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场景,在华南、西南等地还有很多。
许多有传承、有实力的大家族,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其精华力量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他们的祖地。
而在安南东南沿海,尤其是西京清化,以及清化以南,不乏这样的华族大家。
他们的选择更为多样。
有的回到了闽浙等祖地,有的则南下南洋。
尤其是被朱祁镇从占城索要来的顺化和西贡。
他们听说,这两个地方,对所有华人照单全收,按人头授土授田。
而且,这两个地方,完全是由华人自己做主的城市。
因为距离很近,他们纷纷向顺化和西贡移民,而且是举族迁徙。
当他们抵达时,发现传言不虚。
当地官吏在核实相貌、身份,考教其汉语汉字后,果然大开绿灯。
这一切,让众人吃下了定心丸。
而在南洋其他区域,零星也有安南侨胞迁入,他们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们一起,如同种子一般,在南洋纳土纳群岛等十大卫所,安家落户。
……
征伐安南,并不能急于求成。
特别是对其所谓的民人,不能一味安抚。
就在几十年前,明朝曾经因为过于怀柔,在这里吃过大亏。
所谓抚民三百余万,将过半百姓当做自己人,结果发现这块上千年的核心领土郡县化完全行不通。
所以,朱祁镇决定用狮子搏兔的策略,四正六隅十面结网,为还有华人认同的人尽可能留足撤退时间。
同时,对剩余死硬分子犁庭扫穴,绝不留情。
海防需要建设,需要发展,民团不宜天天打仗,毕竟这肥沃的土地一年三熟是基本操作。
所以,与安南有生死大仇的占城、山民,也需要出点力了。
不出力,就出局!
如果在保证情报、训练和装备的情况下还打不赢,那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错,对任何属国,或者附属势力,朱祁镇的原则是有用就留,没用就滚。
你做不到,有的是人争着抢着,千方百计证明自己价值。
……
陆上的战斗稳步推进,海上的鲸波风起云涌。
这一天,大明“忠实属国”琉球,国都首里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咸腥的海风夹杂着铁锈与汗臭的气息,日复一日吹拂着那霸港的劳工与苦力。
“看,快看,那是什么?!”
一个光着膀子的瘦削装卸工抬头擦了把汗,突然,他愣住了。
不远处的海面,一艘艘如山岳般巍峨的大船,缓缓破开那霸港平静的水面。
“快看!”
很快,整个那霸港沸腾了,越来越多的船工抬头望向海面,望向那越来越近的庞大舰队。
“铛铛铛铛铛……”
那霸港的官员守军很快也反应了过来,一阵铜锣鸣叫,慵慵懒懒的琉球军队紧张起来,他们乱糟糟集合、警备,同时忐忑地猜测着眼前的情况。
倭寇劫掠?不像。
琉球国乃万国津梁,那霸港是琉球乃至整个天下的巨港。
在他们眼里,那霸港比起李朝釜山港、天朝舟山港、安南海防港也不遑多让!
当然,琉球偶尔会被倭奴打劫,不过倭奴大名不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一般的倭寇他们是很难见到的,可是,这样的代价是琉球王每年要向萨摩藩上交保护费……
而萨摩藩,只是倭国一个小小的大名。
“近了,更近了!”
一个眼尖的人说道。
“船上的旗帜写着明字!只是那旗,似乎没见过。”
又有一个人叫了起来。
“一条飞龙,好像汉代瓦当。”
一个游历过中原的老者捋着胡须说道,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苦力。
“我就说嘛,天下除了大明,哪有这么庞大的舰队。”
“就是就是,想当年我爷爷还见过郑大人率领的大明宝船!那叫一个大!”
众人众说纷纭,匆匆集结起来的士兵们,也是长舒一口气。
宗主国来人,那想必不是册封就是赏赐,这样有实力的冤大头,上哪找去!
渐渐地,桅杆顶端斗大的“明”字旗,在东海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大人,前面就是那霸港了。”一个水兵凑了过来,声音里压着兴奋。
哈铭眯着眼,眺望那片越来越清晰的海岸线。繁华的港口,绿意盎然的岛屿,白沙环绕的港湾,看着倒是一派平和景象。
可他心里清楚,这平和底下,藏着的是琉球王那点不上不台面的小心思,还有那些像附骨之蛆般的倭人。
预想中的抵抗并未出现。
跳板重重搭上码头木板,发出沉闷的响声。大明水师官兵如黑色的潮水,迅疾有序地涌上岸。铁靴踏地之声沉闷而整齐,打破了港口的宁静。
当一队队士兵从船上走下,甚至直到哈铭和伯颜帖木儿从船上走下时,
码头上,几个穿着破旧号衣的琉球兵卒,以一副戏谑的语气,径直朝着哈铭和伯颜走来。
一边走,一边用生硬的喊了一句:“来…来者何人?”
“站住!”
只见“人”字还没喊出,唰的一声,几把钢刀齐刷刷出鞘,一下子落在这几人脖子上。
顿时,围观的琉球船工,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特么的,这垃圾小国可真够张狂!”
“传谕令:犁庭扫穴,永靖海波!”
面对这种情景,哈铭直接粗暴地下令,不用讲什么策略战术,无脑莽上去就完事了。
看到乱七八糟的琉球兵,他不由得心里吐槽,这样垃圾的军队,叫军队都是对真正军队的侮辱!
尚喜被推到哈铭马前。
他衣衫略显凌乱,面色苍白,眼神躲闪,却不敢有丝毫违逆。
只用带着闽地口音的官话急促地说:“将军,请随我来,首里城防……形同虚设。”
三千虎贲稍作休整,随后开拔。
琉球的田野山色依旧秀丽,但空气中已弥漫起无形的紧张气息。
从那霸港到首里王城并不远,不过半日多路程。
沿途偶有琉球国的小股巡哨或地方衙役,他们见到这支盔明甲亮、阵容鼎盛的明军,几乎魂飞魄散。
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要干什么,有的呆呆杵在原地,有的发一声大喊,丢弃竹枪竹弓,遁入山林。
直到到了首里城,城门外,一群勉强结阵的琉球王军,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敌人。
可惜,随着一阵整齐的火铳轰鸣,这些琉球“精锐”瞬间溃散,留下几声惨叫和几具残缺的尸体。
许多有传承、有实力的大家族,在这种机缘巧合之下,其精华力量就是这样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他们的祖地。
而在安南东南沿海,尤其是西京清化,以及清化以南,不乏这样的华族大家。
他们的选择更为多样。
有的回到了闽浙等祖地,有的则南下南洋。
尤其是被朱祁镇从占城索要来的顺化和西贡。
他们听说,这两个地方,对所有华人照单全收,按人头授土授田。
而且,这两个地方,完全是由华人自己做主的城市。
因为距离很近,他们纷纷向顺化和西贡移民,而且是举族迁徙。
当他们抵达时,发现传言不虚。
当地官吏在核实相貌、身份,考教其汉语汉字后,果然大开绿灯。
这一切,让众人吃下了定心丸。
而在南洋其他区域,零星也有安南侨胞迁入,他们与来自祖国大陆的同胞们一起,如同种子一般,在南洋纳土纳群岛等十大卫所,安家落户。
……
征伐安南,并不能急于求成。
特别是对其所谓的民人,不能一味安抚。
就在几十年前,明朝曾经因为过于怀柔,在这里吃过大亏。
所谓抚民三百余万,将过半百姓当做自己人,结果发现这块上千年的核心领土郡县化完全行不通。
所以,朱祁镇决定用狮子搏兔的策略,四正六隅十面结网,为还有华人认同的人尽可能留足撤退时间。
同时,对剩余死硬分子犁庭扫穴,绝不留情。
海防需要建设,需要发展,民团不宜天天打仗,毕竟这肥沃的土地一年三熟是基本操作。
所以,与安南有生死大仇的占城、山民,也需要出点力了。
不出力,就出局!
如果在保证情报、训练和装备的情况下还打不赢,那真的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不错,对任何属国,或者附属势力,朱祁镇的原则是有用就留,没用就滚。
你做不到,有的是人争着抢着,千方百计证明自己价值。
……
陆上的战斗稳步推进,海上的鲸波风起云涌。
这一天,大明“忠实属国”琉球,国都首里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咸腥的海风夹杂着铁锈与汗臭的气息,日复一日吹拂着那霸港的劳工与苦力。
“看,快看,那是什么?!”
一个光着膀子的瘦削装卸工抬头擦了把汗,突然,他愣住了。
不远处的海面,一艘艘如山岳般巍峨的大船,缓缓破开那霸港平静的水面。
“快看!”
很快,整个那霸港沸腾了,越来越多的船工抬头望向海面,望向那越来越近的庞大舰队。
“铛铛铛铛铛……”
那霸港的官员守军很快也反应了过来,一阵铜锣鸣叫,慵慵懒懒的琉球军队紧张起来,他们乱糟糟集合、警备,同时忐忑地猜测着眼前的情况。
倭寇劫掠?不像。
琉球国乃万国津梁,那霸港是琉球乃至整个天下的巨港。
在他们眼里,那霸港比起李朝釜山港、天朝舟山港、安南海防港也不遑多让!
当然,琉球偶尔会被倭奴打劫,不过倭奴大名不做这种杀鸡取卵的事。
一般的倭寇他们是很难见到的,可是,这样的代价是琉球王每年要向萨摩藩上交保护费……
而萨摩藩,只是倭国一个小小的大名。
“近了,更近了!”
一个眼尖的人说道。
“船上的旗帜写着明字!只是那旗,似乎没见过。”
又有一个人叫了起来。
“一条飞龙,好像汉代瓦当。”
一个游历过中原的老者捋着胡须说道,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苦力。
“我就说嘛,天下除了大明,哪有这么庞大的舰队。”
“就是就是,想当年我爷爷还见过郑大人率领的大明宝船!那叫一个大!”
众人众说纷纭,匆匆集结起来的士兵们,也是长舒一口气。
宗主国来人,那想必不是册封就是赏赐,这样有实力的冤大头,上哪找去!
渐渐地,桅杆顶端斗大的“明”字旗,在东海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目。
“大人,前面就是那霸港了。”一个水兵凑了过来,声音里压着兴奋。
哈铭眯着眼,眺望那片越来越清晰的海岸线。繁华的港口,绿意盎然的岛屿,白沙环绕的港湾,看着倒是一派平和景象。
可他心里清楚,这平和底下,藏着的是琉球王那点不上不台面的小心思,还有那些像附骨之蛆般的倭人。
预想中的抵抗并未出现。
跳板重重搭上码头木板,发出沉闷的响声。大明水师官兵如黑色的潮水,迅疾有序地涌上岸。铁靴踏地之声沉闷而整齐,打破了港口的宁静。
当一队队士兵从船上走下,甚至直到哈铭和伯颜帖木儿从船上走下时,
码头上,几个穿着破旧号衣的琉球兵卒,以一副戏谑的语气,径直朝着哈铭和伯颜走来。
一边走,一边用生硬的喊了一句:“来…来者何人?”
“站住!”
只见“人”字还没喊出,唰的一声,几把钢刀齐刷刷出鞘,一下子落在这几人脖子上。
顿时,围观的琉球船工,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特么的,这垃圾小国可真够张狂!”
“传谕令:犁庭扫穴,永靖海波!”
面对这种情景,哈铭直接粗暴地下令,不用讲什么策略战术,无脑莽上去就完事了。
看到乱七八糟的琉球兵,他不由得心里吐槽,这样垃圾的军队,叫军队都是对真正军队的侮辱!
尚喜被推到哈铭马前。
他衣衫略显凌乱,面色苍白,眼神躲闪,却不敢有丝毫违逆。
只用带着闽地口音的官话急促地说:“将军,请随我来,首里城防……形同虚设。”
三千虎贲稍作休整,随后开拔。
琉球的田野山色依旧秀丽,但空气中已弥漫起无形的紧张气息。
从那霸港到首里王城并不远,不过半日多路程。
沿途偶有琉球国的小股巡哨或地方衙役,他们见到这支盔明甲亮、阵容鼎盛的明军,几乎魂飞魄散。
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是要干什么,有的呆呆杵在原地,有的发一声大喊,丢弃竹枪竹弓,遁入山林。
直到到了首里城,城门外,一群勉强结阵的琉球王军,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敌人。
可惜,随着一阵整齐的火铳轰鸣,这些琉球“精锐”瞬间溃散,留下几声惨叫和几具残缺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