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关于官员俸禄,纸币贬值,职业世袭设想以及他留下的祖训也是让人一言难尽。】
【首先关于官员俸禄跟纸币贬值,有这么个说法,洪武年间的官员,狗都不当,之前就说过朱元璋对官员的看法,那他给官员的俸禄自然是也没有那么多的。】
【朱元璋这个乞丐出身的人,对他来说,能吃到大饼,馒头就已经很幸福,甚至我们拍电视剧的时候,朱元璋的形象是哪怕当了皇帝,也会想最朴实的大饼馒头,
他给官员的俸禄,也是他按自己的一系列标准定的,在他眼里,能吃大饼等简单饭菜已经是足够幸福,像红楼梦里提及的那些茄鲞那种吃个茄子要数只鸡来配的菜,那就完全是奢靡浪费,
再加上他觉得,官员是要为国为百姓做贡献的,不能奢靡无度,俸禄只要够官员最基本的吃喝就已经够了,再加上刚刚说的他个人对吃喝标准的看法,他给官员定的俸禄是真的是历朝历代里都出了名的低。】
【后世有人算过一笔账,在官员不贪污的情况下,纯拿朱元璋给的俸禄生活,朝廷一品大员都要算计着花,更别提那些低等官员,只能说是有口吃的饿不死。】
【其实吧,朱元璋定的这个标准要看对谁来说,若是一个没有土地,没有基本温饱的百姓,有口吃的已经是很幸福了,可对官员来说这个标准肯定是不行的,
且不说别的,就说一个,抛除有没有钱财雇人这个事,为什么皇帝太子不能离了人伺候,而一个百姓却不需要呢?那是因为皇帝太子需要人帮他们办事,他们不像百姓,个人自管个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也会越忙,“日理万机”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朝廷官员也是一样的,他们可能没有皇帝那么忙,但也需要人帮他们办事,也需要下人跑腿,也需要打点的啊,若是官员俸禄只勉强够自己一人吃喝,只够供养自己,那他们手下的下人吃什么喝什么呢?难不成还一个下人也不要了?】
“这话可对,当官跟什么权势也没有的百姓可不一样,官员是要办事的,肯定要下人的。”
“这倒是,就拿我家来说,就有不少下人,朱元璋真的有点欠考虑。”
这话让那些当官的人很是赞同,哪怕是县衙县城里的小官,手下也得有人办事,更何况是那些官位更高的人呢。哪怕是百姓们,也有不少人赞成这话,那些官老爷前呼后拥的,他们说归说,但他们也能理解天幕说的这个道理,没有做事的人,那些当官的也没法干啊,难不成指着一个人把活都干了?除非是官员会分身,不然肯定顾不过来。
【抛除这点不说,当官的是要有体面的,不说别的,就说如《红楼梦》里刘姥姥一样,自家揭不开锅了,指望人接济,想到了自家当官的亲戚,好容易张回嘴,当官的是给是不给?不给的话,脸面还要不要?别人怎么想你?以后你家亲戚都跟你有疙瘩,给的话,若是就靠俸禄,自己给得起吗?给完了自己吃什么喝什么?】
【这些东西朱元璋都没想到,那你要官员怎么办?只能贪污呗,然后朱元璋还是有名的对贪污眼里不容沙子,贪污一点都杀,好家伙,成了闭环了,可见养廉银是有道理的。】
“这倒是,要是我家里揭不开锅,好容易张回嘴,指望当官的亲戚能接济接济,结果被拒绝了,我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
“哎,这要是不知道内情的,就这么被拒绝,那肯定是要不痛快的。”
天幕下不少人都在赞同这个说法。
连朱元璋也在思考,是啊,别的都不说,就说天幕说的亲戚来求接济,这些当官的接济不起的情况,那真是要闹别扭,长期以往肯定要出问题的,更别提其他方面,当官的确实是要有点体面的。
【而且吧,大家注意没,博主把官员俸禄跟纸币贬值放在一起了,纸币贬值使官员俸禄的问题更严重了。】
【朱元璋对经济的理解真的让人一言难尽,不仅搞出了臭名昭着的天下养猪,还搞出了有“像废纸一样”名号的大明宝钞。】
【大家都知道,纸币这个东西,它跟金银之类最初的实体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
【金银之类的实体金属货币为什么能换东西?因为他们是稳定的,不会变的,一两金子到什么时候都是一两金子,没错,战争时期跟和平时期价值会有变动,但百姓心里不慌啊,价值低那我就先放手里呗,这一两金子也不会变少,等价值高我再花。】
【可纸币不一样,你拿一两金子去买布,老板会很放心的把布卖给你换成金子,但你拿张纸,随随便便写个值一两金子,就让老板把布卖给你,谁也不会卖的,那老板为什么会把布卖给拿纸币的你呢?那是因为信任。】
【国家发行盖了官府大印的纸币,也通过银行一类的机构对纸币进行管理,你拿着十两银子的纸币可以去银行一类的机构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所以这个布行的老板才可以接受纸币,说白了,这就是对国家对官府的信任。】
【所以,当国家官府把控的好时,纸币就是一个方便人们生活的东西而已,但若是国家官府把控不好,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哎,这事还真的,之前没细想过,天幕这么一说,还真的,纸币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纸,为什么能当钱用?不就是因为有官府大印,有人认,能换成银子金子吗?”
天幕下有纸币的位面,很多人都没细想过这个问题,此时天幕这么一说,细细一想觉得真是。
而那些没有纸币的位面,那些管财政的人听了以后也是在思考这个纸币的事,是啊,纸币这个东西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国家是必须要管控的。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首先关于官员俸禄跟纸币贬值,有这么个说法,洪武年间的官员,狗都不当,之前就说过朱元璋对官员的看法,那他给官员的俸禄自然是也没有那么多的。】
【朱元璋这个乞丐出身的人,对他来说,能吃到大饼,馒头就已经很幸福,甚至我们拍电视剧的时候,朱元璋的形象是哪怕当了皇帝,也会想最朴实的大饼馒头,
他给官员的俸禄,也是他按自己的一系列标准定的,在他眼里,能吃大饼等简单饭菜已经是足够幸福,像红楼梦里提及的那些茄鲞那种吃个茄子要数只鸡来配的菜,那就完全是奢靡浪费,
再加上他觉得,官员是要为国为百姓做贡献的,不能奢靡无度,俸禄只要够官员最基本的吃喝就已经够了,再加上刚刚说的他个人对吃喝标准的看法,他给官员定的俸禄是真的是历朝历代里都出了名的低。】
【后世有人算过一笔账,在官员不贪污的情况下,纯拿朱元璋给的俸禄生活,朝廷一品大员都要算计着花,更别提那些低等官员,只能说是有口吃的饿不死。】
【其实吧,朱元璋定的这个标准要看对谁来说,若是一个没有土地,没有基本温饱的百姓,有口吃的已经是很幸福了,可对官员来说这个标准肯定是不行的,
且不说别的,就说一个,抛除有没有钱财雇人这个事,为什么皇帝太子不能离了人伺候,而一个百姓却不需要呢?那是因为皇帝太子需要人帮他们办事,他们不像百姓,个人自管个人,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也会越忙,“日理万机”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朝廷官员也是一样的,他们可能没有皇帝那么忙,但也需要人帮他们办事,也需要下人跑腿,也需要打点的啊,若是官员俸禄只勉强够自己一人吃喝,只够供养自己,那他们手下的下人吃什么喝什么呢?难不成还一个下人也不要了?】
“这话可对,当官跟什么权势也没有的百姓可不一样,官员是要办事的,肯定要下人的。”
“这倒是,就拿我家来说,就有不少下人,朱元璋真的有点欠考虑。”
这话让那些当官的人很是赞同,哪怕是县衙县城里的小官,手下也得有人办事,更何况是那些官位更高的人呢。哪怕是百姓们,也有不少人赞成这话,那些官老爷前呼后拥的,他们说归说,但他们也能理解天幕说的这个道理,没有做事的人,那些当官的也没法干啊,难不成指着一个人把活都干了?除非是官员会分身,不然肯定顾不过来。
【抛除这点不说,当官的是要有体面的,不说别的,就说如《红楼梦》里刘姥姥一样,自家揭不开锅了,指望人接济,想到了自家当官的亲戚,好容易张回嘴,当官的是给是不给?不给的话,脸面还要不要?别人怎么想你?以后你家亲戚都跟你有疙瘩,给的话,若是就靠俸禄,自己给得起吗?给完了自己吃什么喝什么?】
【这些东西朱元璋都没想到,那你要官员怎么办?只能贪污呗,然后朱元璋还是有名的对贪污眼里不容沙子,贪污一点都杀,好家伙,成了闭环了,可见养廉银是有道理的。】
“这倒是,要是我家里揭不开锅,好容易张回嘴,指望当官的亲戚能接济接济,结果被拒绝了,我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
“哎,这要是不知道内情的,就这么被拒绝,那肯定是要不痛快的。”
天幕下不少人都在赞同这个说法。
连朱元璋也在思考,是啊,别的都不说,就说天幕说的亲戚来求接济,这些当官的接济不起的情况,那真是要闹别扭,长期以往肯定要出问题的,更别提其他方面,当官的确实是要有点体面的。
【而且吧,大家注意没,博主把官员俸禄跟纸币贬值放在一起了,纸币贬值使官员俸禄的问题更严重了。】
【朱元璋对经济的理解真的让人一言难尽,不仅搞出了臭名昭着的天下养猪,还搞出了有“像废纸一样”名号的大明宝钞。】
【大家都知道,纸币这个东西,它跟金银之类最初的实体货币是有本质区别的。】
【金银之类的实体金属货币为什么能换东西?因为他们是稳定的,不会变的,一两金子到什么时候都是一两金子,没错,战争时期跟和平时期价值会有变动,但百姓心里不慌啊,价值低那我就先放手里呗,这一两金子也不会变少,等价值高我再花。】
【可纸币不一样,你拿一两金子去买布,老板会很放心的把布卖给你换成金子,但你拿张纸,随随便便写个值一两金子,就让老板把布卖给你,谁也不会卖的,那老板为什么会把布卖给拿纸币的你呢?那是因为信任。】
【国家发行盖了官府大印的纸币,也通过银行一类的机构对纸币进行管理,你拿着十两银子的纸币可以去银行一类的机构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所以这个布行的老板才可以接受纸币,说白了,这就是对国家对官府的信任。】
【所以,当国家官府把控的好时,纸币就是一个方便人们生活的东西而已,但若是国家官府把控不好,那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哎,这事还真的,之前没细想过,天幕这么一说,还真的,纸币这东西说到底就是个纸,为什么能当钱用?不就是因为有官府大印,有人认,能换成银子金子吗?”
天幕下有纸币的位面,很多人都没细想过这个问题,此时天幕这么一说,细细一想觉得真是。
而那些没有纸币的位面,那些管财政的人听了以后也是在思考这个纸币的事,是啊,纸币这个东西说起来简单,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国家是必须要管控的。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