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盐官城失守-《水浒:靖康之耻?我夺宋灭金!》

  正午刚过,东门外的吴璘发现城墙上的守军渐渐稀少。

  他知道时机已到。

  吴璘抽出腰间的佩剑,高举在空中,暴喝道:“众将士听令,能否夺回盐官城,就看我们的了!都随本将军厮杀过去,一定要以最快速度,攻破东门!”

  “杀!杀!杀!”宋军军士呐喊着冲杀出来。

  五万大军在吴璘的率领下,往东门城墙上冲杀出去。

  守卫东门的梁山将领呼延灼,望见密密麻麻冲杀过来的宋军,大感不妙。

  他一边组织军士反击,一边派出哨骑前去通报北门的赵杰。

  哨骑刚走不久,吴璘的大军已经冲过堑壕。

  宋军不要命似的,呐喊着向前。

  梁山军士拼命反击,投石车、火炮、床弩、火箭乱翻射击,但依旧难以挡住宋军前进的脚步。

  吴璘冲在最前面,领着军士直扑城门。

  攻城车紧随在他身后,开始撞击城门。

  半个时辰不到,东门被攻破,宋军冲杀进城内。

  呼延灼身边的索超见状,急忙劝道:“呼延灼将领,宋军已经攻入城内。我军东门守军只剩下两三千人,实在难以抵挡啊。不如边打边撤,先将消息告知王爷吧!”

  呼延灼也明白,凭手下的这点军士,已经无力回天。

  他没有丝毫犹豫,下令军士后撤。

  吴璘攻进东门后,立刻派人前去通知北门和西门的张俊、吴玠。

  张俊、吴玠几乎是同时收到了吴璘传来的消息。

  他们当机立断,下令停止攻城。

  大军迅速后撤,赶往东门。

  此时城墙上的赵杰,也得知了东门失守的消息。

  他长叹一声:“没想到啊,他们居然是声东击西,主攻的方向是东门!”

  “王爷,宋军一旦入城,优势就不在我军了。眼下的战局对我军不利,还是要早做打算啊!”军师公孙胜面色阴沉着,出来劝道。

  赵杰点点头,不再犹豫。

  他大手一挥,下令道:“全军集结,全部往北门靠近!”

  将令一下,在城内的梁山军士边打边撤,全部涌向北门。

  半个时辰后,大军在北门处集结。

  与此同时,宋军已经攻下了东门和南门。

  赵杰当机立断,领着军士撤出北门。

  刚奔出去十里,韩世忠纵马来到赵杰的身边。

  他建议道:“王爷,宋朝大军几乎倾巢而出,前来攻打盐官城,那么他们的崇德城必然守备稀松。我军不如趁机北上,攻打他崇德城如何?”

  赵杰双眼放光,频频点头:“韩将军所言有理,就这么办!传令下去,全军以最快速度赶往崇德城!”

  “是,王爷!”

  梁山大军一刻不停,往北急行。

  留在长安镇的宋军暗探得知消息,派出两支哨探,一支赶回崇德禀告城内的守军。

  一支迅速前往盐官城通报张俊。

  崇德城内的守军,只有两万余人。

  守城将军正是那陈旷。

  他立刻传下将令,让城内的军士闭门不出,准备死守。

  盐官城内的张俊得知消息,立刻跟吴玠、吴璘商议对策。

  吴璘率先出言道:“张将军,崇德不容有失,必须派兵出去援救。不然的话,两万军士很难抵挡梁山草寇的猛攻啊!”

  吴玠也出言附和:“事不宜迟,张将军快领兵前去增援吧!”

  “好!那我领本部军马前去支援,这盐官城就拜托给两位吴将军了!”

  张俊的话音刚落,就已经出了议事厅。

  他在城内点起本部军马,大约有七万余人。

  “众将士听令,以最快速度赶回崇德。回崇德后,我军再进行休整!”

  七万大军从盐官城北面出击,一刻不停,赶往崇德。

  再说赵杰那边,九万余名军士已经来到崇德南门。

  大军在城门外摆开阵型。

  三通战鼓之后,梁山军士发起猛攻。

  守城的宋军将领陈旷,领着军士拼死抵挡。

  梁山大军攻打了半日,一无所获。

  赵杰正要继续催兵向前,戴宗匆匆来报:“王爷,张俊领着七万大军正朝着崇德赶来。距离我军只剩下三十里了!”

  “什么?这么快吗?”赵杰有些诧异。

  “王爷,这崇德怕是难以攻下了。不如......”

  赵杰明白戴宗的意思,他沉吟片刻,没有立刻回话。

  连续征战几日,好不容易攻下盐官城,却被宋军重新夺回。

  想要攻下崇德,眼下看起来也毫无机会。

  他长叹一声,无奈道:“罢了,罢了。传令下去,暂停攻城,全军撤回海盐!”

  半个时辰不到,梁山军士全部撤出战场。

  赵杰大手一挥,领着军士往海盐方向撤退。

  这几场大战下来,梁山军士损失了将近四五万人。

  却一个城池也没有攻下。

  赵杰在马上愁眉苦脸,默默不语。

  两日后,梁山大军返回海盐。

  赵杰立刻下令,招兵买马,扩充军士。

  而张俊那边,重新夺回盐官城后,立刻整顿军马,调拨军士。

  他在盐官城内留了五万守军,崇德城内留了六万守军。

  而吴玠、吴璘则领着本部军马,撤回广德和宜兴去了。

  宋朝皇帝赵构得知消息后,长舒一口气。

  他继续往盐官城方向派了三万新兵,交给张俊。

  赵杰这边跟宋军的战事,陷入僵持。

  卢俊义和种家军那边,在诸暨城内,对会稽和富阳的刘光世部,也是束手无策。

  几人在诸暨城内的议事厅,商议了几日,也没有商议出对敌之策。

  此时的严州还在宋朝的控制之中。

  卢俊义思考了几日,对种师道、种师中两人建议道:“两位种将军,现在刘光世部的大军几乎都在会稽和富阳。我军不往北攻击,而是往西攻打严州,不断蚕食宋朝疆土,两位将军以为如何?”

  种师道、种师中两人几乎是同时,拍拍脑袋道:“卢将军所言甚是,我们怎么没想到呢?既然短时间内,攻不到宋朝都城临安,那就削弱他们的疆土,省得他们老是征兵!”

  卢俊义走到议事厅内地图面前,说道:“那我们立刻整顿军马,出城攻打严州。打下严州后,挥军北上,攻下桐庐,将整个严州都占下!”

  “好!卢将军,就这么办!我军现在有十万军士,严州城内的宋军应该不会多于三万。应该能轻而易举,攻下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