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冽的寒风夹杂着沙尘扑面而来。
门口,一个修长的黑色身影正跺着脚,手里还拎着一个硕大的皮箱。
“爸?”
陆振东看到陆谨行,轻哼了一声,“再不来,你就没机会叫我爸了。”
陆谨行摸了摸鼻子,主动接过他手里的皮箱。
这能怪他吗?
这大晚上,天又冷,谁家不是关着门吃饭。
“妈!姐!爸回来了。”
听到门口的动静,屋里的人倒是都不约而同的朝门口张望。
陆爱舒立马把碗筷放下,把门打开,“爸!”
陆振东看到小脸红扑扑的陆爱舒,还有站在一边笑意盈盈的苏明华。
久别重逢的喜悦冲淡了冬夜的寒意。
“爸,您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去接您。”
陆爱舒上前搂住陆振东胳膊,这才发现陆振东浑身都是寒气,一看就是冻的。
“你们军区不是通知说下周才结束培训吗?”苏明华站在堂屋门口,双手抱胸,脸上既有恼怒又压抑不住欢喜。“冻死你算了,这么大个人连个电报都不发。”
陆振东咧嘴一笑,
"这不是想给你们个惊喜吗?谁知道你们吃饭吃得连敲门声都听不见。
"
他的目光越过妻子的肩膀,落在屋里正捞肉吃的宁南星身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陆振东的目光越过火锅蒸腾的热气,落在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
老人正专心从红油锅里捞羊肉片,一筷子下去就是三大片,动作娴熟得不像陌生人。
陆振东眉头微微一皱——这不请自来的客人,十有八九就是男方的人。
"这位是...
"他故意拖长了声调。
苏明华刚要开口介绍,宁南星已放下筷子站了起来,脸上浮现出那种常年与人打交道的老练笑容:
"老陆是吧?总听小舒提起你。
"
他这一声
"老陆
"叫得熟稔,仿佛相识多年的老友。陆振东心里暗哼一声,这老人精倒是自来熟。
"爸,
"陆爱舒脸红了,
"这是宁爷爷,宁英涛的...
"
"知道知道。
"陆振东摆手打断女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宁南星跟前,忽然露出一个标准的
"军官式
"笑容,伸出手:
"久仰久仰,早就想登门拜访了。
"
两人手掌相握的瞬间,陆振东故意加了三分力道——这是他在军区测试新兵时的惯用伎俩。
谁知宁南星眉头都没皱一下,反而笑眯眯地回握过来:
"老陆啊,小舒说你手劲大,我还当是唬我这个老头子的。
"那手上的老茧硬得像铁皮,分明是个练家子。
陆振东暗自一惊,这老家伙不简单!他迅速评估着对方的身份,眼睛扫过宁南星的站姿、虎口的茧子、肩膀的轮廓...
"爸!
"陆爱舒跺了跺脚,
"宁爷爷是...
"
"原来是小宁的爷爷啊!
"陆振东突然提高嗓门,一把揽住宁南星的肩膀,热情得有些夸张:
"失敬失敬!我家闺女在电报里可没少夸您孙子!
"
他这突如其来的热络让屋里众人都愣了神。只有经历过无数会议的宁南星面不改色,顺着话头接道:
"英涛那小子配不上小舒,要我说啊...
"
"爸!
"陆爱舒耳根都红透了,
"您别听爷爷瞎说!
"
*
1977年冬月十八,军属大院里张灯结彩。陆爱舒穿着崭新的军装,领口别着小红花,站在贴着大红喜字的老槐树下,望着院门口的方向。
"来了来了!
"孩子们欢叫着跑进院子。只见宁英涛骑着锃亮的
"永久
"牌自行车,后座绑着大红绸子,车把上还挂着个崭新的收音机。他身后跟着几个穿军装的小伙子,推着辆板车,上面摞着缝纫机的木箱子。
两个老军人站在堂屋门前,军装熨得笔挺。宁南星捋了捋花白胡子,看向身旁的陆振东:
"老陆啊,这门亲事...
"
"别叫我老陆,
"陆振东板着脸,
"我闺女这就要...
"
话音未落,自行车铃铛声已经到了院门口。宁英涛跳下车,看见岳父铁青的脸色,立刻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首长!我来接爱舒同志!
"
院子里爆发出一阵笑声。陆爱舒红着脸跺脚:
"傻样!今天不用敬礼!
"
新人并肩站在贴着
"喜
"字的毛主席像前。后勤处张处长清了清嗓子:
"首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一段毛主席语录...
"
宁南星和陆振东站在两侧,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丫,在他们肩章的星徽上跳跃。
三鞠躬时,陆振东突然发现宁南星敬礼的姿势特别眼熟——拇指微曲,四指并拢的角度,和他们当年在晋察冀时的老首长一模一样。他悄悄碰了碰妻子的手肘:
"老头子到底是...
"
"你才想起来?
"苏明华白了他一眼,
"宁副司令当年在野战医院救过你的命!
"
酒席摆在院子里,八张八仙桌围成一圈。炊事班长老王掌勺,大铁锅里炖着酸菜粉条,每桌中间一碗油亮亮的红烧肉。陆谨行带着几个小战士挨桌倒散装白酒,顾婉君和女兵们忙着包白菜馅饺子。
宁南星借着敬酒的机会,把陆振东拉到角落的枣树下。两个搪瓷缸子碰在一起,酒液晃出细碎的波纹。
"老连长,
"宁南星眼睛发亮,
"当年你在战地医院偷喝我药酒的时候,可没这么磨叽。
"
陆振东手里的缸子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他一把抓住宁南星的手腕,那儿有道蜈蚣似的伤疤——正是当年替他挡弹片留下的。
新人来敬酒时,看见两个老头子红着眼眶在掰手腕。宁英涛困惑地看向妻子,陆爱舒笑着把搪瓷缸子塞到他手里:
"别管他们,咱们去给妈敬酒。
"
夕阳西下,院墙上的大红喜字被镀了层金边。缝纫机摆在东厢房窗口,收音机里正放着《东方红》。陆振东喝得满脸通红,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
"闺女!这是爸攒的工业券!
"布料展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六张淡蓝色票据。
宁南星也不甘示弱,把一串钥匙拍在桌上:
"筒子楼的分房指标!
"
围观的人们发出惊呼。新娘却突然哭了——她看见父亲鬓角的白发,和宁爷爷手背上交错的老伤疤。两个搪瓷缸子又在半空相撞,酒香散在暮色里,和饺子出锅的热气融在一起。
门口,一个修长的黑色身影正跺着脚,手里还拎着一个硕大的皮箱。
“爸?”
陆振东看到陆谨行,轻哼了一声,“再不来,你就没机会叫我爸了。”
陆谨行摸了摸鼻子,主动接过他手里的皮箱。
这能怪他吗?
这大晚上,天又冷,谁家不是关着门吃饭。
“妈!姐!爸回来了。”
听到门口的动静,屋里的人倒是都不约而同的朝门口张望。
陆爱舒立马把碗筷放下,把门打开,“爸!”
陆振东看到小脸红扑扑的陆爱舒,还有站在一边笑意盈盈的苏明华。
久别重逢的喜悦冲淡了冬夜的寒意。
“爸,您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去接您。”
陆爱舒上前搂住陆振东胳膊,这才发现陆振东浑身都是寒气,一看就是冻的。
“你们军区不是通知说下周才结束培训吗?”苏明华站在堂屋门口,双手抱胸,脸上既有恼怒又压抑不住欢喜。“冻死你算了,这么大个人连个电报都不发。”
陆振东咧嘴一笑,
"这不是想给你们个惊喜吗?谁知道你们吃饭吃得连敲门声都听不见。
"
他的目光越过妻子的肩膀,落在屋里正捞肉吃的宁南星身上,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陆振东的目光越过火锅蒸腾的热气,落在那个精神矍铄的老人身上。
老人正专心从红油锅里捞羊肉片,一筷子下去就是三大片,动作娴熟得不像陌生人。
陆振东眉头微微一皱——这不请自来的客人,十有八九就是男方的人。
"这位是...
"他故意拖长了声调。
苏明华刚要开口介绍,宁南星已放下筷子站了起来,脸上浮现出那种常年与人打交道的老练笑容:
"老陆是吧?总听小舒提起你。
"
他这一声
"老陆
"叫得熟稔,仿佛相识多年的老友。陆振东心里暗哼一声,这老人精倒是自来熟。
"爸,
"陆爱舒脸红了,
"这是宁爷爷,宁英涛的...
"
"知道知道。
"陆振东摆手打断女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宁南星跟前,忽然露出一个标准的
"军官式
"笑容,伸出手:
"久仰久仰,早就想登门拜访了。
"
两人手掌相握的瞬间,陆振东故意加了三分力道——这是他在军区测试新兵时的惯用伎俩。
谁知宁南星眉头都没皱一下,反而笑眯眯地回握过来:
"老陆啊,小舒说你手劲大,我还当是唬我这个老头子的。
"那手上的老茧硬得像铁皮,分明是个练家子。
陆振东暗自一惊,这老家伙不简单!他迅速评估着对方的身份,眼睛扫过宁南星的站姿、虎口的茧子、肩膀的轮廓...
"爸!
"陆爱舒跺了跺脚,
"宁爷爷是...
"
"原来是小宁的爷爷啊!
"陆振东突然提高嗓门,一把揽住宁南星的肩膀,热情得有些夸张:
"失敬失敬!我家闺女在电报里可没少夸您孙子!
"
他这突如其来的热络让屋里众人都愣了神。只有经历过无数会议的宁南星面不改色,顺着话头接道:
"英涛那小子配不上小舒,要我说啊...
"
"爸!
"陆爱舒耳根都红透了,
"您别听爷爷瞎说!
"
*
1977年冬月十八,军属大院里张灯结彩。陆爱舒穿着崭新的军装,领口别着小红花,站在贴着大红喜字的老槐树下,望着院门口的方向。
"来了来了!
"孩子们欢叫着跑进院子。只见宁英涛骑着锃亮的
"永久
"牌自行车,后座绑着大红绸子,车把上还挂着个崭新的收音机。他身后跟着几个穿军装的小伙子,推着辆板车,上面摞着缝纫机的木箱子。
两个老军人站在堂屋门前,军装熨得笔挺。宁南星捋了捋花白胡子,看向身旁的陆振东:
"老陆啊,这门亲事...
"
"别叫我老陆,
"陆振东板着脸,
"我闺女这就要...
"
话音未落,自行车铃铛声已经到了院门口。宁英涛跳下车,看见岳父铁青的脸色,立刻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报告首长!我来接爱舒同志!
"
院子里爆发出一阵笑声。陆爱舒红着脸跺脚:
"傻样!今天不用敬礼!
"
新人并肩站在贴着
"喜
"字的毛主席像前。后勤处张处长清了清嗓子:
"首先,让我们共同学习一段毛主席语录...
"
宁南星和陆振东站在两侧,不约而同地挺直了腰板。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丫,在他们肩章的星徽上跳跃。
三鞠躬时,陆振东突然发现宁南星敬礼的姿势特别眼熟——拇指微曲,四指并拢的角度,和他们当年在晋察冀时的老首长一模一样。他悄悄碰了碰妻子的手肘:
"老头子到底是...
"
"你才想起来?
"苏明华白了他一眼,
"宁副司令当年在野战医院救过你的命!
"
酒席摆在院子里,八张八仙桌围成一圈。炊事班长老王掌勺,大铁锅里炖着酸菜粉条,每桌中间一碗油亮亮的红烧肉。陆谨行带着几个小战士挨桌倒散装白酒,顾婉君和女兵们忙着包白菜馅饺子。
宁南星借着敬酒的机会,把陆振东拉到角落的枣树下。两个搪瓷缸子碰在一起,酒液晃出细碎的波纹。
"老连长,
"宁南星眼睛发亮,
"当年你在战地医院偷喝我药酒的时候,可没这么磨叽。
"
陆振东手里的缸子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他一把抓住宁南星的手腕,那儿有道蜈蚣似的伤疤——正是当年替他挡弹片留下的。
新人来敬酒时,看见两个老头子红着眼眶在掰手腕。宁英涛困惑地看向妻子,陆爱舒笑着把搪瓷缸子塞到他手里:
"别管他们,咱们去给妈敬酒。
"
夕阳西下,院墙上的大红喜字被镀了层金边。缝纫机摆在东厢房窗口,收音机里正放着《东方红》。陆振东喝得满脸通红,突然从怀里掏出个红布包:
"闺女!这是爸攒的工业券!
"布料展开,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六张淡蓝色票据。
宁南星也不甘示弱,把一串钥匙拍在桌上:
"筒子楼的分房指标!
"
围观的人们发出惊呼。新娘却突然哭了——她看见父亲鬓角的白发,和宁爷爷手背上交错的老伤疤。两个搪瓷缸子又在半空相撞,酒香散在暮色里,和饺子出锅的热气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