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假如我赵征是一个讼棍-《开局上谏被杖毙?二命上朝先服毒》

  “该死!乌头和见血封喉!”

  税卫队正作为正经锦衣卫出身的专业人员,一下就确认了毒针上面的毒素仔细。

  然后狠狠地装入眼神,刺向人群。

  可先前蛊惑与威胁的存在,自知不可能逃离,或许也根本没打算逃离,已直接自绝于人群中,留出几个空挡出来。

  刑部人员与户部人马自知最有可能做出这种操作的存在,已到几具尸体前进行确认。

  结果自然是摇头,陌生面孔。

  随后是一众太医上前,也是无能为力。

  “大人,这两样东西可不是什么寻常物,这吴二只要腕子向您一砸,就能酿成大祸!”

  税卫队正赶忙解释,并将两根毒刺装入随身药盒,小心的交到赵征手上,同时手下也早已将赵征护在最中央。

  不管他们对赵征是监视,还是什么态度。

  此刻,这些税卫都十分清楚,赵征不能再出任何意外。

  事情发展到这里,性质已发生了彻底翻转。

  所有人额头后背都是一阵冷汗。

  吴二一案,是对赵征有针对的一场预谋!

  不过赵征早就知道了,直接淡定推开护卫在身边的一众税卫与衙役。

  只要他不想死,同等装备对敌,还没什么人能够在武力上与他短时间角力。

  “无碍,那就一件件来。”

  同时,现场所有吴家沟的百姓也都彻底乖巧了下来。

  不再因为搬离故土而埋怨生闹。

  所有人都安静的看着赵征的动作,也都默契的没有任何动作,同时观察着周围人的动向。

  税卫被推开了,但也是步步紧挨。

  “让他起来吧。”

  “赵大人,小人没有想过动手,小人本想偷偷求大人解救我儿,然后再自尽......”

  吴二得起,此刻眼中惭愧之外,已全是死志。

  面对他的解释,税卫自然是不听的。

  押解他的衙役也是一脸恨色。

  “我相信你。”

  “大人,小人真的没有......大人?”

  令人不敢置信的四个字,让全场人都呆了几瞬,包括吴二的所有人都看向了赵征。

  “你的儿子已经得救了,至于你,也没有死罪。”

  面对吴二的不敢置信,赵征的话再让所有人脸生疑惑。

  此刻,就是崇宁与小青也是一脸不敢置信,不明白为什么吴二还不该死。

  直到赵征向一众刑部官员招了招手。

  尤其负责宣判吴二死罪的应天府推官程进台。

  某种意义上来说,作为近年的进士,程进台甚至算作赵府的学生。

  因为他是最初的惠民学堂学子出身!

  “学生拜见赵师!”

  所以程进台就更不理解了,原本吴二就有逃亡罪可顶至斩刑,过失杀人罪可至绞刑。

  单一罪过或许还可免死,但皇城脚下,性质恶劣,不可能再以单罪从重而处,肯定数罪并罚。

  加上现在又有针对赵征的同谋嫌疑,哪怕最后阶段终止了,但累加起来,凌迟都不为过啊。

  “秦尚书的《日月律》,京城应该是第一批收到的吧?”

  “自然。”

  以赵府学子这个身份为荣的进士推官程进台虽然因为自己的出身,只能在观政后,多年还只是在推官这个位置。

  但在下位而不忘勤政,不畏权贵,终身实践学习,也是他以自己赵府学子身份为荣的根本。

  所以他自以为自己对《日月律》的通晓程度,肯定是到位的。

  “不,你还是按着旧时一套。”

  然而赵征只是开头一句话,便让他呆立当场,随后更是开始怀疑人生。

  “当初先家主对秦尚书的建议是,除皇亲特审外,《日月律》不怕条例多,只怕条例少,条例松,条例自相矛盾,条例不合当下实际。”

  “更记有总纲,法无禁止即可为,所以《日月律》必须与时俱进。”

  “吴二一案,涉及罪名有三,逃户之罪、过失杀人之罪、胁从罪!”

  “吴二请不起讼师,但作为推官,可以说是掌握他人命运的第一道关,你的内心是否有一位被告讼师?”

  赵征字字句句落地,程进台字字句句接砸在自己内心。

  但他还是觉得吴二死罪,包括现在所有人。

  “可是赵师,吴二一案,逃户抗税以通贼论处甚至可株连家属。”

  “逃亡杀人为盗,更要处斩、绞刑或凌迟。”

  “胁从同谋,更该处死啊!”

  周围所有人也点头,杀人偿命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何况有这么多的罪过。

  程进台已经算作法外开恩,没有株连家属了。

  “那吴二当时逃出吴家沟了吗?税赋时节可有到?”

  “其邻身死,到底是吴二逃亡杀人还是意外杀人?”

  “到底是胁从罪,还是刑部大牢疏漏致人受到胁迫?”

  “如果我是一个讼棍!”

  “我会说吴二是因为欠债难还,无力税赋,半夜起夜出门散心,却没成想与向来有矛盾的邻居在争执中意外杀人!”

  “然后因为刑部管理疏漏使得吴二在大牢里竟然受到胁迫,但吴二深知赵侍郎是个好人,所有打算先假意配合,暗中向赵大人求救,然后再惭愧自杀!”

  “而且我还有证据!吴二与其邻,人皆知却有矛盾,吴二当夜未再逃,所谓逃时妻儿未一起,适才赵侍郎更证明吴二确实未有动作。”

  “这时候,你来告诉我,你还会秋后问斩吴二吗?”

  程进台哑口无言,他感觉里面有问题,但又感觉是自己感觉错了。

  赵征说的一切,才是真正的真相。

  “最关键的是,这一切,因何而起?”

  吴二又得以直身,他已经泣不成声,整个人又是点头又是摇头。

  很明显,在吴二的视角里,他逃亡是真,后续一系列事都不是他的本意。

  这时赵征又走到他跟前,一点点擦下了他额头、嘴角上的土粒,仿佛真成为了他的讼师。

  然后,这些沾满吴二鲜血的土粒,都转移到了程进台手上。

  配合因何而起四个字,也终于是点醒了程进台。

  吴二一案,虽涉及众多,但其实只有一个关键点。

  那就是赵征!

  而这一切还存在有一个最恶毒的开端!

  “学生拜谢恩师!”

  “吴二其邻妻儿何在!?”

  程进台虽为推官,但眼下有赵征站台,所有人莫有不从,立刻开始寻找。

  不过这人,自然是早就不见了。

  有邻发言:“大人,其夫死后,因其上无双亲,旁不近亲,其妻儿便匆匆忙忙的搬回娘家了,不过不远,就在几里外的村子。”

  现场有税卫的马儿,又很快证实了吴二邻居妻儿根本没有回过娘家。

  同时,其娘家的家人也有邻居说明其一家好像突然发财了,穿得富丽堂皇的被人接走。

  去哪儿,确实不知。

  人,人间蒸发。

  配合现场那几具尸首,其下场自然不言而喻。

  程进台与现场所有人终于看清了所有,却也走到了一个死胡同。

  人证消失,只剩脚下物证。

  这片土地,天下的一部分,吴二的所有。

  “吴二,一切皆为本官不察,现场诸位见证,本官重判你余罪皆消!”

  “但,胁从为实!”

  “故本官判你至最近铁路工程中,苦役五年,立刻交于刑部复核!你可有异议?”