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要致富先修路-《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这只是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市井之间,所在多有的现象。

  只是,恰巧被朱兴明几人遇到了而已。

  一路走来,整个辽东主体上,还是让朱兴明满意的。

  孟樊超目光一冷,上前半步,那商贩被他气势所慑,不由得后退一步。

  朱兴明不慌不忙,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递给猎户:“这皮子我买了,这些钱应该够你买冬粮了。”

  猎户愣住了,迟疑着不敢接。

  “只是我颇为奇怪,你一个猎户,为何还要自己买皮子?”

  猎户脸上带着笑容:“朝廷安置的好,我家有六十多亩水田,谁还打猎。”

  朱兴明的脸上,也带上了笑意:“六十多亩,这么多?”

  猎户呵呵的笑着:“辽东地广人稀,到处都是黑土地,”

  朱兴明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把银子丢给了猎户。

  猎户千恩万谢,围观者纷纷议论。

  “这老爷心善啊!”

  “王老五太缺德了!”

  那商贩王老五见势不妙,想要溜走,却被孟樊超一把按住。

  朱兴明转头对他说:“做生意讲究诚信,你今日欺人,明日便无人信你。沈阳盛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坏了名声,还能立足吗?”

  王老五面红耳赤,低头不语。

  朱兴明又对那商贩王老五说:“你若悔改,我便不深究。这锭银子算我借你的本钱,好好做正经生意,来日还我。”

  说着,朱兴明又给了王老五一些银子。商贩王老五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呆立当场。

  离开人群后,一直沉默的旺财轻声道:“爷心太善了,那等奸商,合该送官究办。”

  朱兴明摇头:“水至清则无鱼。辽东民族杂处,最要紧的是和睦。若严惩汉商,难免被解读为偏袒满人。若不惩处,又寒了满人心。如此处置,各方都能接受。”

  来福笑道:“还是爷圣明。”

  正走着,忽见前方一座气派建筑,门前车马络绎不绝。匾额上书“辽东互市”四个大字。

  朱兴明兴致勃勃地走进互市,只见内部宽敞明亮,分区明确。东侧是皮毛区,西侧是药材区,南侧是粮食区,北侧是手工艺品区。各族商人交易繁忙,却井然有序。

  一个穿着官服的小吏迎上来,笑容可掬:“几位老爷面生,是头回来互市?可需要小的引路介绍?”

  朱兴明点头:“有劳了。”

  小吏自我介绍叫李文,是互市司事,一路引着他们参观,详细介绍各类商品的产地、成色、价格。

  走到药材区,朱兴明想起方才买的人参,便拿出来问:“李司事看看,这人参品相如何?买得值否?”

  李文仔细察看后,笑道:“老爷买得值了。这是正宗长白山参,看须条和芦碗,起码五年以上。”

  朱兴明满意地点头,又问:“互市每日交易额能有多少?”

  “平日能有二千两左右,旺季可达五千两。”李文答道:“若通了铁路,翻十倍也不止哩!”

  朱兴明若有所思。

  参观完毕,朱兴明赏了李文一锭银子,走出互市。日已西斜,北风愈紧。

  回到总督府,田文浩早已备好晚宴。宴席上,朱兴明问起日间所见王老五卖假皮一事。

  田文浩叹道:“此类事时有发生。臣已下令严查,但防不胜防。”

  “治标不如治本。”朱兴明放下筷子,“假皮子能卖出去,是因为真皮子难买。为何难买?因为运输不便,货源稀少。若铁路修通,真皮子价格必降,假皮子无利可图,自然就没了。”

  田文浩眼睛一亮:“陛下圣明!如此看来,修铁路不仅是经济之计,也是安民之策!”

  晚宴后,朱兴明不顾旅途劳顿,召集辽东官员议事。

  大堂内烛火通明,朱兴明坐在主位,听着官员们汇报各项政务。说到铁路时,意见分歧颇大。

  布政使张志远忧心忡忡:“陛下,修铁路固然好,但辽东地广人稀,修建难度大。且冬季漫长,土地封冻,一年只有半年可施工,耗资必将远超预期。”

  按察使周正明也附和:“近年来虽无大战事,但女真各部未必安分。若铁路修成,被其利用,反成祸患。”

  田文浩争辩道:“二位大人所言虽有理,但不能因噎废食。修建困难可以克服,蛮族之忧可以防范。铁路之利,惠及千秋啊!”

  众人争论不休,朱兴明静静听着,不时发问。待大家说得差不多了,他才缓缓开口:

  “诸卿所言,皆有道理。朕问你们,辽东如今最缺的是什么?”

  官员们面面相觑,有人说是人口,有人说是资金,有人说是技术。

  朱兴明摇头:“最缺的是时间。”

  “运输耗时,信息耗时,调兵耗时。若能节省时间,人口会增长,资金会流动,技术会传播。女真为何难以驯服?因为他们来去如风,而我们行动迟缓。若铁路修通,朝发夕至,何患之有?”

  他站起身,走到辽东地图前,手指从沈阳盛京一路向北,直至黑龙江畔。

  “铁路必修。不仅要修到沈阳盛京,还要修到吉林,修到黑龙江,修到库页岛!让大明的铁龙,驰骋在辽东沃野上!”

  众官员跪地高呼万岁。

  “要致富,先修路!”

  朱兴明的这六个字,送给了辽东官员。

  是夜,旺财伺候朱兴明就寝,端来了一盆洗脚水。

  “爷,该歇息了。”

  朱兴明放下手中的书本,抬起头:“旺财,今日在街上遇到的互市司事,那个叫李文的可有印象。”

  旺财点点头:“是个好官,对咱恭敬有礼。”

  朱兴明呵呵笑道:“未必尽然。”

  旺财一呆:“啊?小人不懂。”

  “这家伙是田文浩派来的,早就知道咱们的身份了。”

  旺财恍然大悟起来:“原来如此,难怪他对爷是如此的恭敬有礼。”

  朱兴明叹了一口气:“这些人,都怕朕。怕朕挑他们的毛病,只要有人知道朕的身份。朕不管是在皇宫还是在民间,都是看不到事情的本来面目的。”

  旺财沉默,这倒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