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传法大会,儒家书院-《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

  他一上去,就是连胜十场。

  眼见着上场者修为法力日益深厚,甚至亦将种种秘术修炼得圆融无碍,信手拈来。

  不用法力,单凭明王诀,已是难以再赢。

  谢端阳这才虚晃一招,主动下场认输,继续回去闭关。

  就这样,他每每修行月余,就这样出关与人切磋,检验下进展。

  然后再回去消化所得。

  在整个金光寺中,也算是名气不小,不单是因为被住持相中收为亲传。

  见谢端阳表现出胜过同境的卓然战力,便偶尔也有些输在他手底下的同门过来邀平出来。

  一道去进行探索前人修士遗留洞府之类修士日常。

  对此,谢端阳自是婉拒。

  要论身家之厚,哪怕结丹修士也未必能胜过自己,哪里肯浪费时间在这些性价比小的事情上。

  现在,他一心就只有修行练法,为结丹做准备而已。

  忽忽就又是半年过去,虽然《明王诀》并未突破至第二层,只是打磨得越发圆融。

  但谢端阳身怀太虚宝镜,灵觉之敏锐,远非常人所能比。

  他能够感知到,伴随着自己不断修习此功,身体深处确实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奇异变化。

  有种只可意会,难以言明,无形无质的东西,被抽摄出来,经心灯炼化后流转至某处渺茫虚空。

  那,就是所谓的煞气了。

  煞气既去,谢端阳明显能够感觉到从身体到魂魄,都有种轻松通透之感,像是斩断了某些枷锁般。

  立时,他就意识到得亏是自己先寻了《明王诀》将身上煞气拔除反炼为己用。

  否则的话,在大境界突破,诸如结丹时,说不定还会小小阻碍下自己修行。

  至于韩立在结婴时似乎没经历过这个问题,只能说明他手上灵物太多,准备过于充分。

  完全力大砖飞。

  而且,煞气被祛除,不仅是有益修行。

  谢端阳法术上的威力,亦是凭空涨出小半分。

  这也是他最近半年,明明斗法较量的对手实力愈增,自己《明王诀》与表现出的修为没有变化。

  但是战绩却依旧格外亮眼的缘故。

  他哪怕什么都不做站在那里,稍加催运气息,就自然带了股威慑之意。

  相当于恒定了个削弱了无数的神识秘术。

  也就金光寺传承燃灯佛宗一脉,筑基的弟子,基本都已在心灯法门上有所造诣,稳定心神。

  否则换成是没有根基的无名散修,说不定真就还没出手,对方就已倒下。

  而已经拔除的煞气,尚且不足谢端阳携带的半数。

  住持神光,亦对此无比满意。

  以他看来,谢端阳三年内能将《明王诀》第一层修成,甚至哪怕再差些都算及格。

  事实上,他提出三年的期限,就隐含着让其知难而退的心思在。

  现在的成果,已是远超他最初预期。

  既是如此,他自是不会再要求谢端阳放弃,转而支持起来。

  利用自己作为住持的权限,又自向明州其它几家寺庙交易来部分,《明王诀》修行所需的资源供给他修行。

  虽然依旧需要花费灵石购买,但总归是打了个折扣,而且最重要是节省了许多时日功夫。

  再加上大轮寺在知道他拜入当家住持门下后,也加大了资源投入,让谢端阳可以足不出户,一心修行。

  又是两年时间有余。

  大概是底子打得好,他体质确实很适合这门功法,《明王诀》水到渠成突破到第二层。

  只可惜,接下来就不得不出门一次了。

  收了封禁门户的颠倒五行阵,将一身物事清点无误,谢端阳这才悠然前往专门接待外客的客堂而去。

  “真空师兄请了。”

  他双手合十,同对面的黄眉老僧唱了句。

  作为当初送他拜入金光寺的人,这五年来,基本都是他亲自负责大轮寺与谢端阳间的联系。

  不仅送来搜集的药膏等物,也带回去三两件据说是谢端阳在金光寺中好容易拿到的精品法器。

  五年下来,倒是多少也有了些交情。

  这回真空过来,便是请他过来履行当年答应的约定,代表大轮寺参加即将召开的论法大会。

  其实现在的大轮寺,对谢端阳能否取胜,已经不是很看重。

  只需他这个金光寺住持亲传,代表自家出战。

  那么大轮寺在接下来的资源分配争夺中,就必然不会吃亏。

  毕竟金光寺在他们这一片,本就扮演的盟主角色。

  事实上,如果谢端阳愿意,甚至直接可以跟随金光寺主持这次论法会的长老一道前往。

  不过他与大轮寺,都不愿做这种可能授人以柄的事情就是了。

  反正时间尚早,两人尽可慢悠悠赶过去,也方便谢端阳去好好看看明州的修界生态。

  说来好笑,他到这里已有近六年时间,但平日里只顾闭关,还真没好生转上几次。

  “明州的佛修,还是太多了些。”

  跨坐在黑虎之上,看着山峦向后不紧不慢倒退,谢端阳暗暗感叹。

  因为有燃灯佛宗在此坐镇的缘故,明州的修士,佛修足足占据了七成还有余,而且基本尽是燃灯法门的衍生与变种。

  至于道门修士,还有无根散修,则只能苟延残喘。

  谢端阳现下的身份在这里无疑是得利的上流阶层,但走过数十万里的他他却是感觉未免太单一了些,没有那种百花齐放的勃勃生机。

  “等到结丹,最好还是不要久居明州这里为好。”

  谢端阳默默规划着自己将来道途,佛门这边吸引他的主要就是《明王诀》,顶多现在再加上个金光寺地窟秘境。

  不过地窟那边隐秘甚重,还不是现在的他可以惦记。

  在《明王诀》到手,业已修到二层的情况下,他随时可以远走高飞,一心琢磨结丹事宜。

  想及这里,谢端阳低头向腕间看去。

  一根红线,串起九只珠子。

  剔透晶莹,宛若上好明珠,任谁初看也不会以为是邪道法器,亦不会想象到这九粒明珠本为一体。

  这五年来他习练《明王诀》之余,也不忘洗练白骨舍利当中的魔气。

  在将那丝本质颇高的魔气炼化后,白骨舍利再生变化。

  之所以一分为九,其实也是因为这东西材质太佳,气机浓烈。

  为免被人发觉端倪才如此操作,气息会降落一个档次,就没有那么突出了。

  大晋与天南情况不同,而明州与天南其它地方,风土人情亦自不同。

  不同于天南,哪怕是给低阶修士交易互通有无的太南小会,都要搞得神神秘秘,用迷阵将谷中遮掩起来。

  论法大会就十分公开,并未有隐藏的意思。

  本来,大晋许多修行资源都位于世俗界,修士与凡人间的阻隔,并不是天堑般难以逾越。

  论法大会,又是定期召开,延续了数千上万年,消息自然也随之流传出去。

  最起码这回,谢端阳就看到有不少衣着华丽,非富即贵的凡人携带着奴仆出现,簇拥在山下。

  许多是闻风而来,除去看热闹,也是想要试试能不能碰上个仙缘。

  毕竟,这次论法大会,不唯方圆千里内的宗门寺庙都会出现,还有许许多多的散修,也会来碰碰运气。

  而他们只要不到处乱跑生事,维持秩序的修士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随意看过数眼,谢端阳视线就自从他们身上收回,放在一队服饰统一的修士身上。

  这些人气质与众不同,倒是有几分慕兰、突兀两族随军法士的感觉。

  “那是朝廷的仙师供奉。”

  见谢端阳感兴趣,真空便自为他解释。

  虽然大晋本来就是被正魔道十大宗门扶持起来,但数万年下来,势力早已成长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大晋各地,都有专门负责处理修士事务,同修行门派打交道的隐秘机构。

  其中修士一并算下来,怕是十大宗门加起来都没有这般多。

  但因为大晋幅员广阔,这些力量难以汇总,再加上主要是低阶修士。

  其中还大半本就是宗门出身,他们只为赚取修行资源而来,对大晋没甚忠心。

  否则,大晋修界早就不是当下模样。

  而明州这里,又是燃灯佛宗的自留地,朝廷的力量就更加难以侵入,真就只能维持下秩序了。

  “不过主管他们的萧二先生,可是个厉害人物。”

  虽然对这些名为仙师,实则不过炼气修为的“供奉”瞧不上眼,但真空加强语气,提点谢端阳道。

  恰恰因为明州这边燃灯佛宗为大,大晋朝廷插不进来,是以被放在这位置的,反而修为手段俱为不凡。

  萧二先生出身儒家精诚书院,之所以得此称呼,就是因为当年艺成出师时排行第二。

  反倒是其真名姓,在修界中少有人记得。

  与正派魔道,佛门道家不同,大晋的儒家书院虽然也讲修行之道,但与朝廷关系要紧密许多。

  儒家书院培养的修士,许多在艺成后,甚至会加入朝廷为官,主政一方。

  萧二先生就是走得这条路子,据说当年还卓有清誉,离任升迁时,收获了数把万民伞。

  之后表面上致仕,实则是转来了明州,专门负责起统率打理修士事务。

  喜欢凡人之从夺舍曲魂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