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传谢清风觐见后,谢清风深吸一口气,推开勤政殿的大门。

  “臣顺天府府丞谢清风,叩见陛下!”他双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没有丝毫含糊,“今日前来,一是禀明三位皇子纵马踏毁百姓救命粮种之事,二是坦陈臣惩戒皇子之举,恳请陛下明断!”

  萧云舒闻言抬眸,连忙道,“什么粮种?救命粮种?朕为何从来没听谢爱卿说过?”

  萧云舒的注意力都在百姓救命粮种上面了,谢清风惩戒他的皇子一事全部抛在脑后。说起来他和谢清风也认识十余年了,这小子是什么性格他还是清楚的。

  对皇室的尊卑是从不敢逾越半分的,当年谢清风刚入仕途在翰林院当编修时,面对他们这些皇子宗亲始终保持着恰当的恭敬,既不谄媚讨好,也不卑不亢,这么多年来从未有过半点失仪之举。

  如今他竟主动提及惩戒皇子,定然是事出有因,且这救命粮种的分量,必然重到让他不惜打破多年的分寸。

  萧云舒往前探了探身子,语气里满是急切:“谢爱卿,你与朕相识十余年,朕还不知道你的性子?若不是事关重大,你断不会如此。快,细细跟朕说说这粮种到底是怎么回事?何时求得?如何培育?能解圣元粮荒之困吗?”

  谢清风见萧云舒全然心系粮种,心中安定了些许,躬身回道:“陛下明鉴。此粮种名为红薯,是臣在临平府仓库偶然所得,先前臣在一本古书残卷上看见过,耐旱耐瘠,就算是在山地也能长,结的块根能当粮食吃,亩产千斤。”

  “虽然是古书上写的,不完全真实。”谢清风语气坦诚,没有丝毫隐瞒,“臣后来查阅多部农书,又请教了不少老农,才知这亩产千斤是古书的理想之境,在中原土壤里能有六七百斤便已是上限。可即便如此,也比寻常麦子亩产两百斤高出三倍有余,且咱们圣元朝多山地又少水源,这红薯耐旱耐贫瘠的特性,恰好能适配灾年圣元朝的土地。”

  他抬眸看向萧云舒,眼神里满是坚定:“臣知道仅凭一本残卷的记载就冒险培育或许是有些鲁莽,但若是成功了的话,可活人无数,所以即便古书的记载不完全准,臣还是想试一下,万一真的培育成功了,咱们圣元朝的百姓就能多一条活路,就算失败,臣也不过是耗些时间与精力,总好过看着百姓受苦却无动于衷。”

  “自去年春末找到这红薯种子,臣便在城外庄子辟出地块一点点摸索种植之法。红薯喜暖怕寒,去年冬天,臣让人搭了草棚保暖,夜里派老农轮流值守,春日雨水多,臣又让人排水怕涝坏了根系,就连施肥,都要按节气调配草木灰与腐熟的秸秆,生怕肥力不当伤了苗。”

  谢清风的声音带着些难以掩饰的痛惜:“整整一年,臣看着那红薯从细小的芽苗再变成块根一点点膨大,再过半个月就能刨出来晾晒入仓了。臣甚至已经想好,收获后先送些到御膳房让陛下尝尝,再请旨派老农再扩大试点种植。可谁能想到三位殿下竟会闯入庄子,纵马在地里肆意狂奔......”

  他是真的现在有点越说越生气。

  “那马蹄踏过之处,藤蔓断了,块根也被马踩烂了,老农们去拦却被护卫推倒,臣的府兵们上前劝阻也遭拳脚相加。等臣赶到时,薯田已是一片狼藉,一年的心血,全毁在了他们的玩乐之中!”

  谢清风说话的语速和技巧还是很有煽动性的,萧云舒光是听着就已经觉得很生气了。

  “若是臣在无主之地种红薯被殿下们骑马踏坏了,那臣无话可说,可是臣是在自己家的庄子里面......”谢清风后面没有说下去了。

  是啊,这还是谢清风的私家庄子,并非皇家御苑,更不是供人游乐的场所!

  面对谢清风这个正四品官,他那三个儿子都如此嚣张,更别说寻常百姓了。

  萧云舒脸色铁青。

  他之前只觉得三个儿子岁数相差不大,感情好就行,平日里对他们的顽劣行径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着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事了。

  他们今日敢踏毁谢爱卿的薯田,明日就敢欺压寻常百姓,长此以往,民怨沸腾,这圣元朝的江山,迟早要毁在他们手里!

  ——————

  谢清风在皇宫里面告状,外面的三个皇子们正坐着护卫们准备的马车朝着后宫方向而去。

  离开谢清风的庄子后,最初的哭闹与愤怒渐渐平息,七皇子揉着依旧火辣辣的屁股问道:“三哥,五哥,我们......我们真的要直接去找父皇吗?那个谢清风说那是他的私家庄子......”

  五皇子萧承宇也没了之前的嚣张,眉头紧锁,他也觉得不对劲,这庄子毕竟是谢清风自己的私人庄子,他们纵马闯进去本就理亏。

  可这谢清风也太不上道了,他们可是圣元朝唯一的三个皇子。

  去他的庄子玩本就是他的荣幸。

  三皇子萧景琰作为三人中的大哥,虽也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想着顾全颜面:“理亏又怎样?我们是皇子!他一个四品官,就算我们有错,他也没资格动手打我们!这是僭越!”

  思来想去,萧承宇觉得不行,“不行,不能直接找父皇!谢清风那厮肯定已经先去告状了,我们现在过去,只会撞在父皇的气头上。不如......我们先去找母妃们帮忙!”

  这个提议瞬间得到另外两位皇子的赞同。

  萧景琰眼睛一亮:“对!找母妃!我母妃最疼我了,肯定不会让我受这种委屈!”

  萧砚知也连连点头:“我也要找母妃,让母妃给我报仇!”

  三皇子萧景琰直奔坤宁宫,他的母妃是当今皇后虞氏,虞氏出身将门,其父是萧云舒上位后亲封的镇国大将军虞怀,手握京畿周边部分兵权,兄长虞礼在兵部任侍郎,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武将世家。当年虞氏凭借家族势力与端庄品性入主中宫,虽多年来只育有萧承宇一子,但家族根基深厚,地位始终稳固。

  萧景琰作为皇后之子,在长在嫡,自小就被视为准储君的备选,虞氏对他寄予厚望,平日里虽也管教,但只有一子定然是宠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