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医道无界-《守护你,是我唯一能做事》

  洛保跟他们讨论完后,走向茶水间,泡了果茶,将果茶一饮而尽,把杯子轻轻放在一旁,目光扫过大家略显疲惫的脸庞,

  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温和:“好的,就学到这里吧。”

  她伸手理了理有些凌乱的白大褂,唇角勾起熟悉的弧度,“你们也休息一下吧,我去巡视一下病房。”

  林小满急忙上前一步,拦住她的去路:“师姐,你的伤口......”

  “没事。”洛保笑着摆了摆手,伸手揉了揉林小满的马尾辫,

  “只是去看看病人,又不是去跑马拉松。”她的目光转向窗外,“应该还有几个小时就天亮了,大家抓紧时间眯一会儿,

  过几个小时到5点,7点半就要开始新一天的忙碌,能休息一刻是一刻。”

  宋阳推了推眼镜,看着洛保依旧苍白的脸色,忍不住开口:“师姐,你自己才更应该休息......”

  “我这不是在休息嘛”洛保眨了眨眼,绕过朝门口走去,

  “巡查病房对我来说,就跟散步一样轻松。你们要是不听话,我可就生气了。”

  看着她坚定又倔强的背影,陆川叹了口气,转头对实习生们说:

  “都听你们师姐的,去休息吧。有什么事我和周明在。”

  洛保独自走在医院寂静的走廊里,脚步放得很轻,

  生怕打扰到病房里熟睡的病人了

  每经过一间病房,她都会停下脚步,透过门上的小窗观察里面的情况,

  消毒水的气味混着清晨的寒意,让她的头脑愈发清醒,腹部的伤口时不时传来隐隐的刺痛,提醒着她昨夜的惊险。

  走到302病房时,洛保轻轻推开了门。床上的老人正在熟睡,

  呼吸机规律的滴答声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她走到病床前,仔细查看了一下输液管和监护仪的数据,又伸手掖了掖老人被角,看了一眼陪睡的家属并没有醒来,便轻手轻脚的离开,

  “洛医生?”身后突然传来护士的轻声呼唤,

  洛保回头,看到夜班护士小王抱着病历本站在门口,一脸惊讶,“您怎么起来了?陈医生说您受伤了,让您好好休息。”

  “我没事,就是睡不着,来看看病人。”洛保笑着指了指床上的老人,“张大爷今天情况怎么样?”

  小王走到她身边,压低声音说:

  “还算稳定,不过后半夜体温有点波动,我刚准备去通知值班医生。”

  “我看看”洛保接过病历本,快速浏览着上面的数据,眉头渐渐皱起,

  “给他做个血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有任何异常,立刻通知我。

  ”她合上病历本,递给小王,“辛苦了,小王。”

  洛保又去了几个重点病房,

  每到一处,她都要亲自检查病人的情况,和夜班护士仔细交代注意事项,

  当她巡视完最后一间病房时,天边的黑暗,已经有一丝的亮白的,

  回到休息室时,里面静悄悄的,众人都在小憩,

  洛保轻手轻脚地坐下,

  看着沙发上东倒西歪的实习生们,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林小满蜷缩在角落怀里还抱着病历本;

  宋阳仰着头,眼镜歪到了一边;陆川和周明则坐在椅子上,微微打着盹,然后又轻手轻脚的走了出休息室,

  洛保再次踏入302病房

  她本想再确认一遍张大爷的术后反应,却见病床旁的折叠椅上

  陪护的年轻女子骤然惊醒,

  膝头的毛毯滑落,露出里面皱巴巴的排班表——那上面用红笔圈着每隔两小时的护理时间。

  “嘘......”洛保食指抵在唇边,快步上前扶住对方摇晃的肩膀,

  女子睁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认出是主刀医生后,慌乱地抹了把脸,喉间溢出带着哭腔的沙哑:“洛医生,我、我是不是睡着了......爸他有没有......”

  “别担心,张大爷情况稳定

  洛保压低声音,顺手将毛毯重新盖在女子腿上。监护仪的绿光映着她苍白的侧脸,腹部的伤口因俯身动作泛起灼痛,却不及女子眼底的愧疚令人心疼,

  “你已经三天没合眼了,这样下去身体会垮的。”

  女子咬住颤抖的嘴唇,视线死死盯着心电监护的波形:“我不敢睡......医生说术后72小时最关键,我怕一闭眼......”

  话音戛然而止,她猛地别过脸,肩膀却止不住地轻颤。

  洛保沉默片刻,伸手从白大褂口袋掏出个小巧的电子闹钟,

  设定好两小时后的震动提醒,轻轻放在女子掌心:

  “用这个定时,我帮你盯着。”见对方愣神,她又补充道:“你父亲醒了肯定也希望看到精神饱满的女儿,对吗?”

  女子抬头的瞬间,洛保瞥见她颈间褪色的红绳——和外婆给的平安符系法一模一样。记忆突然翻涌,昨夜外公布满裂口的手,还有外婆塞进行李箱的桂花糕,此刻都化作胸口的温热。

  “谢谢......”女子攥着闹钟,声音哽咽得说不出完整句子,

  洛保替她捋开黏在脸上的碎发,动作像极了小时候姐姐为自己编辫子:“睡吧,有任何情况我第一时间叫你,眯一会儿也行”

  几个小时后

  晨光洒满整个医院,洛保的身影渐渐融入忙碌的人群,

  腹部的疼痛依旧清晰,直到第2天清晨,

  神经内科的走廊上,

  "师兄,今天的话这群孩子就交给你了。"洛保将巡房记录本塞进陆川怀里,白大褂下摆随着转身的动作扬起又落下,

  晨光斜斜切过走廊,在她身后拖出一道细长的影子。

  陆川望着她决然的背影,突然提高声音:"保保!门诊在东边!"

  洛保的脚步顿了顿,却没有回头,只是举起右手晃了晃:"我没走错!"

  她的声音混着远处监护仪的滴答声传来,"我去中医科!"

  "中医科?"跟在陆川身后的实习生们面面相觑,

  宋阳推了推眼镜,看着洛保拐进通往中医科的长廊,"师姐不是神经内科的主治医生吗?"

  林小满咬着嘴唇,想起昨夜休息室里洛保渗血的绷带,

  突然觉得眼前这个总是从容教导他们的师姐,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她转头看向陆川,却见向来严肃的师兄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你们还不知道吧?"陆川摩挲着记录本的边角,目光追随着洛保消失的方向,

  "你们的师姐,是实打实的中西医双料学霸。"他的声音里带着几分骄傲,

  "当年医学院毕业典礼上,她可是同时站在了西医临床和中医经典两个领奖台上。"

  实习生们发出一阵惊叹。宋阳翻开笔记本,迅速记下这个新发现,

  笔尖沙沙作响:"怪不得师姐说要找中医部的明昊师兄......"

  "何止是认识。"陆川望着走廊尽头中医科的牌匾,思绪飘回多年前,

  那时刚入职的洛保总爱抱着厚重的《黄帝内经》在食堂研读,白大褂口袋里永远装着辨药的香囊,

  "明昊和保保是师出同门的师兄妹,他们的师父,就是那位国医大师苏鹤年。"

  与此同时,洛保已经推开了中医科的雕花木门,

  药香扑面而来,夹杂着煎药的淡淡焦香。明昊正伏在案前写方子,听见脚步声头也不抬:

  "保保,你怎么......"他的声音戛然而止,抬头看见洛保苍白的脸色和隐约渗血的绷带,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先别问”洛保按住他要起身的动作,径直走到药材架前,

  她的指尖划过"当归黄芪"的标签,

  最终停在"三七"的抽屉前,"302床的张大爷术后气虚血瘀,得加味八珍汤,

  但他肝肾功能弱,得调整剂量......"

  明昊盯着她微微发颤的指尖,突然扯住她的手腕:

  "你自己的伤口处理好了?陈晏梨说你淋了雨,感染风险极高!"

  洛保抽回手,熟练地称取药材,药戥子在晨光中轻轻摇晃:

  "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她将几味药材包好,递给候在一旁的药师,

  "让煎药师立刻熬制,每两小时给病人服一次。"

  明昊还要再说,诊室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闯了进来,

  脸上满是泪痕:"医生!求求您救救我女儿!"她怀中的小女孩烧得通红,嘴唇干裂,不停抽搐。

  洛保几乎是本能地冲上前,蹲下身查看孩子的情况。她的手指搭在小女孩腕间,

  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另一只手翻开孩子的眼睑观察瞳孔,

  腹部的伤口突然传来剧痛,她却恍若未觉,目光死死盯着孩子泛紫的舌苔。

  "高热惊厥,外感风热夹湿

  "洛保的声音冷静得可怕,"明昊师兄,取银翘散加钩藤、蝉蜕,

  再准备冰袋物理降温!"

  "可是保保,西药见效更快......"明昊犹豫着说。

  "来不及了!"洛保扯开孩子领口,露出颈间大片红疹,

  "你看这湿毒发疹的速度,西医退烧药只会闭门留寇!"她的白大褂下摆扫过药柜,碰落几株干枯的艾草,

  "快去!我守着孩子!"

  当明昊带着煎好的汤药回来时,洛保正用温水给孩子擦拭身体,

  晨光洒在她汗湿的鬓角,白大褂上的血渍已经晕染开,却依旧专注地调整着冰袋的位置,

  小女孩的抽搐渐渐平息,滚烫的额头也有了凉意。

  "师姐!"林小满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实习生们举着病历本,在门诊的外面,

  "你们不待在神经内科,师兄放你们进来的?

  "洛保一边用温水沾湿棉巾为小女孩擦拭额头,一边抬眼望他们,

  诊室雕花窗棂,在她染血的白大褂上,

  宋阳注意到师姐弯腰时右手不自觉按住腹部,动作却依旧轻柔得像捧着易碎的琉璃。

  林小满偷偷瞥了眼靠在门边的陆川,见他正似笑非笑地转着听诊器:

  "我带他们来长长见识"他的目光扫过洛保后背渗出的血迹,

  喉结动了动却没说破,"毕竟某些人总爱瞒着我们偷偷发光。"

  洛保轻笑出声,指尖探了探孩子颈侧温度:"来得够准时,刚好我要休息,把小女孩,交还给她母亲,按照医嘱,让他们去拿药后,

  “你们把门关上,林小满咔嚓一声门关上后,

  "洛保直起腰时牵动伤口,

  脸色瞬间白了白,却浑然不觉般指着墙上的《华佗五禽戏图》,"都坐过来,今天不讲神经内科,讲讲你们不知道的中医。"

  实习生们连忙围在诊疗床旁,宋阳推了推眼镜,笔记本已经翻开新的一页,

  洛保从药柜取出个古朴的脉枕,腕间银镯轻碰发出清响:

  "很多人以为中医只会望闻问切,其实中医的手术,老祖宗几千年前就有记载。"她的指尖抚过泛黄的《黄帝内经》,"《灵枢》里写过'痈发于嗌中......急治之,不害五脏,痈发四五日,逞?',

  这说的就是切开排脓;华佗麻沸散下的剖腹术,比西方早了近千年。"

  "可那些都是传说......"有实习生小声嘀咕。

  洛保突然掀开白大褂下摆,露出腰间缠着的绷带,血迹在纱布边缘晕染开。诊室瞬间寂静,

  只有煎药罐里咕嘟作响的水声。"看到了?"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

  "三小时前陈晏梨给我缝合的伤口,用的是改良后的'金疮断肠缝合术',这法子最早载于《刘涓子鬼遗方》。"

  林小满的笔"啪嗒"掉在地上,她想起昨夜洛保忍痛微笑的模样,

  此刻只觉得眼眶发烫,

  洛保却已转身打开电脑,调出张大爷的CT影像:

  "你们看,他术后气虚血瘀,单用西医抗凝药会伤脾胃,

  但加味八珍汤配合穴位敷贴,就能......"

  "师姐!"宋阳突然举手,"您说中医手术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在临床少见?"

  洛保将冰凉的听诊器捂热,才贴在小女孩胸口:"这就像你们总争论文理哪个重要。

  "她调出古代外科手术器械的3D模型,青铜柳叶刀在屏幕上

  "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蛮干,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谈。中医的辨证论治是理科思维,经络学说藏着系统论,而西医的精准医疗,同样需要人文关怀。"

  明昊默默端来新煎的汤药,洛保接过时,他压低声音:"该换药了。

  "却被她不着痕迹避开。"先教完这群孩子。"她舀起一勺汤药,耐心吹凉,

  "就像张大爷的病例,我用中医调理脏腑,用西医监测指标,这叫'中医主内,西医主外',这是我的理念。"

  药香在诊室弥漫,洛保突然想起师父苏鹤年临终前的话,

  那时老人枯瘦的手紧攥着她的白大褂:"保保,莫被门户之见困了心。"

  她望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继续说道:"人体是最精妙的系统,就像宇宙万物相生相克。

  西药是靶向导弹,中药是调兵遣将,只有二者配合......"

  "就像师姐您既懂开颅手术,又会望闻问切!"林小满突然插话。

  洛保笑着点头,"当年在国内读博时去美国那里做交换生一个月的时间,我的教授总说中医是'神秘主义'。

  "她点开手机里存着的古籍扫描件,泛黄纸页上的蝇头小楷与英文批注交相辉映,

  "我就用实验数据证明,黄芪多糖能增强免疫力,丹参酮可以抗血栓,

  医学不该有国界,更不该有偏见。"

  窗外传来护士推车的轱辘声,洛保终于允许明昊处理伤口,

  实习生们背过身时,她轻声说:

  "知道我为什么坚持中西医结合吗?

  "纱布揭开的瞬间,她疼得闷哼一声,却仍在笑,"因为小时候姐姐生病,

  西药压不住高热,是外公的一剂白虎汤救了她,从那时,我虽然年纪小,也记不清,懵懵懂懂的时候,后来,我自己发烧的时候,我姐姐也用这种方法,你们只要明白一个道理,能救命的,就是好医术,"

  明吴重新包扎好伤口,洛保整理着凌乱的鬓发,身后的实习生们却发现,

  他们师姐白大褂口袋里既装着神经内科的指南手册,又露出半卷《伤寒杂病论》小本本。

  "记住,"她举起中西医两套诊断方案,

  "真正的医者,要像大海容纳百川,

  当你们站在手术台前,心中要有阴阳平衡;

  开出处方时,也要看见细胞分子的律动。"

  "师姐,那我们该怎么学?"宋阳突然举手,镜片后的眼神满是困惑。

  洛保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门诊大厅,"去看、去听、去感受。"她的声音混着药香与晨光,忽然话锋一转,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先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医学生毕业后,还要经历三年规培吗?"

  诊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私语声,

  林小满攥紧笔记本:"是为了积累临床经验吧?"

  "这只是其一

  "洛保转身时,白大褂带起一阵风,拂过案头摊开的《本草纲目》与《默克诊疗手册》

  她调出医院规培系统的界面,屏幕上闪烁着密密麻麻的轮转计划,

  "你们看,规培期间要在至少6个科室轮转,

  接触上千个真实病例,

  这不仅是技能的打磨,

  更是让你们明白——医学不是教科书上的标准答案,

  你们搞清楚一点,就是你们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真实的生命,你们的如果一旦失误,一旦做错,没有挽回的权力机会"

  她轻点鼠标,调出某位规培生的成长档案:"这个医生刚来时,连静脉穿刺都手抖,

  但经过急诊科的高强度训练,现在能在黄金四分钟内完成心肺复苏,

  规培就像一场淬炼,把纸上谈兵的医学生,锻造成能独当一面的临床医生,

  我知道有时候,会很累,

  但是你知道你选择了这个职业,你们面对的是一个一个的鲜活的生命,

  医生不是万能的,也有一些病能治不好,但总不能让自己的病人死在自己手上吧,让自己医死?"

  明昊默默的推门而入,递来一杯温茶,洛保接过却没喝,继续说道:

  "更重要的是,规培能打破专业壁垒。"她指向墙上的科室分布图,

  "在神经内科,你们学的是定位诊断;但到了中医科,

  望闻问切能发现仪器检测不到的症候,就像我处理张大爷的病例,

  单靠西医的抗凝药会伤脾胃,而中医的八珍汤刚好能调和阴阳。"

  宋阳若有所思地记录着,笔尖突然顿住:"可是师姐,有些医院直接招研究生,跳过规培不行吗?"

  洛保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白大褂口袋里的《伤寒杂病论》露出古朴的书角:"不能!,我在医学院的时候,师父苏鹤年曾说,'没有三年病房轮转,摸过一千个病人的脉搏,不配称临床医生',

  规培的意义,在于让你们知道——每个化验单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每次用药都是责任。"

  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按住腹部的手指微微发白,却仍强撑着继续:

  "就像我现在的伤口,本可以静养,

  但张大爷的术后调理、这个高热惊厥的孩子......","病人不会等医生养好了伤再来。

  规培就是要让你们在高压下学会担当,在复杂病例中锤炼决策力。"

  诊室陷入长久的寂静,

  洛保整理了下凌乱的鬓发,将冰凉的听诊器捂热后递给林小满:

  "来,试试听这我的呼吸音,

  记住,规培不仅是学技术,

  更是学做'人医'——既要像西医那样精准分析数据,也要如中医般体察病人的身心疾苦。"

  实习生们围拢过来,洛保望着这群专注的身影,想起自己规培时在急诊室通宵,

  在中医科跟着师父辨认药材的清晨,那些汗水与泪水交织的日子,

  最终都化作此刻眼底的坚定:"医学之路没有捷径,

  规培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让你们在未来面对生命时,有足够的底气说——我准备好了。"

  "西医的实验室里藏着微观世界,中医的典籍中蕴含着天人合一,

  诊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医学没有标准答案,你们要记住这一点,病人不会按照你们书本的知识发病,

  每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这个药方这个治疗方法管用,但有的人却不一样,却没有效果,所以需要望闻问切,

  "她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面孔,你们,不管在这条行医的道路上走多远"永远记得永恒的初心,当医生最初的想法,

  当你们学会用两种视角看世界,就能在生命的迷宫里,找到最适合的那条路。"

  那些在黑衣组织实验室偷偷研究中药的夜晚,在剑桥用针灸为教授止痛的瞬间,

  喜欢守护你,是我唯一能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