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诸葛亮妙计退张鲁。-《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天师南下,为何而来?”

  二人席地而坐,面对面开始交谈。

  面对诸葛亮的询问,张鲁并未开口回答。

  南下抢粮食,多少有些不光彩,张鲁自诩是出家人,对此沉默以对。

  “在下替天师说吧。”诸葛亮摇着扇子,“久闻天师在汉中传教,时常接济贫苦百姓,更在官道上修建义舍,无偿供应来往之人住宿饮食。”

  “天师应该是来蜀中借粮,然后回去做善事。”诸葛亮笑吟吟道:“然也?”

  张鲁眼皮微垂,挥动手中拂尘,然后朝诸葛亮打了个稽首致意。

  很显然,张鲁对诸葛亮这套说辞很赞同、很满意。

  诸葛亮倒也不是睁着眼说瞎话,所谓接济百姓、无偿食宿,确实是张鲁实行的政策。

  张鲁推行政教合一,必然有传教的需求。

  时不时要做些好人好事,来吸引百姓信教。

  “战端一开、生灵涂炭。”诸葛亮缓缓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天师有悲悯之心。”

  “兵者,凶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诸葛亮继续道:“我想天师的本意,也不是为了开战而开战,只要粮食的问题能解决,想必一切都好说。”

  “阁下所言极是。”张鲁点头赞同,“贫道越不想信众流血牺牲,这与我天师道教义不符。”

  “我方愿拿出十万斛粮草,以解天师燃眉之急。”诸葛亮径直道:“不知能否化干戈为玉帛?”

  “十万?”张鲁眼神闪烁,“好像有些不够,贵方能否再添一些?”

  “不少了。”诸葛亮摇头道:“哪怕天师亲自动手,能抢收的粮草也就这么多。或许会更多些,但毕竟还要出动大军,免不了耗费一番功夫。”

  “我方把现成的粮草奉上,天师带上直接离开即可,省时省力、惠人惠己。”

  张鲁盯着面前的诸葛亮,半晌都没有开口,显然是在心中权衡。

  盏茶后。

  “也罢。”张鲁挥动拂尘,“久闻刘皇叔仁义之名,这次就卖贵方一个面子。”

  “天师高义。”诸葛亮微微欠身,“贵方的情义,我主定会铭记在心。”

  双方很快谈妥,可谓一拍即合。

  张鲁本就为粮食而来,如今能兵不血刃得到粮食,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主公,大耳匹夫这是搞什么鬼?”

  看着诸葛亮远去的背影,阎圃忍不住发问。

  “管他呢。”张鲁淡漠道:“只要给咱们粮食就行。”

  割据汉中的张鲁,其人并没有太大野心,毕竟就一点地盘,能够认清楚现实。

  或者说,相较于势力上的扩张,张鲁更热衷于传道。

  只要天师道能发扬光大,张鲁就心满意足了。

  简而言之,宗教追求大于政治追求。

  另一边。

  “主公,事情已经谈妥,张鲁答应退兵。”

  诸葛亮返回面见刘备,把情况汇报给后者。

  “辛苦孔明了。”刘备开口说道。

  “辛苦什么?”张飞不满道:“送粮求和谁不会?白瞎十万斛粮草!”

  “翼德不得对军师无礼!”刘备板着脸训斥。

  张飞一脸悻悻然,关羽则径直看向诸葛亮,问道:

  “军师,末将实在不明白,一个妖道有什么好怕的?何至于此!”

  “呵呵~”诸葛亮轻摇羽扇,“诸位将军息怒。”

  “一个妖道自然不值一提,云长、翼德、子龙都有万夫不当之勇,料想击败张鲁手到擒来。”

  “那为何军师还要送粮求和?”张飞急切追问。

  “咱们入蜀所为何来?”诸葛亮反问道:“难道是跟一个妖道较劲?”

  关张闻言一窒,众人则若有所思。

  “咱们的第一目标是刘璋,最重要的事情是夺取益州!”诸葛亮沉声道:“当务之急,是速速打发走张鲁,然后着手夺取蜀中,诸位切莫因小而失大。”

  “待到咱们拿下益州、据有蜀中,日后再挥师北上、夺取汉中。”诸葛亮微笑道:“这十万斛粮草,早晚要连本带利收回来!”

  “都听见了吗?”刘备当即道:“军师之策,方为要务,尔等不可质疑!”

  “喏。”关羽、张飞抱拳称是。

  “军师。”刘备转而问道:“张鲁已经解决,咱们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向成都传捷报。”诸葛亮早有腹稿,“就说张鲁畏惧主公之名,不战而退、返回汉中,让张松他们几人宣扬此事,为主公造势。”

  “之后,主公再上书刘璋,请求乘胜追击、攻打汉中。”诸葛亮加重语气,“顺势让刘璋增派援军,交由主公统领。”

  诸葛亮的目的很明显,继续从刘璋手中扣走兵权。

  刘备的兵力越多,刘璋的兵力就越少,乃此消彼长的关系。

  待到强弱反转之时,刘备就能掉头去打刘璋,武力夺取益州。

  “好!”刘备振奋不已,“就按军师说的办,咱们先取蜀中、再取汉中!”

  “遵命!!”文武群臣齐声答应、气势高昂。

  听罢诸葛亮的战略,众人都感觉大有可为,益州仿佛已然落入手中!

  ————————

  成都。

  刺史府。

  “使君。”

  刘巴、蒋干二人找到刘璋,拿出一份文书。

  “这是我二人拟定的条款,您觉得如何?”

  刘璋拿到手中一看,顿时目瞪口呆。

  “这这这...有些过了吧?”

  “使君多虑了。”蒋干轻笑道:“对方已经全部答应。”

  “当真?”刘璋紧紧握着条款,面露惊喜之色,“荆州使者竟然真答应了?”

  “千真万确。”刘巴得意道:“对方有求于咱们,岂能不屈服?”

  “哎呀呀!”刘璋起身行礼,“二位先生为益州立下大功哇!”

  条款一:

  介于荆州无故扣押益州商船货物,荆州需向益州赔偿响应损失,共计千万钱。

  条款二:

  荆州向益州开放江陵、江夏、襄阳等多出通商岸口。

  条款三:

  益州货物倾销荆州境内,荆州不得收取商税。

  条款四:

  益州拥有长江、汉水...荆州境内诸多水域行船权,来去自如、不得干涉。

  条款五:

  荆州需在各大城池,无偿为益州提供仓库,用于存放商品。

  条款六:

  ......

  刘璋活了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如此不平等条约,简直是把荆州当猪宰!

  更离谱的是,也不知刘巴、蒋干如何操作,竟然真让荆州使者答应下来。

  一时间,刘璋不由对二人加深信任,觉得二人太有能力了...

  “这么搞...”难得刘璋都感到心有不忍,问道:“会不会把周瑜惹恼?”

  “使君大可安心。”刘巴平静道:“周瑜还指望您卖盐给他呢,否则何必派遣使者前来,低三下气请求通商?”

  “使君心里若是过意不去,不如把食盐卖的稍稍便宜些。”蒋干打趣道:“比曹操卖的稍微便宜点,就足够让荆州对您感恩戴德了。”

  “好吧。”

  刘璋最终还是经不住利益诱惑,答应道:

  “既然二位先生都这么说,就按照条款内容去办,此事由二位全权负责!”

  “遵命!”

  这时,张松从外边急急忙忙进来,兴奋道:

  “主公!大喜!大喜啊!”

  “出了什么事情?”刘璋见状好奇发问。

  “刘皇叔震慑贼军。”张松浮夸道:“张鲁听闻刘皇叔坐镇阆中,立马不敢犯我边境,又灰溜溜逃回汉中,根本不敢与之交手。”

  “哈哈哈~”刘璋大喜道:“我就知道!任用刘皇叔绝对没问题!”

  “可笑王累匹夫,竟然还敢以死相逼?”刘璋不屑道:“蠢货而已!”

  荆州周瑜认怂,汉中张鲁逃遁。

  这一刻,刘璋颇有意气风发之感,更觉得启用刘备乃英明之举。

  趁着刘璋高兴,张松顺势进言道:

  “既然张鲁妖道这般畏惧刘皇叔,何不增派援军、一鼓作气,收复汉中呢?”

  刘巴与蒋干对视一眼,二人眼中满是凝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