撑长久,即令夏侯惇出兵魏西,以防赵云东进。”
“令襄国的乐进、高览、韩浩,将兵马撤回邯郸;令巨鹿的曹仁、曹洪、李典,将兵马撤回邯郸东三十里的肥乡;令平原的夏侯渊、徐晃、吕虔,将兵马撤回东武阳。”
曹操正将战线紧锁。
不仅将襄国和巨鹿两处兵马退守至魏郡北的邯郸和肥乡,又直接放弃了最偏远的平原,将其撤回东武阳。
之所以是撤回东武阳而非撤回邺城,则是避免平原的诸葛亮走仓亭津偷入曹操的兖州腹地。
而将襄国和巨鹿的兵马撤回,则是在邺城、邯郸、肥乡构建能彼此驰援的掎角之势,同时亦是为了集中优势兵力,避免被刘备各个击破。
这三处兵马若有一处被刘备击破,曹操都只能仓惶而逃了。
最后,曹操又让贾诩负责将魏郡士民强迁入兖州。
此策一出,众人便知曹操用意:曹操这是准备放弃河北了!
这也是曹操的无奈,战线拉得太长后,曹操不仅军力捉襟见肘,控制力也远不如从前。
虽然青徐二州地广人稀,曹操即便放弃二州损失亦不会伤及根本,但营造出来的声势却仿佛曹操即将被刘备覆灭似的。
这令曹操极为恼恨。
不过是丢了两处破碎之州罢了,只要兖豫根基尚在,青徐二州随时都可以再夺回来。
曹操亦明白:想速战速决的解决刘备然后南征刘表,已经行不通了;想每年用春季攻势骚扰破坏刘备的根基,同样行不通了;眼下想要及时止损,就只有将魏郡的士民强迁入兖州。既能得到大量人口,又能得到大量钱粮。
贾诩暗暗叹了口气,领了军令。
曹操不让暂行冀州刺史的董昭来执行,亦不让荀攸来执行,偏偏让贾诩来执行,亦知强迁士民是个阴毒的计策。
董昭、荀攸出身中原大族,尚需脸面。
原本办这事的,最适合的人应该是程昱,然而如今程昱已死,自然只能落在贾诩头上。
为了让迁民计划顺利完成,曹操又亲自统兵来到肥乡统率曹仁等众,正面对上刘备,又邀刘备答话。
肥乡城外,两军对峙。
曹操骑马立于军前,刘备亦自对阵中响应而出。
“如今之势,孤不能胜玄德,玄德亦不能胜孤,久战无益,不如各自退兵如何?”曹操言语中尽是狡黠之意。
若刘备真的认怂退兵了。怎么自曹操手中得到的青州和徐州,就得怎么还给曹操。
虽然诸葛亮不在身边,但刘备身边亦有庞统、徐庶、田丰出谋划策,自然不会中了曹操的诡计。
见曹操还试图以言语诱骗,刘备放声大笑:“孟德兄言之有理。既如此,孟德兄退兵回许都,我退兵回邺城,今后匡扶汉室,同佐天子,定可青史留名。”
大耳贼这厮!
曹操不由暗骂,要退兵就退回涿县,还惦记孤的邺城作甚?
见诱骗不成,曹操语气转冷:“玄德自诩汉室忠臣,却妄杀天子任命的青州刺史,是为不忠;昔日在许都时,孤待玄德如上宾,玄德却屡屡背孤,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义,又有何颜面大谈匡扶汉室、同佐天子?”
见曹操翻脸,刘备亦不客气:“孟德兄,休要颠倒黑白!程昱身为青州刺史,不恤士民,祸乱百姓,我麾下大将怒而杀之,乃是为民除害,来日我会面呈天子,请天子降罪,何来不忠?我奉诏讨贼,岂能因你旧日情义而枉顾国家大事?自古忠义两难全,为了匡扶汉室,只能暂时委屈孟德兄了!”
两人争锋相对,或是嘲讽,或是厉喝,或是晓之以理,或是动之以情,互不相让。
碎话了半个时辰才堪堪结束。
曹操扬鞭又指:“玄德,来日方长,你莫要得意太早。孤必将你生擒!”
刘备不甘示弱:“若有胆,可与我对阵厮杀!若无胆,可弃械请降!”
曹操闻言大怒:“孤岂会惧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曹操令曹仁、曹洪、李典出战,刘备令张飞、陈到、阳群、丁立、刘武、阎硕、卢镇、公孙桀出战。
厮杀半日,不分胜败。
寥寥几句,曹操就将眼下的局势分析清楚,看似十路合围,实则真正对曹操构成威胁的,只有上党方向的赵云、常山方向的关羽、中山方向的张飞、河间方向的刘备、渤海方向的诸葛亮。
身为方今天下最强势的霸主,曹操的情绪管控远胜于常人,即便泰山崩于前亦有面不改色的沉稳。
此话一出,众文武皆是心头一松。
“孤欲作以下部署,诸君可替孤参详。”
“诏拜马腾为卫尉,马腾之子马休为奉车都尉、马铁为骑都尉,马超为伏波将军、都亭侯,督军长安。”
“诏拜刘表之子刘琦为南阳太守、奋威将军;诏拜刘表次子刘琮为青州刺史、偏将军。”
“诏拜孙权假车骑将军,兼任徐州牧。”
“诏拜公孙康之弟公孙恭为营州刺史,许其划东莱诸县为营州。”
“诏拜满宠为汝南太守,速入汝南征讨袁绍旧部。”
“......”
曹操的语速虽快,但吐词清晰,所作部署更令众文武惊叹。
不论是对马腾父子和刘表二子的封赏,还是对孙权、公孙恭的任命,看似天恩浩荡,实则暗藏离间,借力打力。
唯有对汝南的袁氏旧部,曹操是直接令满宠派兵征讨。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在此刻再次显现,曹操不需要一兵一卒,只需要假天子之手下达诏命,就足以令马超、刘表、陈登、公孙康、陈瑀五方势力焦头烂额。
尤其是对孙权的任命,更是直接为孙权北上徐州增添了大义名分。
在解决了旁枝末节后,曹操的重心又放在了刘备的五路主力上。
“张郃虽降,但赵云的粮草压力亦会加剧,难以支撑长久,即令夏侯惇出兵魏西,以防赵云东进。”
“令襄国的乐进、高览、韩浩,将兵马撤回邯郸;令巨鹿的曹仁、曹洪、李典,将兵马撤回邯郸东三十里的肥乡;令平原的夏侯渊、徐晃、吕虔,将兵马撤回东武阳。”
曹操正将战线紧锁。
不仅将襄国和巨鹿两处兵马退守至魏郡北的邯郸和肥乡,又直接放弃了最偏远的平原,将其撤回东武阳。
之所以是撤回东武阳而非撤回邺城,则是避免平原的诸葛亮走仓亭津偷入曹操的兖州腹地。
而将襄国和巨鹿的兵马撤回,则是在邺城、邯郸、肥乡构建能彼此驰援的掎角之势,同时亦是为了集中优势兵力,避免被刘备各个击破。
这三处兵马若有一处被刘备击破,曹操都只能仓惶而逃了。
最后,曹操又让贾诩负责将魏郡士民强迁入兖州。
此策一出,众人便知曹操用意:曹操这是准备放弃河北了!
这也是曹操的无奈,战线拉得太长后,曹操不仅军力捉襟见肘,控制力也远不如从前。
虽然青徐二州地广人稀,曹操即便放弃二州损失亦不会伤及根本,但营造出来的声势却仿佛曹操即将被刘备覆灭似的。
这令曹操极为恼恨。
不过是丢了两处破碎之州罢了,只要兖豫根基尚在,青徐二州随时都可以再夺回来。
曹操亦明白:想速战速决的解决刘备然后南征刘表,已经行不通了;想每年用春季攻势骚扰破坏刘备的根基,同样行不通了;眼下想要及时止损,就只有将魏郡的士民强迁入兖州。既能得到大量人口,又能得到大量钱粮。
贾诩暗暗叹了口气,领了军令。
曹操不让暂行冀州刺史的董昭来执行,亦不让荀攸来执行,偏偏让贾诩来执行,亦知强迁士民是个阴毒的计策。
董昭、荀攸出身中原大族,尚需脸面。
原本办这事的,最适合的人应该是程昱,然而如今程昱已死,自然只能落在贾诩头上。
为了让迁民计划顺利完成,曹操又亲自统兵来到肥乡统率曹仁等众,正面对上刘备,又邀刘备答话。
肥乡城外,两军对峙。
曹操骑马立于军前,刘备亦自对阵中响应而出。
“如今之势,孤不能胜玄德,玄德亦不能胜孤,久战无益,不如各自退兵如何?”曹操言语中尽是狡黠之意。
若刘备真的认怂退兵了。怎么自曹操手中得到的青州和徐州,就得怎么还给曹操。
虽然诸葛亮不在身边,但刘备身边亦有庞统、徐庶、田丰出谋划策,自然不会中了曹操的诡计。
见曹操还试图以言语诱骗,刘备放声大笑:“孟德兄言之有理。既如此,孟德兄退兵回许都,我退兵回邺城,今后匡扶汉室,同佐天子,定可青史留名。”
大耳贼这厮!
曹操不由暗骂,要退兵就退回涿县,还惦记孤的邺城作甚?
见诱骗不成,曹操语气转冷:“玄德自诩汉室忠臣,却妄杀天子任命的青州刺史,是为不忠;昔日在许都时,孤待玄德如上宾,玄德却屡屡背孤,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义,又有何颜面大谈匡扶汉室、同佐天子?”
见曹操翻脸,刘备亦不客气:“孟德兄,休要颠倒黑白!程昱身为青州刺史,不恤士民,祸乱百姓,我麾下大将怒而杀之,乃是为民除害,来日我会面呈天子,请天子降罪,何来不忠?我奉诏讨贼,岂能因你旧日情义而枉顾国家大事?自古忠义两难全,为了匡扶汉室,只能暂时委屈孟德兄了!”
两人争锋相对,或是嘲讽,或是厉喝,或是晓之以理,或是动之以情,互不相让。
碎话了半个时辰才堪堪结束。
曹操扬鞭又指:“玄德,来日方长,你莫要得意太早。孤必将你生擒!”
刘备不甘示弱:“若有胆,可与我对阵厮杀!若无胆,可弃械请降!”
曹操闻言大怒:“孤岂会惧你?”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曹操令曹仁、曹洪、李典出战,刘备令张飞、陈到、阳群、丁立、刘武、阎硕、卢镇、公孙桀出战。
厮杀半日,不分胜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