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锅巴-《传奇垂钓:开局钓起十斤大鱼》

  他们两个也算是饿得久了,就算是普通的饭菜,也会算得上顶级的美味。

  况且煲仔饭也算是不错的一道美食了,他们自然吃的相当开心。

  柳谜只听见对面传来\"咔嚓\"一声脆响,那是张尘的牙齿正咬出锅巴的裂缝,米粒的焦香混着腊味的油脂突然在空气中炸开——原来被炙烤到极致的碳水化合物,会迸发出那么浓厚的米香。

  他们吃饭的速度比预想的快。

  柳谜的舌尖在尝到食物后,她感觉到了炙热,那是陶土在持续释放积蓄的火力。

  张尘用筷子刮擦着锅底,几颗米饭在与陶器的摩擦中还是粘得相当顽固。

  砂锅渐渐凉了,锅底残余的油光凝结成琥珀色的薄片。

  张尘的筷子尖在陶壁上划出细小的刮擦声,那些金黄的锅巴像固执的贝壳,死死吸附在粗糙的陶土上。

  他不得不调整角度,用指甲抵住筷子,像考古学家清理陶俑般小心翼翼。

  一粒焦香的米粒突然崩到他虎口,带着滚烫的余温在皮肤上短暂地停留。

  柳谜的勺子沿着锅沿转圈,金属与粗陶摩擦出细碎的沙沙声。

  有些锅巴已经焦黑如炭,但边缘仍泛着诱人的金黄,像被太阳晒透的麦田。

  她忍不住用指尖去抠,烫得轻轻\"嘶\"了一声,却还是把那块带着陶土焦香的米粒送进了嘴里。

  他们吃得越来越慢,动作却越来越细致。

  张尘甚至把砂锅倾斜到某个微妙的角度,好快点把那些锅巴给刮下来。

  柳谜的勺子在锅底画着螺旋,像在淘金,每一粒粘着油脂的锅巴都是闪亮的收获。

  砂锅的余温仍在缓缓渗透着最后的米粒,让每一口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

  张尘用筷子尖挑起几粒粘在锅壁上的米饭,这种米饭的质地无疑很特别。

  它的表层被炙烤得微脆,内里却仍保持着弹牙的劲道,咬下去时能清晰感受到米粒在齿间分裂的层次感。

  柳谜把最后一块裹着腊味的米饭含在舌尖,任由油脂的香气慢慢扩散。

  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总是太过规整,每一粒都像是被驯化过似的温顺。

  而砂锅里焖出来的米却带着野性,有的地方被火舌舔得焦黄酥脆,有的角落又吸饱了豉油的咸鲜,每一口都像在探索不同的风味疆域。

  砂锅粗糙的毛孔在加热时张开了似的,把柴火的香气、腊味的油脂、甚至陶土本身的矿物质气息,都一点点揉进了米粒的肌理里。

  张尘看着砂锅底部那些交错的纹路,突然觉得这口粗陶锅就像个小小的炼金术士,用最原始的火焰,把最普通的白米点化成了金黄的美味。

  柳谜放下筷子时,砂锅里只剩几粒零星的米饭粘在陶壁上。

  她向后靠在塑料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抚着微微鼓起的小腹,衣服下摆被顶起一个柔和的弧度。

  暖烘烘的饱足感从胃袋向四肢蔓延,连指尖都泛着慵懒的暖意。

  “要不要再吃一份?你好像并没有吃饱的样子。”柳谜的询问混着大排档嘈杂的背景音飘过来,她显然很细心。

  张尘摇摇头:“我还是去另外一家店铺买点面包就行,还是不要让你等那么久了。”

  “我可以等的呀。”柳谜说道。

  “还是算了,等另一份煲仔饭做好的话,肯定也需要20多分钟,而这里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张尘还是摇了摇头。

  “那好吧,既然这样的话,那我们就付钱离开吧。”柳谜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后说道。

  不得不说,这家煲仔饭的生意还真的挺不错的。

  这里起码有十张桌子,居然全部都坐满了,可能这里吸引了很多的老顾客吧。

  刚才他们来的时候还没有坐满的,现在已经没有空余的位置了。

  可能是因为这家煲仔饭居然才卖15元一份吧,还算是比较公平的价格了。

  这里可是花都,也算是一线大城市了,物价水平相当不低的,这样的一份便宜又好吃的煲仔饭自然能吸引到很多顾客。

  而且张尘用眼睛观察了一下,发现坐在这家店吃饭的人,果然有很多年轻人。

  要知道,很多年轻人对于实物的价格算是比较敏感的了。

  毕竟很多年轻人刚出来工作的话,他们身上并没有很多钱,是会精打细算的,很多时候都会选择那些非常实惠的饭店去吃饭。

  张尘和柳谜付完钱后并没有在这里逗留多久,他们才刚起身后就发现他们的桌子就被新的顾客给占据了。

  如果这里不是离他们两人工作的地方有些远的话,这家煲仔饭绝对会是他们以后吃饭的好选择。

  可惜张尘和柳谜是来这边玩的,他们只是随机选了一家饭店来吃饭而已。

  他们心中也并不遗憾,因为他们平时在自己工作的地方,也有喜欢的饭店的。

  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都决定在某个适合的时候去邀请对方去自己心仪的饭店吃上一回。

  很多时候,情侣们会因为对方喜欢自己分享的那家餐厅的食物而感到非常高兴。

  因为他们觉得,如果对方和自己的口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话,真的会是一件幸事。

  张尘早就意识到饮食文化差异也会给情侣的关系带来不小的麻烦。

  就像刚才那焦香四溢的煲仔饭,对于张尘和柳谜来说是舌尖上的美食,可若是端到北方人的餐桌上,或许会因米粒偏硬、口味偏甜而难以获得青睐。

  这种根植于地域土壤的饮食习惯,早已融入每个人的生活肌理,成为难以撼动的味觉记忆。

  在现实的婚恋图景中,饮食差异往往是跨地域情侣绕不开的话题。

  网络上常能看到北方姑娘吐槽丈夫顿顿离不开面食,顿顿要就着大蒜;也有川渝媳妇抱怨南方公婆做菜总不放辣子,连火锅都清汤寡水。

  这些看似琐碎的\"口味之争\",实则是南北饮食文化的具象碰撞——一方偏爱油泼辣子配白面馍的豪爽,一方钟情文火慢炖的精致;一方讲究\"无辣不欢\"的酣畅,一方追求\"不时不食\"的清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