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的打印机刚吐出新批次的排班表,走廊就传来皮鞋敲击地面的脆响。杨世昌院长摘下墨镜时,金属镜架在白炽灯下泛着冷光,他身后的张富生副院长抱着文件,文件夹边缘在怀里硌出深深的折痕。全院都知道,这位院长极少踏足护理部,上一次来还是五年前三甲复审。
“仲主任,借一步说话。”杨世昌的声音裹着走廊的穿堂风,吹得朱丽丽手里的钢笔“当啷”掉在桌上。仲云注意到院长的皮鞋沾着新院区工地的黄土,上周院周会上说的“新院区年底试运行”,原来早已箭在弦上。
会议室的木门还没关严,“抽调骨干”四个字就像冰锥砸进人群。卞桥的藤椅发出痛苦的呻吟,她攥着桌沿的手指关节泛白:“老院现在每天加床到走廊,抽走护士长,谁来带那群刚入职的孩子?”文件袋从张富生怀里滑落,散开的纸张里,一张红色名单飘到仲云脚边。她的名字被红笔圈在最顶端,旁边标注着“优先调任”。
朱丽丽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档案室里那叠泛黄的护理流程图,2008年刚入职时画的第一版还夹在里面,纸角的咖啡渍是仲云当年教她写护理记录时洒的。“新院区离市区四十分钟车程,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怎么兼顾?”她的声音突然发颤,像是被抢救时的除颤仪击中。
杨世昌接电话时,仲云盯着他西装袖口的徽章。那是新院区的标志,烫金的“生命之托”四个字刺得人眼睛发酸。院长挂电话的动作带着不耐烦:“下周必须确定名单,新院区的剪彩仪式,护理部得拿出能看的队伍。”张富生补充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板:“这是硬指标,拒绝者按不服从安排处理。”
走廊的声控灯在仲云走出来时亮起。她摸出手机,关栀发来的消息还带着监护仪的杂音:“3床呼吸机报警不停,备用机昨天送修了。”屏幕映出她眼底的红血丝。上周刚给设备科提交的申购单,至今还压在副院长的办公桌上。
值班室的微波炉“叮”地响了一声。仲云看着儿子发来的贺卡照片,蜡笔画里的护士服被涂成明黄色,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的衣服会发光”。她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老院区,和同事们分食一盒炒面的夜晚,那时的白大褂沾着碘伏渍,却比现在任何一件新制服都温暖。
阮荆棘抱着文件进来时,文件夹里露出半截手绘流程图。“主任,这是我在二甲医院做的远程培训方案。”她指着其中一页,“新院老院可以建共享平台,老护士在线带教,年轻护士轮流通勤。”月光从百叶窗缝里漏进来,在“远程培训”四个字上投下银线。
仲云握着笔的手突然稳了。她在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旁画了个箭头,指向“老院留任”,然后在空白处写下:“建议分三批抽调,每批带教两名新护士,建立双院轮岗机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极了当年在急诊室抢救时,监护仪逐渐平稳的滴答声。
走廊尽头的护士站还亮着灯。仲云路过时,看见阮荆棘正和关栀视频通话,手机屏幕里,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围着新修好的呼吸机鼓掌。她突然明白,所谓的离别从不是终点。就像老院区的白大褂会带着经验走进新院区,新护士的朝气也会顺着网线,给老院注入新的活力。
夜色中的医院像艘平稳航行的船。监护仪的绿波、打印机的嗡鸣、护士鞋摩擦地面的轻响,都是这艘船的航标。仲云摸了摸口袋里儿子画的贺卡,加快脚步走向会议室。那里,卞桥和朱丽丽已经泡好了热茶,茶杯上的热气,在凌晨的空气里画出温暖的弧度。
喜欢护理部主任
“仲主任,借一步说话。”杨世昌的声音裹着走廊的穿堂风,吹得朱丽丽手里的钢笔“当啷”掉在桌上。仲云注意到院长的皮鞋沾着新院区工地的黄土,上周院周会上说的“新院区年底试运行”,原来早已箭在弦上。
会议室的木门还没关严,“抽调骨干”四个字就像冰锥砸进人群。卞桥的藤椅发出痛苦的呻吟,她攥着桌沿的手指关节泛白:“老院现在每天加床到走廊,抽走护士长,谁来带那群刚入职的孩子?”文件袋从张富生怀里滑落,散开的纸张里,一张红色名单飘到仲云脚边。她的名字被红笔圈在最顶端,旁边标注着“优先调任”。
朱丽丽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想起档案室里那叠泛黄的护理流程图,2008年刚入职时画的第一版还夹在里面,纸角的咖啡渍是仲云当年教她写护理记录时洒的。“新院区离市区四十分钟车程,家里有老人孩子的怎么兼顾?”她的声音突然发颤,像是被抢救时的除颤仪击中。
杨世昌接电话时,仲云盯着他西装袖口的徽章。那是新院区的标志,烫金的“生命之托”四个字刺得人眼睛发酸。院长挂电话的动作带着不耐烦:“下周必须确定名单,新院区的剪彩仪式,护理部得拿出能看的队伍。”张富生补充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板:“这是硬指标,拒绝者按不服从安排处理。”
走廊的声控灯在仲云走出来时亮起。她摸出手机,关栀发来的消息还带着监护仪的杂音:“3床呼吸机报警不停,备用机昨天送修了。”屏幕映出她眼底的红血丝。上周刚给设备科提交的申购单,至今还压在副院长的办公桌上。
值班室的微波炉“叮”地响了一声。仲云看着儿子发来的贺卡照片,蜡笔画里的护士服被涂成明黄色,旁边歪歪扭扭写着“妈妈的衣服会发光”。她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老院区,和同事们分食一盒炒面的夜晚,那时的白大褂沾着碘伏渍,却比现在任何一件新制服都温暖。
阮荆棘抱着文件进来时,文件夹里露出半截手绘流程图。“主任,这是我在二甲医院做的远程培训方案。”她指着其中一页,“新院老院可以建共享平台,老护士在线带教,年轻护士轮流通勤。”月光从百叶窗缝里漏进来,在“远程培训”四个字上投下银线。
仲云握着笔的手突然稳了。她在名单上自己的名字旁画了个箭头,指向“老院留任”,然后在空白处写下:“建议分三批抽调,每批带教两名新护士,建立双院轮岗机制。”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极了当年在急诊室抢救时,监护仪逐渐平稳的滴答声。
走廊尽头的护士站还亮着灯。仲云路过时,看见阮荆棘正和关栀视频通话,手机屏幕里,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围着新修好的呼吸机鼓掌。她突然明白,所谓的离别从不是终点。就像老院区的白大褂会带着经验走进新院区,新护士的朝气也会顺着网线,给老院注入新的活力。
夜色中的医院像艘平稳航行的船。监护仪的绿波、打印机的嗡鸣、护士鞋摩擦地面的轻响,都是这艘船的航标。仲云摸了摸口袋里儿子画的贺卡,加快脚步走向会议室。那里,卞桥和朱丽丽已经泡好了热茶,茶杯上的热气,在凌晨的空气里画出温暖的弧度。
喜欢护理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