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时间快了-《仓库通明末,我在明末当知县》

  天气一天天的变暖,田地里的玉米已经有半米多深了。

  白水县的百姓们看着这没见过的农作物,一个比一个开心。

  地里终于能种成庄稼了!

  虽然不知道李大人让种的东西是什么。不过耕地不是自己的,就算种不出来东西,李大人也不会怪罪的。

  几个农夫坐在地头上,头上都戴着一顶草帽:“这地里要是种小麦和稻米,这时候都快能看到抽穗了!”

  “不知道李大人让我们种的这御麦到底怎么样。”

  “我相信李大人,再说了,城西的田地上不是种了小麦了吗,如果这御麦不行,想必李大人不会让我们再折腾了!”

  “是啊,是啊!”

  “听说城南还种了棉花,那东西又不能吃,种它干什么啊!”

  这时候农业部马大宝员外刚好过来,听到了百姓们的议论声。

  忍不住开口道:“棉花可以做衣服,你们也不愿意光着身子出去吧?”

  农户们打了个冷颤:“这太可怕了!”

  “还是李大人高瞻远瞩啊!”

  “好了,你们休息好,按照我规划的地方挖水渠,到时候水泥匠会把水渠用水泥修一遍。”

  “到时候你们就不用担心天旱的问题啦!”

  马大宝指挥道。

  农夫们见到李大人真的在认真解决这个天旱问题,顿时欢呼起来。

  仓库里

  李冰发现了严重的问题,好像是从一个多月前和澄城县合并的时候。

  他回到西安仓库,好像时间还停留在三月,本来暖和的天气突然变得有些寒冷。

  起初并没有在意,毕竟两边的天气并不一致。

  可是打开手机,日期明显比明朝慢很多。

  似乎仓库另一边明朝的时间变得快了。

  原来是1:1的话,现在似乎明朝时间流速将近真实时间的三倍。

  真的可怕!

  如果以后时间的比例变得更大,那自己还要不要回来了?

  李冰趁着上午采购完粮食物资,便马上将粮食送去仓库。

  等到了白水县县衙仓库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

  明明忙完还是上午!

  李冰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难道是自己占领的地方越多,时间流速越快吗?

  想不明白的事情就不要想了,想多了头疼。

  不过好消息是自己在这边做的事情并不会影响现实。

  如果影响的话,地里一定会留下很多深井,李冰特意回去看了,没有一点影响。

  李冰将自己的发现写在册子上,防止以后出现变化没有能够及时发现。

  然后将书册放到自己住的内宅里。

  毕竟数据和文字不会骗人。

  不过这个变化也不全是坏处。

  “我可以在这里学习,卷死他们!”李冰哭笑不得的想道。

  “也不会让自己脱离社会太久,看来这通道还是支持我在明末活动的!”

  “上天安排的最大嘛!”李冰自言自语道。

  “我可是要成为拯救这个时代的男人。”

  “大明王,我当定了!”

  ……

  中二了一番之后,李冰叫来了苏诗雨等人。

  “走吧,去看看市场建造的怎么样了!”

  李冰招呼众人。

  广场旁边的店铺被全部强拆了,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意见,少部分在李冰给大量赔偿款和店铺使用权后,也没了意见。

  再有意见的话,王六就准备带人说服他们了。

  水泥真是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配上一定比例的沙子,就能让房子建的很结实,很高。

  这次李冰让房屋建造中首次用上了钢筋。

  高温加热后锻造成细长的圆柱形状。

  水泥里增加钢筋可以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还能让建筑更结实。

  李冰计划建造三层的商业街道,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并且这个高度,水泥很轻松就能做到。

  选在这个时间修建也是考虑到温度高,水泥不会干裂。

  工业区的水泥和砖瓦厂的红砖源源不断的拉进城里。

  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排排三层红砖建成的楼房,预制板封顶,简单粗暴。

  商业街也一天天的完善起来。

  这些在后世的违章建筑的房屋,如今却是最结实的。

  “商业街没有亮堂堂的窗户怎么行呢!”李冰看着建筑物窗户位置的空洞说道。

  苏诗雨:“用木窗就可以了,很亮的。”

  李冰想起来电视剧水浒传上潘金莲推开的那种木窗户。

  “不妥,不妥,那种窗户不够高级!”

  李冰喊来工业区的郑全有道:“郑大叔,我给你一个制作窗户材料的方法和配方,你去试试。”

  郑全有:“有配方,我就能做!”

  李冰点头道:“好,等你做出来了会让你知道什么叫高级感!”

  郑全有拿到原料配方和制作方法后,立马带着矿区的工人们挖石英岩等矿石。

  破碎,筛分等流程处理之后,用高炉加热搅拌,减少气泡,最后加入草木灰等提高透明度。

  第二天一早,郑全有便来到县衙。

  “李大人,你让我搞玻璃,我搞出来了!”

  然后递给李冰一块透明的不规则的玻璃。

  虽然还有些泛黄,但透明度完全够用。

  “干的好,你去找小苏师爷领赏吧!”

  “哎,我知道了,不过大人,这东西能不能给我一些,你说这是做窗户用的,我家的木窗被虫子咬坏了…”

  “行,你看着安排就可以了,这东西就是一些沙子,但是你也不想因为太招摇让别的州府把配方抢走吧?”

  郑全有:“我知道了!”

  其实不用郑全有招摇,大明已经有玻璃存在了,只不过纯度不够,实用性不强,多半用于官府和皇室和宗教。

  李冰找来白水县的坐班木匠,让他们去测量商业街建筑窗户的尺寸,然后做出木框。

  玻璃塞到框框里面,窗户就完成了。

  如此一来,商业街的建筑就完成了。

  广场周围,百姓们围着广场中央的李冰。

  李冰也不墨迹:“白水县商业街正式开市了,想要做生意的可以到刘一刀处签字租房!”

  一个布商老板拿着李冰给的房票道:“李大人,你拆房子的时候,不是给了房票吗,我的你改了两个月,终于可以用上了!”

  “好,纺织街四号房是你的了!”

  布商老板高兴的拿到象征房屋所有权的钥匙,走了回去。

  还有更多的商人排着队伍等租房。

  有李大人的民团,外面流匪进不来,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

  商人的目光可是很毒辣的。

  一个卖板面的商贩也看中了商业街小吃街道的位置,旁边是剧场,人们看完剧场就会来吃饭。

  李大人真是天才!

  “刘班头,我租一间房,做饭食的,这是租金!”

  “好,在合同上签字,拿上钥匙就能走了。”

  刘一刀将商贩的名字歪歪扭扭的记录在县衙黄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