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三面包围-《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虏英雄传》

  作者:暴雨梨花孤灯下

  欢迎关注,放入书架观看,后面更多精彩

  有人大喜道:“五六年来终于听到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了,希望这支义军能平安来到中原。”

  也有人道:“如此玄乎,能从几十万蒙古大军围堵中突围,也不知是真是假?”

  这时一个山西口音的人说道:“这事千真万确,昨日我大同的表弟派人捎信说,这次运货回大同,千万小心,不可走大道,说蒙古大军正围剿一支神秘军队。那支大军神出鬼没,不知是何来路?本来还不太相信,刚才听黎老板一说,这才确信表弟来信说的是真的了,那支义军目前应该到了西京道(今山西北部)!”

  一人大叫道:“过了西京道就是河北路(今河北),为何不直导黄龙,痛饮胡虏血?”

  有人道:“大都乃蒙古首府,自然会有重兵把守,哪里容易过去,能从蒙古大军围堵中脱身已经不容易了!”

  又有人道:“是啊,北方沦落外族已久,那支义军只要到了中原,振臂一挥,必然风起云涌,那时驱除鞑虏,”

  又有一人道:“真不知这郭姓大帅是何方神圣,希望这一次能收复中原,驱走胡虏!”

  众人听了,连声说“是啊,是啊!”

  这时楼下又有脚步声上来,佟掌柜连声道:“小声一点,小声一点,别让外人听到!”

  这时楼下有人哈哈大笑,说道:“小声什么,我们都听到了,你们说的那支义军已经烟消云散了,不要再妄想了!”

  众人听了,纷纷大怒道:“胡说八道,胡说八道……”

  脚步声已走到楼梯中间,又继续道:“我们亲眼看到那支义军被几十万蒙古大军围困在黄河渡口上,前后左右都被蒙古大军围堵,插翅难逃,绝不会再向这边来了,你们是看不到了。”

  这人讲话虽是汉语,可是如同舌头太短,又或是嘴里含着什么东西,全是嗯嗯鼻音,虽勉强能听懂,却让人听着极不舒服。这人一句话从楼下讲到楼上,断断续续停顿,到了楼上这才讲完。

  楼上众人正想说话反驳,有人挥手示意,低声道:“不要说了,是西北汉人来了,我们惹不起!”

  话音刚落,这时看到楼梯走上几个人,均大圆紫膛脸,身体高胖,一边上楼,一边互相说话,说话口音都是西北口音,鼻音甚重,应该是西夏金辽等地的汉人。这些人一直生活在北方,受辽金统治,自然与大宋没有什么感情。他们被蒙古称为汉人,在大元朝是三等人,而江南汉人被称为南人,是四等人。在蒙元新朝,低人一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何况是讲话辩论的,否则就有性命之忧。

  而且那几人虎背熊腰,走路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习武之人。他们穿着黄色棉袄,棉袄上面都写两个汉字“惊东”,旁边还有蒙古文字和各种蝌蚪胡文。

  有人知道他们是关外的马队,如同关内的镖局,专门替人送货。他们也帮蒙古军运送粮食物资,有蒙古人发下来的腰牌,腰牌如同蒙古关文一般,一路上无人敢拦截。

  惊东马队后来多次进入中原送货,看到中原山多水多,于是也学习中原镖局,用人力托运货物。惊东马队送货速度快,又有大都蒙古官员做后盾,抢了不少中原镖局的生意,仗势欺人,蛮横之极,中原人对惊东马队非常鄙视。但惊东马队有蒙古人撑腰,中原汉人也是敢怒不敢言。

  其中一个虬髯大汉看着楼上突然闷不吭声的众人,大笑道:“嘿嘿,不知天高地厚的南蛮子,快把好酒好菜端上来,爷几位都饿坏了!”说话口音正是刚才在楼下说话之人!

  楼上众人听到惊东马队人所言,也不敢说话,就在旁边盯着。早有伙计上前招呼,引着几人来到中间一张大桌子前。穿过众人,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他们,如刀似剑一般,似乎要把几人刺穿。那几人视若无睹,到一张桌子坐下,点好酒菜,就大吃起来。

  楼上众人也不敢说话,但郭襄听到这些人说起那支神秘义军遭蒙古围困,急切站了起来,向那群人拱手问道:“敢问这位大哥,刚才所说可是真的?”

  其中一个虬髯大汉,仍在大口吃肉,头也不抬,不耐烦说道:“我们亲眼所见,自然是真!”

  郭襄又问道:“敢问那黄河渡口在哪里?”这时小二端来几盆牛羊肉,放在他们桌上。那些人正诧异,郭襄连忙道:“这是我送你们的,不必客气!”

  虬髯大汉这才抬头看了郭襄一眼,也不说谢,就拿起羊腿于几人大吃起来,吃了几口,这才道:“龙口峡,水西门渡,偏关长城下,被几十万蒙古大军围住,西边是万丈悬崖,北边是蒙古草原,东边是长城,南边是黄河,就是苍蝇也飞不出去。”

  他一边说,苗道一在桌上用茶杯和碗筷摆上,等这人说完,苗道一道:“难道是黄河转弯处的隩州?”

  虬髯大汉嘿嘿一笑,说道:“算你识货,就是隩州,黄河千里一曲之处,前面有数十万蒙古大军前后左右围堵,后面又有安西王追兵追赶,区区几千人已被围得水泄不通,被剿灭只是瞬息之间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襄听了连忙问道:“是在哪里?”

  苗道一指着桌上,说道:“在陕西、并州(山西)、漠南草原(内蒙古)交汇处,也是黄河转弯之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只要渡过这里,前面就是雁门关,是通往大都必经之地,也是南下中原的要道!”

  虬髯大汉炫耀道:“安西王与诸位蒙古大将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在黄河两岸三地各个渡口设下重兵,几十万大军对付他们如同捏死一只蚂蚁一般轻而易取!”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众人俱都黯然失色,垂下头来。郭襄更是脸色苍白,无力坐在椅子上。

  苗道一突然起身问道:“这位大爷可亲眼看到大战过程?”

  虬髯大汉听了一愣,又摇头道:“本来我们要等到大战结束后才能通过的,但我们运货赶路要紧,幸好找到认识的蒙古大将,使了不少银子,这才放行通过,虽没有看到,但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众人听了黯然伤神,连连叹息,这话虽糙,却句句属实,不禁心中大凉。郭襄更是伤心欲绝,不知郭破虏是生是死?立时就想去寻找郭破虏。苗道一伸手按住道:“此去遥远,又过去十来天了,大战早已结束,去了也是枉然。他们既然没亲眼看到大战经过,或许还有转机!”

  郭襄急切道:“可是我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去帮破虏……”

  苗道一摇头道:“你去也来不及了,那是十几天前的事了,战争早已结束了,去了也没用!”

  郭襄痛苦道:“那我也要去看一看……”

  苗道一又道:“襄儿,我相信破虏能率军突破重围的!”

  郭襄吃惊抬起头道:“为何?”

  苗道一低声道:“破虏从小学习兵法,天赋异禀,绝不会率兵初战,就全军覆灭。而且如果这一次破虏不能突围,以后会遇到更多蒙古大军,险境困难更多,难道你每次都要去帮忙吗?”

  郭襄想了想,道:“不错,我也不懂兵法,就算去了,也帮不了忙!可是破虏生死不明,我又怎能坐视不理,无动于衷呢……”说话间已身体发颤,不能自已。

  正当两人低声细语时,虬髯大汉仍在大声嘲笑,道:“你们南人不要痴心妄心了,蒙古大军无人能敌,几千汉人反抗,如同捏死蚂蚁一般,哈哈哈……”

  哪知这时又有一个声音从楼梯下面传来道:“非也非也,那支义军已经跳出蒙古人包围圈,斩杀数万人,已向南而来!”

  声音清脆,并不甚大,可是却在虬髯大汉浑浊的大笑声中,异常清晰,使得所有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楼上众人听了惊讶,旋而大喜,但也不敢表露。郭襄听了,猛然站起,看向那楼梯。片刻间楼梯又走上一年轻人,身穿蓝色衣服,清秀俊朗。

  众人正要询问,哪知那虬髯大汉听了,怒喝道:“胡说八道,我们亲眼看到蒙古各路大军把那支义军包围在河曲,前后左右都是蒙古大军,区区几千人怎么可能冲出去?”

  蓝衣青年朗声道:“那你们错过看到一场精彩绝伦,旷古未有的大战了!”

  虬髯大汉站了起来道:“难道你亲眼看到了?”

  蓝衣青年点了点头,道:“不错,亲眼目睹,绝无虚言!”说完走到一张桌子前,向小二要了酒菜,便吃喝起来。

  虬髯大汉面子被扫,自然是恼羞成怒,几步来到蓝衣青年桌前,喝声道:“不论你是汉人,还是南人,路过蒙古大军围困黄河渡口,不是被杀就是被驱赶,你怎么可能看到?”

  蓝衣青年道:“我自然不在渡口码头。”虬髯大汉追问道:“不在渡口,怎么能看到?”

  蓝衣青年喝了一口茶,没有回答,却道:“襄阳高香茶果然好喝!”

  虬髯大汉大怒道:“快说!不在渡口,那你到底在哪里?”楼上众人也都是好奇,纷纷围了过来,郭襄与苗道一也不例外。

  那蓝衣青年却不回答,反而又倒了一杯酒,走向江边,洒下杯中酒,道:“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朝嫌剑花净,暮嫌剑光冷。恨不得早生三十年,与郭大侠一起守城,共御外敌,生不逢时,可惜,可惜……”说完连连叹息,走回桌子坐下。

  郭襄听了,知道这蓝衣青年在祭奠父亲,不禁心生好感。

  虬髯大汉却道:“原来你是来祭奠反贼的,只要我报告官府,就是大大有赏,今天我不与你追究,快说你刚才是胡言乱语,根本不在那黄河渡口,我就饶过你一次!”

  楼上众人听了,也都黯然失望起来,不知那蓝衣青年所说是真是假?

  蓝衣青年笑道:“大丈夫敢作敢为,我既然敢说,又何须怕你报官!”

  虬髯大汉正要大怒,这时郭襄也急切说道:“这位公子,你刚才所说,到底在哪里看到的,还请告知?”

  楼上众人也都道:“是啊,快说快说吧!”

  蓝衣青年仍是自斟自饮,并不回答。

  虬髯大汉却笑道:“蒙古大军重地,他又怎么能看到当时战况。他在吹牛皮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蓝衣青年这才说道:“好,那我就告诉你们吧,当时我恰巧在黄河边上山崖上的龙口峡谷一座悬洞中,正好俯视目睹了整个过程!”

  虬髯大汉听了一愣。这时有人道:“龙口峡谷山崖上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悬洞,的确可以藏人。但那些悬洞陡峭直立,高约千丈,下面就是水流湍流的黄河,稍不注意,就会落入黄河,死无葬身之地。”

  蓝衣青年点头道:“不错,既然知道,你说我看没看清楚!”

  虬髯大汉道:“阁下能上龙口峡谷上,又安然无恙,想必轻功有独到之处了,我讨教一下!”说着右掌呼的拍出,顿时风声大作,闪电般就向蓝衣青年劈去。

  众人没想到这虬髯大汉说出手就出手,又快如闪电,都不禁担心。

  郭襄也是心惊,道:“迅雷掌!”就要出手拦住。

  苗道一拍在郭襄肩膀上:“稍安勿躁!”郭襄立时停下。

  眼见虬髯大汉右掌拍向蓝衣青年身上,楼上众人都惊叫连声,哪知蓝衣青年仍是不躲不闪,眼见就要拍上,众人眼前一闪,蓝衣青年身子不躲不避,突地向上飘起,刹那之间就坐在房梁上。只听啪的一声,刚才的椅子后背已被虬髯大汉劈得粉碎。

  众人更是惊呼掌力之猛,郭襄却道:“好轻功!”

  虬髯大汉眼见拍空,恼羞成怒,一个旱地拔葱就向上跃去,哪知同行之中一个老者倏地伸手按在虬髯大汉腰上,虬髯大汉顿时动弹不得,并说道:“老二,你已经领教过他的轻功,看来他上去龙口悬洞,所言非虚,不可多事。”虬髯大汉看到老者道:“可是他胡说八道,怎么……”

  老者道:“我们是先走了,后面的事没看到,听他说说。”虬髯大汉不敢忤逆,只得说好,对梁上蓝衣青年道:“你下来,好好说道说道,若是你敢胡言乱语,休怪我出手无情!”

  这时蓝衣青年也轻飘飘下来,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说道:“椅子拍碎了没事,大梁拍碎了,大家可就没饭吃了!”

  虬髯大汉哼的一声,说道:“好,我倒要看看那支叛军是怎么突围的?”说着走上前去,用茶杯和盘子摆了摆。众人好奇,自然也都围了上去,郭襄与苗道一也不例外。

  只见那虬髯大汉摆都正是黄河转弯处的地形图,虬髯大汉指着中间一个小酒盅,这酒盅只能倒一两酒,是最小的器具,说道:“这就是叛军所在!”又拿过几条毛巾弯曲放酒杯周边,正是黄河转弯的样子,道:“这是黄河!”

  然后又指着北边大碗,道:“这里是漠南草原,龙口渡口,上面有几万紧急调来的蒙古骑兵。”

  然后又指着东边三个大碗道:“这是并州地界,水西门渡口。这里有当地守军,和京城调来的数万精锐大军!”

  接着又指着西北一个大盘子道:“这里是陕西府谷水汕渡口。安西王亲率十万大军追来,而且这里都是悬崖峭壁,你能藏身在这里,几千人可无法藏身!这是当时的地形图,我没摆错吧!”

  蓝衣青年点了点头道:“不错,跟我看到的一样,丝毫不差!”

  此时楼上众人都围观过来,听了这才知道蒙古大军围困得果然水泄不通。

  这时有两个人,也走了过来,也没见他们用手分开拥挤的人群,可是他们走过,立时闪出一道缝隙,让两人从容穿过,来到大桌前,指着黄河南边道:“我不妨告诉你们,这里还有数道铁索,早已把黄河拦住,只要有船想顺流而下,就是能在水流湍急过船,也没法通过这几道铁索的,遇到铁索必然翻船。想坐船从黄河里走,几乎是不可能!”

  众人听了更是大惊,虬髯大汉几人也是惊恐不已,俱都看向那两人,这才看清那两人大脸小眼,比他们还要壮几分,知道应该是蒙古人,忙行了个礼,问道:“你们怎么知道这等机密?”

  这时两人一个人道:“这是蒙古军中一位熟悉的军爷告诉我们的,都过了十来天了,战争早已结束,说出来也无妨了!我们兄弟俩十几天前也从那里经过,看到了这一幕,因有要事,匆忙离开,没看到结果,也很想知道那支叛军如何能突围而走的?”

  众人这才知道蒙古人早已用铁索锁江,锁住黄河,本来黄河水流湍急,暗流涌动,想从黄河顺流而下,就是凶险至极的事,如同在鬼门关打转,此时蒙古人又在黄河里用铁链阻拦,无异是直接送到阴曹地府。心中愤骂蒙古人真是歹毒!

  蓝衣青年听了,愤恨道:“这个我也早已经知道,当年蒙古人找人修建铁索时,我在悬洞中就看到,不知是何用意,晚上找工匠,也问不明白,就是蒙古监工也说不清楚,还猜测是不是渡口防止船被冲走,打捞船和人所建造,原来是准备拦截义军的。早知是这样,晚上我就杀了那些蒙古监军了!”

  那两人道:“这等机密,一般也是不知道的,就怕有漏风声,那支叛军一出现,大都就开始布防,绝不可能让他们突破黄河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虬髯大汉道:“既然不差,那就请你告知,那支叛军如何能突围而出?你若说不出来,或者胡说八道,今日休想从这里离开?”

  楼上众人看了看桌上地形图,只见盘子和碗,都是数十百倍大于小酒盅,想必也是当时兵力对比。

  这时蓝衣青年也也来到桌前,正色道:“这的确是当时的形势,我当时也深信义军将会在此被剿灭,但没想到义军竟然真的突围而出,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会相信的!”

  接着又道:“这支义军之所以能在黄河边上,也是因为地势险要,虽然被围,但蒙古大军一时也无法进攻。”

  指着北边道:“北面是蒙古铁骑。虽然骁勇善战,但不善水战,而且他们也根本没想进攻。只在北边防守!”

  又指着西边道:“安西王大军最多,但这里地势险要,只有一条道路直通黄河,他们只围在外面,根本进不来许多兵力!”

  最后指着东边道:“这里是最容易进攻的地方,也是义军要去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当地守军,还有大都来的蒙古精锐。他们虽然在准备船支渡过黄河,但一时也不会发起进攻!”

  虬髯大汉道:“你说的没错,但蒙古大军根本不需要进攻,只需围住这里,过了十天半个月,叛军就没有粮草,不战而败了!”

  蓝衣青年点头道:“不错,但是义军当天晚上就发动攻击了!”

  “什么?”楼上众人听了,都是大惊,俱都感到不可思议。

  喜欢射雕四部曲之三,破虏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