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禁制松动-《小师妹修仙第一舔?她百倍返利!》

  道天阁这一存在素来隐秘,正道宗门和各大世家曾联手对其势力进行清肃,据传百年前九州曾飘摇动荡过一段时日,不知多少口耳相传的“天才”其实是道天阁门众,最后俱被当时的散修联盟盟主和几大宗门宗主除去灵根,下场凄惨。

  当然,这些人虽无望道途,但对于那些曾被他们掠夺气运与道体的修士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了。

  长生界好不容易安定百年,谁知道天阁竟有复燃之势。

  先前许半怅一事已经点醒门内长老,只是此事关系甚大,此消息只在门内长老和数位峰主间流传,并未扩散,

  可待薛珞泽将手中两枚道天阁独有的掠魂幡拿回去......

  便是成了道天阁复起的确凿证据。

  这掠魂幡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法宝,也算是道天阁门众用来确认身份的信物,毕竟其下门众遍布九州,又都浮于水面之下,隐蔽的很。

  就算二人目目相对,若无此幡在恐怕也认不出来。

  当然,姜丝也是后来才知道是辰琅的食金虫发现了这两个掠魂幡的存在,否则他们恐怕要将这邪物直接掠过。

  心中有了惦念,三人心中都多了几分急切,想要在小师妹得到黄花芝后赶紧回宗,此次他们在外历练将近两年,也有些想要尽快看到玉尘锋的百里一色。

  只是往往事与愿违。

  乘着竹箫向西行进,一路上竟没遇到什么修士。

  薛珞泽早已觉得奇怪,他们和胖子与罗亭襄交手时居然没引来什么修士前来查看,毕竟以此战之激烈,显然两方势均力敌,那么战后有极大捡漏的可能。

  当时薛珞泽正防着呢,

  幸好,无人前来。

  现在又看一路上少见人影,心中古怪更甚。

  在穿过一片山林时,一道传讯符拖曳长长遁光直入薛珞泽手中。

  很快,姜丝和辰琅手中也各自落入一枚。

  看着手中流光溢彩,上刻三道云纹的灵符,姜丝表情有些讶异。

  昆仑的万里传讯符!

  其珍贵可不亚于五品符箓,究竟出了何事,以至于宗门竟用此灵符与他们三人传音?

  面上都多了些慎重。

  以灵力激发,很快,鸿曦长老低沉的声音从中传来:

  “敕渊禁制松动,”

  “若有筑基境以上弟子位于绾西、合璋、馆日三郡,若能抽身,即刻前去相助!”

  听到第一句话,姜丝目光微变,辰琅更是讶异出声:

  “师兄!”

  敕渊,所有修士均知其为人族禁地,却不知其下封禁的,是当年魔族打穿的通往长生界的一处入口。

  长生界两分阴阳,阴面为魔域百城,阳面为人族九州和东部海域。

  只是魔域资源匮乏,魔族惦念九州富庶已久,于数千年前曾凿穿敕渊,率大兵进犯。

  当时双族之战打的日月无光,天地变色。

  辰琅的声音仍在继续,“近年来敕渊禁制频繁松动,这......”

  会不会是一种预兆?

  辰琅接下来的话没有说完,他的声音隐没在无边夜色中。

  辰琅天生乐观,只不过此次接连经历杜天秘境和道天阁掠魂幡一事,他的心性显然得到不少成长。

  昆仑并未强迫弟子必须前往,只是他们身为人族,承载九州天地之福运,方能成长为同辈中的佼佼者,如今又怎能坐视不理?

  他们三人并未商议,心中却一致决定,

  去!

  今夜明明空冷如旧,却仿佛格外萧瑟了些。

  心中怀揣着的不只是对敕渊禁制的担忧,更有几分对人族未来的担忧。

  姜丝亦是如此,

  她的道途绝对称不上顺遂,但任何磨难和挫折与九州染血、山河破碎的双族之战比,也都不算什么了。

  竟连心都跳的快了些,

  她默念几遍静心诀,拔下发间葫芦形的玉簪轻轻摩挲着,终于感受到片刻心安。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姜丝道:“师兄,敕渊之事要紧,黄花芝回头再买也不迟。”

  大事优先。

  薛珞泽却道:“不必,”

  他指着天际将明时已照一线的熹光,和其下似蛰伏于冥暗中的灯火万家。

  “距泉河城已不过百里,耽搁不了多久。”

  姜丝这才点头。

  初秋的卯时已有几分明亮,这次入城城卫对身份的盘问格外严格,不过三人手持昆仑弟子身份玉牌,自然畅通无阻。

  泉河城不过是一中型修仙城池,筑基修士已经算是其中十分不错的战力,更别说还有薛珞泽这位气息难以窥察的金丹修士在,城卫们倒是恭敬的很。

  尤其近段时日动荡频繁。

  在城卫眼中,宛州的昆仑弟子并不常来,如今一连见到三位,目的自然是为了距离泉河城不过百里的敕渊。

  敕渊中魔魅横行,稍有不慎被其入侵便有走火入魔之危,多少修士在此关头选择自保,甚至不少身处云州的修士选择离州别居,等这段时日过了再回来。

  他们虽对这些人的行为感到不齿,但也不能指责些什么。

  这三位修士瞧着年轻,却不想有如此心性。

  城中药铺还未开门,倒是茶铺前搭起的棚帐下已经升起袅袅白烟,茶香混着糕点的甜香溢了出来,三人再回神时,已经坐在了茶馆的四方小桌前。

  薛珞泽轻咳两声,朝满脸热情的小二要了两壶灵茶。

  灵茶如灵酒一般不含杂质,多饮于道体有益。

  倒是周围茶客的声音断断续续传来,谈论的也正是敕渊一事,

  “蕈枢道人镇守敕渊已有三十年,听说前段时日招收了十数位能人异士想要入渊一探,这份胆性实在让人惊叹!”

  若论常日镇守,只是在敕渊周围的魂域,只要谨慎行事,性命无碍。

  但是真正入渊,那可是要把小命悬在腰带上的。

  “的确如此,蕈枢道人祖上俱是镇守敕渊的,十数年前敕渊那一场动荡,蕈枢道人的父亲渲合真人不幸命丧其中,现在想来仍让人觉得惋惜。”

  其实何止是渲合真人,入渊的三十余人里足有十九人永远的留在了禁制中,其中替曾经的绾西主城城主上位的赵何衍当年率赵家九位金丹入渊,最后更是只回来了四人,可见其中惨烈。

  那人默了默,道:“蕈枢大才大义,只盼着这次莫重蹈覆辙才好。”

  在不少人心里,蕈枢一脉就如敕渊中的定海神针,他们在,便九州无恙。

  这样的人,是要长长久久的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