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这个家不好当-《特战女兵在古代》

  次日早朝,群臣礼毕完后,

  李婷婷抱着混世大魔王坐在龙椅上,

  环顾下面的群臣,轻咳一声。

  “众位臣工,今日有何要事启奏?”

  她话音刚落,李忠正想往前迈步,却被人捷足先登。

  站在人群中最后面的石仁吒,以百米冲刺的速度,

  几步就走到群臣队伍,中间的空隙,恭恭敬敬跪倒在地。

  “禀皇后娘娘,臣有要事禀告。”

  “噢......,石臣工有何事要奏?”

  李婷婷一边两手轻轻搂抱着混世大魔王,

  一边低头哄着他,防止这小子又哭又闹。

  石仁吒额头抵着冰凉的金砖地,

  声音因急切而微微发颤,却字字清晰:“启禀皇后娘娘,

  先帝自缢至今已逾近一月,国不可一日无君。

  娘娘怀中皇子乃先帝血脉,

  根正苗红,臣恳请娘娘即刻下旨,

  册立幼子为新帝,以安社稷、抚万民!”

  石仁吒话音刚落,左列朝臣中便有一人快步出列,

  那人正是陶云清,他躬身拱手:“臣附议石大人所言!

  皇子虽幼,却是天命所归的储君。

  只是新帝不过是三个多月的幼子,恐难理朝政,

  还需皇后娘娘垂帘亲政,暂代皇子殿下执掌乾坤,

  方能内外安定。”

  陶云清此言一出,又有一位大臣接连出列,

  那黄辉扯着大嗓门:“臣亦附议!皇后娘娘自先帝宾天以来,

  先是击退重创大周贼军,再是肃清何家乱党。

  满朝文武无不敬佩,天下百姓更是称颂娘娘圣明——

  依臣看,便是没有‘垂帘’二字,娘娘亲政亦是众望所归啊!”

  这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恳请娘娘亲政”的呼声此起彼伏。

  李婷婷怀里的混世大魔王被这阵仗惊得眨了眨眼,

  小手突然抓住她的衣襟咿呀了两声。

  她抬手拍了拍皇子的背,目光扫过阶下群情激昂的大臣,

  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龙椅的雕纹,

  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嗯,挺好的挺好的,经过昨晚的敲打,

  这三个墙头草今天的表现不错。

  至于李忠李翔作为李婷婷的亲叔叔,

  还是那些李家的忠实铁粉官员,

  那肯定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至于,吴家吴立新跟吴雄安两人,此刻见这架势,

  他们喊得比谁都大声,兄弟两人的表情,

  简直就是一副巴不得李婷婷赶紧答应的样子。

  尤其是吴雄安,毕竟他做贼心虚,何雅兰逼宫那天,

  他们吴家跟王家带着自家的私兵,在京央街负责拦截。

  现在若要不好好表现,

  这兄弟两人真害怕李婷婷会给他们秋后算账。

  最后则是王家兄弟两人,这两货就是愣头青,

  吴家干嘛,他们就跟着干嘛,见吴雄安喊得那么积极,

  那他们肯定也不甘落后。

  要知道,今时不同往日,李婷婷今天来上朝的时候,

  可是足足带了两队人马,一队是带刀侍卫,

  另一队则是全副武装的御林军。

  看着那些御林军手中的长枪,在阳光底下闪闪发亮,

  谁敢提半个“不”字呀?

  李婷婷指尖在龙椅雕纹上顿了顿,

  怀里的混世大魔王突然用小手拍着她的胳膊,

  像是在帮她应和底下的呼声。

  她抬起眼,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终于绽开,

  却带着点看穿一切的玩味。

  “众卿的心意,本宫已然知晓。”

  她声音不高,却稳稳压过此起彼伏的“亲政”声,

  “先帝遗孤尚在襁褓,国祚延续自然是头等大事。

  即日起,便册立皇子为新帝,年号‘永熙’。”

  底下群臣瞬间静了静,随即爆发出更响的“吾皇万岁!”,

  李婷婷又轻轻拍了拍怀里的小家伙,像是在跟他商量,

  又像是在对满朝文武宣告:

  “既然众卿都觉得本宫该多担待些,

  那本宫便暂代皇儿,理事一段时日。”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御林军亮闪闪的枪尖,

  语气陡然添了几分凌厉,“只是有句话得说在前头——

  新帝年幼,本宫的话,便是圣旨。

  谁要是敢在底下搞些小动作,扰了这永熙盛世的好开头……”

  话音未落,怀里的混世大魔王突然“哇”一声抓过她的手往嘴里塞,

  像是替她咬下了没说完的狠话。

  李婷婷低头在他额上亲了口,

  抬头时笑意里已带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散朝吧。”

  “微臣遵......”

  “娘娘,且慢!臣也有要事禀奏!”

  众人还没喊完,就被李翔开口打断。

  李婷婷定眼一看,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天呐,自家三叔是户部尚书,他还能有什么事?

  肯定就是没钱的事,想到这里她就开始怕怕起来。

  果然,怕什么来什么。

  “李尚书,不必拘礼,但说无妨。”

  “禀告娘娘,此次京城保卫战,我军虽胜,

  但伤亡人数足有二十八万余人,昨日您下旨......”

  李翔躬着身子,腰弯得几乎要贴到地面,

  捧着账册的手因为用力而指节泛白:

  “娘娘明鉴,臣绝无半分推诿之意。

  您下旨厚恤阵亡将士,是仁德之举,

  臣与户部上下都感念娘娘体恤军民之心。”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上了难掩的焦灼,

  甚至带了点尴尬的意味:

  “可……可臣昨夜领着属官彻查国库,

  银库见底,粮仓只剩三成陈粮,

  连各地县府欠缴的赋税单子都堆了半尺高。

  阵亡的二十八万将士,按规制每户需发的抚恤银、

  三年的米粮补贴,再加上伤残兵士的安置费用……

  臣算了整整一夜,把能挪的款项全算上,

  也还差着七百万两白银的窟窿!”

  得,得,得,这么大的窟窿,上哪去找呀,

  当场就把李婷婷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看来这个家,也不好当啊!

  沉默良久后,她大手一挥,“这样吧!

  平东,平西两个州府略有空地,

  本宫打算把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

  全部安排到哪里去落户,并且开荒种地。

  以后,这两个地方归本宫直属管辖,任何人不得干预,

  另外,咱们京城三大世家,

  每家出二十万两银子给他们做安家费,

  本宫的话完了,谁反对,谁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