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漏断,漱芳斋的灯芯子已焦了一半,烛光在雨声里一跳一跳,像垂死的小萤。
小燕子合衣倒在榻上,腰间那柄断剑“知远”硌得肋骨生疼。她不想摘——疼才提醒她:夜是真的,雨是真的,坟也是真的。
窗棂外,雨角忽然斜了。
不是风,是整座天地在无声地偏转。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一股淡淡的、御膳房糖蒸酥酪的甜味,悄悄爬满了屋子。
“丫头——”
有人在黑暗里喊她,嗓子沙哑,像牢门生了锈的轴。
小燕子猛一回头,发现自己竟站在一条长长的青砖甬道上。甬道尽头,一盏白纸灯笼,灯笼上写着朱笔“狱”字,被雨丝打出殷红的泪。
灯下站着老佛爷。
还是那件补丁累累的灰色囚衣,袖口露出嶙峋手腕,腕上却套着一只崭新的、明黄缂丝的护腕,绣着一枝歪脖子的杏花——针脚稚拙,是小燕子十二岁时的第一块刺绣。
老佛爷抬手,护腕上的杏花便簌簌地抖,像要从布里开出来。
“这儿潮,别跪。”
老佛爷一把搀住小燕子的胳膊——掌心干燥温暖,哪里还有半分临终时的冰凉。
小燕子却扑通跪下,额头抵着老佛爷的膝盖,哭得抽抽噎噎:“您……您怎么才来?”
老佛爷笑出一声叹:“傻丫头,阴司路远,还得打发黑白无常去山东销账,耽搁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小油纸包,三层,揭开是几块碎成渣的糖蒸酥酪,混着杏花瓣。
“御膳房新来的厨子不行,化得只剩这点儿魂儿了,将就。”
他用指尖蘸了一点,抹在小燕子唇角。甜味一触舌尖,小燕子便觉得胸口那团铁锈味被化开一道缝,疼得她倒抽一口气。
“梨花白好喝不?”老佛爷眯眼,像当年等她写字时那样促狭。
小燕子摇头,泪也跟着甩:“苦的……比杏仁还苦。”
“苦就对了。”老佛爷抬手,虚虚点了点她腰间断剑,“人这一辈子,要咽的苦,一口也少不了;但甜,得自己找。”
他话音落下,甬道两侧忽现两排木栅栏,栅栏里探出无数只手,枯瘦、血迹斑斑,却都攥着一朵小小的杏花。
花瓣被雨水冲得粉白,指尖却殷红,像从血肉里开出来的。
那些手把花递到小燕子面前,无声地抖。
小燕子怔住——每一朵花心里,都藏着一个“春”字,歪歪扭扭,是她当年学字的笔迹。
“我打过你手心,还记得?”
老佛爷抬手,戒尺凌空一划,却落在自己掌心,“啪”一声脆响。
“打你,是怕你忘了春天有多长。如今你大了,该自己握笔了。”
他握住小燕子的手,覆在断剑裂痕上。
剑身忽然发烫,那道裂痕竟慢慢合拢,只剩一道浅浅的粉,像杏花花茎的细脉。
“剑断了,还能再铸;人哭了,还能再笑。”
雨声忽远忽近。
甬道尽头,白纸灯笼的火苗晃了晃,爆出最后一粒灯花。
老佛爷的身影被那粒灯花拉得极长,袖口补丁的线头一根根剥落,飞进雨里,化成一群白蝶。
“时辰到了。”
他抬手,把那只明黄护腕褪下,系在小燕子腕上。护腕内侧,用褪色红线绣着四个小字:
“丫头不哭”。
针脚却换作了老佛爷的手——横平竖直,像牢里栅栏,也像御笔朱批。
“回去吧,山东的杏花比这儿早开半个月。”
老佛爷最后揉了揉小燕子的发顶,掌心温度透过湿发,烫得她一个激灵。
“您跟我一起走!”小燕子伸手去抓,却只抓住一盏冰冷的灯笼。
灯笼纸面被雨浸透,“狱”字晕染成一片模糊的胭脂。
“丫头,别回头。”
老佛爷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笑,“回头就是牢。”
小燕子咬紧牙关,转身狂奔。
脚下青砖化作漱芳斋的雕花地砖,雨丝化作帐顶流苏,白灯笼化作半焦的烛火——
“咚!”
她一头撞在榻前脚踏上,疼得睁眼。
屋里雨声未歇,烛泪堆成小山。腕上却多了一只褪色的明黄护腕,护腕内侧,“丫头不哭”四字被泪水晕开,像要活过来。
窗外,一枝野杏被风吹得探进窗棂,花瓣上沾着雨,轻轻落在“知远”肩脊。
剑身那道裂痕里,嵌着一点新发的粉,像老佛爷隔着阴阳,给她点了一粒胭脂。
小燕子攥紧护腕,忽然笑了一声,泪还挂在睫毛上。
“山东……杏花。”
她翻身下榻,赤脚踩在冰凉的青砖上,却觉得每一步都踩在春天里。
案头,晴儿睡前留下的那碟玫瑰松子糕被雨水打湿了,糕面凝出一层深褐色的泪。
小燕子掰下一角,含进嘴里。
苦杏仁的回甘,混着糖霜的甜,像极了那年大牢里化在手心的酥酪。
她抬头,对虚空轻声说:
“老弗爷,等我从山东回来,给您带真正的梨花白——不苦的。”
烛火一跳,仿佛有人在黑暗里应了一声:
“傻丫头,春天还长着呢。”
喜欢新还珠格格之燕泰情
小燕子合衣倒在榻上,腰间那柄断剑“知远”硌得肋骨生疼。她不想摘——疼才提醒她:夜是真的,雨是真的,坟也是真的。
窗棂外,雨角忽然斜了。
不是风,是整座天地在无声地偏转。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一股淡淡的、御膳房糖蒸酥酪的甜味,悄悄爬满了屋子。
“丫头——”
有人在黑暗里喊她,嗓子沙哑,像牢门生了锈的轴。
小燕子猛一回头,发现自己竟站在一条长长的青砖甬道上。甬道尽头,一盏白纸灯笼,灯笼上写着朱笔“狱”字,被雨丝打出殷红的泪。
灯下站着老佛爷。
还是那件补丁累累的灰色囚衣,袖口露出嶙峋手腕,腕上却套着一只崭新的、明黄缂丝的护腕,绣着一枝歪脖子的杏花——针脚稚拙,是小燕子十二岁时的第一块刺绣。
老佛爷抬手,护腕上的杏花便簌簌地抖,像要从布里开出来。
“这儿潮,别跪。”
老佛爷一把搀住小燕子的胳膊——掌心干燥温暖,哪里还有半分临终时的冰凉。
小燕子却扑通跪下,额头抵着老佛爷的膝盖,哭得抽抽噎噎:“您……您怎么才来?”
老佛爷笑出一声叹:“傻丫头,阴司路远,还得打发黑白无常去山东销账,耽搁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只小小油纸包,三层,揭开是几块碎成渣的糖蒸酥酪,混着杏花瓣。
“御膳房新来的厨子不行,化得只剩这点儿魂儿了,将就。”
他用指尖蘸了一点,抹在小燕子唇角。甜味一触舌尖,小燕子便觉得胸口那团铁锈味被化开一道缝,疼得她倒抽一口气。
“梨花白好喝不?”老佛爷眯眼,像当年等她写字时那样促狭。
小燕子摇头,泪也跟着甩:“苦的……比杏仁还苦。”
“苦就对了。”老佛爷抬手,虚虚点了点她腰间断剑,“人这一辈子,要咽的苦,一口也少不了;但甜,得自己找。”
他话音落下,甬道两侧忽现两排木栅栏,栅栏里探出无数只手,枯瘦、血迹斑斑,却都攥着一朵小小的杏花。
花瓣被雨水冲得粉白,指尖却殷红,像从血肉里开出来的。
那些手把花递到小燕子面前,无声地抖。
小燕子怔住——每一朵花心里,都藏着一个“春”字,歪歪扭扭,是她当年学字的笔迹。
“我打过你手心,还记得?”
老佛爷抬手,戒尺凌空一划,却落在自己掌心,“啪”一声脆响。
“打你,是怕你忘了春天有多长。如今你大了,该自己握笔了。”
他握住小燕子的手,覆在断剑裂痕上。
剑身忽然发烫,那道裂痕竟慢慢合拢,只剩一道浅浅的粉,像杏花花茎的细脉。
“剑断了,还能再铸;人哭了,还能再笑。”
雨声忽远忽近。
甬道尽头,白纸灯笼的火苗晃了晃,爆出最后一粒灯花。
老佛爷的身影被那粒灯花拉得极长,袖口补丁的线头一根根剥落,飞进雨里,化成一群白蝶。
“时辰到了。”
他抬手,把那只明黄护腕褪下,系在小燕子腕上。护腕内侧,用褪色红线绣着四个小字:
“丫头不哭”。
针脚却换作了老佛爷的手——横平竖直,像牢里栅栏,也像御笔朱批。
“回去吧,山东的杏花比这儿早开半个月。”
老佛爷最后揉了揉小燕子的发顶,掌心温度透过湿发,烫得她一个激灵。
“您跟我一起走!”小燕子伸手去抓,却只抓住一盏冰冷的灯笼。
灯笼纸面被雨浸透,“狱”字晕染成一片模糊的胭脂。
“丫头,别回头。”
老佛爷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带着笑,“回头就是牢。”
小燕子咬紧牙关,转身狂奔。
脚下青砖化作漱芳斋的雕花地砖,雨丝化作帐顶流苏,白灯笼化作半焦的烛火——
“咚!”
她一头撞在榻前脚踏上,疼得睁眼。
屋里雨声未歇,烛泪堆成小山。腕上却多了一只褪色的明黄护腕,护腕内侧,“丫头不哭”四字被泪水晕开,像要活过来。
窗外,一枝野杏被风吹得探进窗棂,花瓣上沾着雨,轻轻落在“知远”肩脊。
剑身那道裂痕里,嵌着一点新发的粉,像老佛爷隔着阴阳,给她点了一粒胭脂。
小燕子攥紧护腕,忽然笑了一声,泪还挂在睫毛上。
“山东……杏花。”
她翻身下榻,赤脚踩在冰凉的青砖上,却觉得每一步都踩在春天里。
案头,晴儿睡前留下的那碟玫瑰松子糕被雨水打湿了,糕面凝出一层深褐色的泪。
小燕子掰下一角,含进嘴里。
苦杏仁的回甘,混着糖霜的甜,像极了那年大牢里化在手心的酥酪。
她抬头,对虚空轻声说:
“老弗爷,等我从山东回来,给您带真正的梨花白——不苦的。”
烛火一跳,仿佛有人在黑暗里应了一声:
“傻丫头,春天还长着呢。”
喜欢新还珠格格之燕泰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