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了他的好事,他自然气愤,这才下手失了分寸。”言攸对他偏开那半张脸。
褚昭拈茶轻吹:“谁打的?”
“怎的?殿下要为小女出气?”言攸试探道。
“万一呢?”
亭子外的天已经晕染得阴沉沉的,不消多时就要下雨了。
这乌糟糟的天下,早该下一场大雨好好洗洗干净。
言攸吹着微凉又沉闷的风,把肚腹里的苦水好好倒出来。
“今日去大理寺狱见了薛师兄,没避开大理寺卿,被他拖去观刑、行刑,一时不察把我那师兄打晕了过去……他气不过,对我又打又踹。”
“大理寺卿,病病殃殃、看着走两步路就要死那个?”褚昭嘴下也是不饶人。
言攸侧回正脸,对他莞尔:“是他,不过殿下说他一副将死之相我却不觉得,那下手下脚没轻没重的,生怕不能将我打残了。”
“这不是没残吗?他要是聪明些就该把你的嘴先缝上。”
应该先缝谁的嘴还不一定呢。
褚昭真是极刻薄的人呐,嘴唇一张一碰,独乐了他一个,叫他人面如菜色。
言攸不答,只默默向后挪一点,举着茶杯对身前一倒,极其镇静,极其恭敬,还极其冷淡。
褚昭观之色变,“你做什么?”
言攸放回茶杯,从容道:“无事,茶凉了而已,想重新斟一杯。”说罢,她也不劳别人侍奉,自己动手。
风吹得愈发急了,正是山雨欲来时。
褚昭正色道:“知道为什么找你吗?”
“当然……不知道。”她所言诚恳,“殿下要我向哪边走,我就向哪边走。”
“你方才才提到卿珏,孤以为你多少有些眉目。”
言攸倏然淡笑:“将死未死之人活着最惹眼,是这样么?他污蔑我师兄,又残害同僚,不清楚准备了几颗脑袋掉。”
“殿下,大理寺被这样的人搅得乌烟瘴气,刑部、御史台不该坐视不理吧?”
“若是差那么一位言官,只要殿下不嫌弃,我也可为救亲族去鸣冤、去陈词、去质证。”
褚昭沉吟片刻,“好一个刑部、御史台,好一个鸣冤陈词,言清和,你怕是早已想好前路又想好退路,步步算尽,只等孤点头应下,为你铺路。”
“你又有几个脑袋可掉?”他厉声恐吓。
“首级在此。”
言攸螓首低垂,纤细脖颈露出,心甘情愿地向他献命。褚昭多疑,她就一遍一遍将自己置之死地,绝对的顺从才合配绝对的信任。
忍一时也无妨。
等薛疏出狱,等她入宫,等侯府倾颓,等褚凛和褚文景倒台……在此之前被人唾骂献媚讨好也罢,奴颜婢膝也好,褚昭就是她的倚仗。
“脑袋还是留在脖子上的好,能眨眼、会说话,是你要应下这桩苦差,那你就做这个言官。人借你,势借你,病秧子扇你的耳光,孤也替你打回来。”
褚昭答应得干脆,这也只是他诸多路数中的一步。
言攸继续提请:“再求殿下帮我找一个人。”
“直说。”
“薛师兄的弟弟——薛衡。”
他怎么不算主谋之一。
褚昭在斟酌,计较这一场扶助是否划算,并没有那么想答应。
言攸懂他的衡量,懂他的犹疑,只能用其他法子交换。
包括但不限于令狐微传回来的,有关墨家门徒的消息。
令狐微既是藏锋门刺客又是墨家门徒,身份好生复杂,不清楚究竟更偏向哪一方,但她十几年的认知中,墨家门徒的信仰、坚守是不可变更的。
他自当为墨家守秘。
言攸不想直接拆穿他,简单一句话:令狐微“弃明投暗”,必有原因。
这么一个刺客传来的消息是真是假都对她和燕子巢影响不深,言攸怠于去追究、分辨真伪。
她说:“早先欠殿下的事,已经完成了,只是斗胆向殿下邀功,麻烦殿下帮人帮到底。”
褚昭肃然问:“你说,你的请求孤应下了。”
“北上的墨家人是信物派门徒,为寻钜子而来。”
“找钜子?孤怎么不以为会如此简单?孤近来才历经了一场刺杀,和他们无关?”
言攸叹息:“殿下怎会不知墨家早已分裂成两派,两派行动不一是常有,如今只见信物派有所动作,另一派迟迟无踪。”
褚昭舒展眉尾,平静得似是信了她的话,墨家找钜子的确也是件要事,没有钜子始终是一盘散沙。
墨家需要这个钜子,他也需要。
既然墨家门徒对钜子绝对服从,那么他为什么不能是钜子?他为什么不能比钜子尊贵?不能成为钜子的主子?
没有任何门规规定,钜子不能是外人,只要合规合矩,只要信物俱全,谁都可以是钜子。
那些谴责他冷血不仁的墨家人,和他作对的或是前来刺杀的门徒,都要受钜子管束。
褚昭笑意幽幽,而言攸已从他的笑中了解所有。
风掀得衣袂翩然,宽大袖袍被扬向一边,言攸心念微动,单手环胸抱在手臂上,素衣之下藏着一个秘密。
一个师父留下的秘密,对如今的褚昭而言,绝对有用的机密。
所以她应伪装得愚昧无知,配合褚昭慢慢走下去。
言攸又捋动鬓边发丝,在乱风中保持仪容规整,对他言:“钜子还没着落,殿下也不急于这一时。眼下正有人头送来,还要收拾残局。”
“谁受难谁着急,你为了拖延时间,不惜痛下重手将师兄打晕,真是走了一条野路。”褚昭道。
言攸可不管什么正路偏路,能走得通的便是好路。
有时间,有线索,有权势,就是瞎摸乱撞也要挣扎出一条活路来。
她笑道:“无奈之举让殿下见笑了。”
谈话间,一旁的宣纸被吹走了,背面隐约透出一点轮廓,可惜还未看清。
“殿下,你的文书!”
言攸提衣站起,欲为他找回垂落的纸张,不料它迅速就飘转沉塘,她半趴在竹栏上,背后传来褚昭淡淡的声音。
“不是什么文书,孤的两张陋作让你如此紧张。”
他不禁揶揄起这人。
言攸细步走回来,“殿下是在想储妃么?我还以为殿下满心满眼只有权谋两字。”
褚昭拈茶轻吹:“谁打的?”
“怎的?殿下要为小女出气?”言攸试探道。
“万一呢?”
亭子外的天已经晕染得阴沉沉的,不消多时就要下雨了。
这乌糟糟的天下,早该下一场大雨好好洗洗干净。
言攸吹着微凉又沉闷的风,把肚腹里的苦水好好倒出来。
“今日去大理寺狱见了薛师兄,没避开大理寺卿,被他拖去观刑、行刑,一时不察把我那师兄打晕了过去……他气不过,对我又打又踹。”
“大理寺卿,病病殃殃、看着走两步路就要死那个?”褚昭嘴下也是不饶人。
言攸侧回正脸,对他莞尔:“是他,不过殿下说他一副将死之相我却不觉得,那下手下脚没轻没重的,生怕不能将我打残了。”
“这不是没残吗?他要是聪明些就该把你的嘴先缝上。”
应该先缝谁的嘴还不一定呢。
褚昭真是极刻薄的人呐,嘴唇一张一碰,独乐了他一个,叫他人面如菜色。
言攸不答,只默默向后挪一点,举着茶杯对身前一倒,极其镇静,极其恭敬,还极其冷淡。
褚昭观之色变,“你做什么?”
言攸放回茶杯,从容道:“无事,茶凉了而已,想重新斟一杯。”说罢,她也不劳别人侍奉,自己动手。
风吹得愈发急了,正是山雨欲来时。
褚昭正色道:“知道为什么找你吗?”
“当然……不知道。”她所言诚恳,“殿下要我向哪边走,我就向哪边走。”
“你方才才提到卿珏,孤以为你多少有些眉目。”
言攸倏然淡笑:“将死未死之人活着最惹眼,是这样么?他污蔑我师兄,又残害同僚,不清楚准备了几颗脑袋掉。”
“殿下,大理寺被这样的人搅得乌烟瘴气,刑部、御史台不该坐视不理吧?”
“若是差那么一位言官,只要殿下不嫌弃,我也可为救亲族去鸣冤、去陈词、去质证。”
褚昭沉吟片刻,“好一个刑部、御史台,好一个鸣冤陈词,言清和,你怕是早已想好前路又想好退路,步步算尽,只等孤点头应下,为你铺路。”
“你又有几个脑袋可掉?”他厉声恐吓。
“首级在此。”
言攸螓首低垂,纤细脖颈露出,心甘情愿地向他献命。褚昭多疑,她就一遍一遍将自己置之死地,绝对的顺从才合配绝对的信任。
忍一时也无妨。
等薛疏出狱,等她入宫,等侯府倾颓,等褚凛和褚文景倒台……在此之前被人唾骂献媚讨好也罢,奴颜婢膝也好,褚昭就是她的倚仗。
“脑袋还是留在脖子上的好,能眨眼、会说话,是你要应下这桩苦差,那你就做这个言官。人借你,势借你,病秧子扇你的耳光,孤也替你打回来。”
褚昭答应得干脆,这也只是他诸多路数中的一步。
言攸继续提请:“再求殿下帮我找一个人。”
“直说。”
“薛师兄的弟弟——薛衡。”
他怎么不算主谋之一。
褚昭在斟酌,计较这一场扶助是否划算,并没有那么想答应。
言攸懂他的衡量,懂他的犹疑,只能用其他法子交换。
包括但不限于令狐微传回来的,有关墨家门徒的消息。
令狐微既是藏锋门刺客又是墨家门徒,身份好生复杂,不清楚究竟更偏向哪一方,但她十几年的认知中,墨家门徒的信仰、坚守是不可变更的。
他自当为墨家守秘。
言攸不想直接拆穿他,简单一句话:令狐微“弃明投暗”,必有原因。
这么一个刺客传来的消息是真是假都对她和燕子巢影响不深,言攸怠于去追究、分辨真伪。
她说:“早先欠殿下的事,已经完成了,只是斗胆向殿下邀功,麻烦殿下帮人帮到底。”
褚昭肃然问:“你说,你的请求孤应下了。”
“北上的墨家人是信物派门徒,为寻钜子而来。”
“找钜子?孤怎么不以为会如此简单?孤近来才历经了一场刺杀,和他们无关?”
言攸叹息:“殿下怎会不知墨家早已分裂成两派,两派行动不一是常有,如今只见信物派有所动作,另一派迟迟无踪。”
褚昭舒展眉尾,平静得似是信了她的话,墨家找钜子的确也是件要事,没有钜子始终是一盘散沙。
墨家需要这个钜子,他也需要。
既然墨家门徒对钜子绝对服从,那么他为什么不能是钜子?他为什么不能比钜子尊贵?不能成为钜子的主子?
没有任何门规规定,钜子不能是外人,只要合规合矩,只要信物俱全,谁都可以是钜子。
那些谴责他冷血不仁的墨家人,和他作对的或是前来刺杀的门徒,都要受钜子管束。
褚昭笑意幽幽,而言攸已从他的笑中了解所有。
风掀得衣袂翩然,宽大袖袍被扬向一边,言攸心念微动,单手环胸抱在手臂上,素衣之下藏着一个秘密。
一个师父留下的秘密,对如今的褚昭而言,绝对有用的机密。
所以她应伪装得愚昧无知,配合褚昭慢慢走下去。
言攸又捋动鬓边发丝,在乱风中保持仪容规整,对他言:“钜子还没着落,殿下也不急于这一时。眼下正有人头送来,还要收拾残局。”
“谁受难谁着急,你为了拖延时间,不惜痛下重手将师兄打晕,真是走了一条野路。”褚昭道。
言攸可不管什么正路偏路,能走得通的便是好路。
有时间,有线索,有权势,就是瞎摸乱撞也要挣扎出一条活路来。
她笑道:“无奈之举让殿下见笑了。”
谈话间,一旁的宣纸被吹走了,背面隐约透出一点轮廓,可惜还未看清。
“殿下,你的文书!”
言攸提衣站起,欲为他找回垂落的纸张,不料它迅速就飘转沉塘,她半趴在竹栏上,背后传来褚昭淡淡的声音。
“不是什么文书,孤的两张陋作让你如此紧张。”
他不禁揶揄起这人。
言攸细步走回来,“殿下是在想储妃么?我还以为殿下满心满眼只有权谋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