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破釜沉舟5-《护理部主任》

  ICU的监护仪在凌晨三点放慢了节奏。张在阳的呼吸曲线像条温顺的河,胸壁起伏的幅度均匀得让人心安。马德恩俯身检查时,指尖在老人手背的留置针上轻轻碰了碰,肝素帽里的回血清亮得像晨露。

  “可以转康复科了。”他在病历上写下医嘱的瞬间,听见牛钱钱的脚步声从走廊传来。年轻博士手里的咖啡还冒着热气,白大褂领口别着的钢笔闪着光。这个刚来不久的医生,值夜班时总带着股让人踏实的韧劲。

  “转科手续我来办。”牛钱钱接过病历的动作很稳,目光扫过护理记录上的“生命体征平稳”,突然想起张在阳刚入院时的凶险,监护仪的警报声像要把天花板掀翻,“范静和廖鑫呢?”

  护士站的灯光下,范静正对着转科交接单皱眉。廖鑫攥着笔的手指悬在“转科原因”一栏,笔尖的墨渍在纸上洇出个小圈。这个夜班格外漫长,8床的躁动、12床的高热,再加上张在阳的转科,两人的白大褂都被汗水浸得发皱。

  “你去撤监护仪。”范静把交接单往她面前一推,金属夹子碰撞的脆响里带着不耐烦,“干活毛手毛脚的,别在这儿添乱。”她的指甲在“康复科”三个字上划了划,突然想起齐大哥早上发的消息。“今晚陪客户,回不去”,心里的火气像被点燃的酒精棉。

  廖鑫没接话,转身时的白大褂扫过治疗车。心电监护仪的导线在她手里缠成乱糟糟的一团,她深吸一口气慢慢理顺。就像在理顺自己的情绪。氧气表的指针缓缓回落时,她听见张在阳的咳嗽声,老人正望着天花板笑,眼里的光比监护仪的指示灯还亮。

  “张叔,该转科了。”范静拿着轮椅进来时,看见老人正摩挲着床沿的护栏。那些被监护仪勒出的红痕还没消,却像勋章般闪着光。这个在ICU住了半个月的老人,终于要走向康复了。

  张在阳攥着她的手腕站起来时,脚步还有点晃:“谢谢你啊护士长。”他的目光在范静胸前的工牌上停了停,又笑了,“等我好了,给你们送锦旗。”

  范静的耳尖突然发烫。她刚想纠正“我不是护士长”,却看见老人眼里的真诚。那些被呼吸机折磨的日夜,那些被静脉穿刺扎青的手背,原来都被记在心里。“您慢着点。”她扶着轮椅的动作放得很轻,“锦旗不用送,好好养病就行。”

  廖鑫推着轮椅穿过走廊时,消毒水的味道里混着晨光。张在阳突然指着窗外的梧桐叶笑:“我老伴以前总说,能看见落叶的病人,都能好起来。”这话让廖鑫想起自己写的通讯稿,突然就红了眼眶。原来治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病人也在悄悄治愈着医护。

  返回ICU时,牛钱钱正站在护士站等她。年轻博士的咖啡早就凉透了,指尖在病历夹上敲得飞快:“怎么去了这么久?”他的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焦灼,像担心迷路的孩子的家长。

  “路上碰到个老朋友。”廖鑫的指尖在监护仪上调试参数,声音里带着点没散去的暖意,“张叔说要送锦旗呢。”

  牛钱钱没再接话,只是把刚打印好的化验单递给她。晨光透过窗户漫进来,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监护仪的滴答声里,12床的警报突然响起,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冲向病房,白大褂的下摆在走廊里扬起两道轻快的弧。

  范静望着他们的背影,突然把交接单放进抽屉。齐大哥发来的“抱歉”还在手机屏幕上亮着,她却突然不想计较了。监护仪的曲线平稳起伏,像首温柔的夜曲。

  这个夜班虽然熬人,却让她突然明白,有些幸福不用挂在嘴边,藏在病人康复的脚步声里,藏在同事并肩的身影里,就够了。

  喜欢护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