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上下五千年(二)-《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武则天本人倒是不在意这些,她要是在意世人评说,她当初就不会选择登基为帝了。

  而此时, 李世民已经破防了,他大唐出了个女皇帝?

  而此时,其他唐朝之前的皇帝,则是很好奇,女子也能登基为帝吗?同时各位帝王也在留心,自己身边有没有这样想要称帝的女子。其中以刘邦为首。

  刘邦听到武则天女子称帝,害怕吕雉在他死后也走跟武则天一样的道路称帝。

  而吕稚闻有女子称帝后,也有瞬间想要称帝,但下一秒,这个想法就被吕雉从脑袋里晃了出去,大汉国情跟大唐不同,与其她自己称帝,不如扶持自己的儿子当皇帝,她掌权。她可以不当女皇,但她儿子一定得是皇帝。

  【安史乱后无英豪

  不过是生死命一条

  三岁孩童戏歌谣

  再无人比那黄巢】

  安史之乱?武则天眼里闪过一丝精光,这是哪个昏庸的皇帝弄出来的?还有黄巢,这是谁啊?听起来杀气很重啊。

  而李世民,此时是破防了一次又一次,女皇帝,安史之乱,还有一个听起来就杀气十足的黄巢,他的大唐啊。

  朱元璋看到黄巢,也跟旁边的马皇后说,“这黄巢,别的先不说,但他杀这些贵族,咱是绝对赞成。这些权贵就是要杀怕了,不然他们就鱼肉百姓,最后受伤的就是百姓。”

  马皇后听到朱元璋这话,一脸无奈,重八哪里都好,就是杀心太重了,还是得她多劝劝。

  【待到来年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诗……杀气好重啊。”李世民皱起眉头,这黄巢跟这首诗,都杀气这么重,这大唐后世是发生了什么啊?这么重的杀气是冲着谁去的呢?是他李唐皇室吗?后世之君能顶住吗?

  【(宋)自黄袍加在身前

  以杯酒释了兵权

  可多年后再想当年

  这也才是忠义两全】

  “赵匡胤也算是一代人杰,可惜啊,宋朝之后的君主都是软骨头,整个宋朝的名声也都被连累了。”

  【那靖康之祸

  到今日仍被人唾

  那尽忠报国之诺

  在当年竟是为过

  将军若是不还朝

  有谁可动你分毫

  那莫须有的罪一条

  还真是罪不可饶】

  众位宋朝之前的帝王,听到这段,都觉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精忠报国怎么就成过错了?但听起来,这都不是什么好事啊,靖康之祸,竟然被长时间唾弃,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还有,他们是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这宋朝的莫须有是个什么罪?

  赵匡胤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已经听出来都不是什么好事,他大宋后世之君这几句歌词,他听着越听越心慌,这后世的不孝子孙,都干了什么事啊。

  【(元)自大汗铁蹄之下

  也败了英雄白发

  这普天下的佳话

  唯有那万国皆怕】

  汉朝位面,刘彻听到这几句歌词,觉得这元朝还真是合他的心意,就应该让他大汉的铁蹄打出一个大大的疆土,打出他大汉的威望,让其他国家都臣服于他大汉。

  秦朝,秦始皇倒是觉得万国皆怕有什么好的,与其让其他国家怕,不如直接吞并入他大秦。

  朱元璋虽然不喜欢元朝,但也不得不承认,元朝的铁骑,还是很厉害的,疆域也是真的大。

  【(明)是和尚还是乞丐

  换来的山河不败

  那英雄便有的无奈

  是手中刀斧的快】

  “得国之正,无过于明啊。”

  “妹子,是咱啊。”朱元璋激动的拉起马皇后的手。

  “好了,重八,多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一样。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呢。”马皇后也是十分无奈了。比起朱元璋的开心,马皇后更关注的是后面的两句,重八杀心这么重,她一定得看住重八,不能让他大开杀戒。

  而此时,明朝之前的皇帝们则很惊奇,竟然有人从乞丐和尚当上皇帝,也是稀奇了。他们能当上皇帝的,很多人都是王侯将相,祖上都是达官显贵,哪怕是一直以来说的出身低的“布衣出身”汉高祖刘邦,那也是亭长,怎么也是个官身啊。

  刘邦感叹道:“乃公当初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最后却能取得天下,成为帝王,本以为已经够励志了,后世竟然还有乞丐出身取得天下的,这可真是人外有人啊。”

  【可惜了土木之变

  让盛世再难重现

  用粉身碎骨换一遍

  六月的飞雪一片】

  “什么?”朱元璋听到这,一下子站了起来,土木之变?盛世再难重现?这是哪个不孝子孙弄出来的?

  朱元璋一脸愤怒,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子孙如此无能,导致王朝衰败。但他一时间也不知道是哪个不孝子孙,只能在这生闷气。

  马皇后见朱元璋如此愤怒,也开始劝说,“重八,后世子孙的事情我们就算想管也是力所不及啊,不如我们先把眼前的事情顾好吧。”

  马皇后也愤怒,可是她更理性,她知道这事他们再生气也改变不了,与其生气,不如顺其自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元璋听到马皇后的话,也冷静下来,他觉得皇后说的对,但心里还是免不了生气。

  【那一日剩了一人

  脚下已再无群臣

  便遵了祖上训的文

  那天子死在国门】

  “天子死在国门?”老朱刚平复一点的怒气又一瞬间升到了顶峰。

  这些后世的不孝子孙,刚刚才弄出了一个什么土木之变,这又弄出一个再无群臣,死在国门的皇帝,这怎么就没听见有能力的后世之君呢。

  其他时空的皇帝也觉得很感兴趣,遵祖训死在国门的天子,一听这里面就有故事啊,一时之间,各个时空都议论纷纷。

  【当四方兵马来袭

  便走的坚定不移

  这天下似个棋局

  唯是那当局者迷

  ……

  便定了清风不识字

  后来人的鸿鹄志

  更像是我中华的翅】

  各个位面的人们听到这段历史,都听明白了,是百年闭关导致了被人侵略,之后侵略者又被团结一致赶跑了。

  秦国位面。

  “哼,百年闭关?这是哪个昏君制定的国策?” 嬴政很不屑。

  他觉得,这个国策十分愚蠢,他大秦为什么能在列国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大秦包容各国的人才,可以说,只要有才,来者不惧。封闭国门根本没法进步。

  【从盘古到这清末

  又怎能就此别过

  这五千年的颜色

  仍在为了你我而烁

  ……

  早已骨血难分

  若还热血尚温

  看我一笔乾坤】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