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久别旧逢,庆团圆-《木香悠悠之我在古代雕出锦绣生活》

  木香在人群中左右穿梭,灵活走位,风芸风荷差点都跟不上。

  终于,日思夜想的人终于近在咫尺。可是,看着老爹头上那显眼的几缕白发,还有娘亲眼角那碍眼的细纹,木香都停下了步伐,不敢再往前了。

  才几个月而已,爹娘怎么都老了呢?

  杨大山和花蓉看着小闺女站在不远处,嗯,小人又拔高不少,亭亭玉立,仪态万方,这还是他们家的那个小团子吗?

  来不及说话,眼泪已经不自觉的落下,“香香啊!”

  轻轻的一声呢喃,就像一支穿心箭,狠狠的刺向了木香的心脏。

  “娘!!”

  像归巢的乳燕般,木香跌跌撞撞地奔向了娘亲的怀抱。

  “总算回来了,可算回来了!”花蓉全身颤抖着,温柔的抚摸着闺女乌黑的头发。

  为了家人,把自己留在那吃人的狼窝的小闺女,终于回来了!

  “没良心的小丫头,都不想爹吗?”杨大山上前将闺女媳妇儿搂入怀中,故作埋怨,可颤抖的尾音却出卖了心疼。

  “爹!!”

  木清也很想上去,可是,媳妇还在一边呢,他有些不好意思。

  柳清瑾心思灵敏,察觉到了夫君的异样,主动一牵他的手,“妹妹,还有我们呢!”

  两个人上去一边一个,轻轻拥住木香,一家人就这么抱在了一块,眼泪都变得甜蜜,这就是家的温暖。

  木清竭力调整好心情,尽量平静下来,“好了,公主要进城了,咱们先让开吧,避免冲撞。”

  木香紧紧搂着娘亲,声音闷闷的,带着点小任性,“我不管,我才不要跟娘亲分开。”

  好家伙,这丫头怎么越来越任性了!木清有些无奈的叹气。

  让柳清瑾轻轻揽着老娘和妹子,往一侧缓缓退去,自己和老爹在后面护着,尽量躲到一边,先让公主的车队进城。

  穆熙煜带着人经过时,看到老岳父老岳母和大舅哥两口子,轻轻点头致意。

  可惜,除了木清轻轻颔首回应,其他人忙什么的都有,根本没有余光关注他。

  等公主的车队和迎接的大小官员走后,木香自己的小车队也跟着开始进城。

  “妹妹,你这是搬了几家店回来吗?”木清看得目瞪口呆。

  “哪有好多!”木香不乐意的从娘亲怀里出来,“我自己收拾的才不多,可秋姨又送来了十多车,海州那边大姐和二嫂又收拾了好多。”

  “好了,你们兄妹俩别斗嘴了,闺女啊,你舅爷爷他们在哪个车上啊?”杨大山看着连绵的车队,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看。

  他心里很是激动,娘亲的来历一直都很神秘,走的又很突然,所以他一直以为那边已经没人了。

  所以这次,来的可能是他在世上最亲近的亲戚了,是跟自己有着血脉联系的亲舅舅呢!

  花蓉也有些无措,自从跟杨大山结婚以来 ,她还没见过杨家的正经亲戚,何况还是舅舅这样的正经长辈,颇有点丑媳妇见公婆的忐忑。

  “爹,您别急啊,看,那辆,就是中间,稍大些,挂着蓝色帘子的那辆。”

  木香指向车队中间,舅爷爷一家三口的那辆马车,安抚着老爹躁动的心。

  前面公主那边的车队进去之后,后面的动作就快了很多,不一会儿,墨棋就押着车队到了木香一家跟前。

  马车停下,杨大山抑制不住激动,三步并作两步奔向前,一家人无奈,也只能快步跟上。

  “舅老太爷,我家老爷夫人携全家人来接您几位来了。”墨棋在马车旁边轻声禀报。

  马车里的一家三口也很激动,特别是杨承业,他曾经怨过大姐,苦命的大姐却已经早早的香消玉殒,只留下了大山这个外甥,一个独苗苗。

  迫不及待的掀开帘子,杨承业就着杨大山的手下了车。也许真的是血脉联系,手一搭上,他就知道没找错,眼前这个汉子,的的确确就是姐姐的血脉。

  “你就是,大山?”

  “是,是我!”杨大山双膝下跪,梆梆梆磕了三个响头。

  “这是干什么?快起来,快起来!”杨承业被唬了一下,连忙伸手扶人。

  却在看着杨大生的面容时,泪流满面,这孩子,长得好像自家老爹,果然,是他们家的血脉呢!

  “好孩子,快起来!”舅奶奶从后面上来,推了一把发呆的老头子,一起将杨大山扶了起来。

  “您就是舅娘吧,大山得给您老行礼。”杨大山又准备下跪,这次被儿子给拦住了。

  “舅爷爷舅奶奶,爹,这里是城门口,人多嘴杂,咱们还是先回家吧。”木清不得不出声,现在的逐州城并不怎么太平,他们家的车队不宜在这里耽搁太长。

  “就是,舅舅舅娘,玉蓉妹子,快上车,咱回家。”花蓉柔声开口,笑眯眯的挽上了舅娘的胳膊,“大山,你跟舅舅木清他们上前面,我们娘几个就上这车了。”

  等众人上车之后,车队迅速跟着前面的队伍继续往前,没有断开,人家也就发现不了杨家的车队那么庞大。

  虽说现在有了穆熙煜这座大靠山,但乱世将起,木清深知,做事还是不能太张扬,家底得藏着,才是正理。

  “舅娘,我是木香她娘,从前跟大山在一处做工,被主子赐婚后又生了这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因为不知道,所以也一直没去找过家里,你可别怪我们不识礼呀。”

  花蓉这些年历练的更加通透,才上马车就跟舅奶奶赔礼。

  “哪儿的话呀?别说你了,我这个老婆子也是遇到木香他们那天才听老头子提起这些旧事的。”舅奶奶也是豁达的人,根本会挑礼,更别说这事根本怪不了俩孩子。

  “那也是,我们接到丫头的信,我们才知道,居然还有这么一门血亲,大山跟我都高兴坏了,就等着您二老和妹子来呢。”

  “嗨,我们老胳膊老腿的,来了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争添乱。可你们舅舅心里吧,这么多年一直都念着姐姐,好不容易才知道下落,人却早早没了,他难受得好几宿没睡。”

  “那是,我们知道还有您二位这样的长辈,别提多高兴了。”

  舅奶奶这一辈子,看人都很准,即使是家里那个不孝子的媳妇,她也是第一眼就觉得不行。可惜,儿子死活非要娶,搅家精进门,现在呢,家也散了。

  大山这个媳妇儿,她看第一眼就觉得好,从面相上看就知道这个外甥媳妇,是个心善的。

  刚才这几句话里又听得出来,这孩子还是个通透的,怪不得能养出木香这样的好闺女呢!

  “我们也高兴呢,姐姐能有血脉留在世上,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接着,花蓉又给舅奶奶和玉蓉姑姑,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媳。

  “舅娘,妹妹,这是咱家老大媳妇儿,闺名叫柳清瑾,娘家也是京都那边的。”

  柳清瑾笑盈盈的给长辈简单的见了礼,“舅奶奶、姑姑,家里我和娘简单收拾了一下,您几位要是习惯,尽管跟我说。爹娘都说了,从今往后,咱一家人就团团圆圆住一块,让我们呀也尽尽孝!”

  虽然出生书香门第,自己也是才华横溢的才女,可柳清瑾在婆家的长辈亲友面前,从来都不咬文嚼字,反而很朴实低调。

  马车半个时辰左右,终于停在了杨府的门口,终于到家了。

  “舅舅、舅娘,妹子,咱们到家了。”大开的中门,显示了杨大山一家的重视。

  为了迎接舅爷爷一家,晚上,家里还准备了接风宴,杨家全家人,包括匆匆赶过来的穆熙煜,非常正式的见礼,高高兴兴的吃了一顿真正的团圆饭。

  “大山,你爹娘他们,是在城外的山上吗?”舅爷爷看着阖家团圆的情形,心里特别欣慰,却更想尽快去祭拜姐姐姐夫。

  “舅舅,您别急呀,我爹娘他们葬在老家的山上呢,咱先在府城这边休整几日,再去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