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旅长:张浩,你就是后勤之王-《亮剑,没有鬼子对我很重要!》

  听旅长的意思,八爷和鬼子的第一次大规模正面对战迫在眉睫。

  张浩想先把装备送到一线主力手里。

  不仅要送防护装具,他还要顺便给各部队补充一批弹药。

  尽管旅长没说要,但他不能不送。

  他来了,露了脸,又找到了组织,自然不可能再让大伙儿过战场上动不动就跟敌人拼刺刀的日子。

  在十八屯沟安定下来之后,这是张浩第一次主动外出,接触其他的部队。

  旅长不愿意他表露身份,又不好拒绝他的好意,向三号汇报,征得同意之后,决定亲自陪张浩走一趟。

  原本郑友宽说什么也要跟着,不过得知有旅长亲自保护张浩,他也就安心留在军工厂了。

  他有自知之明,要是遇到旅长都搞不定的情况,他跟着只会添乱。

  张浩本身是不太愿意旅长陪着自己的。

  无他。

  旅长可不是铁三角那样的大老粗,他运送物资装备时肯定瞒不过去。

  何况他已经在1980,不,应该是1981那边有了稳定的落脚点,遇到危险他随时可以跑回9108仓库。

  不过考虑到和旅长相处的那两个月里,旅长早该发现了什么端倪。

  但是旅长从来没有提过。

  从这方面来看,他的能力似乎对旅长也没有保密的必要,也就同意了和旅长同行。

  尽管他对旅长有着绝对的信任,但是在二人会面时,还是打了个预防针。

  他不说,旅长不问,以后大家形成默契,能免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旅长欣然同意,开始带着他在太行山中穿行,给分布其中的部队补充装备物资。

  鬼子附近的机场都被捣毁了,因此张浩的胆子大了很多。

  二人一路上都是乘坐旋翼机赶路,只用了三天半时间就完成了对太行山各部的补给。

  去陕北的路上,旅长看他的眼神都不对了,“张浩,你有这手本事,根本就是天生的后勤之王。”

  “让你在山沟沟里搞军工,太浪费你的能力了。”

  张浩自然明白旅长的意思。

  八爷和四爷除了穷,最大的问题就是严重缺乏后勤。

  抛开穷这个特质不谈,单单是现在大伙儿还窝在山沟沟里打游击,交通就是限制后勤最重要的因素。

  而他张浩就是个可以快速输送物资的最强后勤。

  哪怕他每次的运力都有限,但对目前还不算多的我军部队而言,已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

  他也有想过转职去做后勤。

  但二号建议他先不要轻举妄动。

  临时救急可以,专职去做还不到时候。

  他能力的最大价值不在运多少物资装备,而在帮助组织积累力量,让这边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否则只靠他一个人,累死他也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大局。

  况且还有很多不确定的负面因素需要这边的人去试错、去纠正、去抹除。

  成长的过程必不可少,不是他直接告诉人家该怎么做就行的。

  说到底,他要面对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一群人。

  张浩对旅长说道,“这件事等我见到三号自然会有讨论的,不过也不要高看我的能力。”

  “我只能救急,希望你可以理解。”

  旅长多精明的人,一听他这话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此后他再也没有提过让张浩专职做后勤的事情。

  不过他称张浩后勤之王的玩笑之语还是传到了三号的耳中。

  抵达总部时,已是黎明时分。

  不过三号和两位大首长都没睡,而是专程在等他。

  张浩受宠若惊。

  有理想的人总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五人只是简单寒暄之后,便聚首深谈了一整天。

  张浩的身份再次得到确认。

  几位首长正如二号预料的那样,并没有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说保持现状就好。

  第二天,张浩开始运输物资装备,并为总部所在地构建和太行山通讯网络一样的通讯网。

  做完这一切,他就准备告辞,去四爷的地盘看看。

  不过他还没走,鬼子的攻击先到了。

  整个总部根据地上空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

  鬼子抢修好了两个机场,提前对八路各个根据地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为了保证制空权,鬼子陆军居然把关东军的上百架战机给借来了。

  几十架飞机率先发起攻击。

  张浩送过来的高射机枪和小口径防空炮数量不少,但因为缺少专业的防空武器使用经验,我军的防空阵位只在防空作战开始的那半个小时里击落了六架低空投弹的敌机外,便再无收获。

  鬼子被击落那六架战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飞行员已经习惯了八爷那约等于无的防空火力。

  猛地被猛烈的地面防空炮火笼罩,猝不及防之下才中了招。

  等他们反应过来,不再大摇大摆的搞什么几百米的低空投弹,转而把飞行攻击的高度拉到两千米以上的时候,八爷防空部队缺乏经验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打不到敌机不说,还有不少防空阵位因为暴露了位置,遭到鬼子战机的重点攻击,损失相当惨重。

  张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咬牙回到了9108仓库找刘三友。

  “我和老王猜你早晚得用上这东西,别看你拉走那么多高射机枪和防空炮,没有个一两年,你的人根本玩不转那些老家伙。”

  “还得是这东西对你比较实用!”

  刘三友似乎早就预料到了张浩会提出采购他身后的东西。

  张浩一开口,他就开始推销军工口半手工搓出来的单兵防空导弹。

  “红缨枪1型单兵防空导弹,是按照你提供的设计弄出来的。”

  “别看是手搓的,而且还离设计指标有些距离,但完全可以达到你那边的作战要求。”

  “定型实验已经做过了,好用的很。”

  “有效射程300到7500米,极限射高4500米,被动红外制导,由于制造工艺和电子元件的问题,

  它打七爷可能差点事,但打中低空亚音速目标,绝对一打一个准。”

  张浩拍拍修长的导弹,感慨道,“有完整的军工体系就是好啊!

  这么快就能造出比米国现役毒刺更先进的单兵防空导弹。”

  “主要得感谢你带来的技术资料,我们的技术人员不需要走弯路就能把现有的技术整合到一起。

  没有你的资料,恐怕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有造出世界上最先进单兵防空导弹的技术和能力呢!”

  刘三友嘴上说着感谢,手在背后已经开始磨刀了。

  “这东西你们有多少?”

  “你要多少?”

  “钱管够,我不还价。”

  “小张啊,你是懂技术的!”

  喜欢亮剑,没有鬼子对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