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和秦王府合作-《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这个冬天,秦王府的府兵们过得格外舒坦。

  新来的关系户家里人不时的送些没见过的吃食和棉布,他们几百个府兵都沾了光。

  朱百户拿着长枪:“夏竹啊,你说你都这么有钱了,还来混军功干什么?”

  夏竹笑道:“百户,我们想要改变阶层,不然就是一辈子的商人了。”

  朱百户无奈道:“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你们有钱的人想要功名,我们有正经工作的反倒是想要钱……”

  夏竹:“朱百户,我还有些同乡,身世干净,不如我给王府的府兵们找份工作,用我的同乡替换掉他们。”

  “这样一来,这些人的俸禄百户大人就可以拿下了。”

  朱百户眼睛一亮:“好,这事情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

  三人点头:“多谢百户大人!”

  ……

  秦王府内,朱存机拉着王妃在朱存枢的屋子里寻找着朱存枢的宝贝。

  听说那是一种神奇的药丸。

  听说吃过之后皇嫂都受不鸟了呢。

  想必自己也能硬气一回。

  朱存机:“我都三十五了,还没子嗣,生而为人,真是抱歉啊!”

  秦王府的府库里,整整三大箱子的金银珠宝,足够秦王府几百年的开销了。

  “想不到哥哥存了这么多钱,不行,我一定要存的比他更多。”

  刚当上秦世子,心态就发生了改变。

  “皇上不给我封王,不给我分钱,我就自己搞。”

  “额的额的都是额的!”

  将箱子的珠宝抓在手上,闻了闻:“金钱的味道。”

  朱存机突然反应过来:“这些不重要,反正钱不会长腿不会跑掉。”

  “先找孙掌柜给哥哥的神药,如果好用的话,我也找孙掌柜要。”

  随后终于在朱存枢的屋子里,找到了一个瓷瓶。

  里面的药丸圆润无比。

  ……

  一天后,朱存机黑着眼眶,满脸兴奋。

  “快备轿,我要去找孙掌柜的。”

  “是!”

  李氏商行,孙青山看着李冰定制的发展计划。

  “农业,畜牧业,工厂……”

  想要修建场地就要地皮,可是在西安,这一切都绕不开秦王府。

  这些宗族土地兼并严重,西安附近土地大部分都是秦王府的。

  “不过李大人将这些规划写了出来,那肯定是做出有了计划。”

  孙青山无比相信李冰。

  商行外,豪华的轿子停了下来。

  胖胖的朱存机迈着虚浮的脚步下了轿。

  “孙掌柜,孙掌柜在吗?”

  孙青山将手中的计划书放到一旁。

  “秦世子,你今天怎么出来了?”

  朱存机:“我哥已经死了,我现在就是老大,他能做的,我也能做。”

  “他不能做的我也能做!”

  “以后和你做生意的人可是我了啊!”

  孙青山愣了一下:“完了,又是一个周扒皮。”

  朱存机:“我记得年前的纺织厂你给我哥签了协议。”

  “以后工厂产出的利润我们五五开怎么样?”

  孙青山:“?”

  原来不是说不给自己钱,让自己白打工吗?

  朱存机拿出契约:“我哥已经没了,这东西也没什么用。”

  孙青山拿过契约,看着上面三七分成愣了一下。

  这秦王府的管家也太能贪污了吧。

  对一个商人都如此,那么这秦王府的管家对百姓又该多苛刻呢?

  孙青山内心想着一会儿去就给李大人报告,找机会弄死这个管事,为民除害。

  “不对,应该扔进矿山,让他劳改到五十岁退休为止!”

  鉴于古人的平均寿命,李冰规定工作者五十退休,是很合情合理的。

  “孙掌柜?孙掌柜?”

  朱存机看着发呆的孙青山,以为自己的慷慨吓到了他。

  孙青山如果知道肯定内心鄙夷:“拿我的工厂,还想让我感激你?”

  “我会那么贱吗?”

  于是低声说道:“世子真慷慨啊,草民哪敢不从。”

  反正这织布工厂产出的布匹很快便会被晋商拉走,多少利润不是自己说了算嘛!

  朱存机被自己的善良感动到了:“孙掌柜,我听说你给我哥哥一种药丸,不知道你这里有没有了?”

  说完之后搓着手,眼神炙热的看着孙青山。

  孙青山内心:“完了,让朱存机找到了朱存枢的真正遗产了。”

  “秦世子,这东西比较难得……”

  新晋亲世子朱存机:“四六开,我四你六!”

  孙青山假装思考了一会儿:“既然秦世子诚心诚意的做生意,我也不能不给你面子。”

  “我明天会给你一个答案的。”

  朱存机悄咪咪的走出了李氏商行。

  “世子,我们接着去哪?”

  朱存机坐进轿子:“我要去巡视我的土地,我可不是我哥,什么事情都不管。”

  他身边的管家:切,还不是孙掌柜没给你药,你回去也硬不起来,神气什么。

  李冰就在西安东大街闲逛,孙掌柜很快就找到了他。

  “李大人,朱存机想要神药,并且拿着我们没有建成的纺织厂当筹码。”

  李冰听说后:“答应他啊,为什么不答应?”

  “他懂管理吗?他敢找事吗?”

  孙青山懂了:“李大人是说即使秦王府说掌握了工厂,没有相应的制度,也只能依靠我们。”

  李冰点头:“是的,并且重要的是这是对王权制度的冲击。”

  即使在外人看来,李冰所建立的工厂是附庸在秦王府上的。

  “只要让百姓们知道他们能通过劳动富裕起来,活着没那么苦。”

  “那么王权的谎言就不攻自破了。”

  孙青山内心一惊:“李大人,你这是准备对儒家动手了?”

  李冰点了点头:“只是在这西安附近,现在趁着陕西混乱,朝廷没有注意到我们。”

  “等朝廷注意到的时候,资本的萌芽已经成为参天大树了。”

  并且勾栏的说书人会慢慢的影响听众的想法,时间不会太久。

  孙青山笑道:“李大人,这样一来,王朝的谎言不攻自破,我们能少杀很多人就能占领这里。”

  李冰摇了摇头:“真正的宗族乡绅在南方,他们和朝廷的文武百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想要改变,就得流血,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