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去避暑-《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

  广安郡王虚着皇帝身边陈新的眼色,埋头不敢看皇帝,只尴尬道:“他同王妃娘家表妹关系好。”

  被连续拒绝,皇帝觉得自己被敷衍了。

  他笑了一声,冷漠说道:“既然如此,朕让皇后给她们赐婚可好?”

  广安郡王就等这个呢?天可怜见的,王妃因为长子离世,对侧妃一身的成见。

  偏偏她生的老三看上了侧妃侄女,侧妃生的老四又喜欢王妃侄女。

  老三知道顾及母妃心情,闹也怕把王妃气出来个好歹,平日都收着呢。

  可是他那侧妃生的四儿子,却天天去王妃娘家瞅着,自己二儿子三儿子多跟表妹说句话,都要被他在旁边阴阳怪气好半天。

  广安郡王都要被他这副不友爱兄弟,还不像个君子的行为举动气的半死。

  可是再气,那也是他儿子,不能明知道他喜欢什么,还要故意让他得不到吧?

  自己劝不了王妃,可王妃总不能抗旨吧?

  广安郡王一脸喜气,兴高采烈的行礼,“臣谢陛下恩典!”

  “陛下,其实靖王府、成王府还有适龄未婚配者,”广安郡王喜气洋洋的说道:“伯爵之女配亲王之子正好,陛下选个有爵位,就不算辱没了陇西伯门楣。”

  自己儿子只是郡王之子,哪比得上亲王之子。

  这会广安郡王是半点不提自己三儿子四四儿子按着太祖规矩未来是国公爵位,而成王其余庶子,即使皇帝宽容,却只有镇国将军爵位了。

  “嫁过去就是一品的诰命。成王府还有南昌侯家的姑娘做嫂嫂,她们相处的来。”

  广安郡王可是很记仇的,陇西伯儿子负了他姑娘,御史弹劾的时候,南昌侯一个不相干的外人,竟然为陇西伯在皇帝跟前求情做保。

  既然如此,那郡王爷就发一回善心,让他们两家姑娘做妯娌,成全了他们的一番情意。

  还是皇帝今日兴致好,没计较他那点小心思,只笑道将他打发出去,所谓的赐婚也没了下文。

  最后还是圣母皇太后,在陇西伯家几个姑娘里,挑了一个会来事的,让嘉恩伯夫人相看了一回,给赐了婚事。

  其余三个,都放回去让她们自行婚配了。

  今年入选的五人,对于皇家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

  因为皇帝赶着奉太皇太后去华阳行宫避暑,并没有放她们归家,直接挑了日子,让她们住在了宫里。

  位份更简单,除了皇帝选的两位,得了成了顺美人和恭美人外,其他三人皆是宝林。

  因为想着赵嫔亲近康宁宫,许贵人在康宁宫和坤宁宫之间游走,算是母后皇太后一系。

  在皇后商议着分配宫殿时,皇帝大手一挥,把新选的顺美人,直接放在了景阳宫里。

  至于和云妃有亲的恭美人,被皇后塞进了陆昭仪的永春宫里。

  其他三人,端妃的咸福宫、淑妃的永寿宫、黎嫔的长庆宫各得了一个。

  全宫上下,唯独云妃的永安宫和荣嫔的桃灼殿没其他宫妃,得了一片自在。

  说起这三人,朱维桢对她们还是很有印象的。

  圣母皇太后选秀敷衍的很,除了妇容女工礼仪出挑的郑氏,其他两个,就是看着名字选的。

  皇帝看着福来女、夏侯美人,这两个名字,很难不留下深刻印象。

  六月初的时候,皇帝便直接带着皇后,奉太皇太后,二位太后去了华阳宫。

  华阳宫多花草树木,又有华阳湖,虽比皇城要大一些,住的地方却是有限的。

  皇帝也没多带人来,后宫里除了皇后,只带了三妃、两个昭仪和四位嫔位,宋嫔因为风寒,和其他人留在了宫里。

  能和孙儿一起出来游湖,太皇太后果然高兴,她坐上快船,让皇帝和湘王坐在两旁,带上三五个宫人,让人把船划到荷花丛里,笑道:“难得今年朝中无大事,凡事都顺心,哀家也高兴。”

  她随手掐了一朵莲蓬,亲手剥了,分给皇帝和湘王两颗,“哀家知道,当了皇帝,天下人的担子都压在身上,朝臣嫔妃们也是各有各的心,所以有时候荣嫔能跟皇帝说说话,哀家也就不愿过多计较。”

  她叹了口气,“难得皇后如今也宽和,皇帝要心中有数才是。”

  朱维桢想也知道,哪怕乾清宫铁通一片,可是荣嫔前一段时间,一直找宗室搭话。后来圣母皇太后赐婚,太皇太后前后一想,便是什么也瞒不住她老人家的。

  皇帝好生应了。

  对于太皇太后说皇后宽和之事,他倒是坦然一笑。

  无论哪个皇后,遇上没有子嗣还与娘家不和的宠妃,都会觉得心安一些的吧?

  更何况皇后如今有了儿女,哪有稳不住的?

  喜欢论皇帝重生后的修养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