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如嫣的电话到底还是打过来了,只是在深夜的时候。
电话接起。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
细微的电流声里,似乎能捕捉到一丝屏住的呼吸声,以及……布料轻轻摩擦的声音?过了大约两三秒,江如嫣的声音才小心翼翼地传来,带着一种努力想保持镇定却难以抑制的微颤:
“喂…江延年…”
“江如嫣?那么晚了打电话过来是公司出什么事了?”
“没、没什么……公司挺好,就……就想问问你……” 话语在这里卡住了,仿佛在脑子里艰难地搜索一个不露痕迹又“合情合理”的借口。
“嗯?想问什么?”
又是一阵令人心跳加速的短暂停顿。江如嫣觉得自己脸颊有些发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连衣裙摆。
“那个……呃……”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随意,“就……想问问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爷爷他……念叨你好几次了。”
一提起江常生,江延年心中便一阵温暖。江老爷子待他不错,这份情值得用一生去回报。
“手头上的事还没办完。肉灵紫芝收到没有?让老爷子每半年服食一颗……”
“嗯!收到了!呃……那个……那个你是不是和樊冰冰在一起?”
“是啊,她无聊就跟我来东京了。”江延年坦诚地回答道,没有丝毫遮掩或犹豫。刚还想说给她和江如春买了CF包和流浪包,哪知电话那头江如嫣却咆哮起来:
“江延年!你混蛋——!你承认了?!你真的和她在一起?!难怪……难怪你总是不回来!难怪你……真怪我瞎了眼!张晓楠也瞎了眼!我们全都瞎了眼才会信你!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花心大萝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你以为你是谁?!现代韦小宝吗?八个老婆都不够你霍霍是不是?!”
“嘟嘟嘟……” 是电话被粗暴挂断的忙音。
“这小妮子今儿是怎么了?莫不是大姨妈来了?”江延年喃喃自语。当下也不理会,扔下手机盘膝静坐,心中默念《十二灯鉴》,修习起来。
这一修习直至天蒙蒙亮才作罢。
起身只觉得内力充盈,四肢百骸间流淌的暖意厚重而精纯,体内那道无形的“溪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壮阔悠长,奔涌不息,每一次流转都带来源源不绝的力量感,充实着每一寸经络。
这《十二灯鉴》的效用,果然玄妙非常,绝非寻常练气强身、增幅力道的粗浅功夫可比。一夜之功,收获已远超数日苦练。如果再辅助于舍利子,江延年相信用不了一年半载,第六符就可一书而成。
早餐过后,外宾司派了个副司长来全程陪同,第一站就是待庵茶室。
它位于京都的妙喜庵中,是倭国茶道宗师千利休于公元16世纪末期所创建的草庵风格的茶室。
天正十年(1582年)丰臣秀吉在天王山打败明智光秀叛军后,在天王山脚下京阪交通要地山崎筑城,委托千利休建造茶室,后移建到了京都府乙训郡大山崎町的妙喜庵中。今为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室之一,专门接待喜欢喝茶的大陆和东南亚贵宾。
一方面有宣扬樱花国的茶道文化如何传承之深,另一方面又有意在东方古礼映照下,寻找超越语言的文化共鸣与时代对话的契机。
既然是草庵,风格自然简朴。几间木瓦葺的草房,几排素竹,以及几株开的正艳的向日葵。
那副司长说茶室狭小,且人多了体会不了茶道“侘寂”的美感,女宾就不要进去了。曾璃、樊冰冰等人听了只好作罢。
在副司长的提议下,她们转头前往修学院离宫。那儿是樱花国最大的庭园建筑群,是三大皇家园林之一。据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树墙花径,步换景移,方寸之地,景色十分紧凑协调。
江延年和庄家斌留了下来。在一个僧人的带领下,俩人进入到一间全是黑漆漆土墙的房间。房间狭小,两张榻榻米横陈中间,一位面容清癯的老僧端坐于旁置的矮几前。身边一个红泥小火炉正幽幽地燃着,上面架着把烧的黝黑铜壶,壶嘴正“突突突”地冒着热气。
见二人进来,老僧微微颔首欠身,示意江延年和庄家斌在对面的榻榻米上落坐。待两人坐定后,只见老僧不疾不徐,从身下翻出三只莹润透亮的碧玉杯逐一摆放在三人面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僧的声音低沉沙哑,说的居然是汉语,只是听来有些拗口,仿佛山风穿过古老的石罅。
那沙哑话音未落,古藤般嶙峋的食指已然勾住了铜壶的柄。那铜壶晃若无物般轻飘飘垂在老僧瘦削无物的指间。老僧耍弄铜壶几圈后,倏然背对茶案,铜壶高举过顶,壶嘴自后颈反折而下,水流似银蛇穿雾,越过肩峰直贯茶盏,精确无比地撞在列排的碧玉杯口上!
那壶嘴里倾出的分明一股水,却在空中如同被指掌抚拨般化作三缕细流,各自奔流进三个茶碗,分毫不差地将清莹的水灌至碗沿之下仅仅分毫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见那老僧五指轮拨轻摆,动作之快只见掠影,数点墨绿色的茶叶仿佛被吸住一般跃入不同小碗中;那被水流浇得温透的茶则猛地旋起一圈小小的、深不见底的旋涡,茶叶便在热力激荡下舒展翻卷,由墨转青——茶烟一缕,竟凝成莲花初绽般的形态,袅袅盘踞在杯口。
茶香初溢出之际,老僧倏地以掌心轻拍桌面。但见三盏碧玉杯宛如受惊了的鸟雀,竟无端在案上顺次挪移轮换,轮至末了,竟三只皆轻轻巧巧地稳稳停定于三人面前。此时杯底方清晰显现出来:杯里茶水微动,杯底处竟隐然透出水墨绘出的一尾小小游鱼,正悠然摆尾吐纳之态。
江延年凝神凝视那杯:茶色澄澈温润,香气渐浓。老僧的指端却于此时再次点落杯口——“铛”一声脆音,宛如空谷里水滴入石罅,那一圈氤氲水气凝成的莲花竟应声散开,温醇香息霎时满溢出来,浓烈得不由分说直抵肺腑深处。这香浓烈之时,仿佛将古刹里沉积的苔藓、沉默的檀木柱,甚至墙缝中沁出雨滴的清冷一并蒸腾搅动起来了。杯底隐约的鱼儿如同受了点化,也缓缓游动起来……
“沸水穿三尺铜壶,落盏恰八十五度——玉露茶芽娇嫩,多一度则苦,少一度则涩。请——!”老僧声音沙哑,用手作了个请喝茶的姿势,然后自己先端起杯,摇头晃脑闭目懈意地品尝起来。
庄家斌见状,也不说话,兀自端起跟前碧玉杯也闭目摇头晃脑品尝起来。
江延年不解何意,却听得庄家斌小声道:“别说话,多说一个字都是对眼前的不尊重!”
喜欢六识苏醒后,竟成了江家孙女婿
电话接起。电话那头,短暂的沉默。
细微的电流声里,似乎能捕捉到一丝屏住的呼吸声,以及……布料轻轻摩擦的声音?过了大约两三秒,江如嫣的声音才小心翼翼地传来,带着一种努力想保持镇定却难以抑制的微颤:
“喂…江延年…”
“江如嫣?那么晚了打电话过来是公司出什么事了?”
“没、没什么……公司挺好,就……就想问问你……” 话语在这里卡住了,仿佛在脑子里艰难地搜索一个不露痕迹又“合情合理”的借口。
“嗯?想问什么?”
又是一阵令人心跳加速的短暂停顿。江如嫣觉得自己脸颊有些发烫,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连衣裙摆。
“那个……呃……”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随意,“就……想问问你……你什么时候回来?……爷爷他……念叨你好几次了。”
一提起江常生,江延年心中便一阵温暖。江老爷子待他不错,这份情值得用一生去回报。
“手头上的事还没办完。肉灵紫芝收到没有?让老爷子每半年服食一颗……”
“嗯!收到了!呃……那个……那个你是不是和樊冰冰在一起?”
“是啊,她无聊就跟我来东京了。”江延年坦诚地回答道,没有丝毫遮掩或犹豫。刚还想说给她和江如春买了CF包和流浪包,哪知电话那头江如嫣却咆哮起来:
“江延年!你混蛋——!你承认了?!你真的和她在一起?!难怪……难怪你总是不回来!难怪你……真怪我瞎了眼!张晓楠也瞎了眼!我们全都瞎了眼才会信你!你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花心大萝卜!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你以为你是谁?!现代韦小宝吗?八个老婆都不够你霍霍是不是?!”
“嘟嘟嘟……” 是电话被粗暴挂断的忙音。
“这小妮子今儿是怎么了?莫不是大姨妈来了?”江延年喃喃自语。当下也不理会,扔下手机盘膝静坐,心中默念《十二灯鉴》,修习起来。
这一修习直至天蒙蒙亮才作罢。
起身只觉得内力充盈,四肢百骸间流淌的暖意厚重而精纯,体内那道无形的“溪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壮阔悠长,奔涌不息,每一次流转都带来源源不绝的力量感,充实着每一寸经络。
这《十二灯鉴》的效用,果然玄妙非常,绝非寻常练气强身、增幅力道的粗浅功夫可比。一夜之功,收获已远超数日苦练。如果再辅助于舍利子,江延年相信用不了一年半载,第六符就可一书而成。
早餐过后,外宾司派了个副司长来全程陪同,第一站就是待庵茶室。
它位于京都的妙喜庵中,是倭国茶道宗师千利休于公元16世纪末期所创建的草庵风格的茶室。
天正十年(1582年)丰臣秀吉在天王山打败明智光秀叛军后,在天王山脚下京阪交通要地山崎筑城,委托千利休建造茶室,后移建到了京都府乙训郡大山崎町的妙喜庵中。今为日本三大国宝级茶室之一,专门接待喜欢喝茶的大陆和东南亚贵宾。
一方面有宣扬樱花国的茶道文化如何传承之深,另一方面又有意在东方古礼映照下,寻找超越语言的文化共鸣与时代对话的契机。
既然是草庵,风格自然简朴。几间木瓦葺的草房,几排素竹,以及几株开的正艳的向日葵。
那副司长说茶室狭小,且人多了体会不了茶道“侘寂”的美感,女宾就不要进去了。曾璃、樊冰冰等人听了只好作罢。
在副司长的提议下,她们转头前往修学院离宫。那儿是樱花国最大的庭园建筑群,是三大皇家园林之一。据说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树墙花径,步换景移,方寸之地,景色十分紧凑协调。
江延年和庄家斌留了下来。在一个僧人的带领下,俩人进入到一间全是黑漆漆土墙的房间。房间狭小,两张榻榻米横陈中间,一位面容清癯的老僧端坐于旁置的矮几前。身边一个红泥小火炉正幽幽地燃着,上面架着把烧的黝黑铜壶,壶嘴正“突突突”地冒着热气。
见二人进来,老僧微微颔首欠身,示意江延年和庄家斌在对面的榻榻米上落坐。待两人坐定后,只见老僧不疾不徐,从身下翻出三只莹润透亮的碧玉杯逐一摆放在三人面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老僧的声音低沉沙哑,说的居然是汉语,只是听来有些拗口,仿佛山风穿过古老的石罅。
那沙哑话音未落,古藤般嶙峋的食指已然勾住了铜壶的柄。那铜壶晃若无物般轻飘飘垂在老僧瘦削无物的指间。老僧耍弄铜壶几圈后,倏然背对茶案,铜壶高举过顶,壶嘴自后颈反折而下,水流似银蛇穿雾,越过肩峰直贯茶盏,精确无比地撞在列排的碧玉杯口上!
那壶嘴里倾出的分明一股水,却在空中如同被指掌抚拨般化作三缕细流,各自奔流进三个茶碗,分毫不差地将清莹的水灌至碗沿之下仅仅分毫之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见那老僧五指轮拨轻摆,动作之快只见掠影,数点墨绿色的茶叶仿佛被吸住一般跃入不同小碗中;那被水流浇得温透的茶则猛地旋起一圈小小的、深不见底的旋涡,茶叶便在热力激荡下舒展翻卷,由墨转青——茶烟一缕,竟凝成莲花初绽般的形态,袅袅盘踞在杯口。
茶香初溢出之际,老僧倏地以掌心轻拍桌面。但见三盏碧玉杯宛如受惊了的鸟雀,竟无端在案上顺次挪移轮换,轮至末了,竟三只皆轻轻巧巧地稳稳停定于三人面前。此时杯底方清晰显现出来:杯里茶水微动,杯底处竟隐然透出水墨绘出的一尾小小游鱼,正悠然摆尾吐纳之态。
江延年凝神凝视那杯:茶色澄澈温润,香气渐浓。老僧的指端却于此时再次点落杯口——“铛”一声脆音,宛如空谷里水滴入石罅,那一圈氤氲水气凝成的莲花竟应声散开,温醇香息霎时满溢出来,浓烈得不由分说直抵肺腑深处。这香浓烈之时,仿佛将古刹里沉积的苔藓、沉默的檀木柱,甚至墙缝中沁出雨滴的清冷一并蒸腾搅动起来了。杯底隐约的鱼儿如同受了点化,也缓缓游动起来……
“沸水穿三尺铜壶,落盏恰八十五度——玉露茶芽娇嫩,多一度则苦,少一度则涩。请——!”老僧声音沙哑,用手作了个请喝茶的姿势,然后自己先端起杯,摇头晃脑闭目懈意地品尝起来。
庄家斌见状,也不说话,兀自端起跟前碧玉杯也闭目摇头晃脑品尝起来。
江延年不解何意,却听得庄家斌小声道:“别说话,多说一个字都是对眼前的不尊重!”
喜欢六识苏醒后,竟成了江家孙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