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琼觉得自己就像一头困兽,满腔的愤懑无处释放。
因为他和赵瑾二人的身份使然,除非赵瑾也喜欢他,否则他们二人绝无可能。
况且平日里就能看出来,赵瑾对这种断袖分桃之事向来嗤之以鼻,甚至还颇有些厌恶,让赵瑾暗中与自己发展分桃之谊,只怕难如登天。
可以说,除非他赵琼登上大位,然后暗中强迫赵瑾伏于自己羽翼下,否则他们二人绝对没有半点可能。
可不说他若想要登上大位究竟需要经过怎样的腥风血雨,只说他若想要成事,第一个需要除去的就是赵瑾本人。
这他折腾半天还有什么意义?
他倒是想设计圈禁赵瑾,然后暗中搞点事情。可先不说他能不能成功,就说赵瑾真的会甘心被他困在一方小天地里,暗不见光的雌伏于他赵琼之下吗?对赵瑾来说,只怕比杀了他还难受吧!
而赵琼最见不得的就是赵瑾难受。所以他觉得自己前望无路,后顾无门,真正如困兽般不知前路。
赵琼茫然不知路在何方,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办,借着书本的遮掩,他悄然抬眼看向赵瑾。
那张独属于赵瑾的如玉般的面庞此刻正对着朱七七温柔轻笑。
那炫目的笑意刺的赵琼心中难受,他不想再看,可又舍不得移开目光。
如今赵琼只希望叔父和那个叫沈岳的小子能给力些,千万不要让他的大哥如愿娶到朱七七,更不要让那个讨厌的赵瓒得逞。
让朱七七嫁入辛家,壮大赵瓒的势力,这是赵琼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有可能,他还会不遗余力的破坏赵瓒和辛家的打算。
这么想着,赵琼心中暗暗苦笑,他只怕是目前整个洛阳城里唯一真心希望朱七七和那个沈岳婚事成真的人了。
只盼沈岳那小子争气点,别死在外面,早日现身认领未婚妻,彻底坐实这个婚事才好。
----------------------
太子的书房里,太子和朱富贵相对而坐。
两人面前摆着几把刀剑,这些刀剑寒光凛凛,一看便是极为锋利的神兵利器。
太子盯着这几把刀剑震惊:“你说什么,如此神兵,竟可月成?”
几个月前墨家众人根据朱七七提供的滑轮打铁的原理,并举一反三,制作了一系列可以提高淬火、冶炼等效率的工具,又借着高炉鼓风之威,提高了火焰的温度,最终成功的用一个月就打造出了极品刀剑。
不怪太子震惊,要知道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就算是一把普通的刀剑也需要一个来月才能制好。
而那些贵族专用的刀剑,则是用百炼钢精心打造,从选料冶炼,到锻造成型,再到淬火回火,之后打磨开刃,随便一套流程下来一年半载的就出去了。
至于一些真正的神兵利刃更是动辄数年。
而眼前的这些刀剑兵刃则都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丝毫不亚于传说中的那些神兵。
太子小心翼翼的拿起一把匕首,上面清晰的倒映着他的脸。
他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是知道神兵易成的惊喜,又有对朱富贵的感动。
要知道兵器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谁家里能打造出这样的神兵不都是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知道了。偏朱富贵就巴巴的全告诉了他,这是丝毫不担心他会怀疑他吗?
朱富贵不但毫不藏私的告诉了太子,还解释说除了宫宴上的二季稻以外,还有这几把兵刃,才是他本次来洛阳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父女联手送给皇帝的真正的新年贺礼。
只是兵器和粮食不一样,粮食高产所有人都会愿意,但是神兵高产可就不一样了,只怕前脚传出风声,后脚就会刮起血雨腥风。
为了不走漏风声,朱富贵在宫宴上隐瞒了兵器的事,并私下来找太子。
他是没办法在不走漏风声的情况下将兵器带进皇宫的,但太子可以,毕竟太子去见皇帝可不用被检查有没有携带兵器。或者太子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携带兵器的。
父子两不疑,就是这么任性。
太子复杂的看着朱富贵:“阿贵,旁人若是得了这个技艺,藏着掖着还怕来不及,你就这么告诉我,不担心我疑你吗?”
朱富贵笑道:“不担心。”
太子眼神更加复杂:“你就这般相信我?”
打天下十来年,执政十几年,太子觉得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为何朱富贵还依旧这么相信他?
朱富贵却道:“你是我哥哥,我们是乱世里扶持着走到今日这一步的,我不信你,还信谁?”
太子脸色的表情大为触动。
朱富贵又道:“再说了,此技本就是为了干爹与哥哥才研究的,有了成果,自然也要拿给哥哥看。”
太子感动极了,紧紧握住朱富贵的手:“阿贵,好兄弟,兵械一事,乃固国安邦之本也,你拿出如此神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朱富贵也回握住了太子的手,嗔怪道:“哥哥这话说的外道,你我兄弟间,何谈这些?”然后又笑道,“不过哥哥若真要谢,可别谢我。”
太子笑问:“哦?那我该谢哪方高人?”
朱富贵笑道:“什么高人不高人的,这件事啊,最初其实是七七的主意。”
太子意外道:“七七?”
朱富贵点点头,道:“元顺八年,我军与南楚作战,开始时曾连接失利,至损兵折将,哥哥可还记得?”
太子点点头,有些傲然道:“后来南楚还不是被爹给拿下,当年的南楚,也不过是如今扬州的两个郡而已。”
朱富贵道:“不错,当时七七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刚听说作战不利时,七七难过了许久,反复言到若我军将士人人皆腰佩神兵利刃,身着宝甲钢胄,天下谁还敢与之争锋,更不会损伤那么多兵士了。然后便闹着要打造神兵。”
太子听了缓缓点头:“七七....小小年纪便有此等心性与见识,虽是童言稚语,却是一腔赤子丹心啊。”
因为他和赵瑾二人的身份使然,除非赵瑾也喜欢他,否则他们二人绝无可能。
况且平日里就能看出来,赵瑾对这种断袖分桃之事向来嗤之以鼻,甚至还颇有些厌恶,让赵瑾暗中与自己发展分桃之谊,只怕难如登天。
可以说,除非他赵琼登上大位,然后暗中强迫赵瑾伏于自己羽翼下,否则他们二人绝对没有半点可能。
可不说他若想要登上大位究竟需要经过怎样的腥风血雨,只说他若想要成事,第一个需要除去的就是赵瑾本人。
这他折腾半天还有什么意义?
他倒是想设计圈禁赵瑾,然后暗中搞点事情。可先不说他能不能成功,就说赵瑾真的会甘心被他困在一方小天地里,暗不见光的雌伏于他赵琼之下吗?对赵瑾来说,只怕比杀了他还难受吧!
而赵琼最见不得的就是赵瑾难受。所以他觉得自己前望无路,后顾无门,真正如困兽般不知前路。
赵琼茫然不知路在何方,也完全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怎么办,借着书本的遮掩,他悄然抬眼看向赵瑾。
那张独属于赵瑾的如玉般的面庞此刻正对着朱七七温柔轻笑。
那炫目的笑意刺的赵琼心中难受,他不想再看,可又舍不得移开目光。
如今赵琼只希望叔父和那个叫沈岳的小子能给力些,千万不要让他的大哥如愿娶到朱七七,更不要让那个讨厌的赵瓒得逞。
让朱七七嫁入辛家,壮大赵瓒的势力,这是赵琼绝对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有可能,他还会不遗余力的破坏赵瓒和辛家的打算。
这么想着,赵琼心中暗暗苦笑,他只怕是目前整个洛阳城里唯一真心希望朱七七和那个沈岳婚事成真的人了。
只盼沈岳那小子争气点,别死在外面,早日现身认领未婚妻,彻底坐实这个婚事才好。
----------------------
太子的书房里,太子和朱富贵相对而坐。
两人面前摆着几把刀剑,这些刀剑寒光凛凛,一看便是极为锋利的神兵利器。
太子盯着这几把刀剑震惊:“你说什么,如此神兵,竟可月成?”
几个月前墨家众人根据朱七七提供的滑轮打铁的原理,并举一反三,制作了一系列可以提高淬火、冶炼等效率的工具,又借着高炉鼓风之威,提高了火焰的温度,最终成功的用一个月就打造出了极品刀剑。
不怪太子震惊,要知道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就算是一把普通的刀剑也需要一个来月才能制好。
而那些贵族专用的刀剑,则是用百炼钢精心打造,从选料冶炼,到锻造成型,再到淬火回火,之后打磨开刃,随便一套流程下来一年半载的就出去了。
至于一些真正的神兵利刃更是动辄数年。
而眼前的这些刀剑兵刃则都是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丝毫不亚于传说中的那些神兵。
太子小心翼翼的拿起一把匕首,上面清晰的倒映着他的脸。
他的心情有些复杂,既是知道神兵易成的惊喜,又有对朱富贵的感动。
要知道兵器是多么重要的事情,谁家里能打造出这样的神兵不都是藏着掖着,生怕被别人知道了。偏朱富贵就巴巴的全告诉了他,这是丝毫不担心他会怀疑他吗?
朱富贵不但毫不藏私的告诉了太子,还解释说除了宫宴上的二季稻以外,还有这几把兵刃,才是他本次来洛阳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父女联手送给皇帝的真正的新年贺礼。
只是兵器和粮食不一样,粮食高产所有人都会愿意,但是神兵高产可就不一样了,只怕前脚传出风声,后脚就会刮起血雨腥风。
为了不走漏风声,朱富贵在宫宴上隐瞒了兵器的事,并私下来找太子。
他是没办法在不走漏风声的情况下将兵器带进皇宫的,但太子可以,毕竟太子去见皇帝可不用被检查有没有携带兵器。或者太子是可以光明正大的携带兵器的。
父子两不疑,就是这么任性。
太子复杂的看着朱富贵:“阿贵,旁人若是得了这个技艺,藏着掖着还怕来不及,你就这么告诉我,不担心我疑你吗?”
朱富贵笑道:“不担心。”
太子眼神更加复杂:“你就这般相信我?”
打天下十来年,执政十几年,太子觉得他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为何朱富贵还依旧这么相信他?
朱富贵却道:“你是我哥哥,我们是乱世里扶持着走到今日这一步的,我不信你,还信谁?”
太子脸色的表情大为触动。
朱富贵又道:“再说了,此技本就是为了干爹与哥哥才研究的,有了成果,自然也要拿给哥哥看。”
太子感动极了,紧紧握住朱富贵的手:“阿贵,好兄弟,兵械一事,乃固国安邦之本也,你拿出如此神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朱富贵也回握住了太子的手,嗔怪道:“哥哥这话说的外道,你我兄弟间,何谈这些?”然后又笑道,“不过哥哥若真要谢,可别谢我。”
太子笑问:“哦?那我该谢哪方高人?”
朱富贵笑道:“什么高人不高人的,这件事啊,最初其实是七七的主意。”
太子意外道:“七七?”
朱富贵点点头,道:“元顺八年,我军与南楚作战,开始时曾连接失利,至损兵折将,哥哥可还记得?”
太子点点头,有些傲然道:“后来南楚还不是被爹给拿下,当年的南楚,也不过是如今扬州的两个郡而已。”
朱富贵道:“不错,当时七七不过七八岁的年纪,刚听说作战不利时,七七难过了许久,反复言到若我军将士人人皆腰佩神兵利刃,身着宝甲钢胄,天下谁还敢与之争锋,更不会损伤那么多兵士了。然后便闹着要打造神兵。”
太子听了缓缓点头:“七七....小小年纪便有此等心性与见识,虽是童言稚语,却是一腔赤子丹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