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虽然都是鲤鱼,但东亚附近海域的亚洲本土鲤鱼跟北美洲附近海域的北美本土鲤鱼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若是没有意外,大自然是很有规划的,按照正常进化出来的生态圈,亚洲本土一定会有本土自然产生的天敌物种来控制亚洲本土鲤鱼的数量,以防止鲤鱼太多,导致出现如“没有狼,羊把草吃没后,羊都饿死”这样的生态圈崩溃。】
【但是,假如北美的鲤鱼进入亚洲附近的海域生活,亚洲本土进化出的能控制亚洲鲤鱼的天敌物种却不一定能控制北美鲤鱼的数量,若是真的出现北美鲤鱼因为没有天敌在亚洲鲤鱼生态圈大量繁殖的情况,那就会导致本来的亚洲生态圈崩溃。】
【这就是入侵物种。】
经过这个解释,大家都看明白了入侵物种是什么。一些帝王跟官员都想着,这事得重视起来,虽然现在交通没有后世那么方便,但各国朝贡交流什么的,送些珍稀动物这种行为还是很多的,但一般来说都是少量的贡品,在掌控范围内,问题不大,多注意就行了。
【而近代现代以来,随着各种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各地域之间交流愈加频繁,入侵物种问题也变多起来。】
【比如海上,很多时候航海的船只不是特意带着某个物种来的,可这个物种的一个或几个在人类没注意的情况,跟着船只到了其他海域,就成为了入侵物种。】
“看来什么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啊,这些交通工具一味快速发展,也不是什么好事。”
天幕下的人们都摇摇头,之前他们也是看了不少后世的交通工具,只觉得哪哪都好,可此时看到这个才明白,这也不是一味全是好处的。
【而我国都遭遇过什么入侵物种,最后这些物种又都怎么样了呢?】
穆嘉看到这句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小龙虾,那可真是一口一个,香辣可口。
天幕下一些人发自内心的担心,这入侵物种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后世会不会处理不了啊?
可也有不少人表示,他们相信后世能处理好。
【首先是牛蛙,这家伙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入侵进我国的物种,当时他本来是提供给高档餐厅的食材。
但是在一次运输的过程中,却因意外逃出去了许多漏网之鱼,面对体型更加庞大的牛蛙,我国本土青蛙根本没有任何竞争之力,因此很快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
【不过牛蛙的好日子并没持续多久,中国吃货们发现这家伙的肉质非常鲜美,于是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它吃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如今更是需要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啊这,我刚才是笨了,这些入侵物种大自然解决不了,人类可以解决啊。”
不少人刚才陷入了思维定式里,只想着大自然生态链若是遇见入侵物种怕是要崩溃,却没想到人类也是可以吃的,此时看到天幕提起才反应过来,是啊,为什么要大自然解决,人类来解决不好吗?
刘邦看到这笑的不行,“哈哈哈哈,笑死乃公了,这不是成了千里迢迢来送菜了吗?除了给饭桌上多添一样食材外没有任何作用。”
【海虹也是入侵物种,这家伙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它们原产于美国,因其较强的繁殖能力加上老外又不会吃这东西,很快便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等寒冷海域泛滥,给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甚至连船舶和核电站都遭到他们祸害,就算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工都没办法解决,让老外头痛不已。】
【不过在我们这海虹只能靠人工培养才能艰难的活着,因为他们繁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吃货们的速度,可谓是丢尽了入侵者的脸面。】
【还有罗非鱼,大家现在提起这个名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这不是海鲜市场的常客吗?还不便宜呢。】
【可实际上呢,这家伙也叫非洲鲫鱼,原产地就是非洲。我国最早是从新加坡将其引入台湾,这种鱼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对当地水生态的影响非常大,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很快就会被它们占据。
尤其是在我国的两广地区罗非鱼入侵非常厉害,每个水域中几乎都有罗非鱼,不过后来罗非鱼的下场和鲈鱼差不多,最后被端上了餐桌,还获得了“白肉三文鱼”的称号。】
【要说这类没逃过中国吃货的入侵物种,那最出名的就是小龙虾。】
【小龙虾这家伙又被称为克氏原鳌虾,来自美洲的外来入侵物种,繁殖能力是非常恐怖的,在1930年左右流入南京后,凭借强悍的繁殖能力迅速染指全国。
但是它万万没想到这家伙在我国吃货面前并没有起多大风浪,却被人类发明了各种小龙虾做法,什么麻辣蒜香,一个比一个好吃,如今这家伙差一点就被我们吃到灭绝,最后甚至只能依靠人工饲养以供吃货食用。】
天幕下的人越看乐,这可真是千里送菜来了。
【但也不是所有入侵物种都能靠吃解决的,下面的几个物种就是产生了严重后果的入侵物种。】
看到这,刚才还很乐观的人也被拉了回来,的确,这个事不能太乐观,刚才看到的那几个是很很好的情况,人类能吃的物种入侵后就是来送菜的,可若是不能吃的那就不能这么容易了。
【比如非洲大蜗牛,这家伙又叫做东风螺。蜗牛整体大小约为7~8厘米,最大甚至超过了20公分,但体型庞大也就意味着它们拥有着庞大的进食量,通常它们都是以农作物叶片为食,当然除了体型大外,繁殖能力也是十分强大。】
【但是好在,虽然非洲大蜗牛入侵了我国,但由于天敌的原因并没有泛滥成灾,不过这种蜗牛我国人是不吃的,因为非洲大蜗牛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一旦寄生虫进入人体很容易引发脑膜炎。】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
若是没有意外,大自然是很有规划的,按照正常进化出来的生态圈,亚洲本土一定会有本土自然产生的天敌物种来控制亚洲本土鲤鱼的数量,以防止鲤鱼太多,导致出现如“没有狼,羊把草吃没后,羊都饿死”这样的生态圈崩溃。】
【但是,假如北美的鲤鱼进入亚洲附近的海域生活,亚洲本土进化出的能控制亚洲鲤鱼的天敌物种却不一定能控制北美鲤鱼的数量,若是真的出现北美鲤鱼因为没有天敌在亚洲鲤鱼生态圈大量繁殖的情况,那就会导致本来的亚洲生态圈崩溃。】
【这就是入侵物种。】
经过这个解释,大家都看明白了入侵物种是什么。一些帝王跟官员都想着,这事得重视起来,虽然现在交通没有后世那么方便,但各国朝贡交流什么的,送些珍稀动物这种行为还是很多的,但一般来说都是少量的贡品,在掌控范围内,问题不大,多注意就行了。
【而近代现代以来,随着各种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各地域之间交流愈加频繁,入侵物种问题也变多起来。】
【比如海上,很多时候航海的船只不是特意带着某个物种来的,可这个物种的一个或几个在人类没注意的情况,跟着船只到了其他海域,就成为了入侵物种。】
“看来什么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啊,这些交通工具一味快速发展,也不是什么好事。”
天幕下的人们都摇摇头,之前他们也是看了不少后世的交通工具,只觉得哪哪都好,可此时看到这个才明白,这也不是一味全是好处的。
【而我国都遭遇过什么入侵物种,最后这些物种又都怎么样了呢?】
穆嘉看到这句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小龙虾,那可真是一口一个,香辣可口。
天幕下一些人发自内心的担心,这入侵物种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后世会不会处理不了啊?
可也有不少人表示,他们相信后世能处理好。
【首先是牛蛙,这家伙是在上世纪80年代入侵进我国的物种,当时他本来是提供给高档餐厅的食材。
但是在一次运输的过程中,却因意外逃出去了许多漏网之鱼,面对体型更加庞大的牛蛙,我国本土青蛙根本没有任何竞争之力,因此很快就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空间。】
【不过牛蛙的好日子并没持续多久,中国吃货们发现这家伙的肉质非常鲜美,于是不到一年时间就把它吃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如今更是需要通过人工饲养的方式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
“啊这,我刚才是笨了,这些入侵物种大自然解决不了,人类可以解决啊。”
不少人刚才陷入了思维定式里,只想着大自然生态链若是遇见入侵物种怕是要崩溃,却没想到人类也是可以吃的,此时看到天幕提起才反应过来,是啊,为什么要大自然解决,人类来解决不好吗?
刘邦看到这笑的不行,“哈哈哈哈,笑死乃公了,这不是成了千里迢迢来送菜了吗?除了给饭桌上多添一样食材外没有任何作用。”
【海虹也是入侵物种,这家伙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它们原产于美国,因其较强的繁殖能力加上老外又不会吃这东西,很快便在北太平洋、北大西洋等寒冷海域泛滥,给海洋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甚至连船舶和核电站都遭到他们祸害,就算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工都没办法解决,让老外头痛不已。】
【不过在我们这海虹只能靠人工培养才能艰难的活着,因为他们繁殖的速度远远比不上吃货们的速度,可谓是丢尽了入侵者的脸面。】
【还有罗非鱼,大家现在提起这个名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这不是海鲜市场的常客吗?还不便宜呢。】
【可实际上呢,这家伙也叫非洲鲫鱼,原产地就是非洲。我国最早是从新加坡将其引入台湾,这种鱼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对当地水生态的影响非常大,其他鱼类的生存空间很快就会被它们占据。
尤其是在我国的两广地区罗非鱼入侵非常厉害,每个水域中几乎都有罗非鱼,不过后来罗非鱼的下场和鲈鱼差不多,最后被端上了餐桌,还获得了“白肉三文鱼”的称号。】
【要说这类没逃过中国吃货的入侵物种,那最出名的就是小龙虾。】
【小龙虾这家伙又被称为克氏原鳌虾,来自美洲的外来入侵物种,繁殖能力是非常恐怖的,在1930年左右流入南京后,凭借强悍的繁殖能力迅速染指全国。
但是它万万没想到这家伙在我国吃货面前并没有起多大风浪,却被人类发明了各种小龙虾做法,什么麻辣蒜香,一个比一个好吃,如今这家伙差一点就被我们吃到灭绝,最后甚至只能依靠人工饲养以供吃货食用。】
天幕下的人越看乐,这可真是千里送菜来了。
【但也不是所有入侵物种都能靠吃解决的,下面的几个物种就是产生了严重后果的入侵物种。】
看到这,刚才还很乐观的人也被拉了回来,的确,这个事不能太乐观,刚才看到的那几个是很很好的情况,人类能吃的物种入侵后就是来送菜的,可若是不能吃的那就不能这么容易了。
【比如非洲大蜗牛,这家伙又叫做东风螺。蜗牛整体大小约为7~8厘米,最大甚至超过了20公分,但体型庞大也就意味着它们拥有着庞大的进食量,通常它们都是以农作物叶片为食,当然除了体型大外,繁殖能力也是十分强大。】
【但是好在,虽然非洲大蜗牛入侵了我国,但由于天敌的原因并没有泛滥成灾,不过这种蜗牛我国人是不吃的,因为非洲大蜗牛是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一旦寄生虫进入人体很容易引发脑膜炎。】
喜欢我与老祖宗一起刷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