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道家神通:撒豆成兵,风起,乱起-《鬼背儒圣》

  “生受罪,死带角,号天不公,苍生染血,角撼八荒六域,换了这片天。”

  “换了这片天~~~”

  顾墨于书铺二楼,口中喃喃着这句诗号,眉头不由微微皱起。

  “希望,你是真的懂了吧。”顾墨轻轻叹了口气。

  他有些后悔,刚才的指点了。

  顾墨刚刚所说的话,其实也出自一篇典故,其名《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

  其部分内容如下:

  子虚问道于子曰:“何谓王道?”子曰:“不遵王化者,尽戮之。”

  子虚曰:“然何谓霸道?”子曰:“遵王化者,亦戮之。”

  复问曰:“然则天道为何?”子曰:“且戮且呼‘天诛之!’‘天诛之!’”

  顾墨则是将其,直接白话翻译了过来。

  不过,确实很有道理。

  为帝为皇,若心不狠,刀不利,不如下地种红薯。

  号苍角离开后,孔秋也面色无比苍白的走了。

  其跌跌撞撞的身影,看的苟且,都不由有些点心疼。

  今天顾墨的话,对其“道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差点崩殂。

  很快,入夜。

  顾墨点起了数支清心烛,于烛光下静静观书。

  书不是其它,正是无字天书,其显现的内容为《太平要术》·卷一。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你细细品读《太平要术》·卷一,从中领悟出道家炼气法门,领悟部分神通宝术雏形:撒豆成兵、黄巾力士、神谶符语(符水疗病)。】

  深夜,顾墨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这一次观书,倒是让他受益匪浅。

  《太平要术》不愧是仙人之经,仅仅只是三卷之一,便让顾墨掌握了三个神通宝术的雏形。

  所谓雏形,就是种子。

  有了种子,只要细心照料,等待其发芽便可。

  “怎么还未回来?”顾墨看向明月高悬的窗外,不由嘀咕了一声。

  他大致估摸了一下时间,三更天左右了。

  可是,胡四娘与小狐狸,却还未按照约定时间回来。

  这些天里,胡四娘与小狐狸,并不在家。

  前些日。

  “我们有一个青丘的长辈来了,听说是要给我们小青山狐脉主持公道。”胡四娘如此说道,她一双媚眼微红。

  当初的一幕幕,又重新浮现在其眼前。

  小青山狐脉,尽乎死绝。

  那一具具亲人的尸骸,是其含着血泪葬下的。

  “哼,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

  “我看主持公道是假,对我们起了歹意,倒是真。”

  小狐狸冷哼了一声,那一双狐眼之中,充满了智慧。

  听着这话,顾墨到是诧异的朝小狐狸看去,以前笨笨的小狐狸,如今怎么如此聪慧啦?

  小狐狸见到顾墨的目光,立马又装作一副傻兮兮的样子。

  “墨墨,不准胡言。那毕竟是我们的长辈。”胡四娘轻轻呵斥了小狐狸一声,便不再言语。

  小狐狸的话,说的对不对。

  胡四娘心中自是极其清楚,可是“公道”就在眼前,你让她放弃这个机会,心中又怎会甘心。

  难道世间,就真的没有好妖?没有公道嘛?

  顾墨看出了胡四娘的左右为难,他缓缓走上前,拍了拍其秀肩,道:“尽管去就是了,一切有我呢。”

  此言一出,胡四娘与小狐狸的眼中满是感动。

  当天,胡四娘便与小狐狸,带着《聊斋·卷一》、《聊斋·卷二》,匆匆赶回小青山狐窟。

  书,是顾墨强制让她们带上的。

  若是遇到危险,就将书祭出,他便能感应到。

  小青山与涿县的距离并不远,如今顾墨更是第二境修行者,全力赶路要不了一刻间,便能赶到。

  所以,顾墨很是放心。

  至于,会不会有埋伏什么的。

  这一点,到可放心。

  镇妖司,不是吃干饭的!

  涿县百里内,只要有大妖出现,武老头必然第一时间知道,偷摸着不搞事也就罢了,若是动静敢搞大一点,真当镇妖司的刀,不利乎?

  青丘的这位大狐,是提前跟镇妖司报备,打了招呼的。

  “不对劲,这武老头最近都在忙什么?都不来看书了。”顾墨微微皱眉,似乎自那日国运金龙哀鸣之后,整个大瀚皇朝都妖孽丛生。

  武老头天天忙的焦头烂额,一身老骨头都差点累散架。

  ………………

  深夜,四更天左右。

  嘎吱一声,这是书铺大门打开的声音。

  胡四娘一身黑衣,将凹凸有致的身形隐藏其中,肩披一道斗篷,遮掩大半的秀脸,可即使是如此,那宛若桃花一般的女子气息,仅仅只是靠近,便让人迷醉。

  “到是打扰,苟且大兄休息了。”胡四娘笑着,朝苟且致歉。

  “没有,没有~”

  苟且连忙挥手表示,自己不介意。

  吃人家的,住人家的,深夜开个门而已,何须如此客气。

  哒。哒。哒。

  胡四娘轻轻点了点头,带着微笑抱着睡的正香的小狐狸,踏踏的上了二楼。

  “书生与狐狸,真乃绝配。先生艳福不浅哦。”苟且看着胡四娘离开的背影,轻轻嘀咕了一声。

  胡四娘是妖,他一个曾经的四境大修,哪能看不出来。

  什么?

  大瀚令:人与妖为伍,重罪!

  呵呵,他苟且乃石国遗民,关他屁事。

  再者,在他苟且眼中,人可比妖,危险多了。

  “回来啦。”

  顾墨缓缓放下书,入目所见是一张几天未见的秀脸。

  “嗯,回来了。”

  胡四娘巧笑嫣然,她将睡的正熟的小狐狸,轻轻的放在床上,给它盖上定制的丝被后,便将这些天发生的一切,都尽数告诉了顾墨。

  “我那青丘长辈,姓:胡,名:巧翠,我与涂山墨墨,应该称呼其为:姑祖姥姥。姑祖姥姥,知晓我们小青山狐脉的遭遇后,差点当场昏厥。”

  “她去看了姥姥的墓,在墓前枯坐了数天,直到今日,她终作出了决定,欲当面去向狐帝诉状,一定要为我们青山狐脉讨回公道。”

  胡四娘一边说着,一边又不由流出了泪。

  这位大狐,确实是小青山狐脉一族的高祖之一,第三境大妖。

  这次前来,并没有歹意,纯粹就是为了小青山狐脉的安危而来,为了“公道”而来。

  “惭愧了!”顾墨轻轻摇了摇头。

  他担心的有点过了,未曾想妖亦有情,亦有道义。

  “不哭,一切都会好的。”

  顾墨轻轻擦去胡四娘眉角的泪水,两人对视,一股旖旎的气氛,在二者之间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