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挽弓射敌将,一箭定江夏!-《三国:我,赤壁周瑜,揽二乔脱离江东》

  咚咚咚!!!”

  激昂的战鼓声持续响起,大军开始行动起来。

  正面,五千大军严阵以待。

  除此之外,所有大将也都留在此处。

  侧面两度城墙,各自安排两千五百大军,负责佯攻牵制。

  后方的城墙下,则只安排一千兵力。

  只负责堵截,甚至都没带云梯,不需要他们攻城。

  一万一千之众安排完毕,另有八百亲兵营,在魏延的率领下,把持码头、巡视江面,不让城中信使走水路离开。

  城头。

  城下大军的布置,上方尽收眼底。

  “强攻正面,佯攻两侧,堵截后方?”刘琦讥笑道:“我正发愁城中兵力不足,担心被四面围攻,不料敌将竟如此愚蠢!”

  刘琦只有两千兵力,倘若四面围攻,兵力就要分散到四面城墙防守。

  届时,一面城墙上五百人,稀稀拉拉难免出现纰漏。

  现在选择一面强攻,反倒有助于刘琦应对。

  “你们两个,带一部分兵力去应付两翼,正面由我亲自坐镇!”

  刘琦当即把兵力分成三份,大部分留在正面御敌,两翼安排少许应对,后方干脆直接放空。

  “呜呜呜~~~”

  伴随着号角声响起,大战最终拉开帷幕。

  “杀!!!”

  城下,五千大军扛着云梯开始冲锋,诸将更是身先士卒,亲自率军攻城。

  “放箭!!!”

  刘琦指挥若定,拔出腰间佩剑下令。

  “嗖嗖嗖...”

  霎时间,城头箭如雨下,下方大军不可避免出现折损。

  攻城战。

  不死人根本不可能,谁来指挥都免不了。

  “老将军,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已经按照黄忠的建议进行部署,周瑜比较好奇,到底要如何破城呢?

  “还请主公下令,命人给老朽搭起一座瞭望台。”黄忠提出要求。

  “瞭望台?”庞统大为诧异,不知此举何意。

  反倒是周瑜若有所思,从魏延那边调来百人。

  船上有现成的云梯,合钉在一起就能拼出来,倒也不算太麻烦。

  城头。

  “滚石檑木,给我砸!”

  刘琦不停在城上奔走,大声呐喊鼓舞士气。

  无他,正面的强攻太猛了...

  在诸将的带领下,五千大军如潮水般,一浪接着一浪,向城头发动连绵不绝的攻势,防守方应付起来也非常吃力。

  “求援的信使已经派出去,不日就能告知吴侯与皇叔。”刘琦大声道:“江陵到江夏,走水路不过一日功夫。”

  “三天!”

  “弟兄们咬牙守住三天,咱们的援军就能从前线返回!”

  不得不说,刘琦的话术还是非常有效。

  一听坚守三日,就能把援军等回来,守军心中纷纷大定。

  刘琦不停在城上来回奔走,说着各种激励士气的言语。

  偶尔遇上先登的敌军,更是挥动手中佩剑,亲自上阵杀敌。

  一时间,城头之上,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硬是扛住城下的狂猛进攻。

  余光一瞥,城外突兀竖起一座瞭望台。

  刘琦看了几眼,便收回视线,并未太过放在心上。

  无非是眺望城头情况,对攻城方很正常,收回视线与心思,继续指挥大军御敌。

  城外。

  黄忠背着牛角大弓,腰间挂着箭囊,开始往瞭望塔上攀爬。

  “主公,这...”

  庞统拉着周瑜,去往一旁小声道:

  “若属下没猜错,老将军这是打算上去射杀敌将?”

  看黄忠的架势,再结合快速破城的说法,庞统思来想去...

  貌似只有当场射死敌军指挥官,才能达到这般效果。

  “应是如此。”

  “这...”庞统忍不住道:“未免太过儿戏,万一射不中怎么办?”

  庞统的担忧不无道理,瞭望台距离城头很远,且城头上那么多人...

  想要万军从中取上将首级,且还是远程狙杀,想一想都觉得不可能。

  “且观之。”周瑜出言安抚,“老将军既然敢如此行事,料想肯定有把握。”

  在弄明白黄忠的意图后,周瑜反倒是安心下来。

  另一边。

  黄忠已经爬上瞭望台的顶端,稳稳屹立其上,朝着城头眺望巡视。

  苍老的眼眸不见浑浊,反而如苍鹰般锐利异常。

  不多时,黄忠就锁定目标人物。

  尽管城头人很多,但想要找到主将也不算难。

  首先,刘琦身上的甲胄,就与普通士卒完全不同。

  其次,正常士卒都守在各自的位置,不会四下乱窜。

  刘琦甲胄精良,手持佩剑,不停在城头奔走,自然会非常显眼。

  这也是黄忠谏言,让周瑜强攻正面的意图所在。

  正面作为强攻方向,刘琦肯定会待在正面。

  攻强守弱,刘琦稳坐钓鱼台不现实,肯定要四下巡视战况。

  这一切,都在黄忠的预料之中。

  目光牢牢锁定目标,黄忠把牛角大弓握在手中。

  另一只手打开箭囊,里边只有一支箭...

  说是箭矢,其实都有些不合适。

  通体精铁打造,就跟一根小短矛似的,拿在手中甚至能当标枪投掷。

  将箭矢搭在弦上,黄忠缓缓拉弓。

  “咯吱~”

  粗大的弓弦绷紧张开,黄忠开始瞄准,并稳稳保持着挽弓姿态。

  身形与双臂不见丝毫颤动,可见黄忠力量多么惊人。

  城头上。

  “公子,你歇歇吧。”有亲兵谏言道:“嗓子都喊哑了,喝口水、喘口气。”

  “好吧。”满头大汗的刘琦并未拒绝。

  不停奔走督战,大声振奋军心,确实非常费力。

  从亲兵手中接过水囊,拔开木塞仰头灌水。

  “啊~”

  一口水饮下,刘琦不禁发出一声满足的叹息。

  视线不经意间扫过,刘琦发现瞭望台上,好像站着一个人。

  距离太远,看不清面容。

  “莫不是敌军主帅?”

  念及此处,刘琦再度定睛看去,发现...对方好像在拉弓?

  “这么远...”刘琦目测一下距离,失笑道:“以为自己是吕布呢?”

  从刘备口中听过“辕门射戟”,刘琦不觉得除吕布外,还有人能射这么远。

  就算真能射到城头,了不起击杀一人罢了,于战局又有多大影响呢?

  就在这时,视线内突然划过什么。

  一个小黑点由远及近、飞掠而来,并在刘琦的瞳孔中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