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魏延:大耳贼这能跑啊!-《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魏延席地而坐,手持水囊仰头灌下,狠狠喝上一大口。

  “啊~”

  水渍浸透胡须也顾不上,伸手胡乱抹了一把。

  风尘仆仆、胡子拉碴,短短时间内,魏延看上去沧桑很多...

  “咱们到哪了?”魏延开口问道。

  “回将军,在巫县附近...”副将回答道:“先前遇上百姓时问过,这已经是荆州最西边的城池,再往西走就要进入益州地界了。”

  “该死的大耳贼!”魏延忍不住破口大骂,“犬入的真能跑!”

  论跑路,放眼天下刘备也是首屈一指。

  一路从大汉最北端,跑到大汉最南端,堪称当代跑男。

  历史上,六十多岁高龄的刘备,在夷陵至白帝城这条路上,愣是让陆逊追不上。

  眼下刘备还要年轻十来岁,跑起来腿脚更麻利...

  魏延率军一路狂飙,眼瞅着刘备就在前边,却愣是这么久都没追上!

  “将军,照这样下去不行啊。”副将忧虑道:“追这么久都没追上,接下来恐怕还是追不上。”

  “大耳贼一旦进入益州,咱们就不好继续追击了。”

  “无妨!”魏延摆手道:“继续追!”

  “出发前,主公曾跟我说过,刘璋不见得会放刘备入境。”魏延沉声道:“只要刘备被卡死在边境,咱们就能成功追杀,大耳贼必死无疑!”

  “原来如此。”副将恍然大悟。

  “走!”魏延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大声道:“弟兄们,继续追!”

  随着一声令下,八百亲卫再次踏上追击之路。

  也得亏周瑜的亲兵素质高,全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否则真不见得能坚持下来...

  前方。

  “孔明,马上就要到边境了。”刘备忧心忡忡道:“你说刘璋会放咱们进去吗?”

  从江夏出发前,刘备照例派出信使告知。

  信使抵达成都后,刘璋却在刘巴、蒋干的影响下,变得举棋不定。

  时间一天天过去,刘备也一直没消息。

  毕竟若是走水路,应当很快就有消息才对。

  张松连忙让信使出蜀打探,然后就在半路上碰到逃亡的刘备。

  刘备也得以从信使口中,知晓刘璋举棋不定的态度。

  “不好说啊。”诸葛亮无奈道:“且看子龙能否言语打动对方。”

  得知刘璋态度摇摆,当即派遣赵云脱离大部队,先行一步去往成都。

  一个人目标足够小,总有办法溜过边境。

  “若是行不通,就只能往山里跑。”刘备环顾周围莽莽群山,“只要这次能大难不死,总会有机会翻身!”

  诸葛亮听闻此言,心中不由升起钦佩之情。

  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下,刘备依旧能保持心态,实在难能可贵。

  “孔明。”刘备喊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物。

  “这是...”

  “闲暇间,抽空给你编的草鞋。”刘备微笑道:“一路逃亡废鞋,有备无患嘛。”

  诸葛亮怔怔无言,心中涌现一抹暖意,默默把崭新的草鞋接在手中。

  “主公,这次我们一定能在蜀中立足!”

  诸葛亮坚定信念,此生一定要助刘备成就一番事业。

  “我相信!”刘备重重点头。

  这时,张飞急急忙忙跑到近前。

  “大哥,身后的贼军又追上来了,咱们速速动身吧。”

  一行人动身出发,继续朝着西边逃亡...

  ——————

  成都。

  岷水,码头。

  赵云一袭便装打扮,身上背着包裹,走下甲板来到岸上。

  “那里就是成都。”船老大伸手指向城池。

  “多谢。”

  “不客气。”船老大咧嘴一笑,“您给的船钱绰绰有余。”

  赵云脱离刘备后,加快脚程先潜入益州境内,在白帝城搭上一支船队。

  以武器甲胄作为船资,乘船一路直达成都,比之走陆路不知要快多少倍...

  刺史府。

  刘璋再一次召集文武群臣,商讨关于刘备之事。

  “诸位。”刘璋开口道:“这位是赵云将军,奉刘皇叔之命前来求救。”

  “刘皇叔借道荆州时,不幸被周瑜截击,眼下大军悉数失散,仅存少量人员沿陆路入蜀,身后还有周瑜的追兵...”

  刘璋把大致情况告知,场中顿时议论纷纷,不由侧目看向赵云。

  刘巴与蒋干听罢,不由对视一眼,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看来主公已经成事。”

  “嗯。”刘巴微微颔首,“咱们若也能成功,刘备就死定了...”

  “此人前来求援。”蒋干瞥了眼赵云,“不知刘璋会不会动摇?”

  “稍后见机行事。”刘巴低声道:“总之不能让刘备入蜀。”

  说话间,张松直接跳出来,道:

  “启禀主公,我方应立即派出大军接应,确保刘皇叔安全入蜀!”

  “是啊。”法正附和道:“刘皇叔为助阵而来,这才导致败于周瑜之手,若主公不闻不问,岂不是失信于天下?”

  “先前有人说,担心刘皇叔前来,乃引狼入室之举。”孟达紧随其后,“如今刘皇叔大军不存、孤身入蜀,又如何能威胁到主公呢?”

  “谁若再劝主公拒绝刘皇叔入境,那就是陷主公于不仁不义之地!”李严扣帽子道:“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亲刘派”纷纷发言,一番话说下来,不仅起到劝说刘璋的作用,甚至还堵住了“反刘派”的嘴巴。

  的确,最初时刘璋亲口同意刘备入蜀,想让后者来帮忙抵御张鲁。

  之后再众人的劝说下,刘璋又变得举棋不定。

  如今刘备马上来了,而且为此还付出惨重伤亡。

  倘若刘璋现在翻脸,又不许刘备入境,无疑是把后者往死路上逼,显得太过不厚道...

  另外,失去大军的刘备,仅仅带着百十号人入蜀,威胁性确实大大降低。

  总不能说刘备这么一点人,就能掀翻刘璋、取而代之吧?

  恐怕刘璋也不会信...

  一时间,刘璋面露意动之色,“反刘派”都欲言又止,不知该如何谏言。

  “咳咳~”

  关键时刻,刘巴一声轻咳,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

  “先生可是有话要讲?”刘璋连忙询问。

  “承蒙使君收留之恩。”刘巴严肃道:“我有一言、不吐不快。”

  “请讲。”

  “刘备与周瑜积怨已久、不死不休。”刘巴幽幽道:“倘若使君收留刘备,定然惹来周瑜敌视。”

  “因刘备一人,而为益州再招惹一位强敌,不智啊!”

  刘璋脸色一变,蒋干又补刀道:

  “那可是周瑜,赤壁一战灭敌二十万,连曹公都不是对手。”

  “使君连区区张鲁都对付不了,怎敢去招惹这样的强敌?”

  二人一唱一和,吓得刘璋脸色煞白,又变得惊疑不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