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从火箭到导弹(三),方文家书(写给孩子的信)
重新烧制了耐高温陶瓷内衬的摆动喷管系统,进行了测试。
效果不错,该是进一步完善这种全新武器的时候了。
为此,方文集中了泰山军工所有的技术研发人员,准备集中力量将这种跨时代战略性武器实现。
方文也在全心全意主持着项目进行。
作为项目主导者,以及未来科技和军事理念的实现者,他深知自己能发挥的重要性。
因此,他不惜使用异能,从未来记忆深处不断搜寻遗漏的信息面,然后结合研究设计和测试进行技术攻坚。
一旦全心全意进入这种状态,整个人就如同魔怔了一般,不做出成果就不会停止。
泰山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人员,被方文的态度所感染,大家都在竭力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几乎每天,讨论争执都会出现,对于这个没有过的新技术,大家畅所欲言。
作为技术先知般的方文,则会在争执发生后,给出前瞻性的主导思路。
“传统火箭弹靠弹道抛物线飞行,误差能达到数百米,根本无法精准打击日军的军火库、机场这类关键目标。所以,苏联的火箭弹使用了集群发射,面覆盖打击效果。但我们没法像苏联那样,因为我们泰山军工拥有的资源和人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武器,既要威力大,范围广,还得有更高的射击精确性。”
“现在研发惯性制导,就是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让火箭弹在飞行中‘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射向何处’。靠的就是这组机械陀螺仪和摆动喷管的配合。”
有他主导下,研究即便是遇到了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因此而改变研究方向。
而这些问题,就成项目必须攻克的目标。
比如:
惯性制导模式,对陀螺仪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要求精度误差在0.1毫米以内,而且高速旋转时不能有丝毫晃动,不然制导信号就会偏差。
还有摆动喷管之前用金属材质时,高温下会轻微形变,现在换了氧化铝陶瓷,虽然耐高温解决了,但陶瓷脆性大,怎么保证在高速飞行和姿态调整时不碎裂。
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方文将自己的异能用在了机械加工上。
高精度陀螺仪的零部件,由他制作的模具组,并亲手教技术工人如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高精度零部件。
而喷管的韧性方面,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在喷管内壁做了渐变式厚度设计——根部厚 5毫米,尖端厚 2毫米,既减轻重量,又能分散应力。
另外,从景德镇请来的传统陶瓷大师也在这场研发中,带来了意外惊喜。
“陶瓷润滑涂层”就是这两师徒提出的。
使用由硼酸、石英砂和少量氧化锆调配的釉料,烧制在轴承滚珠上,这层釉料既玻璃质薄膜,能减少摩擦,又能耐高温,相当于给轴承穿了一层‘防护衣’,解决了高温下轴承滚珠润滑机油挥发的问题。
这也让陀螺仪精度得到改善。
有了大家的努力,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
泰山惯性制导导弹研发进行中。
接下来的研发重心,主要集中在大量的测试和改进上面。
即便是方文这个未来人引导和提供技术思路,可现有技术和基础都太薄弱,最快实现预计也要在年底才行。
时间也到了6月中下旬。
方文终于从那种废寝忘食的状态中退出,开始分出精力管理其他事情。
他从研究院办公室离开,前往基地办公区。
在那里,小助理赵君平抱着比他头还高的文件进来,
“总经理,这些都是这段时间挤压的文件和各项进展报告,我已经整理过,你可以慢慢看。”
年纪轻轻的赵君平,在这段时间里,努力的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助理,看起来还不错。
方文微笑道:“你是助理,挑重点告诉我,知道怎么说吗”
“嗯。”
赵君平放下文件,清了下嗓子,出声道。
“苏联的货轮已经驶入地中海,预计一周后抵达仰光。”
方文点头,这批货轮运载了很多物资,有发电机,有坦克铸造件,有特种钢,等货轮到港,就可以扩建发电厂,并且生产‘泰山松’中型坦克了。
赵君平继续汇报着。
“军用自行车厂制作出的第一批100架二八大杠载重自行车已经完工。”
“半导体厂上本月满产,零部件正准备发往延安进行组装。”
“弹药厂本月共计生产子弹十万发,手榴弹600枚,航空炸弹80枚。”
“火箭弹厂因为技术改良还未完成,只生产了82毫米航空火箭30枚,132毫米火箭弹10枚,主要用于实弹测试。”
听完赵君平的汇报,方文准备亲自飞一趟国内,组织空中运输队一次性将军备物资、半导体零部件和军用自行车组装件运回国,再将半导体收音机和香烟运出国。
对了,这段时间,国内国外情况如何呢
方文拿起最少的那份文件观看。
那是欧洲分公司和上海情报站发来的近期情报电文。
先看国内的战事情况。
湖北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倭军为固华中战局,纠集三师团又一旅团,约十万之众,辅以华中派遣军直属第三飞行团空中掩护,分三路犯随枣:东路自应山、北路自信阳、西路自京山钟祥,全面发起攻势,第一次随枣战役启。倭军企图以主力沿襄公路西进,图中央突破,先取随县、枣阳,再犯襄阳、樊城,战局趋紧。】
山东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倭军调集兵力二万余,分路对鲁中区实施大规模“扫荡”,陷蒙阴等县城后,仍向沂蒙腹地进逼,地方军民正竭力抵御,阻敌深入。】
山西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倭军步、骑、炮、空多兵种联合,向中条山西部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猛攻。第四集团军各部奋勇抗敌,战况惨烈。】
江西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赣中倭军第四十师团及第三、第三十四师团各一部,沿浙赣线东进。其中第三师团主力约六千余人陷三江口后,即沿抚河东岸分兵急犯东乡、临川。】
看到这里,方文心中思索。
小鬼子弹丸小国,竟然出动那么多兵力,在华夏各线开战。
属实狂妄。
这就是军国主义的疯狂。
那日本国内是什么情况呢
方文翻出吉田发来的密电。
他转译后,查看。
吉田发来的密电分三个方面情况。
一是日本零式战机的研发情况。
因为方文故意让鬼子间谍偷走了含有错误内容的研发资料,鬼子将这些技术资料融入12试的研发中,不但没有改善,还在试飞过程中出现多次事故。
由此,他们也意识到事故不是偶然那么简单,随后全面停止研发,组织人员分析调查。
目前还没有找出多次试飞事故的原因,但估计瞒不了多久了。
但这也够了,等鬼子重新研发,到批量生产零式战机,泰山军工的惯性制导航空火箭弹也可以投入战斗。
到时候就看零式的速度快,还是航空火箭弹的速度快了。
第二个方面情况,是关于诺门坎战事的情况。
日本国内正在大肆宣传他们在诺门坎的战斗优势,吉田发来的电报中提及,日方已经集中了第 7、第 9、第 12和第 15共 4个飞行旅团,有轻轰炸机 2个中队、战斗机 8个中队、侦察机 2个中队、重轰炸机 6个中队,与苏联空军展开空中激战。
对此,方文心中一动,有些渴望参与这场日苏之间的战事,可惜现在没有机会加入其中。
第三个方面情况,就是关于日本国内目前的情况。
全力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国内已经出现问题。
吉田密电中提及,东京的大米价格在不断上涨供不应求,食用油紧缺,甚至有些居酒屋竟然没法提供鱼货。
由于大量招兵,劳动力缺乏,市面上的蔬果店、豆腐店、煤炭店、药店、澡堂、洗衣店、寿司店、咖啡馆、书店等纷纷倒闭。
但即便这样,全国上下依然处于军国主义宣传的亢奋中。
大量普通人在舆论宣传下,竟然都认同这场战争。
方文冷哼一声。
对鬼子的厌恶更深了。
看完吉田的电报,方文又看了欧洲方面的。
这个月欧洲的局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德国投入 32个师于西线边境驻扎,准备抵御英法可能发动的进攻。
有媒体报道挪威国民大会党与纳粹关系密切,试图引导德军占领挪威。
而德国更多的兵力,却在向东集结,数十个师,包括全部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兵力总数为 150万人。
波兰方面也感觉到了危险即将来临,频繁出访英法,试图从两国获得助力。
电文中看,英法两国都已经表态支持波兰。
可实际上呢。
方文很清楚,只要150万德军兵力完成了调动,那波兰是不可能挡得住的。
虽然其中有德国所有的机械化部队,但百万以上兵力的调动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至少要2-3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差不多到9月,德军的波兰闪击战将会展开。
看完欧洲电文,方文发现竟然还有一份电报漏了。
他拿起来。
是美国泰山国际那边发来的。
电报内容却不是关于业务方面进展,而是小舅子发来的一句提醒。
【姐夫,我姐十月怀胎,即将生产,她不愿意让你分心,但我不能不说。】
妻子快生了!
方文愣住,一竖站起,身后椅子被弹开倒在地上。
他心中计算日子,是啊,九个多月了。
该死,自己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这一刻,他以丈夫和父亲的身份愧疚不已,快步离开办公室,前往基地电报室。
在电报室内,方文亲自操作电报机,给欧洲分公司发报,再由欧洲分公司发往美国。
发完电报后,他就在电报室等着。
只有知道妻子的情况,才能放心。
时间一点点过去,回电没有出现,方文的心情开始急躁起来。
这时候的他,再也没有平日里的冷静和睿智,脸色充满了紧张。
“团长,不要急啊,夫人一定没事的。”龚修能不禁安慰道。
方文没有出声,依然带着耳机倾听公司专用频率。
终于,回电还是来了。
他连忙记录电码。
【姐姐一切都好,还没有出现临盆迹象,但为了以防万一,已经在城里最好的产科诊所住下。我将你的电报给姐姐看了。姐姐很高兴。】
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方文感觉更加愧疚。
他正准备回电,却又收到电报。
电文让他激动。
【羊水破了。我已经去诊所,等我电报。】
这一刻,虽然远在万里之外,方文的心已经飞跃遥远距离,到了拉斯维加斯。
不用再发报询问了,他默默等着结果。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一个小时后,电波再度出现,方文记录电码的手有点颤抖。
【母子平安,龙凤胎,男婴6斤,女婴5斤,恭喜你姐夫,起的两个名字都能用上了。】
从电文中都能感觉到小舅子邝安明的喜悦。
方文也露出笑容,一切焦躁不安随着这段电文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他在想,要给两个孩子一份什么样的见面礼
思索下,方文决定给两个孩子写一封信。
随即,回到基地办公室,拿出信纸,提笔撰写。
【致吾儿吾女书】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榴映户,暑气初腾,汝母于异国他乡平安诞下吾家龙凤双璧。父为吾儿取名“安邦”,愿其记住这段河山未复历史,为父相信我们肯定会赢的;为吾女取名“承宁”,盼其终见国泰民安,承续太平之愿。
今隔万里之遥,为父不能亲见出生子女,感慨万分,心中百感,皆化此笺,留与你们他日共读。
汝生之时,正是神州多艰之际,侵略者在华夏大地肆虐,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每见人间惨剧,抚心自问:今日吾辈所受之苦,岂能留与汝辈再尝吾不愿汝长大时,见故乡沦为异域,听母语被倭语取代;不愿汝求学时,无完整课本,唯见断壁残垣;更不愿汝成年时,需执刃于战场,而非耕读于田园——此父之所以昼夜奔走,亲上战场,或筹物料以助前线,或研技艺以强实业,皆为护汝辈将来之安。
然父从不惧暗夜漫长,此间大地,英雄辈出,吾道不孤。有无数将士血染沙场;有海内外共抗侵略者,更有无数百姓节衣缩食,将杂粮、布匹送往前线——这般便是我中华不倒之根。吾儿安邦,他日若长,愿汝有这般节操,或执戈卫国,或研造利器,莫忘“匹夫之责在天下”;吾女承宁,他日若长,愿汝学那后方妇孺,有“缝衣千件暖军心”之仁,或行医救民,或传我文脉,莫忘“女子亦可撑半壁”。父不求汝辈封侯拜相,但求汝辈为有骨血之中国人,知祖宗之来路,明民族之归途。
且望将来,待倭奴被逐,烽烟尽散,父必携汝母,带汝遍历神州:春至苏杭看桃满堤,夏往青岛听浪打礁石,秋登泰山观日出云海,冬到北平赏故宫雪落。教汝读《史记》知兴衰,习算术明格物,听昆曲晓风雅。让汝见我中华锦绣河山,非贼寇可毁;让汝信我华夏文脉,终能绵延不绝。彼时街市无警报,田畴有稻菽,孩童可追逐于巷陌,老者能垂钓于溪畔,此“太平”二字,便是父为汝辈绘就的未来模样。
今汝尚幼,此信暂由汝母收之,待汝年至垂髫,再为汝逐字诵读。愿汝蹒跚学步之日,便是山河无恙之始;愿汝开口学语之时,便闻“国泰民安”之音。父虽不才,愿以血肉为阶,为汝辈铺就平安路;愿以毕生之力,为家国换得朗朗天。
墨尽灯残,言难尽意。唯祝吾儿安邦、吾女承宁:岁岁康健,长伴家国;一生顺遂,不负初心。
父:方文留笔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廿日】
重新烧制了耐高温陶瓷内衬的摆动喷管系统,进行了测试。
效果不错,该是进一步完善这种全新武器的时候了。
为此,方文集中了泰山军工所有的技术研发人员,准备集中力量将这种跨时代战略性武器实现。
方文也在全心全意主持着项目进行。
作为项目主导者,以及未来科技和军事理念的实现者,他深知自己能发挥的重要性。
因此,他不惜使用异能,从未来记忆深处不断搜寻遗漏的信息面,然后结合研究设计和测试进行技术攻坚。
一旦全心全意进入这种状态,整个人就如同魔怔了一般,不做出成果就不会停止。
泰山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人员,被方文的态度所感染,大家都在竭力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几乎每天,讨论争执都会出现,对于这个没有过的新技术,大家畅所欲言。
作为技术先知般的方文,则会在争执发生后,给出前瞻性的主导思路。
“传统火箭弹靠弹道抛物线飞行,误差能达到数百米,根本无法精准打击日军的军火库、机场这类关键目标。所以,苏联的火箭弹使用了集群发射,面覆盖打击效果。但我们没法像苏联那样,因为我们泰山军工拥有的资源和人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的武器,既要威力大,范围广,还得有更高的射击精确性。”
“现在研发惯性制导,就是这个思路的核心,就是让火箭弹在飞行中‘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射向何处’。靠的就是这组机械陀螺仪和摆动喷管的配合。”
有他主导下,研究即便是遇到了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因此而改变研究方向。
而这些问题,就成项目必须攻克的目标。
比如:
惯性制导模式,对陀螺仪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要求精度误差在0.1毫米以内,而且高速旋转时不能有丝毫晃动,不然制导信号就会偏差。
还有摆动喷管之前用金属材质时,高温下会轻微形变,现在换了氧化铝陶瓷,虽然耐高温解决了,但陶瓷脆性大,怎么保证在高速飞行和姿态调整时不碎裂。
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为此,方文将自己的异能用在了机械加工上。
高精度陀螺仪的零部件,由他制作的模具组,并亲手教技术工人如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高精度零部件。
而喷管的韧性方面,也找到了解决办法,在喷管内壁做了渐变式厚度设计——根部厚 5毫米,尖端厚 2毫米,既减轻重量,又能分散应力。
另外,从景德镇请来的传统陶瓷大师也在这场研发中,带来了意外惊喜。
“陶瓷润滑涂层”就是这两师徒提出的。
使用由硼酸、石英砂和少量氧化锆调配的釉料,烧制在轴承滚珠上,这层釉料既玻璃质薄膜,能减少摩擦,又能耐高温,相当于给轴承穿了一层‘防护衣’,解决了高温下轴承滚珠润滑机油挥发的问题。
这也让陀螺仪精度得到改善。
有了大家的努力,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
泰山惯性制导导弹研发进行中。
接下来的研发重心,主要集中在大量的测试和改进上面。
即便是方文这个未来人引导和提供技术思路,可现有技术和基础都太薄弱,最快实现预计也要在年底才行。
时间也到了6月中下旬。
方文终于从那种废寝忘食的状态中退出,开始分出精力管理其他事情。
他从研究院办公室离开,前往基地办公区。
在那里,小助理赵君平抱着比他头还高的文件进来,
“总经理,这些都是这段时间挤压的文件和各项进展报告,我已经整理过,你可以慢慢看。”
年纪轻轻的赵君平,在这段时间里,努力的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助理,看起来还不错。
方文微笑道:“你是助理,挑重点告诉我,知道怎么说吗”
“嗯。”
赵君平放下文件,清了下嗓子,出声道。
“苏联的货轮已经驶入地中海,预计一周后抵达仰光。”
方文点头,这批货轮运载了很多物资,有发电机,有坦克铸造件,有特种钢,等货轮到港,就可以扩建发电厂,并且生产‘泰山松’中型坦克了。
赵君平继续汇报着。
“军用自行车厂制作出的第一批100架二八大杠载重自行车已经完工。”
“半导体厂上本月满产,零部件正准备发往延安进行组装。”
“弹药厂本月共计生产子弹十万发,手榴弹600枚,航空炸弹80枚。”
“火箭弹厂因为技术改良还未完成,只生产了82毫米航空火箭30枚,132毫米火箭弹10枚,主要用于实弹测试。”
听完赵君平的汇报,方文准备亲自飞一趟国内,组织空中运输队一次性将军备物资、半导体零部件和军用自行车组装件运回国,再将半导体收音机和香烟运出国。
对了,这段时间,国内国外情况如何呢
方文拿起最少的那份文件观看。
那是欧洲分公司和上海情报站发来的近期情报电文。
先看国内的战事情况。
湖北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倭军为固华中战局,纠集三师团又一旅团,约十万之众,辅以华中派遣军直属第三飞行团空中掩护,分三路犯随枣:东路自应山、北路自信阳、西路自京山钟祥,全面发起攻势,第一次随枣战役启。倭军企图以主力沿襄公路西进,图中央突破,先取随县、枣阳,再犯襄阳、樊城,战局趋紧。】
山东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倭军调集兵力二万余,分路对鲁中区实施大规模“扫荡”,陷蒙阴等县城后,仍向沂蒙腹地进逼,地方军民正竭力抵御,阻敌深入。】
山西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倭军步、骑、炮、空多兵种联合,向中条山西部第四集团军阵地全线猛攻。第四集团军各部奋勇抗敌,战况惨烈。】
江西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赣中倭军第四十师团及第三、第三十四师团各一部,沿浙赣线东进。其中第三师团主力约六千余人陷三江口后,即沿抚河东岸分兵急犯东乡、临川。】
看到这里,方文心中思索。
小鬼子弹丸小国,竟然出动那么多兵力,在华夏各线开战。
属实狂妄。
这就是军国主义的疯狂。
那日本国内是什么情况呢
方文翻出吉田发来的密电。
他转译后,查看。
吉田发来的密电分三个方面情况。
一是日本零式战机的研发情况。
因为方文故意让鬼子间谍偷走了含有错误内容的研发资料,鬼子将这些技术资料融入12试的研发中,不但没有改善,还在试飞过程中出现多次事故。
由此,他们也意识到事故不是偶然那么简单,随后全面停止研发,组织人员分析调查。
目前还没有找出多次试飞事故的原因,但估计瞒不了多久了。
但这也够了,等鬼子重新研发,到批量生产零式战机,泰山军工的惯性制导航空火箭弹也可以投入战斗。
到时候就看零式的速度快,还是航空火箭弹的速度快了。
第二个方面情况,是关于诺门坎战事的情况。
日本国内正在大肆宣传他们在诺门坎的战斗优势,吉田发来的电报中提及,日方已经集中了第 7、第 9、第 12和第 15共 4个飞行旅团,有轻轰炸机 2个中队、战斗机 8个中队、侦察机 2个中队、重轰炸机 6个中队,与苏联空军展开空中激战。
对此,方文心中一动,有些渴望参与这场日苏之间的战事,可惜现在没有机会加入其中。
第三个方面情况,就是关于日本国内目前的情况。
全力发动侵华战争的日本,国内已经出现问题。
吉田密电中提及,东京的大米价格在不断上涨供不应求,食用油紧缺,甚至有些居酒屋竟然没法提供鱼货。
由于大量招兵,劳动力缺乏,市面上的蔬果店、豆腐店、煤炭店、药店、澡堂、洗衣店、寿司店、咖啡馆、书店等纷纷倒闭。
但即便这样,全国上下依然处于军国主义宣传的亢奋中。
大量普通人在舆论宣传下,竟然都认同这场战争。
方文冷哼一声。
对鬼子的厌恶更深了。
看完吉田的电报,方文又看了欧洲方面的。
这个月欧洲的局势,突然变得紧张起来。
德国投入 32个师于西线边境驻扎,准备抵御英法可能发动的进攻。
有媒体报道挪威国民大会党与纳粹关系密切,试图引导德军占领挪威。
而德国更多的兵力,却在向东集结,数十个师,包括全部的装甲和摩托化部队,兵力总数为 150万人。
波兰方面也感觉到了危险即将来临,频繁出访英法,试图从两国获得助力。
电文中看,英法两国都已经表态支持波兰。
可实际上呢。
方文很清楚,只要150万德军兵力完成了调动,那波兰是不可能挡得住的。
虽然其中有德国所有的机械化部队,但百万以上兵力的调动可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
至少要2-3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差不多到9月,德军的波兰闪击战将会展开。
看完欧洲电文,方文发现竟然还有一份电报漏了。
他拿起来。
是美国泰山国际那边发来的。
电报内容却不是关于业务方面进展,而是小舅子发来的一句提醒。
【姐夫,我姐十月怀胎,即将生产,她不愿意让你分心,但我不能不说。】
妻子快生了!
方文愣住,一竖站起,身后椅子被弹开倒在地上。
他心中计算日子,是啊,九个多月了。
该死,自己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这一刻,他以丈夫和父亲的身份愧疚不已,快步离开办公室,前往基地电报室。
在电报室内,方文亲自操作电报机,给欧洲分公司发报,再由欧洲分公司发往美国。
发完电报后,他就在电报室等着。
只有知道妻子的情况,才能放心。
时间一点点过去,回电没有出现,方文的心情开始急躁起来。
这时候的他,再也没有平日里的冷静和睿智,脸色充满了紧张。
“团长,不要急啊,夫人一定没事的。”龚修能不禁安慰道。
方文没有出声,依然带着耳机倾听公司专用频率。
终于,回电还是来了。
他连忙记录电码。
【姐姐一切都好,还没有出现临盆迹象,但为了以防万一,已经在城里最好的产科诊所住下。我将你的电报给姐姐看了。姐姐很高兴。】
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方文感觉更加愧疚。
他正准备回电,却又收到电报。
电文让他激动。
【羊水破了。我已经去诊所,等我电报。】
这一刻,虽然远在万里之外,方文的心已经飞跃遥远距离,到了拉斯维加斯。
不用再发报询问了,他默默等着结果。
时间一点点过去。
一个小时后,电波再度出现,方文记录电码的手有点颤抖。
【母子平安,龙凤胎,男婴6斤,女婴5斤,恭喜你姐夫,起的两个名字都能用上了。】
从电文中都能感觉到小舅子邝安明的喜悦。
方文也露出笑容,一切焦躁不安随着这段电文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他在想,要给两个孩子一份什么样的见面礼
思索下,方文决定给两个孩子写一封信。
随即,回到基地办公室,拿出信纸,提笔撰写。
【致吾儿吾女书】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榴映户,暑气初腾,汝母于异国他乡平安诞下吾家龙凤双璧。父为吾儿取名“安邦”,愿其记住这段河山未复历史,为父相信我们肯定会赢的;为吾女取名“承宁”,盼其终见国泰民安,承续太平之愿。
今隔万里之遥,为父不能亲见出生子女,感慨万分,心中百感,皆化此笺,留与你们他日共读。
汝生之时,正是神州多艰之际,侵略者在华夏大地肆虐,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每见人间惨剧,抚心自问:今日吾辈所受之苦,岂能留与汝辈再尝吾不愿汝长大时,见故乡沦为异域,听母语被倭语取代;不愿汝求学时,无完整课本,唯见断壁残垣;更不愿汝成年时,需执刃于战场,而非耕读于田园——此父之所以昼夜奔走,亲上战场,或筹物料以助前线,或研技艺以强实业,皆为护汝辈将来之安。
然父从不惧暗夜漫长,此间大地,英雄辈出,吾道不孤。有无数将士血染沙场;有海内外共抗侵略者,更有无数百姓节衣缩食,将杂粮、布匹送往前线——这般便是我中华不倒之根。吾儿安邦,他日若长,愿汝有这般节操,或执戈卫国,或研造利器,莫忘“匹夫之责在天下”;吾女承宁,他日若长,愿汝学那后方妇孺,有“缝衣千件暖军心”之仁,或行医救民,或传我文脉,莫忘“女子亦可撑半壁”。父不求汝辈封侯拜相,但求汝辈为有骨血之中国人,知祖宗之来路,明民族之归途。
且望将来,待倭奴被逐,烽烟尽散,父必携汝母,带汝遍历神州:春至苏杭看桃满堤,夏往青岛听浪打礁石,秋登泰山观日出云海,冬到北平赏故宫雪落。教汝读《史记》知兴衰,习算术明格物,听昆曲晓风雅。让汝见我中华锦绣河山,非贼寇可毁;让汝信我华夏文脉,终能绵延不绝。彼时街市无警报,田畴有稻菽,孩童可追逐于巷陌,老者能垂钓于溪畔,此“太平”二字,便是父为汝辈绘就的未来模样。
今汝尚幼,此信暂由汝母收之,待汝年至垂髫,再为汝逐字诵读。愿汝蹒跚学步之日,便是山河无恙之始;愿汝开口学语之时,便闻“国泰民安”之音。父虽不才,愿以血肉为阶,为汝辈铺就平安路;愿以毕生之力,为家国换得朗朗天。
墨尽灯残,言难尽意。唯祝吾儿安邦、吾女承宁:岁岁康健,长伴家国;一生顺遂,不负初心。
父:方文留笔
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廿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