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麋芳:为了家人!为了家族!我投降-《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噼啪~噼啪~”

  火焰不停跳动,烛光随之闪烁。

  伴随着细微的声响,蜡烛升腾起一阵黑烟...

  蒋干随手抄起案几上的铜针,挑了挑蜡烛的灯芯。

  将过长且碳化的灯芯去除后,青烟缓缓熄灭,火焰也趋于稳定,不再继续闪烁跳动。

  不过相较于蒋干的闲然自得,麋芳此刻心情复杂、五味杂陈。

  在入冬的季节,额头冒出一层豆粒大小的汗珠子,正顺着鬓角不停向下流淌。

  面对蒋干的劝降,麋芳陷入天人交战。

  今时今日,到底与历史上的情况,多少有些不同。

  麋芳尽管犹豫,但最终却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历史上,好歹是傅士仁先投降,然后来劝说麋芳一同投降。

  有了傅士仁“开头”,麋芳就不算是首开恶例,心里的负罪感没那么大,甚至可以进行一番自我安慰、自我说服。

  但这次不同,没有类似的角色开头,麋芳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眼见糜芳久久无法决断,蒋干知道该亮出底牌了...

  “子方兄,汝妻、子都在荆州呢,你难道不想与他们团聚?”

  蒋干不紧不慢,抛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前借道荆州时,魏延率军追击千里,俘获大量刘备阵营的家眷,其中就有糜芳的妻儿。

  “他们如今过得怎样?”麋芳闻言急切追问。

  “不算好...”

  麋芳脸色大变,却见蒋干又道:

  “也不算坏。”

  “子翼兄何意?休要跟我绕弯子!”麋芳有些急眼。

  “我主仁义,自然不会苛待他们。”蒋干随意道:“但他们也不是啥功臣,自然也不会格外厚待,总之就跟普通百姓一样呗。”

  “分点耕地,自己养活自己。”

  蒋干故意没说麋芳家人过得很好,一直被周瑜厚待之类的言语。

  一方面,事实就是如此。

  另一方面,麋芳家人过得很好,反倒不利于劝降之事。

  “糜氏当初毕竟是东海巨富,子方兄的妻儿定然不会受苦。”蒋干叹息道:“让他们过正常百姓的生活,确实是委屈了。”

  “不过子方兄也别怪我主。”蒋干摊手道:“毕竟是敌对关系,没有随手处置掉,已然是我主仁慈。”

  “岂敢...岂敢...”麋芳连连摇头。

  只要没死,对于麋芳而言就是好消息,哪敢真对此有意见。

  何况周瑜又不欠他什么,这么处置敌对势力家属也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一声仁义。

  “当然。”蒋干轻松道:“子方兄若能投诚立功,不但自身可以位居两千石,还能给令兄留条后路,至于你的家人过上好日子,那更是不在话下啊!”

  “好好考虑一下吧。”蒋干语重心长道:“哪怕是为了家人呢?你也不想他们一直过苦日子吧?”

  麋芳听闻此言,脸上不禁流露出动摇之意。

  投降很丢人、很无耻,但若是为了家人,无疑就有了一个“高大上、伟光正”的理由,可以减轻内心的愧疚。

  “刘备有什么好?”蒋干见状趁热打铁,“我是九江人,北边就是徐州,咱们也算是隔壁邻居。”

  “早年间,我就听闻过东海糜氏的名声。”蒋干浮夸道:“家产钜亿、仆从过万,拥有的耕地与佃户,那更是不计其数,谁听了不羡慕?”

  “过奖...”麋芳勉强一笑,“商贾之家而已,何况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

  “是啊。”蒋干叹息道:“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可子方兄不想重振家族吗?”

  “想想看,糜氏抛家舍业,拿出全部家产资助刘备,不惜下嫁妹妹联姻。”蒋干质问道:“到头来,糜氏又得到什么呢?”

  “祖业丢了,家族没了,甚至刘备还要去跟其他人联姻...”蒋干拍着大腿道:“子干兄,我听了都替你、替糜氏感到不值啊!”

  麋芳神色愈发不自然,郁闷之色溢于言表。

  “在商言商。”蒋干劝说道:“就当刘备这桩生意咱赔了,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趁着眼下的机会,只要子方兄点头,翻身难道还是什么难事?”蒋干继续道:“让糜氏在荆州重振家业,未来说不定还有机会重返徐州呢!”

  蒋干的一句句话,宛如一根根利箭,在不停刺破麋芳的心里防线...

  为了兄长,为了家人,为了家族...当一个个理由被摆出来后,麋芳忽然觉得投降的理由太多。

  不投降的理由...根本没有!

  至少,在麋芳看来,刘备目前没有任何赢面,更没有半点盼头!

  “唉~”蒋干叹息道:“子方兄还是不肯归顺,看来我要死在这葭萌关了...”

  “子翼兄言重了。”麋芳下意识摇头,“在下绝无此意。”

  知晓家人还在周瑜手上存活,就算麋芳不打算投降,也绝不敢对蒋干如何。

  “既如此,还请子方兄给个准话。”蒋干催促道:“男子汉大丈夫,莫要做小女儿姿态!瞻前顾后、顾此失彼。”

  劝降这种事情,要的就是趁热打铁、穷追猛打,不能给太多纠结的时间,否则只会越来越犹豫。

  待到内心那股冲动逐渐褪去,再想劝降无疑难上加难。

  眼见蒋干不耐,麋芳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道:

  “子翼兄一番肺腑之言,在下岂能...不知好歹...?”

  蒋干心中大石顿时落地,激动的攥紧缩在袖中的双拳。

  克制住内心的激动,以及脸上的欣喜,神色严肃、点头认可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知子方兄非贪生怕死之徒,这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家族啊。”

  “惭愧...惭愧...”

  听闻蒋干之言,麋芳心里好受不少,愧疚感随之消散。

  “既然子方兄下定决心。”蒋干当即道:“事不宜迟,今夜就迎主公入关吧。”

  尽管麋芳已经答应投降,但这也仅限于口头上。

  只要葭萌关没落入周瑜之手,麋芳就有随时反水的资本。

  蒋干也是担心夜长梦多、迟则生变,就想着立即行动起来,不给麋芳后悔的时间。

  “现在?”麋芳迟疑道:“这时候该如何行事?”

  “子翼兄别误会。”麋芳连忙解释,“在下并非拖延,可这城关之中,尚且有张鲁方面的人,若是贸然打开城门...”

  “无妨。”蒋干当即道:“我有一计...”

  ————————

  江夏。

  漆黑的房间内,甘宁盘坐在床榻上,膝盖上横着一把剑。

  “将军,四更天到了。”

  亲兵的声音从外边响起,甘宁随之睁开双眼。

  今夜冒险劫营,有一定风险在其中。

  甘宁下定决心、下达军令后,心中也忐忑的睡不着,索性闭目养神。

  而真到了时辰,甘宁内心反倒逐渐冷静下来。

  默默起身来到墙角,从铜盆中撩起一掬水,拍打在脸上格外醒神。

  “咯吱~”

  甘宁推开窗户,借着照射进来的月光,开始为自己穿戴甲胄。

  待到做完这一切后,甘宁推开房门。

  院中,百余主动请缨的敢死队,已经悉数在此等候。

  甘宁站在台阶上,扫视眼前众人,道:“生死由命、成败在天!”

  “今夜过后,若能平安归来,来日我亲自在主公面前,为你们请功!”

  “哪怕不幸身亡,也会让你们的家人,一辈子衣食无忧!”

  “谢将军!”百余人齐齐抱拳、开口致谢。

  “出发!”

  甘宁大手一挥,带着众人开始行动。

  北城门处。

  百余战马静静站在原地,嘴上带着嚼子,梯子也被包裹起来,没有任何声响。

  甘宁拿出一枚铜钱,径直丢到口中含住。

  人衔枚、马裹蹄。

  “将军,保重啊!”

  “一定要平安回来。”

  赵范、吴巨两位太守亲自相送。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做好准备,万一甘宁回不来...就该二人出面稳住局势。

  甘宁重重点头,随即翻身上马。

  将士轻轻抬起粗大的门闩,并缓缓拉开厚重的城门。

  由于提前在门轴处浇过桐油,期间没发出半点杂音。

  就这样,原本紧闭的城门此刻完全敞开。

  黑黝黝的洞口中,无声无息驶出百余骑。

  借着夜色的掩护,宛如一支幽灵骑兵,悄悄朝着江东大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