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张俊无奈撤军-《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大理主将吓破了胆,领着手下军士落荒而逃。

  韩世忠、刘锜领着大军紧追不舍,眼看就要赶上。

  突然,前方尘土飞扬,一支军马疾驰而来。

  韩世忠远远望去,这支军马打的是“宋”军旗帜。

  他正要下令,刘锜赶到身边,劝说道:“韩将军,这是宋军援兵到了。穷寇莫追,我们还是领军先撤回吧!”

  韩世忠点头赞同。

  他右手高举,朗声道:“众将士听令,停止追击,全军撤回营寨!”

  大军在韩世忠、刘锜两人的率领下,拨转马头,往后撤退。

  吴璘的援军及时赶到,救回大理国两万余名军士。

  两军合兵一处,大理主将面色煞白,喃喃道:“这梁山军士也太吓人了,想要击败他们,几乎不可能啊!”

  吴璘瞥了一眼大理主将的脸色,劝慰道:“将军不必忧心,我们先撤回东侧,合力挡住梁山军士就好!”

  大理主将毫无主意,低头不语。

  吴璘大手一挥,传下将令:“撤,全军后撤,先撤回东侧!”

  这支军马连夜后撤,消失在茫茫的丛林中。

  等到韩世忠、刘锜二人得知消息,宋军和大理军士都已经消失不见。

  刘锜开口说道:“韩将军,宋军应该是回去支援东侧了。我们也得尽快领兵,赶去跟荡寇侯的军马会合!”

  “好!”

  韩世忠、刘锜两人商议已定后,兵锋一转,往东侧的山狮驼方向进军。

  与此同时,杨再兴率领的先锋五万军士,在泉州城西门外五十里扎下营寨。

  手下暗探来报:“启禀忠勇侯,一支宋军正在往我军方向而来。领军将领是张俊和刘光世!”

  “张俊和刘光世?他们不是在福州吗?这么快就赶到泉州城外了?”杨再兴大吃一惊。

  这完全出乎了杨再兴的意料。

  “他们好像是日夜兼程,一天就休整两个时辰!”

  杨再兴摆摆手道:“继续探!”

  “是!”

  暗探退出中军帐后,杨再兴眉头微蹙,在帐内不停踱步。

  他思虑再三,决定先在营寨内等待援军。

  次日正午,梁山第二支军马,在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的率领下赶到。

  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进入中军帐内。

  他们见杨再兴按兵不动,都是满脸疑惑。

  鲁智深忍不住出言询问:“忠勇侯,为何屯兵此处,不继续向前行军?”

  杨再兴皱眉道:“三位将军有所不知,前面不远,就有宋军营寨。据暗探消息,是张俊和刘光世率领的宋军,有十万余人!”

  “什么?张俊和刘光世的大军,这么快就到了?”武松一脸的不可置信。

  “正是!本侯没有继续向前,就是在此处等待王爷的大军前来。”

  “原来如此!现在我军也有十万余人,是否全军出击,去攻打张俊和刘光世?”林冲插嘴道。

  杨再兴右手托腮,皱眉道:“几位将军,稳妥起见,我们还是先等王爷的大军赶到,再做商议吧!”

  鲁智深、武松、林冲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点头赞同。

  梁山军士这边按兵不动,张俊和刘光世那边却没闲着。

  宋军在攻打泉州的必经之路上,扎下营寨。

  左右两侧的山坡上,全都有宋军埋伏着。

  张俊这是摆好了阵势,想跟梁山军士决一死战。

  一日后,赵杰领着剩余军士赶到。

  他带着将领,进入中军帐内。

  杨再兴连忙禀告:“启禀王爷,据暗探消息,前面的张俊和刘光世已经扎下营寨,往西进攻泉州的道路已被宋军死死挡住。”

  “宋军反应如此迅速吗?”赵杰眉头一皱,转移话题道,“韩将军那边有没有消息?”

  “韩将军的军士,正在跟吴玠、吴璘的军马交战,暂时也是毫无进展!”

  赵杰轻叹一声,指尖在桌面上不停敲击着。

  他沉思片刻后,出言询问道:“诸位将军,你们可有对敌之策吗?”

  军师公孙胜捋着胡须,上前一步答话。

  “启禀王爷,既然往西进军的路被张俊和刘光世堵住。我们可分出一支军马,前往北面,迫使张俊和刘光世分兵。或许这样一来,我军有可乘之机!”

  公孙胜的话音刚落,赵杰赶忙询问手下将领:“谁愿领军马,前往北面?”

  杨再兴第一个出来请战:“启禀王爷,末将愿领先锋军士,前往泉州北面!”

  赵杰当机立断,下令道:“好,忠勇侯,事不宜迟,你即刻领军前往北面。本王倒要看看他张俊和刘光世如何应对!”

  “是,王爷!”杨再兴拱手行礼后,退出中军大帐。

  杨再兴在营寨内点齐五万军马,连夜往北行军。

  大军刚刚出了营寨,宋军的暗探就已经得知了消息。

  他们立刻赶回本寨,前去禀告张俊和刘光世。

  “启禀两位将军,梁山营寨内,一支军马冲出,往北去了!”

  “哦?领军将领是谁,带了多少军马?”张俊赶忙追问。

  手下暗探回禀道:“天太黑,只知道领军将领好像是杨再兴。具体多少军士,卑职未能查探清楚!”

  张俊皱着眉头,摆摆手道:“再探,查探清楚多少军士,立刻前来禀告!”

  “是!”

  暗探退出中军帐后,张俊对身边的刘光世说道:“刘将军,北面除了泉州城内的守军,再无其他军士。这样吧,你领三万军士前往北面,挡住杨再兴率领的梁山大军。本将军写书给皇帝陛下,让他派城内的守军援助刘将军。”

  刘光世拱手道:“张将军放心,北面就交给本将军吧!”

  “好!刘将军小心,保重!”

  “张将军保重!”

  刘光世退出中军大帐,在营寨内点热三万军士,迅速赶往泉州北面。

  张俊则是立刻修书一封,让哨骑送往泉州城内。

  杨再兴那边,经过一日的行军,来到泉州城北面外五十里。

  他让手下军士先扎下营寨休整。

  第二日清晨,他领着大军从营寨内冲出,杀向泉州北门。

  大军刚刚走出去二十余里,前面的暗探匆匆赶来。

  还未等杨再兴开口询问。

  暗探拱手行礼道:“启禀忠勇侯,前方十里,有一支宋军拦路。领军将领好像是刘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