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皇帝问道-《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虽是心有芥蒂,可到底没有为难她。

  朱维桢只将人打发下去,“好了,朕累了,你先回去吧!”

  等叶寒烟将药给陈新后退下,皇帝也没说要用这药的话。

  之后几日只有太医院擅治风寒的那几人,带着徒弟,常住乾清宫。其他嫔妃,是断不许来的。

  皇帝苦汁子一口一口的咽着,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法子也是寻的,先前嘉善给太皇太后找的老道,也留着。

  最主要的就是这老道。

  曹王世子好似霉运连连,听闻道家修福养身的法子多,皇帝病弱,也愿意听他说话。

  老道其实并不太仙风道骨,甚至因为这这日子在宫里吃好喝好,满脸红光,有些发胖,说的话也玄乎着呢,“陛下安心,帝星明亮,万事随您心意,落入它们的归处。”

  此话说到皇帝心头,让朱维桢有了和他说话的欲望。

  可不想让一个出身乡野的老道对朝堂插嘴,让皇帝平添荒唐之名。故而皇帝只问了后宫,“那后宫娘娘们又如何?”

  那老道的确有几份糊弄人的道行,这会瞧和不会瞧的,都该知道,皇帝又不是势弱,皇宫诸位的前程,理所当然的皆被帝星牵动,随帝王心意而变。

  这种可连乡间的老农也知道一二的道理。

  可皇帝特意问起,老道拿不准帝王的态度,不敢乱说,只能故弄玄虚,随意跨了一步,低头闭眼,再抬起头来时,才道,“皇后天赐凤命……母仪天下、咳……众人折服……”

  都是些场面话,皇帝又问:“其他人呢……”

  老道仍是含糊:“有陛下龙气庇佑,紫气笼罩,福禄双全……”

  “荣婕妤如何?”朱维桢不想再听敷衍之言,这让他觉得把太皇太后过了命节归功于老道,有些名不符实。

  老道虽在宫中住了一段时间,可后宫嫔妃,也不是他能打听接触的。这让他说起话来更加迟疑,不过顺着天子的意思说些好话,这也是老道能混到御前的本事,“荣婕妤命贵,生来便是做天家妃嫔的……她的归处,皆在陛下念想之间。她与陛下,是天赐的情缘。”

  皇帝垂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那你看看,她们哪个对国朝运势有助?哪些……需要注意?”

  皇帝从始至终,只具体的提了一位嫔妃,再者,宫中住了几月,嫔妃情况了解一二,无子家世一般却居于高位的……

  天子抬爱,自有追捧之人。

  老道暗想,天子怕是想要道家给那位娘娘弄个有说法的名头,来增添荣光。

  不过便是天子暗示,老道也不敢轻言,影响国朝未来,给自己造下孽障。

  “这后妃之中,当属皇后,位定中宫,便是去时……也是如此。”老道暗示的看向皇帝,凤位关乎朝政,皇帝如何想不重要,老道自己可不愿为了奉承皇帝,给人吹个仙子下凡,惹了其他人忌讳。

  因此他又在皇后和那位荣婕妤之外提起了三妃,“三妃与两位昭仪娘娘,子嗣宫饱满,多福多寿命格。”

  最后才说到荣婕妤,语气也多为劝谏。“至于婕妤娘娘,皆在陛下,祖宗有法,陛下圣明,取其益处,照先祖之度,便可。”

  朱维桢不明白这油滑的老道误解了他的意思,只疑心老道绕弯子糊弄自己。

  可转念一想,三个婕妤。明婕妤是自己随口应下丹阳大长公主的,赵婕妤是自己在圣寿上看上提前纳了的,至于荣婕妤……也是单凭自己宠爱……

  皇帝点头,算是明了了。

  兴安、陈福、陈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陛下这这才三十不到,正值青壮,怎得跟个年岁将近的老皇帝似的,为了场久熬的风寒,竟然信起了这些老道。

  有史为鉴,像陛下这样大权在握,史可表功的青年皇帝,只有奉自己为上天之子,天下之主,让道佛两家开路护佑的。

  没得被一老道三言两语糊弄的。

  好在朱维桢的疑惑脆弱只有一时。

  天赐两世帝王之尊,路上再多疑惑,也比不过天命在我的信心。

  到了病愈之后,坐在殿门高堂再次听政。

  天下权柄在握的感觉很快就冲淡了所有疑虑。

  便是妖异,跪伏于帝王面前,也不足为惧!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