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本《玄音秘要》是内门典籍,外门弟子根本禁入,他怎会去碰?
“王师兄,我没拿!”他提高声音,可话音未落,李三已从书库里冲出来,手里举着块染了墨渍的绢帛,“这不是你昨日擦桌子的布吗?上面还沾着《玄音秘要》的纸渣!”
林风低头,那绢帛确实是他的昨日帮张执事擦书案时,布角蹭到了摊开的《玄音秘要》。他刚要解释,王虎已揪住他衣领:“林风,你昨日在书库鬼鬼祟祟,今日又拿这带墨的书布,不是你偷的,难不成是书自己长了腿?”
周围的外门弟子围了过来,指指点点的声音像针一样扎在林风耳朵里。他想起昨日苏清寒的提醒:“近日常有弟子在书库失踪典籍,你莫要靠近东厢。”可他昨日分明只在西厢翻书……
“搜身!”王虎吼道。两个外门执事立刻上前,粗鲁地扯开林风的衣襟。林风挣扎着后退,后腰撞在书架上,《资治通鉴》《法华经》纷纷坠落,在他脚边堆成纸山。
“找到了!”李三突然喊出声。他从林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抖开后是本薄薄的手抄本,封皮上写着“玄音秘要·残卷”。
书库里的烛火“啪”地炸了个灯花,映得林风脸色发白。那残卷的纸页边缘泛着黄,正是他昨日在西厢书架最顶层瞥见的当时他踮脚够书,指尖刚碰到封皮,忽听头顶有脚步声,慌忙缩手时,书脊上一道浅痕划破了指尖,留下个米粒大的血点。
“这血渍!”王虎指着残卷角落,“分明是你翻书时划破的!”
林风盯着那血点,喉咙发紧。他确实摸过那本书,可那是为了找苏清寒说的“音波共振”注解他记得苏清寒提过,玄衍宗的《玄音秘要》里藏着音修克敌的窍门,可外门弟子根本进不去东厢,他昨日是趁张执事午睡,翻窗进去的……
“林风,你还有何话说?”王虎甩了甩残卷,“掌门说过,偷窃典籍者,废去修为,逐出山门!”
“我没有偷!”林风急得眼眶发红,“那本书是我在西厢书架碰掉的,我本想放回,可张执事醒了,我才……”
“编!继续编!”李三嗤笑,“张执事昨日根本没在书库,我亲眼见他去了膳堂!”
林风的指甲掐进掌心。他想起昨日张执事确实是去膳堂取茶,可这如何证明?书库的守卫说昨日午后无人进出,除了他……
“走,见长老去。”王虎拽着他胳膊往戒律堂拖,“我倒要看看,掌门偏不偏袒你这‘怪胎’!”
戒律堂的檀香呛得人头晕。林风被按在跪垫上,膝盖压得生疼。堂上坐着三位长老,为首的是执法长老玄铁,面色冷峻如铁。
“林风,你可认罪?”玄铁的声音像敲钟,“外门书库《玄音秘要》残卷失窃,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长老明鉴!”林风抬头,“那残卷是我在西厢书架碰落的,并非偷窃!我本想放回,可张执事醒了,我才慌忙离开,不想被王师兄误会!”
“西厢书库?”玄铁翻开一本簿册,“外门弟子禁入东厢,西厢书库近日正在修缮,你如何进去的?”
林风语塞。他确实翻了窗,可这怎么说得出口?苏清寒说过,玄衍宗的门规极严,私闯书库者,轻则罚跪,重则废功。
“我……我用树枝撬开的窗。”他硬着头皮说。
“哦?”玄铁挑眉,“那窗闩上的划痕,可与你这骨笛上的纹路相符?”他突然举起林风的骨笛不知何时,这东西已被搜了出来。
林风瞳孔骤缩。骨笛上的暗纹是他父亲刻的,用来镇压笛中戾气,可玄铁此刻举着它,仿佛那是凶器。
“这骨笛材质特殊,与西厢书库的窗闩同属昆仑寒铁。”玄铁敲了敲骨笛,“你用它撬窗,倒合情合理。”
“长老!”林风急得站起来,“那窗闩是我昨日碰掉的,我本想修好,可……”
“够了!”玄铁一拍惊堂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狡辩?来人,将他的骨笛收了,押去杂役房,明日辰时,按门规处置!”
两个执事上前,抓住林风的胳膊。他挣扎着,骨笛在玄铁手里发出嗡鸣,像在替他喊冤。
“慢着!”
清冷的女声从门口传来。苏清寒站在那里,玄色外袍被风掀起一角,发间的玉簪闪着冷光。她的目光扫过林风,又落在玄铁手里的骨笛上:“长老,这骨笛是林师弟家传之物,他父亲当年为救全族,用此笛引动镇音石,才保住落音村半条命。”
“苏师侄。”玄铁面色不变,“门规如铁,偷窃就是偷窃,与出身无关。”
“可这残卷……”苏清寒走到书案前,翻开那本《玄音秘要》残卷,“这上面的注解,是我上月抄给林师弟的。”她指尖划过纸页,“你们看,这行‘音波共振需引气入喉’,是我用朱砂笔写的。林师弟若要偷书,何必抄下注解?”
玄铁凑近一看,果然见纸页边缘有淡淡的朱砂印。他脸色微变:“苏师侄,你莫要包庇他。”
“我从未包庇。”苏清寒抬头,“我只是陈述事实。林师弟昨日确实在书库,但他翻的是西厢的《音律初解》,东厢的《玄音秘要》我昨日下午还见过,分明收在第三层最里侧的檀木匣里。”
“那檀木匣的锁……”玄铁突然顿住。
“锁是我开的。”苏清寒坦然道,“我为找林师弟要的注解,用外门令牌借了钥匙。长老若不信,可调监控来看。”
戒律堂的监控是玄衍宗新制的“天眼镜”,能记录七日内的影像。玄铁让人取来镜子,调到昨日午后画面里,苏清寒确实捧着檀木匣从东厢出来,而林风在西厢翻书,两人并未碰面。
“这……”玄铁的脸色有些难看。
“长老。”苏清寒又道,“林师弟的骨笛能引动镇音石,昨日西厢书库的窗闩断裂时,我恰好路过,听见了骨笛的嗡鸣。若他真用骨笛撬窗,为何不直接拿走整匣书?反倒只偷一页残卷?”
堂上的气氛微妙起来。玄铁盯着苏清寒,又看看林风,最终挥了挥手:“此事疑点重重,暂且将林风放了。残卷收归书库,由苏师侄保管。”
林风松了口气,可膝盖早已麻木。他跟着苏清寒往外走,听见身后玄铁冷哼:“苏丫头,莫要仗着掌门的宠信,袒护外人。”
“长老多虑了。”苏清寒脚步不停,“我只是不想冤枉好人。”
出了戒律堂,林风腿一软,差点摔倒。苏清寒扶住他:“没事吧?”
“谢师姐。”林风低头,“若不是你……”
“别说这些。”苏清寒打断他,“我昨日在书库整理典籍,发现东厢的《玄音秘要》少了一页,正想找你问,就听见他们闹起来了。”她顿了顿,“林风,你最近莫要再去书库了。玄机子长老昨日找过我,说你体质特殊,要我‘多加观察’。”
林风心头一凛。玄机子的名字像根刺,扎得他后背发凉。
“师姐,我爹的骨笛……”他摸了摸怀里的骨笛,“是不是也惹了麻烦?”
苏清寒沉默片刻:“骨笛的事,暂时别声张。你先回大竹峰,我晚些时候去找你。”
林风点头,转身往大竹峰走。山风卷着松涛灌进衣领,他摸了摸怀里的骨笛,又想起书库里的残卷那页纸上的注解,确实是苏清寒的字迹。她为何要帮他?难道……
“林师弟!”
身后传来李三的声音。林风回头,见李三抱着臂,似笑非笑:“方才多亏苏师姐,不然你可要被废了修为。”
“与你无关。”林风加快脚步。
“别急着走啊。”李三追上来,“我听说,玄机子长老要开‘天机大会’,说是要测测各弟子的‘气运’。你体质特殊,说不定要被拉去当‘试金石’。”
林风脚步一顿。天机大会是玄衍宗十年一次的盛事,用来测试弟子的灵根与气运。外门弟子极少被选中,可他的噬音体质……
“与你何干?”他甩开李三,往大竹峰跑。
山腰上的竹屋飘着炊烟,苏清寒已在门口等他。她端着一碗热粥,递过来时指尖微凉:“喝吧,暖暖身子。”
林风接过碗,喝了一口,米香混着桂花的甜,在喉咙里化开。他望着苏清寒,欲言又止。
“你想问什么?”苏清寒先开口。
“师姐,你为何要帮我?”
苏清寒低头搅着粥:“昨日在书库,我看见你翻《音律初解》时,眼睛亮得像星星。”她抬眼,“那本书里写‘音修之道,在于心而非术’,你记笔记时,写‘心若明镜,音自澄清’我见过你帮张执事修书,见过你给受伤的小狐狸包扎,见过你在藏经阁替人挡下责骂……”她笑了笑,“这样的人,不该被冤枉。”
林风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落音村的阿婆,想起她临终前说的话:“娃子,这世上最金贵的,是人心。”
“师姐……”他轻声道,“谢谢你。”
苏清寒的脸颊泛起红晕:“谢什么。对了,今日戌时,后山的老槐树下,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林风点头。他望着苏清寒离去的背影,手中的粥碗还冒着热气。山风里飘来桂花香,混着远处传来的晚课钟声,像极了落音村从未改变过的黄昏。
作家的话
“王师兄,我没拿!”他提高声音,可话音未落,李三已从书库里冲出来,手里举着块染了墨渍的绢帛,“这不是你昨日擦桌子的布吗?上面还沾着《玄音秘要》的纸渣!”
林风低头,那绢帛确实是他的昨日帮张执事擦书案时,布角蹭到了摊开的《玄音秘要》。他刚要解释,王虎已揪住他衣领:“林风,你昨日在书库鬼鬼祟祟,今日又拿这带墨的书布,不是你偷的,难不成是书自己长了腿?”
周围的外门弟子围了过来,指指点点的声音像针一样扎在林风耳朵里。他想起昨日苏清寒的提醒:“近日常有弟子在书库失踪典籍,你莫要靠近东厢。”可他昨日分明只在西厢翻书……
“搜身!”王虎吼道。两个外门执事立刻上前,粗鲁地扯开林风的衣襟。林风挣扎着后退,后腰撞在书架上,《资治通鉴》《法华经》纷纷坠落,在他脚边堆成纸山。
“找到了!”李三突然喊出声。他从林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抖开后是本薄薄的手抄本,封皮上写着“玄音秘要·残卷”。
书库里的烛火“啪”地炸了个灯花,映得林风脸色发白。那残卷的纸页边缘泛着黄,正是他昨日在西厢书架最顶层瞥见的当时他踮脚够书,指尖刚碰到封皮,忽听头顶有脚步声,慌忙缩手时,书脊上一道浅痕划破了指尖,留下个米粒大的血点。
“这血渍!”王虎指着残卷角落,“分明是你翻书时划破的!”
林风盯着那血点,喉咙发紧。他确实摸过那本书,可那是为了找苏清寒说的“音波共振”注解他记得苏清寒提过,玄衍宗的《玄音秘要》里藏着音修克敌的窍门,可外门弟子根本进不去东厢,他昨日是趁张执事午睡,翻窗进去的……
“林风,你还有何话说?”王虎甩了甩残卷,“掌门说过,偷窃典籍者,废去修为,逐出山门!”
“我没有偷!”林风急得眼眶发红,“那本书是我在西厢书架碰掉的,我本想放回,可张执事醒了,我才……”
“编!继续编!”李三嗤笑,“张执事昨日根本没在书库,我亲眼见他去了膳堂!”
林风的指甲掐进掌心。他想起昨日张执事确实是去膳堂取茶,可这如何证明?书库的守卫说昨日午后无人进出,除了他……
“走,见长老去。”王虎拽着他胳膊往戒律堂拖,“我倒要看看,掌门偏不偏袒你这‘怪胎’!”
戒律堂的檀香呛得人头晕。林风被按在跪垫上,膝盖压得生疼。堂上坐着三位长老,为首的是执法长老玄铁,面色冷峻如铁。
“林风,你可认罪?”玄铁的声音像敲钟,“外门书库《玄音秘要》残卷失窃,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话说?”
“长老明鉴!”林风抬头,“那残卷是我在西厢书架碰落的,并非偷窃!我本想放回,可张执事醒了,我才慌忙离开,不想被王师兄误会!”
“西厢书库?”玄铁翻开一本簿册,“外门弟子禁入东厢,西厢书库近日正在修缮,你如何进去的?”
林风语塞。他确实翻了窗,可这怎么说得出口?苏清寒说过,玄衍宗的门规极严,私闯书库者,轻则罚跪,重则废功。
“我……我用树枝撬开的窗。”他硬着头皮说。
“哦?”玄铁挑眉,“那窗闩上的划痕,可与你这骨笛上的纹路相符?”他突然举起林风的骨笛不知何时,这东西已被搜了出来。
林风瞳孔骤缩。骨笛上的暗纹是他父亲刻的,用来镇压笛中戾气,可玄铁此刻举着它,仿佛那是凶器。
“这骨笛材质特殊,与西厢书库的窗闩同属昆仑寒铁。”玄铁敲了敲骨笛,“你用它撬窗,倒合情合理。”
“长老!”林风急得站起来,“那窗闩是我昨日碰掉的,我本想修好,可……”
“够了!”玄铁一拍惊堂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何狡辩?来人,将他的骨笛收了,押去杂役房,明日辰时,按门规处置!”
两个执事上前,抓住林风的胳膊。他挣扎着,骨笛在玄铁手里发出嗡鸣,像在替他喊冤。
“慢着!”
清冷的女声从门口传来。苏清寒站在那里,玄色外袍被风掀起一角,发间的玉簪闪着冷光。她的目光扫过林风,又落在玄铁手里的骨笛上:“长老,这骨笛是林师弟家传之物,他父亲当年为救全族,用此笛引动镇音石,才保住落音村半条命。”
“苏师侄。”玄铁面色不变,“门规如铁,偷窃就是偷窃,与出身无关。”
“可这残卷……”苏清寒走到书案前,翻开那本《玄音秘要》残卷,“这上面的注解,是我上月抄给林师弟的。”她指尖划过纸页,“你们看,这行‘音波共振需引气入喉’,是我用朱砂笔写的。林师弟若要偷书,何必抄下注解?”
玄铁凑近一看,果然见纸页边缘有淡淡的朱砂印。他脸色微变:“苏师侄,你莫要包庇他。”
“我从未包庇。”苏清寒抬头,“我只是陈述事实。林师弟昨日确实在书库,但他翻的是西厢的《音律初解》,东厢的《玄音秘要》我昨日下午还见过,分明收在第三层最里侧的檀木匣里。”
“那檀木匣的锁……”玄铁突然顿住。
“锁是我开的。”苏清寒坦然道,“我为找林师弟要的注解,用外门令牌借了钥匙。长老若不信,可调监控来看。”
戒律堂的监控是玄衍宗新制的“天眼镜”,能记录七日内的影像。玄铁让人取来镜子,调到昨日午后画面里,苏清寒确实捧着檀木匣从东厢出来,而林风在西厢翻书,两人并未碰面。
“这……”玄铁的脸色有些难看。
“长老。”苏清寒又道,“林师弟的骨笛能引动镇音石,昨日西厢书库的窗闩断裂时,我恰好路过,听见了骨笛的嗡鸣。若他真用骨笛撬窗,为何不直接拿走整匣书?反倒只偷一页残卷?”
堂上的气氛微妙起来。玄铁盯着苏清寒,又看看林风,最终挥了挥手:“此事疑点重重,暂且将林风放了。残卷收归书库,由苏师侄保管。”
林风松了口气,可膝盖早已麻木。他跟着苏清寒往外走,听见身后玄铁冷哼:“苏丫头,莫要仗着掌门的宠信,袒护外人。”
“长老多虑了。”苏清寒脚步不停,“我只是不想冤枉好人。”
出了戒律堂,林风腿一软,差点摔倒。苏清寒扶住他:“没事吧?”
“谢师姐。”林风低头,“若不是你……”
“别说这些。”苏清寒打断他,“我昨日在书库整理典籍,发现东厢的《玄音秘要》少了一页,正想找你问,就听见他们闹起来了。”她顿了顿,“林风,你最近莫要再去书库了。玄机子长老昨日找过我,说你体质特殊,要我‘多加观察’。”
林风心头一凛。玄机子的名字像根刺,扎得他后背发凉。
“师姐,我爹的骨笛……”他摸了摸怀里的骨笛,“是不是也惹了麻烦?”
苏清寒沉默片刻:“骨笛的事,暂时别声张。你先回大竹峰,我晚些时候去找你。”
林风点头,转身往大竹峰走。山风卷着松涛灌进衣领,他摸了摸怀里的骨笛,又想起书库里的残卷那页纸上的注解,确实是苏清寒的字迹。她为何要帮他?难道……
“林师弟!”
身后传来李三的声音。林风回头,见李三抱着臂,似笑非笑:“方才多亏苏师姐,不然你可要被废了修为。”
“与你无关。”林风加快脚步。
“别急着走啊。”李三追上来,“我听说,玄机子长老要开‘天机大会’,说是要测测各弟子的‘气运’。你体质特殊,说不定要被拉去当‘试金石’。”
林风脚步一顿。天机大会是玄衍宗十年一次的盛事,用来测试弟子的灵根与气运。外门弟子极少被选中,可他的噬音体质……
“与你何干?”他甩开李三,往大竹峰跑。
山腰上的竹屋飘着炊烟,苏清寒已在门口等他。她端着一碗热粥,递过来时指尖微凉:“喝吧,暖暖身子。”
林风接过碗,喝了一口,米香混着桂花的甜,在喉咙里化开。他望着苏清寒,欲言又止。
“你想问什么?”苏清寒先开口。
“师姐,你为何要帮我?”
苏清寒低头搅着粥:“昨日在书库,我看见你翻《音律初解》时,眼睛亮得像星星。”她抬眼,“那本书里写‘音修之道,在于心而非术’,你记笔记时,写‘心若明镜,音自澄清’我见过你帮张执事修书,见过你给受伤的小狐狸包扎,见过你在藏经阁替人挡下责骂……”她笑了笑,“这样的人,不该被冤枉。”
林风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落音村的阿婆,想起她临终前说的话:“娃子,这世上最金贵的,是人心。”
“师姐……”他轻声道,“谢谢你。”
苏清寒的脸颊泛起红晕:“谢什么。对了,今日戌时,后山的老槐树下,我有些话想和你说。”
林风点头。他望着苏清寒离去的背影,手中的粥碗还冒着热气。山风里飘来桂花香,混着远处传来的晚课钟声,像极了落音村从未改变过的黄昏。
作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