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听听,四海,哎,我真的是为你感觉臊得慌,你等着吧,后面有你享福的日子。”
说完林改柱就不再搭理他了,直接对着林志强说道:“志强,拟个分家说明,把啥都写清楚。”
“行。”
林志强应了一声后,就拿起钢笔写了起来。
很快,一份分家协议就书写好了。
书写好了之后,林志强就给几人读了一下。
“今有林家湾生产队队员,林四海(父),林长河(次子)决定分家分户。
林四海分林长河,碗碟各四个,粮食一半,被褥两床,现金三十四块。
将村北头老宅分给林长河。
林长河承担林四海以及林柳氏的养老问题,即日起,每月二元养老费。
直至林四海卧床不起,林长河需要照顾林四海的衣食起居,直至下葬。
落款:林家湾生产队。
队长:林改柱。
书记:林志强。
1971年3月12日。
来,你俩要是都没有意见,那就来签名按手印。”
林长河直接拿起钢笔把自己的大名写在上面,随后在林志强递过来的印泥上按了一下大拇指,随后印在自己的名字上。
林四海也拿起笔,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一下。
然后按了一下自己的手印。
“好了,走吧,既然已经签字按手印了,现在就去你家,把家分了。”林志强把协议放进抽屉然后锁好抽屉后对着林四海父子俩说道。
随后,几人就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陈向阳没有跟着一起去凑热闹。
毕竟人家分家,在这边吃吃瓜就行了,跟着人家去家里就有点不像话了。
...............
半个小时后,林改柱跟林志强带着林长河还有魏小娥,用架子车拉着分的东西回来了。
架子车上粮食有个不到四五百斤的样子,除此之外就是两床旧被褥,以及林长河的一些衣物。
再有就是几个碟子碗筷。
调料啥的一个也没有,更别提菜油了。
几人回来后,就进了办公室。
林改柱让他俩写了一份结婚申请。
忙活完后,林改柱跟林志强就跟着两人一起拉着架子车,去村北那边林四海家老窑了。
陈向阳这会儿也没事,就被林改柱拉着一起跟着过去了。
毕竟那边已经将近十年没住人了,窑里塌了没塌还不知道。
就这么短短一会儿功夫,村里人就知道了林四海跟儿子分家的事了。
路上每当几人走过后,村民就会在后面议论。
可以说现在村里人都在笑话林四海。
都在说他老的动不了哪天才是他“享福”的日子。
很快,几人就已经到了这边。
林四海老宅这边院墙已经塌了。
之前老宅这边的大门,早就在林四海起新房的时候拆下来安在新房那边了。
院子里这会儿也全是一人高荒草。
好在冬天的时候这些草都死了,等下清理的时候直接一把火就把荒草烧完了。
烧完后,剩下今年新长出来的草,顺便把今年新长出来的草也就烧死了。
林长河走在前面,给几人踩了一条路出来。
很快几人就走进了院子。
这个院子不大,都没有陈向阳家院子一半大。
两个窑洞面朝东。
窑洞之前的木门跟窗子也已经没有了。
好在窑洞顶上除了有几条裂缝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就连窑洞里之前盘的土炕都是好好的。
打扫一下卫生,将就一下也能住人。
“还好,这两个窑没有塌,至于门窗的话,办公室仓库里有之前拆庙拆下来的门窗,完了你先拉过来将就将就。
后面日子好起来了,你们再重新换新的,大门这边,你到时候去砍点竹子回来,暂时自己做一个。
围墙的话,我家里有之前剩下的土坯还在厕所那边垒着呢,忙完后你拉点回来,自己补一下。
好歹也算是有个家了。”林改柱看完两个窑后对着林长河说道。
“嗯,谢谢你叔,我要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我就将就将就了,主要是现在小娥也怀孕了。”
“行了,先搭把手,给你俩把这边先收拾出来,晚上也有个住的地方。
你爸这人真的是,哎,我都懒得说他了。
让你在家里住一晚上都不行,不说了,干活。”
说完,林改柱就准备帮忙收拾院子。
就在这时,林柳氏佝偻着腰,手里拿着镰刀走了进来。
“长河,窑好着没,妈过来给你帮忙把院子拾掇拾掇。”
“妈,窑好着呢。”林长河赶紧说道。
“好着就好,他叔,给你们添麻烦了。”林柳氏对着林改柱几人说道。
“这有啥麻烦的,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随后,几人就跟陈向阳想的一样,一把火就把院子的荒草给点了。
很快,院子里的荒草就被烧完了。
就连今年新长出来的小草,也都被烧死了。
剩下就是几棵小孩胳膊粗的树苗。
林长河去隔壁林国强家里借了扫把,还有斧子等工具过来。
魏小娥也回知青点去拿自己的洗脸盆跟擦脚的毛巾。
回到知青点,魏小娥就被知青给围住了。
在知道大队长允许她跟林长河结婚后,他们也跟着一起来了。
毕竟魏小娥跟林长河搞对象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除了魏小娥跟林长河搞对象之外。
还有张秋叶也跟村里的林凯旋在搞对象。
听说喜娃最近也跟村里的林四妹也在搞对象。
林四妹家里没有男孩,上面三个姐姐也都嫁人了,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陈喜娃应该会当上门女婿。
具体怎么样,就不清楚了,陈向阳也是听村里人聊闲听到的。
在陈向阳看来,现在村里这几个知青过不了几年应该都要嫁人或者入赘在村里。
毕竟现在可都是知道回不去了。
再加上陈向阳来村里后,开了个头。
这才让这些人的思想有了些改变。
当然也不是全部知青有这个想法。
...........
几个知青过来后就跟林改柱他们打了声招呼。
林改柱现在一看到他们也是一个头两大。
天天看着,在他眼皮子底下还能搞怀孕,也不知道啥时候钻的玉米地。
也不嫌扎得慌。
说完林改柱就不再搭理他了,直接对着林志强说道:“志强,拟个分家说明,把啥都写清楚。”
“行。”
林志强应了一声后,就拿起钢笔写了起来。
很快,一份分家协议就书写好了。
书写好了之后,林志强就给几人读了一下。
“今有林家湾生产队队员,林四海(父),林长河(次子)决定分家分户。
林四海分林长河,碗碟各四个,粮食一半,被褥两床,现金三十四块。
将村北头老宅分给林长河。
林长河承担林四海以及林柳氏的养老问题,即日起,每月二元养老费。
直至林四海卧床不起,林长河需要照顾林四海的衣食起居,直至下葬。
落款:林家湾生产队。
队长:林改柱。
书记:林志强。
1971年3月12日。
来,你俩要是都没有意见,那就来签名按手印。”
林长河直接拿起钢笔把自己的大名写在上面,随后在林志强递过来的印泥上按了一下大拇指,随后印在自己的名字上。
林四海也拿起笔,把自己的名字写了一下。
然后按了一下自己的手印。
“好了,走吧,既然已经签字按手印了,现在就去你家,把家分了。”林志强把协议放进抽屉然后锁好抽屉后对着林四海父子俩说道。
随后,几人就一起走出了办公室。
陈向阳没有跟着一起去凑热闹。
毕竟人家分家,在这边吃吃瓜就行了,跟着人家去家里就有点不像话了。
...............
半个小时后,林改柱跟林志强带着林长河还有魏小娥,用架子车拉着分的东西回来了。
架子车上粮食有个不到四五百斤的样子,除此之外就是两床旧被褥,以及林长河的一些衣物。
再有就是几个碟子碗筷。
调料啥的一个也没有,更别提菜油了。
几人回来后,就进了办公室。
林改柱让他俩写了一份结婚申请。
忙活完后,林改柱跟林志强就跟着两人一起拉着架子车,去村北那边林四海家老窑了。
陈向阳这会儿也没事,就被林改柱拉着一起跟着过去了。
毕竟那边已经将近十年没住人了,窑里塌了没塌还不知道。
就这么短短一会儿功夫,村里人就知道了林四海跟儿子分家的事了。
路上每当几人走过后,村民就会在后面议论。
可以说现在村里人都在笑话林四海。
都在说他老的动不了哪天才是他“享福”的日子。
很快,几人就已经到了这边。
林四海老宅这边院墙已经塌了。
之前老宅这边的大门,早就在林四海起新房的时候拆下来安在新房那边了。
院子里这会儿也全是一人高荒草。
好在冬天的时候这些草都死了,等下清理的时候直接一把火就把荒草烧完了。
烧完后,剩下今年新长出来的草,顺便把今年新长出来的草也就烧死了。
林长河走在前面,给几人踩了一条路出来。
很快几人就走进了院子。
这个院子不大,都没有陈向阳家院子一半大。
两个窑洞面朝东。
窑洞之前的木门跟窗子也已经没有了。
好在窑洞顶上除了有几条裂缝之外,其他都挺好的。
就连窑洞里之前盘的土炕都是好好的。
打扫一下卫生,将就一下也能住人。
“还好,这两个窑没有塌,至于门窗的话,办公室仓库里有之前拆庙拆下来的门窗,完了你先拉过来将就将就。
后面日子好起来了,你们再重新换新的,大门这边,你到时候去砍点竹子回来,暂时自己做一个。
围墙的话,我家里有之前剩下的土坯还在厕所那边垒着呢,忙完后你拉点回来,自己补一下。
好歹也算是有个家了。”林改柱看完两个窑后对着林长河说道。
“嗯,谢谢你叔,我要是自己一个人的话,我就将就将就了,主要是现在小娥也怀孕了。”
“行了,先搭把手,给你俩把这边先收拾出来,晚上也有个住的地方。
你爸这人真的是,哎,我都懒得说他了。
让你在家里住一晚上都不行,不说了,干活。”
说完,林改柱就准备帮忙收拾院子。
就在这时,林柳氏佝偻着腰,手里拿着镰刀走了进来。
“长河,窑好着没,妈过来给你帮忙把院子拾掇拾掇。”
“妈,窑好着呢。”林长河赶紧说道。
“好着就好,他叔,给你们添麻烦了。”林柳氏对着林改柱几人说道。
“这有啥麻烦的,都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
随后,几人就跟陈向阳想的一样,一把火就把院子的荒草给点了。
很快,院子里的荒草就被烧完了。
就连今年新长出来的小草,也都被烧死了。
剩下就是几棵小孩胳膊粗的树苗。
林长河去隔壁林国强家里借了扫把,还有斧子等工具过来。
魏小娥也回知青点去拿自己的洗脸盆跟擦脚的毛巾。
回到知青点,魏小娥就被知青给围住了。
在知道大队长允许她跟林长河结婚后,他们也跟着一起来了。
毕竟魏小娥跟林长河搞对象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而且除了魏小娥跟林长河搞对象之外。
还有张秋叶也跟村里的林凯旋在搞对象。
听说喜娃最近也跟村里的林四妹也在搞对象。
林四妹家里没有男孩,上面三个姐姐也都嫁人了,所以,不出意外的话,陈喜娃应该会当上门女婿。
具体怎么样,就不清楚了,陈向阳也是听村里人聊闲听到的。
在陈向阳看来,现在村里这几个知青过不了几年应该都要嫁人或者入赘在村里。
毕竟现在可都是知道回不去了。
再加上陈向阳来村里后,开了个头。
这才让这些人的思想有了些改变。
当然也不是全部知青有这个想法。
...........
几个知青过来后就跟林改柱他们打了声招呼。
林改柱现在一看到他们也是一个头两大。
天天看着,在他眼皮子底下还能搞怀孕,也不知道啥时候钻的玉米地。
也不嫌扎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